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路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738
颗粒名称: 城市路灯
分类号: TU113.6+66
页数: 1
摘要: 赣州城内的路灯,在未建电厂以前,使用玻璃油灯,悬挂在城楼和繁华街道上,数量很少,灯型为四方形玻璃灯。燃料先为植物油后为煤油。经费由商会向商店摊派。1939年赣县电厂建成送电后,路灯开始改用电灯,但只限于主要街道。至解放时,全城有路灯245盏。
关键词: 街道照明 室外照明

内容

赣州城内的路灯,在未建电厂以前,使用玻璃油灯,悬挂在城楼和繁华街道上,数量很少,灯型为四方形玻璃灯。燃料先为植物油后为煤油。经费由商会向商店摊派。1939年赣县电厂建成送电后,路灯开始改用电灯,但只限于主要街道。至解放时,全城有路灯245盏。
  建国后新装路灯,1950年,新装40盏,1951年新装121盏,1953年新装110盏,路灯总数达516盏。1964年,在红旗大道新装高压汞灯66盏。1982年,文清路路灯采用第三代新光源,安装第一批钠灯。1984年,在南门广场安装70组玉兰灯,每组5个灯头,属全市首次使用一杆多头的道路照明灯具。1994年2月,在南门广场中心岛安装第一支高杆灯,高32米;9月,在东门广场安装第二支,高27米;1995年,在文清路大公路口、红旗大道东桥路口、红旗大道健康路口、西门广场、宋城路105国道口等5处安装5支高杆灯。高杆灯中最多的灯头30个,少的10个。1995年,路灯总数为1181盏,其中汞灯148盏、钠灯487盏,占53.8%,路灯亮灯率95%以上。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