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分拣封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99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分拣封发
分类号: F618
页数: 1
摘要: 建国前,邮政业务量小,分拣封发技术落后。邮政局设有号快包刷混合组,负责分拣封发,采用“打火印”的办法封邮袋,邮件分拣封发量月平均在3.8万件左右。
关键词: 包裹分拣 报纸处理

内容

建国前,邮政业务量小,分拣封发技术落后。邮政局设有号快包刷混合组,负责分拣封发,采用“打火印”的办法封邮袋,邮件分拣封发量月平均在3.8万件左右。
  建国后,设立分拣封发房。根据邮件流量、流向,主要采取直封和经转两种分拣封发方法。1952年,封发量在93万件以上,一般每日封发1~2次。1959年,注重直封直发,增设直封格眼,逐步达到“平十挂三”(平信10件、挂号3件)的标准。设有挂号台、平信台。在邮件处理时限上,达到了部订“出四进三”(出口邮件在4小时内赶班发出,进口邮件在3小时内赶班投递)的要求。1960年前,信函分拣都是单手操作,以后逐步采用分拣板,实行双手分拣。1985年,信函分拣速度平均每人每分钟达125件左右。1987年1月1日,对指定转口局不够“平十挂三”标准的,则直封省会局。11月,增设邮政快件分拣台,配备专人实行昼夜分拣。邮件全部直封,局内处理时限为1小时。1988年1月1日,赣州地区各县局寄往赣州本埠平挂函件实行专袋封发。10月,增设特快专递邮件分拣封发。1993年7月1日,执行新的《邮件报刊传递频次时限规定》,加快了邮件传递速度。1994年,邮件处理规格质量全程全网准时率达100%。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