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496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
页数: 7
摘要: 古代赣州,因其“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成为岭北军事重镇和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兵民财赋,素称重地”。
关键词: 地方史 地方志

内容

概述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秀丽江城,赣南中心城市。
  古代赣州,因其“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成为岭北军事重镇和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兵民财赋,素称重地”。
  当代赣州,更因其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城市规划先进单位、全国教育首批“两基”达标市、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田径之乡、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赣州市年财政收入成为江西省率先突破1亿、2亿、3亿元的县级市。
  一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东经114°46′40″~115°3′40″,北纬25°40′16″~25°58′56″之间。东、南、北三面与赣县接壤,西与南康市毗邻。南北长约34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总面积478.78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办事处、1个水上办事处、3个镇、6个乡,共130个居委会、98个行政村。1995年末,全市总户数103999户,总人口41466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769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66人;绝大多数为汉族,少数民族有畲、回、满、壮、蒙古、瑶、苗、藏、土家、纳西族等21个。
  赣州属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南、西北向中部倾斜,略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高,为丘陵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65.71%;中部平缓,为河谷平原,占26.13%;水面占8.16%。最高点为峰山,海拔1016.4米;最低点在水西乡白田村西部田塅,海拔93米。境内河流贡江从东自赣县入境,章江从西自南康市入境,交汇市境中部合流为赣江,而后蜿蜒北下。美丽的赣州古城正处于低山、丘陵的环抱,章、贡、赣江的环绕之中,构成一派“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靓丽风光,有“千里赣江第一城”誉称。境内山岭被章、贡、赣三江截为东、东南、西北三部分,分属武夷山脉、九连山脉、罗霄山脉的余脉。全境有群山作屏障,中部有三江滋润土地,尽夺山川之灵气。
  赣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9.4℃,无霜期286日,年均降水量1494.8毫米,年均日照1888.5小时;冬盛行偏北风,夏盛行偏南风,年均风速1.9米/秒,适宜各种生物繁衍生长。
  赣州自然资源中的主要矿藏有钨、锡、稀土、铜、金、银、铅、锌、石灰石、萤石、重晶石、硅石等,其中钨开采历史较长。主要野生动物有鹧鸪、雉、白鹭、啄木鸟、穿山甲、蛇、獐、麂、狸、野猪,主要畜禽有猪、牛、羊、兔、鸡、鸭、鹅,其中本地培育的赣州白猪颇有名气。主要鱼类有青、草、鲢、鳙、鲫、鲤、鳊、白鲳、团头鲂、胡子鲶、罗非鱼等14科40多种。境内森林覆盖率为49.1%,主要植物有杉、松、竹、油茶、果木、黑荆树,主要珍稀树种有榕、樟、三尖杉、水杉、雪松、桉等。全市土地面积71.8万亩,其中耕地11.73万亩,林业用地33.19万亩,水域面积5.87万亩(可养殖水面1.07万亩,天然捕获水面4.36万亩)。章、贡、赣三江在境内总长55.67公里。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5.69万千瓦,年电能4.98亿度,平均理论水能密度118.8千瓦/平方公里;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5500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9.67%。
  二赣州历史悠久。据市郊6处发掘的商周遗址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出土的各种石器、陶器及印纹陶片,属商周时期百越民族村落遗址。古代赣人或称百越中的干越人,或称赣巨人,其习俗至今尚可寻其端倪。
