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车辆修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9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车辆修造
分类号: U2
页数: 3
摘要: 人、畜力车维修民国时期,境内的人、畜力车由行帮和私人修理。
关键词: 修理车 铁路线路

内容

人、畜力车维修民国时期,境内的人、畜力车由行帮和私人修理。
  建国初期,人、畜力车主要由私人店铺和摊点修理。1956~1958年,全市大搞车子搬运化,修理行业随之兴旺。1985年,全市有人力车修理厂、店、组21家(不含企业内部的维修组),从业人员151人。同年,市二轻局车辆修配厂修造小板车、三轮车和双轮斗车2354辆,维修自行车6000多辆,制造自行车鞍座17万多个。全市众多的人力车修理店铺摊点,主要设在市区小街巷和105、323国道及赣储、赣丰、赣周等公路两旁。
  养路机具修造民国时期,境内公路养护工具简陋,多为自用自修,随坏随修。
  建国后,养路职工不断革新、创造养路机具。继1954年创造灌浆斗之后,先后制造出两用耙、撒沙车、拉毛器、半月弓、羽毛回沙车等养路机具。1976年,江西省公路局赣州分局在赣州市建立养路机维修站,占地面积1.57万平方米,主要承担区内养路机具的维修与生产。1995年工业产值27.2万元。
  汽车修理 1939年1月,江西公路处制定代修外界车辆暂行办法,赣县车场为修车接洽站之一。1946年,赣县车场改名赣县修车场,次年改称修车厂。1948年,大修汽车32辆次,小修1648辆次。
  建国后,赣州市汽车修理工业由单一的车辆修理,逐步发展到改制客货车、制造汽车挂车和齿轮箱等汽车配件;由运输、机械部门修理发展到商业、供销、储运、粮食、外贸、物资等部门和一些机关单位自办车辆修理业务。1978年以后,出现国有、集体、个体齐办车辆修理的局面。1995年,全市有车辆修造企业215家,其中国有94家、集体55家、个体64家、中外合资企业2家;属一类企业12家、二类38家、三类97家、四类68家。
  主要车辆修造企业赣州地区汽车运输公司修理厂位于八一四大道北段西侧,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由解放后接管的江西公路处赣县修车厂和交通部公路总局第二、三运输处组建而成,时名赣州车场,1953年改为今名。1969年9月,试制成长冈牌汽车1辆,赠给兴国县长冈乡。1995年,设有修理、车身、维修3个工段,职工397人。除承担本公司客、货、挂车的大、中、小修和制造挂车、更新客货车车身外,还承接社会车辆修理和挂车、汽车车身制造业务。年修车能力500台。
  赣州地区供销汽车修理厂位于三康庙。1964年定为今名。占地面积9649平方米。设修理、引擎、锻钣、油漆4个车间,有职工93人。具备维修各种型号客、货等汽车的能力。
  赣州有色冶金汽车修理厂位于红旗大道西段南侧,占地面积6.41万平方米。前身系赣州冶金汽车修理厂,建于1965年6月,1984年5月改为今名,隶属中国华兴钨业公司。1970年,自行设计试制成第一台赣冶牌大型客车。1979年,新建1454平方米的客车制造车间。1985年12月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二代环球651型客车通过部级鉴定。1995年,有职工489人。具有大修各类汽车300台,改装汽车100台及生产汽车配件210个品种50吨的能力和赣南汽车修理行业唯一的红外线烤漆房。
  赣州汽车修理厂位于张家围路南段东侧,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前身系赣州机械厂的汽车修理车间,1969年4月分出单独建厂,时名赣州市汽车制造厂,1971年改为今名。1995年,有职工238人。能担负国产各型号汽车的大、中、小修,并能生产东风EQ-140型汽车活动油罐,木质车厢,解放牌汽车后桥导管、大梁,井冈山牌汽车离合器等配件,形成了年修理汽车1500辆、年产各类金属油罐950吨的生产能力。
  赣南小汽车修理厂位于罗家巷,建于1973年,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前身为赣州地区二轻机械厂,主要生产木工机械。1977年12月转产,更名赣南小汽车修配厂。在1983年7月全国专用汽车、改装汽车新产品展评会上,自行设计制造的赣南GN-212JI型医用急救车,获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专用车、改装车设计优秀奖。1995年,有职工329人。能修理国产、进口小汽车,生产专用车,改装车,具有年大、中修134辆,小修1932辆,改装北京吉普车200辆的生产能力。
  赣南林区汽车修配厂位于湖边乡湖边村,建于1974年8月,占地面积9.39万平方米,隶属赣州地区林业公司。设有金工、修理、铸铁、铸钢、锻工、饭金6个车间。1995年,有职工327人。具有年大修汽车300辆,中修汽车500辆的生产能力。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