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构成与人口寿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581
颗粒名称: 年龄构成与人口寿命
分类号: C92
页数: 2
摘要: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按统一标准将不同年龄段人口分成少年组(0~14岁)、成年组(15~64岁)、老年组(65岁以上)。1982年,全市总人口中,0~14岁的少年儿童99586人,占30.28%;15~64岁成年人211039人,占64.16%;65岁以上老年人18303人,占5.56%。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4.69岁。
关键词: 平均寿命 平均年龄

内容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按统一标准将不同年龄段人口分成少年组(0~14岁)、成年组(15~64岁)、老年组(65岁以上)。1982年,全市总人口中,0~14岁的少年儿童99586人,占30.28%;15~64岁成年人211039人,占64.16%;65岁以上老年人18303人,占5.56%。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4.69岁。1990年,全市总人口中,0~14岁的少年儿童92442人,占23.61%;15~64岁成年人277144人,占70.8%;65岁以上老年人21868人,占5.59%;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6.77岁。与1982年相比,各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重,少年组下降6.67个百分点,成年组提高6.64个百分点,老年组提高0.03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提高2.08岁。全市人口年龄构成已由年轻型(年龄中位数20岁以下)转变为成年型(年龄中位数20~30岁之间),老少比逐渐提高,正向老年型靠近(年龄中位数30岁以上)。少年儿童抚养系数由1964年的72.43%降至1990年的33.36%,下降39.07个百分点;老年抚养系数由1964年的6.92%升至1990年的7.89%,提高0.97个百分点。
  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市内人口的平均寿命逐年延长,1982年为71.77岁,1990年为72.78岁。
  [=此处为表格(若干年份全市人口性别、年龄构成情况)=]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