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平交易监督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66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公平交易监督管理
分类号: F7
页数: 2
摘要: 第二节公平交易监督管理经济检查明、清时期,赣州设立关卡,查验货物。民国时期,设立稽查处,在关口设卡缉私。建国后,设立相应的经济监督检查机构,对投机倒把、贩私走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1949年11月,市人民政府针对银元黑市造成市场混乱的情况,责成工商管理、银行、公安等部门组成金银缉私队,取缔金银黑市。
关键词: 商品交易 展销

内容

第二节公平交易监督管理经济检查明、清时期,赣州设立关卡,查验货物。民国时期,设立稽查处,在关口设卡缉私。建国后,设立相应的经济监督检查机构,对投机倒把、贩私走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1949年11月,市人民政府针对银元黑市造成市场混乱的情况,责成工商管理、银行、公安等部门组成金银缉私队,取缔金银黑市。1950年,市人民政府发布《赣州市取缔非法商业行为暂行办法》,严惩非法商业行为。1956年,在开放农贸市场的同时,打击投机分子抬价抢购扰乱市场的行为。1959~1961年,国民经济遇到暂时困难,投机倒把活动猖獗。1962年,开展整顿市场打击投机倒把活动,查处投机倒把案3328件,罚没款9.28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坚守岗位,坚持打击投机倒把活动。1968~1976年,查处投机倒把违法案1770件,罚没款21.82万元。期间,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打击投机倒把存在扩大化的现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坚持实事求是,在1977、1978年查处违章违法经济案787件,罚没款19.22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新形势下,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综合环境,市工商局坚持开展打击走私贩私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活动,还参与打击经营黄色书刊、淫秽音像制品、非法出版物等违法活动。1979~1995年,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8858件,其中投机倒把案2543件,罚没款510万元。
  经济合同监督管理 1952年3月,成立赣州地市合同检查委员会,监督物资交流购销合同的执行。1954年5月,市人民政府发布《赣州市加工订货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合同管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加工订货、购销合同随之暂停。1961年,经济合同制逐步恢复,赣州市城乡物资交流会签订购销合同1140份,购销金额达950多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合同管理列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之一。1980年4月,市革命委员会批转市经济委员会、市工商局、市人民银行《关于开展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报告》,加强经济合同管理。1982年,贯彻执行国务院《经济合同仲裁条例》,行使经济合同纠纷仲裁权。1984年,设立市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市工商局内设经济合同管理科。1985年,全市有359个企业设立合同管理机构。1986年起,开展“重合同、守信用”评比活动,10年间,经逐年评选报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有745户次。1988~1990年,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先后增设蟠龙仲裁庭、建筑安装承包合同仲裁庭、科技合同仲裁庭、承包租赁经营合同仲裁庭和赣江、解放、南外、沙石、湖边仲裁庭。1980~1996年,统一管理购销、货运、科技、加工订货、建筑安装承包、承包租赁经营、工矿产品购销、农副产品购销等类经济合同,鉴证各类经济合同5913件,合同金额32.36亿元,调解仲裁处理合同纠纷1073件,协助经济合同当事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4734万元。
  消费者权益保护 1989年12月赣州市消费者协会成立后,随即广泛宣传《江西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1991年3月,赣州市首次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此后,每年按期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1994年,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和对消费市场实行社会监督的认识。1990~1996年,市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63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2.23万元;提供案情35件,由执法部门对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经营者罚款10万多元。市消费者协会还多次开展评选消费者信得过经营单位和无假冒伪劣商品商店的活动。
  [=此处为插图(销毁假冒伪劣产品)=]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