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服务与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65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服务与监督
分类号: C916
页数: 2
摘要: 服务建国初至70年代末,统计部门主要是为各级中共组织和人民政府部门服务。服务方式主要是编辑统计资料和撰写统计分析。1953年起,每月上旬定期印发上月的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资料。每年1月末,编印上年的全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提要。1954年3月,市统计局编印第一本年度性统计资料《1953年赣州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59年国庆节前夕,编印《赣州市国民经济建设十年成就统计资料(1949~1958年)》。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管理

内容

服务建国初至70年代末,统计部门主要是为各级中共组织和人民政府部门服务。服务方式主要是编辑统计资料和撰写统计分析。1953年起,每月上旬定期印发上月的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资料。每年1月末,编印上年的全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提要。1954年3月,市统计局编印第一本年度性统计资料《1953年赣州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59年国庆节前夕,编印《赣州市国民经济建设十年成就统计资料(1949~1958年)》。此后相继编印《1958~1962年赣州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63年赣州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文化大革命”期间,统计资料编辑工作中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继续开展。1978~1985年,陆续补齐了建国后尚未编印的年度统计资料,使统计资料保持了连续性、可比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增加,统计部门拓宽服务领域,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1980年,市统计局主编的内部刊物《统计工作》创刊。1986年,首次向社会发布《(上年度)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统计公报》。此后,每年2~3月发布此类统计公报。1986年以后,每年编印《赣州市统计年鉴》,内部发行。1989年,编印《奋进的四十年(1949~1988年)》。1996年,编印《改革开放十八年(1978~1995年)》。
  监督 1953年,根据政务院《关于清理现行调查统计表格的指示》,废除不必要的统计表格,克服了统计报表多,数据混乱的现象。“大跃进”时期,社会上刮起“浮夸风”,各级统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供了比较确实的统计数字,这些年份的统计数据沿用至今。1983年8月,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数字质量检查的通知》,在全市开展统计数字质量检查工作。198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后,赣州市每年开展一次《统计法》执行情况大检查。1992年,市统计局组建统计执法检查所,加强统计执法力度。至1995年,查处统计违法案件22起。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