水土流失危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067
颗粒名称: 水土流失危害
分类号: S157.1
页数: 2
摘要: 土壤流失据 1981年调查,全市平均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66万吨。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于流失了有机质9655吨、氮肥438吨、磷肥434吨和钾肥23127吨。年复一年的流失,使山地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危害

内容

土壤流失据 1981年调查,全市平均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66万吨。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于流失了有机质9655吨、氮肥438吨、磷肥434吨和钾肥23127吨。年复一年的流失,使山地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淤塞河流、山塘和水库龙埠乡王田至下茹小溪长3000米,平均每年流入河床的泥沙量达2000立方米,河床提高20厘米。章江水轮泵站拦河坝上方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提高,既影响水轮泵站的通水、发电效益,也给周围村庄的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据1981年的调查,湖边乡岗边、水西乡黄沙、蛤湖乡垇头等8个村,有57口山塘全部被泥沙淤塞,完全失去效益;有105口山塘被泥沙淤塞一半,淤积的泥沙总量约30万立方米。沙石镇、龙埠乡有小型水库7座,总库容量272万立方米,每年平均泥沙淤积量5万立方米。
  水旱灾害严重土壤流失,淤塞河流,山塘和水库削弱抗灾能力,导致全市每年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1952~1978年,境内就发生大水灾11次,旱灾16次。
  破坏农田 1964年,龙埠乡火燃村吕屋村民小组崩塌土方淤积农田达100亩之多,后耗时2个多月,投入1万多工日,方将泥砂清除。湖边乡螺田村的螺田坑、卢围、鹅形背和茶亭下4个村民小组因水土流失严重,土肥下降,农田产量下降。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