  赣州在西周以前地处扬州域,春秋属百越之地,战国属越、楚,秦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始建制设县,历代为赣县县治和郡、州、路、府、道治所及地(专)区行政公署驻地。汉属豫章郡,三国属吴庐陵郡,县治益浆溪(今蟠龙镇一带)。晋属南康郡,迁葛姥城(今虎岗一带);东晋永和五年(349)始迁今址,后因城毁于兵火,义熙七年(411)迁贡水东(今七里镇一带)。梁承圣元年(552)复迁今址,赣州从此成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唐时期,或属虔州,或属南康郡,城名也随之变换为虔州、南康郡。北宋时,因城居章、贡二水合流处,又曾名合流镇、章贡,别名虎头州、虎头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朝廷认为虔有虔杀之意,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改名为赣州,一直沿用至今。元代属赣州路,曾一度为岭北省治。明、清属赣州府,先后为岭北道、赣南道、吉南赣道、吉南赣宁道治所。民国时期先后隶属赣南道、江西省第十一、第九和第四行政区。民国25年(1936)将城区划为5镇,民国32年(1943)5镇合并,名赣州镇。1949年8月14日赣州解放,次日从赣县划出,设赣州市,先后隶属赣州分区、赣西南地区、赣州专区、赣南行政区和赣州地区。1987年定为江西省计划单列市。
  赣州,名人迭至,人才辈出。唐时,诗人孟浩然、綦毋潜等足履诗迹已及古城。唐末,卢光稠称雄赣州,拓展旧城。北宋时,孔宗翰改土城为石基砖城,建八境台;苏轼二至赣州,留下许多诗文佳话;周敦颐在赣州首开讲学之风,与弟子程颢、程颐在赣州奠定理学根基,影响深远。南宋时,文天祥任赣州知州,曾在此组织新军抗元;辛弃疾游赣州,写下千古绝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人黄庭坚、杨万里都曾驻足赣州,留下诗词墨迹。明时,解缙游寿量寺,写下《寿量寺中兴碑词》;王阳明在通天岩问难答辩,使赣州理学之风更盛,对赣州文化影响颇大。深厚的文化哺育造就了大批出类拔萃的本籍人才,宋代有名士阳孝本、诗人曾几、状元池梦鲤,明、清代有刘丞直、谢诏、邓元昌,民国时期有阳立垣、陈协、陈锐等。
  赣州的悠久历史汇集丰富的文化古迹,文物名胜之多为全省之首,其中宋代文物数量多,品位高,被当代专家学者誉为“宋城博物馆”。众多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在赣州浑然一体。市区北部的古城墙现存3664米,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宋代砖城,城下依墙傍水的滨江公园风光秀丽,从西到东耸立着郁孤台、中国八景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八境台和寿量寺,并有沿用至今的宋代所架3座跨江浮桥之一的东河浮桥;市区东南以江西现存规模最大并保存最完整的县学校址文庙为中心,东有慈云塔、海会禅寺、天主教堂,西有武庙,南有光孝寺、夜话亭、阳明院,为古代宗教文化区,其中慈云塔高42米,塔身六面九级,可穿腹绕平座而上,是有确切纪年可考的北宋佛塔;市区东部,南市街、中山路、濂溪路和灶儿巷、六合铺等8条巷,集中了明清和民国初建筑,深宅阔院,门洞骑楼,别具风格。由市区望市郊,其西北的通天岩林深石秀,丹崖绝壁中保存着唐宋以来的摩崖造像359尊、摩崖题刻128品,是石窟艺术的珍品,堪称江南第一石窟;其东南,峰山蕴藏丰富景观,竹园下发掘的江西目前最大的商代村落遗址和楼梯岭恐龙蛋化石遗址,能一窥赣州先民生活与江南生物进化痕迹;其东北,贡、赣两江沿岸的七里镇和虎岗一线构成了独特风景,有始烧于唐末五代、盛烧于宋代、成为宋代江西四大窑场之一的七鲤镇古窑址,有颇具特色的仙娘庙、万寿宫、池家祠、状元桥,有古风淳朴的古道、古榕树、古巷、古民宅,有因唐代高僧马道一驻于此而得名的马祖岩及万松山下的玉虚观,还有建于明代成为江城赣州标志之一的玉虹塔,民国期间所建的中华儿童新村等也留下可供观赏的旧址。
  赣州有重视兴办教育的优良传统。汉代就有私塾,隋唐有县学,宋有州学。宋、明两代赣州书院兴盛,是江西书院较多的城市。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任职赣州时,创办了赣州第一所书院——清溪书院。王安石曾为赣州办学写下《虔州学记》。元代,设有儒学提举司。明代正德年间,赣州创办了阳明书院,王阳明曾在此讲学。清代,赣州社学、义学、私塾并存,还设有考院。北宋至清末,赣州先后创办书院14所,历时800多年兴盛不衰,培养了大批儒士,至清末,中举人、进士、状元者达60多人。民国办新学,兴办学堂、中小学校、职业学校、保育院。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一批大、中学校迁入赣州,并创办了正气中学、赣县县立中学、省立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和赣县大学先修班。
  三赣州民风淳朴,人民历来既崇尚礼义、忠厚待人,又不畏强暴、敢于斗争。隋末有林士弘领兵反隋,唐末五代有卢光稠、谭全播聚众反唐,宋代农民起义更是频繁。南宋,陈颙、陈三枪率虔州农民起义,转战赣闽粤之间,占城池,杀贪官污吏,震动朝廷,后虽经官军招降而无一人屈膝。南宋末,元军进逼京城,唯有赣州万人,在文天祥率领下,浩浩荡荡奔赴临安抗元。明末清初,杨廷麟率全城壮丁妇孺磨槊制铤,人自为战,坚守孤城半年,虽“饿死载道,人无叛志”。城破,忠勇之士多举家殉国,赣州被誉为“忠诚府”。清咸丰六年(1856),太平军围攻赣州期间,沙石、楼梯岭及峰山一带农民纷纷起义,协同太平军打击土豪劣绅。清末,赣州进步组织赣学社成员张周垣等人,在民众支持下,策动驻军反正,推翻了满清在赣州的统治。
