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产绿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84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生产绿地
分类号: S731.2
页数: 1
摘要: 境内生产苗木花卉的生产绿地除市园林部门建立的苗圃、花圃外,还有地、市林业部门的苗圃、赣江园艺场的花圃以及各单位自办的小型花圃。1995年,全市有生产绿地20.16公顷,其中市园林部门11.19公顷,其他部门8.97公顷。
关键词: 城市林 城市绿地

内容

境内生产苗木花卉的生产绿地除市园林部门建立的苗圃、花圃外,还有地、市林业部门的苗圃、赣江园艺场的花圃以及各单位自办的小型花圃。1995年,全市有生产绿地20.16公顷,其中市园林部门11.19公顷,其他部门8.97公顷。
  苗圃建设建国前,赣县县政府在土地庙建有中心苗圃(今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大部分),是以培育松、杉为主的森林苗圃,面积约3.2公顷。
  建国后,在教场口(今南河路)的中心农场兴办赣州林校,校内建有苗圃。1950~1957年,市内绿化的大部分苗木由林校苗圃供应。1958年林校迁南昌,苗圃被撤销。市内绿化所需的苗木到外地购买。1958年,在水东开办苗圃,面积7.13公顷。1960年,改为市人民委员会机关农场,划出苗圃地5.3公顷;1963年4月,机关农场撤销,成立赣州市园林管理所苗圃。同年,黄金试验林场利用黄金机场空地,开辟苗圃约9.4公顷,以培育大苗为主。1968年10月,水东和黄金2个苗圃被撤销。1974年8月,重建黄金苗圃,面积9.8公顷(全是生荒地)。1990年出圃苗木43个品种,5.46万株。1995年,有苗木66个品种,6.99万株,其中乔木21个品种、1.94万株。
  花圃建设赣州花木生产有悠久历史,兰花、茉莉曾誉满江南。1949年,专业花园有旭光(园主萧)、顺兴(园主王)、小家(园主萧)、长春(园主李)和詹家花园等5家,兼营花木的有10家。花圃面积约2公顷,主要品种有茉莉、兰花、茶花、白玉兰、夜来香、梅花等。建国初期,花木生产仍以私人为主。1956年,成立赣江园艺场和园林花圃。
  赣江园艺场1956年,赣江办事处将所属范围的花农、菜农组织起来,成立赣江园艺场,成为境内的主要花木生产基地。品种有上百个,大宗的为茉莉,其次为兰花、茶花、白玉兰。除供应赣州市及邻近各县外,还销往南昌、长汀等地。“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花木被毁。1978年以后逐步恢复。
  园林花圃1961年以前,园林部门的花木生产在公园内。1960年筹建中心公园,以培植花木为主,1965年花圃面积约3.1公顷,是市园林部门的主要花木生产基地。1970年撤销。1974年,各苗圃、公园相继恢复花圃,1988年建立专业花圃。至1990年,园林花圃总面积1.76公顷,有木本花98种,1.7万株。
  此外,市内还有众多的兼营和专营花木生产的个体户。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