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爱国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38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爱国卫生
分类号: R193.3
页数: 2
摘要: 环境卫生民国35年(1946)年,由县卫生院长、警长、1名警察和24个丁役组成“赣县卫生工作队”,翌年改称“赣县联合卫生稽查队”,以指导检查卫生工作。配有16名清洁工,负责打扫县城的大街小巷。农村在逢年过节时,乡民自觉扫除室内外的尘埃、垃圾,疏通阴沟,填平坑洼,美化环境。
关键词: 除害灭病 普查普治

内容

环境卫生民国35年(1946)年,由县卫生院长、警长、1名警察和24个丁役组成“赣县卫生工作队”,翌年改称“赣县联合卫生稽查队”,以指导检查卫生工作。配有16名清洁工,负责打扫县城的大街小巷。农村在逢年过节时,乡民自觉扫除室内外的尘埃、垃圾,疏通阴沟,填平坑洼,美化环境。
  建国后,1952年成立“赣县防疫委员会”,翌年改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卫会”)。区、乡、村和各单位也相应成立“爱卫会”组织。县城每逢星期六、农村逢初一、十五为卫生日,开展以消灭蚊蝇、搞好清洁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8至1960年,全县统一搞了8次群众卫生运动,消灭老鼠110万余只,麻雀60万余只,清除蚊蝇孳生地1.3万多处,大大地减少了疾病的传染媒介。
  1963年,采取药杀灭源,灭鼠16万余只,堵塞鼠洞800多个。杀灭蚊蝇用去“六六六”粉1325斤、敌百虫222斤、漂白粉1560斤。“文革”期间,机构撤销,环卫人员下放。1982年,恢复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办公室,使爱国卫生活动形成制度化。1983年全年搞了6次统一行动,清除垃圾3700多吨,疏通下水道3100多米,处理蚊蝇孳生地2000多处。同年,县城配有卫生监督员2名,环卫清洁工21人。各单位订立卫生公约,实行门前三包(包绿化、包秩序、包环境卫生)的制度。年底,被评为全区爱国卫生先进县城。以后每年3月,定为文明礼貌卫生月,县城统一治理脏、乱、差,1984年,再次被评为全区爱国卫生先进县城,并荣获“江西省二等文明卫生单位”称号。1985年,县城进行环境卫生的基本建设工作,投资30万余元,添置清运垃圾翻斗车一辆,增设公共厕所8处,续建下水道2953米,建垃圾中转站1个,增建月供水量2000吨自来水井1口。同年在县城组织9次文明卫生大检查,10月经赣州地区验收、评比,获全区爱国卫生先进县城“三连冠”,保持了“江西省二等文明卫生单位”的称号。
  两管五改建国前,农家多是人畜毗邻,水井厕所相连,卫生条件很差。建国后,卫生条件逐步得到改善。1956年,结合农业合作社建设,农村开始搞“三移四改”(移厕所、移猪牛栏、移鸡鸭窝、吃河水改吃井水、小窗户改为大窗户、无烟囱灶改有烟囱灶、改建厕所),发动群众共拆除建在屋场中心、河边、井边的厕所51379间,填平露天粪坑142间,改建厕所2575间(个),建公共厕所130间。1960年后,继续开展“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井、改灶、改厕所、改牛猪栏、改善环境卫生)。三溪公社新兴大队改建水井4口,70户人家中有47户改建了烟囱灶、39间厕所,35间猪牛栏均迁至屋场外,做到了“猪圈牛栏迁村旁,厕所百米离住房,家家户户吃井水,人增岁月地增粮”。1977年,在江口公社焦林大队,建沼气池105个,进行粪便无害化试点。到1985年,全县共建沼气池406个,填平露天厕所477间,迁厕所58778间,建厕所935间,迁畜禽栏10716间,建牲畜栏13389间,改窗户5078个,改灶10925个,建水井6055口,建自来水塔4座,砌垃圾池1375个,改善环境卫生478处。
  饮水卫生建国前,全县大多数地区饮用河水、塘水,以致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蔓延。建国后于1958年国家始拨专款改建水井。1975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全县城乡162处饮用水源和水质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和化验。为了加强水源防护工作,全县培养饮水检测、消毒员75名,定期进行饮水消毒。此外,每年提取一部分水利经费,用于水井建设。1985年,全县饮水条件大为改善,饮用井水人数达30万,占总人口的70%。饮用山泉水者约1.6万,占3%。饮用溪河水者下降到12万人,约占27%。
  食品卫生建国前,食品卫生很差,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无人过问。1955年,对全县863家饮食、食品店进行了卫生检查,给767家发了合格证。凡从业人员每年都要进行健康检查,患有肺、肝、肠道、皮肤等传染病带菌者,必须调离,并由单位负责治愈。1984至1985年,县抽调55名食品卫生监督员和乡镇食品卫生检查员,按《食品卫生法》要求,对全县饮食、食品店进行执法检查,发出卫生营业许可证1179张,从业人员健康证3374本;处罚违章单位及个体户116起,限期改进100起,停业整顿16起,罚款35起计人民币1447元;销毁变质食品、食物1.4万多斤,霉烟40条,变质酒和饮料6433斤。

知识出处

赣縣志

《赣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着重记述近代、现代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采用篇、章、节的结构形式,共设33篇、141章、452节。篇首设概述、大事记,篇后设附录。概述总摄全书,叙议结合。大事记采用编年体与记事本末体相结合进行记述。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横排门类,竖写史实。文体采用现代语体文,据事记述,不加议论,寓褒贬于事实记述之中。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散记于有关章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