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
唯一号: | 140720020210004023 |
颗粒名称: | 农业互动组 |
分类号: | F304.1 |
页数: | 2 |
摘要: | 土改后,为了克服单家独户分散耕作中劳力、畜力和农具不足的困难,沙石区吉埠村王诗椿、水西区曾桂英、王万湘、温秀英、西外乡蓝祥绪等人,按照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率先组织季节性的互助组。随后,相继组织临时性、季节性劳动互助组58个,参加互助组人员达696人。互助形式主要是变工互助、人牛换工。1952年,按照“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农业互助组逐步向较高的形式发展,由简单的劳动互助和临时互助组向有粗略的生产计划和规章制度的常年性互助组发展,但生产资料及土地仍归组员私有。 |
关键词: | 农业部门 农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