  自辛亥革命以来,赣州人民为最终推翻反动统治,建立人民的新中国,顽强拼搏,英勇战斗,谱写了一曲曲新的史诗。“五四”运动期间,赣州各中学近千名学生集会,掀起抵制、查禁仇货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五卅”运动爆发后,赣州青年学生及其组织——学联,联合县农会、商会、教育会等社会团体,组织了赣州各界沪案交涉后援会,筹款募捐,支援上海工人罢工。1926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赣州成立赣南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赣州支部干事会,11月成立以共产党员陈赞贤为委员长的赣州总工会,从此,赣州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共产党领导赣州56个基层工会1.8万名会员进行罢工斗争取得胜利,轰动全国。宋庆龄、鲍罗廷曾在卫府里发表演说,高度评价赣州工人运动,誉称“一广州,二赣州”。1927年3月6日,蒋介石制造“赣州惨案”,杀害陈赞贤,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共赣州地方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活动。随后,赣州是中共赣南特委和赣西南特委所在地。特委在赣州领导赣南工农参加农民暴动,进行组建地方红军、创建苏维埃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尝试。30年代初,红军攻打赣州期间,城郊沙河、楼梯岭一带农民积极配合红军攻城,不少青壮年参加红军。毛泽东曾两次到赣州城郊,在楼梯岭主持前委会议,对确定红军攻城失利后的行动方向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赣州是抗日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1937年8月,陈毅与国民党代表在赣州谈判后,奔走湘赣闽浙联系红军游击队下山,实现从反蒋倒蒋到联蒋抗日的重大转变。赣州谈判成为中国共产党聚集南方游击健儿组建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的重要里程碑。随后,赣州抗日救亡活动高涨,全国文化、经济人才荟萃。从华北、沪杭一带撤至赣州的大批进步文化人士和青年学生,在中共赣州地方组织领导下,组成各类抗日救亡团体,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宣传抗日,发动民众,激发了人民群众爱国热忱和救亡斗志。同时,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东南区办事处在赣州成立,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兼主任,管辖江西等5省28个县级“工合”事务所、700多个工业生产合作社,为争取海外援助,发展战时经济,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了贡献。解放前夕,赣州人民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同企图破坏解放的国民党残渣余孽展开了斗争。共产党员联络开明人士和商团积极维护城区治安秩序。许多工厂的工人自发组织纠察队保护厂房和机器设备。1949年8月14日赣州解放,赣州人民终于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四古代赣州,经济一度繁荣。秦统一中国后,开辟溯赣江、越大庾岭、达南海的通道,赣州正处于此条古代中国重要南北大道的要冲,成为南岭北麓的军事重镇。唐开元年间梅关驿道的修通和宋代组成的汴河为水运中心的全国水运网,开通从京杭运河经长江、赣江,转梅岭古驿道,进珠江流域至广州出海的江南水上丝绸之路,赣州既成为中原腹地通往粤闽沿海的南北交通枢纽,又成为商贾云集、财货汇聚的繁荣都会。在唐代“开元盛世”时为全国的经济大州之一,在宋代更加兴盛繁荣,为全国名城之一。北宋、南宋数次在虔州设全国都大坑冶铸铁司。七鲤镇瓷器品类多样,技艺精湛,纹饰造型独创,远销东南亚和朝鲜、日本。被誉为“虔布”的白縇布,是当时最精美的衣料,唐代列为贡品。造船业与吉州同居全国第一,“日成一舟”。北宋名茶产量以虔州居首,虔州芥茶香味第一,泥片茶列为贡品。此时商贸漕运发达,“广南金银、香茶、犀象、百货陆运至虔州而后水运”,“闽粤〓航聚虎头,涌金门外万舟横”。商贸的繁荣,使赣州的赋税在各州中居前;城内人丁兴旺,街道坊里秩序井然。明、清两代,赣州纺织漂染、酿酒、榨糖、烟茶加工、陶瓷、造船、冶炼各业规模较大,产品众多,花卉、柑桔、竹、木、姜、笋、药材等远销各省,皮革及其制品制作名扬全国。城内市肆稠密,最多时商业店铺逾千户,经营商品达数百种,棉布街、瓷器街、米市街、杂衣街、木匠街等以商品、行业命名为特色的街道生意极为兴隆。民国时期,赣州街市最繁华时工商业户达2000多户。粤汉铁路开通后,赣江古道冷落,赣州虽随其衰落,但仍保持着江西第二大城市的地位。尤其抗日战争爆发后,外地商贾厂家纷纷迁入赣州,赣州现代工业开始起步,市场繁荣。日军轰炸、侵占赣州后,赣州工商业破坏惨重。至解放前夕,赣州市场日趋衰败,主要商号仅203户;虽有发电、制革、锯木、造纸、漂染等10多个厂家,但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赣州仍是一座以商业为主的消费型城市。
  当代赣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40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由消费型城市改造建设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至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7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7.2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16亿元。
