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管道建设与自来水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82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管道建设与自来水供应
分类号: TU991.36
页数: 3
摘要: 第二节管道建设与自来水供应管道建设 1958年在东郊路至赣江路、田螺岭至建国路、文清路铺设第一批自来水管道起至1978年,管道建设缓慢,平均每年铺设管道1公里左右。1980年以后,管道建设速度加快,1990年,管道总长达86.85公里,1995年达216公里。
关键词: 给水管道 水管道

内容

第二节管道建设与自来水供应管道建设 1958年在东郊路至赣江路、田螺岭至建国路、文清路铺设第一批自来水管道起至1978年,管道建设缓慢,平均每年铺设管道1公里左右。1980年以后,管道建设速度加快,1990年,管道总长达86.85公里,1995年达216公里。
  进入90年代后,除增加新的管道外,改造旧管网成为主要任务。50~60年代铺设的管道,最大直径为350毫米,90年代达到1000毫米。1995年6月普查,全市自来水管道中,直径700毫米以上的有3公里,500~700毫米的12公里,300~500毫米的25公里,150~300毫米的54公里,150毫米以下的117公里;按管道材质分,钢管98公里,铸铁管95公里,水泥管18公里。聚乙烯塑料管于1995年在南河水厂试用,并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自来水供应 60~80年代初,供水管道主要安装在大街和单位。供水方式,居民生活用水以到供水站取水为主。1959年,建供水站11个。随着管网的延伸,供水站逐年增加,1984年达82个。80年代,管道开始进入居民庭院,至1989年,供水站全部拆除。供水范围由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1995年的19.7平方公里,包括河套区和水西、水南、水东片,用自来水的居民达22.9万人。年供水量由1960年的7.83万吨发展到1995年的4016万吨,最高日供水量达13.53万吨。
  水价 50年代,生产用水每吨0.2元,生活用水每吨0.16元。在供水站取水,每担0.008元。由供水站发售水牌,4分钱买5个水牌,每牌1担水。
  1990年9月,水价第一次调整,生产用水每吨0.24元,生活用水每吨0.2元。1993年6月第二次调整,生产用水每吨0.32元,生活用水每吨0.25元。1994年6月第三次调整,生产用水每吨0.42元,生活用水每吨0.35元(均包含10%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
  第三节经营管理赣州市自来水经营管理机构为赣州市自来水厂,1960年设立,1968年撤并,1972年4月恢复,1981年9月改名赣州市自来水公司。
  生产管理 1960年10月起,先后发布《赣州市自来水供水章程》、《赣州市供水设施及水资源管理实施细则》、《赣州市供水管理办法(试行)》。市自来水厂内部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1983年,制订《文明装水条例》、《职业道德规范》。1991年制订《企业标准》,其中技术标准50个、管理标准46个、工作标准79个。1994年起,建立用户座谈会制度和聘请用水监督员制度,先后聘请各行业用水监督员41人,每年召开2次座谈会。
  1995年8月,成立供水生产中心调度室,配有遥信、遥测、遥控、遥调设备,实现了对全市供水余缺和水压高低的科学调度,减少了爆管事故。
  多种经营市自来水公司在坚持以水为主的前提下,发展第三产业。从1985年开始,创办管道经销部、安装工程处、给排水设计事务所、高位水池清洗服务公司、工程装潢部、城镇自来水开发公司。1993~1995年,管道经销部、安装工程处和城镇自来水开发公司每年实现利润124.8万元;高位水池清洗服务公司和给排水设计事务所共创收9.3万元。
  厂区绿化 1978年春开始,每年发动全厂职工整地植树栽花。1991~1995年,投资20多万元绿化厂区,并新建温室、假山、喷泉、凉亭,成为花园式工厂。1995年,南河水厂绿地面积达4.3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68.8%。黄金岭水厂投产后,投资6万元绿化厂区。1995年完成绿化面积1900平方米。
  1985年以来,赣州市自来水公司连年被评为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园林化单位、江西省环境保护先进企业、江西省级先进企业、优秀企业、突出贡献企业。1993年,晋升为国家中(二)型供水企业。1994年,列为全国自来水行业1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第81位。
  [=此处为表格(若干年份赣州市自来水公司基本情况)=]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