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设备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86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设备结构
分类号: TB
页数: 1
摘要: 建国前夕,赣州有各种工业生产设备108台,其中,锅炉2台,发电机8台,电动机26台,变压器46台,车床13台,钻床6台,刨床5台,铣床1台,其他机床1台。
关键词: 工业技术 工业设备

内容

建国前夕,赣州有各种工业生产设备108台,其中,锅炉2台,发电机8台,电动机26台,变压器46台,车床13台,钻床6台,刨床5台,铣床1台,其他机床1台。
  建国后,经过经济恢复期的建设,1952年,全市工业生产设备发展到318台,其中,锅炉8台,原动机9台,发电机10台,电动机162台,变压器46台,车床48台,钻床14台,刨床12台,铣床4台,其他机床1台,锻压设备4台。
  经过“一五”、“二五”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1962年,全市有工业生产设备3095台,其中,锅炉12台,原动机51台,发电机20台,电动机2260台,电气器械103台,变压器163台,车床258台,钻床67台,刨床71台,铣床37台,其他机床42台,锻压设备11台。
  1963~1965年,经整顿和分类重组,全市有工业生产设备1758台,其中,原动机1台,发电机1台,电动机651台,电气器械17台,变压器6台,车床67台,钻床20台,刨床13台,铣床5台,其他机床4台,锻压设备15台,纺织设备890台,轻工机械68台。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生产设备仍有一定增加。至1976年底,全市有工业生产设备3615台,其中,车床992台,钻床238台,刨床267台,铣床171台,其他机床504台,锻压设备403台,专业生产设备1040台;另有1293细纱机9984锭。
  1977~1978年,全市工业生产设备进一步完善。1978年,有工业生产设备3986台,其中,车床1087台,钻床271台,刨床284台,其他机床796台,锻压设备423台,专业生产设备1125台;另有1293细纱机1.04万锭,线锭2048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市工业生产设备更新速度加快,机械化生产逐年扩大,工业装备水平提高。至1995年末,乡及乡以上和年产品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为18亿元,比1985年增长3.28倍,从业人员人均固定资产装备2.72万元,比1985年提高2.39倍。
  1995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机器设备净值率为64.82%。在主要工业生产设备中,进口设备占10.11%,比1985年上升3.08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96种主要专业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按设备原价计算,达到国际水平的占0.4%,属国内先进水平的占5.2%,属国内一般水平的占71.5%,属国内落后水平的占22.9%。主要专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仍然偏低。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