  工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波浪型发展的过程。建国初,在“国民经济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指导下,恢复、扶助工业生产,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先后组建39个国营、集体企业。195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9.83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23.52%提高到92.84%。1961年起,经过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企业管理,196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企业户数、职工人数比1957年分别增长51.14%、2.54倍和1.37倍。“文化大革命”10年间虽遭受干扰,工业总产值仍增长31.43%,并新(扩)建了一批企业,开发了发电机、标准件、无线电、接插件、钨丝、灯泡等新产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全市工业在80年代经过恢复、整顿和推行一系列企业改革,获得快速发展。199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企业户数、职工人数比1980年分别增长1倍、22.9%和48.8%。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八五”期间,中共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实施主攻工业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政策措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工业经济获得更大发展。到1995年,全市已拥有冶金、食品、造纸、机械、电子、建材、医药化工、皮革等32个门类,工业总产值达到35.46亿元,市属工业总产值达到28.79亿元,比1990年分别增长1.78倍和2.66倍,市属工业有近百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省部级优质品,仲钨酸铵、空气压缩机、机制纸等30多个产品远销美、日、西欧、东南亚、港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化。50年代,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农业生产有较快发展,1957年与1949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35.97%。1958~1978年,农业发展趋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科学种养,特别是各乡镇、村按照中共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面向市场、依托和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实施“菜篮子工程”,着力发展以蔬菜、畜禽、水产、水果为主的郊区特色农业,推行“农工商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培育种养大户,带动广大农户,促进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77亿元,蔬菜实现了均衡上市、自给有余,粮食总产达到4.89万吨。与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2.96倍,粮食、蔬菜、肉类、水产品、水果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种植业比重由72.73%下降到54.5%,牧业比重由16.04%上升到32.2%,渔业比重由1.73%上升到11.6%。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1元,比1983年增长4.35倍。
  商业繁荣兴旺。建国初,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建立与发展国营商业、供销合作商业和集体商业,扶持私营商业,打击不法商人投机倒把行为,稳定市场物价,使商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56年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商业掌握了市场领导权,逐步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其他商业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繁荣局面。但50年代末期以后,由于合作商业并入国营商业,集体商业和小商贩转入国营,集贸市场被关闭,导致全市商业经济成分单一,流通渠道不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流通体制,恢复供销合作商业和集体、个体私营商业,从而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商业新体系。尤其90年代以来,以建大市场促大流通,大力开拓新的商贸市场,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外贸,赣州已成为赣闽粤湘边际30多个县市的商品物资集散地。至1995年底,全市建有各类市场47个,市场面积达到23.05万平方米;商业网点逾万个,其中大型商场8个;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其中个体和私营商业从业人员3.34万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逾12亿元。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至1995年底,全市有“三资”企业161家,引进外资3069.27万美元,“三资”企业出口创汇3865.19万美元。