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厂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82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厂建设
分类号: TU991.35
页数: 3
摘要: 第一节水厂建设南河水厂 1958年2月自来水厂筹建委员会成立后,委托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进行水厂设计。设计规模为1万吨/日,厂址选在川峰垇,以贡江为水源,净水工艺采用滤水井管。1958年6月,江西省计划委员会批复,规模改为0.5万吨/日,投资80万元。1959年,在贡江东河大桥上游埋置直径为350毫米的滤水井管6根。
关键词: 水泵房 水厂

内容

第一节水厂建设南河水厂 1958年2月自来水厂筹建委员会成立后,委托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进行水厂设计。设计规模为1万吨/日,厂址选在川峰垇,以贡江为水源,净水工艺采用滤水井管。1958年6月,江西省计划委员会批复,规模改为0.5万吨/日,投资80万元。1959年,在贡江东河大桥上游埋置直径为350毫米的滤水井管6根。由于河床不稳定,埋入沙层的井管经洪水冲刷,露出河床。经研究,重新选择南门外窑下村为厂址,以章江水为水源。同年向江西省建工局提交改变厂址和设计报告。水厂规模由0.5万吨/日改1万吨/日,投资170万元,并建成田螺岭高位水池和田螺岭、建国路等处的管道。1960年3月,建成西门外(今滨江公园)临时水厂,生产能力为800吨/日。由江西省建工局投资3万元,于1963年建成一套小型简易净化系统,水质明显好转,生产能力提高到1500吨/日。临时水厂一直使用到1965年南河水厂建成投产。
  南河水厂建设正处于国家经济三年困难时期。1960年1月,江西省计委和江西省建工局批准兴建1万吨/日水厂,总投资135万元,同年3月开工。1961年初,因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奉命停工。此时已完成投资68.9万元,完成一级泵船、土堤沉淀池、投剂间、冲洗水池、二级泵房等土建工程和7公里管道。1964年11月,经批准复工续建,生产规模由1万吨/日改为0.5万吨/日,投资26万元,1965年11月建成投产。
  1971年起,水厂进行挖潜改造,至1973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0.5万吨/日提高到1.16万吨/日。同年8月,开始扩建南河水厂。至1979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先后补助扩建工程费143万元,完成清水池、无阀滤池、一级泵房、二号高位水池以及管道等工程,生产能力基本达到3万吨/日。1985年起,进行挖潜改造。至1987年,日生产能力达6万吨。1982年12月,上报《扩增供水设施计划任务书》,要求扩增4万吨/日,使总规模达到10万吨/日。1985年10月批准初步设计,总投资609.49万元,主体工程于1988年基本完成,1989年6月27日投产送水。
  1992年,市人民政府再次决定改造扩建南河水厂,新增日产水2万吨的能力,工程概算180万元。1992年11月开工,1993年9月竣工投产。至此,南河水厂总生产规模达到12万吨/日。经过3次扩建,南河水厂占地面积由4万平方米扩大到6.25万平方米。
  加压站 1981年春,市人民政府决定集资建立西河加压站,把自来水引过西河。加压站位于宋城路北侧,占地面积3210平方米。1981年10月动工,1983年竣工投产。
  1991年8月,在水南乡岭头上建成水南加压站,开始向黄金岭经济开发区供水。水南加压站占地面积3328平方米,投资110万元。
  1992年12月,动工建设水东加压站,工程规模为5000吨/日,投资185.73万元。1993年10月建成第一座供水站,加压站占地面积2260平方米。
  第二水厂(黄金岭水厂) 1991年,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水南建设赣州市第二自来水厂(黄金岭水厂)。同年9月,江西省计委批准赣州市第二水厂立项建设,规模为5万吨/日,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工程为2.5万吨/日,工程总投资控制在2000万元以内,其中第一期1400万元。1993年4月,第一期工程开工,1995年6月竣工投产,达到了设计规模,实际投资1800万元。
  第二水厂占地面积3.78万平方米,其中厂区3.66万平方米,水源地0.12万平方米。第二水厂的建成,保证了章江新区和黄金岭经济开发区的生活和生产用水,缓解了城市供水紧张状况。
  沙石镇自来水厂 1990年11月20日竣工投产。设计能力为日供水1500吨,可供镇周围4000人和驻镇10多个单位用水。
  [=此处为表格(1955年城区部分水井情况)=] [=此处为表格=] 说明:此表井台地面高为老吴淞高程系统。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