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风景区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84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风景区建设
分类号: TU984.181
页数: 1
摘要: 第二节风景区建设通天岩位于水西乡境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
关键词: 风景区 风景区规划

内容

第二节风景区建设通天岩位于水西乡境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
  1948年,开辟由黄沙桥至通天岩的简易公路,长约2.6公里;并将广福禅林的前廊改为2间西式建筑,内设有衣帽间和卫生间;将双桂堂改为二层楼房;大门两旁建有小房2间。
  解放初期,通天岩由赣县人民政府管理,1957年12月划入赣州市。1961年6月,编制通天岩风景区第一个建设规划,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测绘了千分之一的地形图,测绘面积6平方公里。7月,中共赣州市委、市人民委员会确定通天岩的规划建设原则是:全面规划,分期施工;先院内,后院外;先绿化、修路,后建房。随即按规划进行建设。群玉阁于1962年4月竣工,为三层圆形建筑,攒尖式屋顶。因其可眺望赣江,俗称望江亭。1963年1月,田汉游览通天岩时,命名为群玉阁并题字赋诗。1965年春,市人民委员会机关干部在通天岩植树造林1周,种植了第一批毛竹。“文化大革命”期间,通天岩遭到破坏。1986年12月,动工兴建山门、接待室。1987年,建成玉岩亭、惜春亭和怡情亭(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90年,在荷花池畔开辟野炊区,重修玉水池。1991年1月,维修广福禅林内的天然岩洞“神窟”;同年建成水上餐厅,建筑面积387平方米。1992年7月,开工建设通天湖第一期工程,1995年11月开工建设第二期工程,湖面40亩。绿化建设已见成效,多年不滴水的“一滴泉”,现在清泉点点。1987年以后,每年接待游人10万人次以上。1995年接待游人11.6万人次。
  峰山位于龙埠乡境内,是旅游、避暑胜地。1980年8月,建成峰山公路,自沙石镇至龙头顶,长18.5公里,终点海拔976米;有隧道1座,长60米,为峰山新景点。1982年,建成回龙阁、宝峰亭、狮子岩迎春廊。1983年9月,建成峰山管理处办公楼和接待室,建筑面积648平方米。1989年,成立峰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7.12万亩,其中山地15.5万亩。
  马祖岩森林公园位于水东镇马祖岩村,占地面积2500多亩,属风景名胜区。1990年8月,开始编制马祖岩森林公园建设规划。规划设置10个景区。1990年,开辟苗圃20.5亩,1991年增加到30.5亩,培育苗木近万株,花卉1500多盆,盆景200多盆,修筑登山公路550多米。在1992年全省盆景展览会上,马祖岩森林公园送展展品获得一等奖2个,三等奖1个。1992年开发果树基地22亩,以沙田抽和脐橙为主。1991~1995年,马祖岩森林公园植风景树26.2万株。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