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建国后经过改造旧城,拓建新区,到1995年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9.69平方公里,比1949年增加5.56倍,旧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黄金岭经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火车站北区、章江新区正形成框架,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道路新(改)建红旗大道、文清路、文明大道、黄金大道、八一四大道、宋城路、东桥路、东阳山路等23条主要通道,城市道路总长45公里,比1949年增长2.2倍,高级路面占83.5%。市内章、贡两江飞架起西河大桥、东河大桥、南河大桥、赣州大桥等现代化桥梁,使城乡联成一片。居民住宅建筑面积达到436.95万平方米,比1950年增长4.5倍。自来水和管道煤气从无到有,市区绿地由少到多,市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7.9%,煤气用户达2.85万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1%。通讯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图文进入国际通讯网络。赣州对外交通改善,拥有陆运、水运和空运构成的现代化立体运输网络。陆路有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和105、323两条国道及4条省道、3条县道贯穿市境,并实现村村通公路;水路顺赣江联结长江,建有赣州港,为江西省六大港口之一;黄金机场建成4C级机场,可供波音737及同类型飞机起降,已开通往返广州、深圳、南京、南昌、厦门等大中城市定期航班。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建国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改革科技、教育体制,科教事业发展迅速。1995年,市内有各类科研机构7所,各类科技人员3.5万多人。许多企事业单位设立了技术开发创新部门,郊区农村形成了四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科技普及、推广和研究的成果累累。1956~1995年,全市获部省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项目345个。教育工作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育质量显著提高。至1995年,全市有高等院校3所,中等专业学校5所,普通中学25所,职业中学4所,技工学校3所,小学100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58所。全市在校学生7.57万人,在职教师7145人,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8.2%。文化、新闻影视、卫生、体育事业生机勃勃。文学艺术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涌现了一批饮誉省内外的作家、演员和优秀作品。文化市场繁荣,文化设施日趋齐全,先后建起青少年宫、文化大楼、人民影城,形式多样的影剧院、歌舞厅、录像厅遍布城乡。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相继开播,《赣州晚报》广泛发行。全市已健全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体系,1995年有卫生机构153个,其中综合、专业性医院22所,市以上医院病床2852张,卫生技术人员4040人,现代医疗设备增多,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外科手术,成功诊治了一批疑难病症。全市已基本消灭白喉、疟疾、脊髓灰质炎,基本控制麻疯、伤寒、麻疹、乙型脑炎等传染病,1990年全市人均寿命达到72.78岁。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有各项等级裁判员1820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在全国乃至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回顾数千年沧桑岁月,古代赣州有过耀眼的辉煌,当今赣州又焕发出新的生机,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令人振奋。展望即将到来的21世纪,作为沟通经济特区和革命老区重要门户的赣州市,正面临着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赣州必将再展雄风。新世纪召唤新赣州。在世纪之交,赣州人民正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拓展新的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主攻工业,发展“三高”和生态农业,繁荣第三产业,高起点高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力争到2010年把赣州建成“三化五中心”(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化、城市功能完善化、基础设施现代化、赣闽粤湘边际地区商贸中心、运输中心、信息中心、科技中心、旅游中心)、多功能、强辐射的现代化城市。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