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2827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K106
页数: 17
摘要: 赣县地区从汉高祖六年到中华人名共和国期间大事记
关键词: 大事记 史料

内容

大事记汉汉高祖六年(前201),置赣县,隶豫章郡,县治益浆溪。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分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赣县属之。
  是年,析赣县地置平阳县。(晋太康元年改名平固县,即今兴国县地)。
  晋太康三年(282),庐陵南部都尉改南康郡,赣县隶之。
  太康末(约289),县治迁葛姥城。
  咸和二年(327),刺史朱玮于储潭立储君庙。
  永和五年(349),太守高琰筑土城于章贡二水之间,为郡、县治所。
  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改南康郡为南康国,移治于都。齐永明元年(483)复郡名。
  梁承圣元年(522),郡治又复归于章贡二水间。
  隋开皇九年(589),南康郡改虔州,平固县归并赣县。
  大业十二年(615),林士弘据虔州。次年称皇帝,国号楚。
  唐乾符五年(878),黄巢率众自浙东转入江西。破虔、吉、饶、信等州。
  光启元年(885),庐光稠据虔州。天复二年(902)扩县城东南西三隅,凿址为隍,三面阻水。
  五代保太元年(943),岭南义军张遇贤率众10余万,攻占虔州,后为部属擒献被杀。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析赣县7乡(原平固县地)于潋江镇置兴国县。
  嘉祜六年(1061),知府赵〓,通判周敦颐在水东玉虚观讲学。
  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隆祜太后南逃至虔州时,卫军与百姓发生争斗,士兵纵火、抢劫。邑人陈新以赴难为名,率众进逼县城,事惊太后。
  绍兴元年(1131)七月,州人陈颙率众数千人起义,袭击于都。储丰等县,后为官军镇压。
  绍兴三年,高宋以隆祜太后在虔城惊驾事,密诏岳飞屠城。飞再三求宥,获准。虔州百姓感飞恩,建祠绘像以祀。
  绍兴二十二年七月,虔州军卒齐述,率众哗变,占虔州。十一月被李耕讨平。
  绍兴二十三年,虔州改赣州,赣县隶之。
  绍兴元年(1228),州农民军首领陈三枪率众起义。据松梓山,结秦60余处,势达闽粤,屡拒官府诱降,后被俘遇害。
  德祜元年(1276),江西提刑兼知赣州文天祥,召集万人勤王,郡城志士以家资充军费。
  景炎二年(1277)二月,吴浚叛投元军,至漳州说降文天祥,文天祥责以大义,斩之。后提兵入江西。七月,围攻县城,元军派兵增援,文天祥兵败走循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赣州干旱。人多热死。
  至元十六年二月,元世祖下令赣州造战船远征日本。
  至元二十六年五月,粤人钟明亮占赣州。翌年春降元。
  元贞二年(1296),县民刘六十,领导农民万余人起义,后被官军镇压。
  至正十八年(1358)九月,红巾军领袖陈友谅率兵攻陷赣州。
  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命常则春率兵围县城。翌年正月,熊天瑞援绝粮尽,出降。
  明洪武元年(1368),赣州卫指挥使陆促亨帅师会廖永忠征广东。
  洪武二年诏设屯田于赣州。
  洪武四年,在水东玉虚观周敦颐讲学处重建濂溪书院。
  洪武二十三年春,州人夏三复联合湖广当数民族起义,后被镇压。
  正统五年(1440),全国发生水灾与饥荒,邑人吕彦文捐稻谷6000余石,以救饥民。得到皇帝嘉勉。
  弘治八年(1495),始设南赣巡抚。
  弘治十三年,濂溪书院徙郁孤台下邮舍,扩建房屋百余间。
  正德六年(1511),于龟角尾设赣关征税。
  正德十一年八月,擢王守仁右佥都御使巡抚南赣,以镇压南赣各地农民起义。
  嘉靖十五年(1536),康河修、董天锡篡《赣州府志》12卷,成书。
  万历五年(1577)九月,出现彗星。十月酷署。
  万历四十四年五月,大水灌城,水位高女城数丈。沿江楼房被浸没。
  万历四十六年,旱秋酷热,晚稻无收。
  崇祯十三年(1640),濂溪书院光孝寺,改名廉泉书院(寻复原各)。
  清顺治二年(1645),杨廷麟兵败,退守赣县城。翌年清军围城半年,十月四日城破。杨与部将及家属投清水塘殉难。
  顺治七年,县城始立天主教堂。
  康熙四年(1665),出现彗星。光芒触地。
  同年县民反对天主教徒侵凌,捣毁教堂,教士皆逃散。
  诏熙八年,浮迹龋浴建漳州海寇及台湾关经旧部投诚,分别安置在内地,派许贞屯田于赣县。
  康熙十三年粤藩堂信统兵数万,越大庚岭,陷南安,南康,危及和赣镇,赣屯会兵征剿,城赖以安。
  康熙十五年,关世荣率众于章水乡起义,以响应吴三桂部将韩大任及楚、粤诸路义军,后为官军所败。
  康熙二十三年,知县刘翰芳主修、孙麟贵等集修《赣县志》16卷,成书。
  康熙四十二年,大旱,泉枯江竭。
  康熙四十三年,大水,沿江街道可通船。耕地、房屋冲毁无数。民大饥。
  康熙五十二年,大水。县城涌金、建春二门被淹。沿江两岸大树皆冲倒人畜溺死无数。
  乾隆八年(1743)三月三十日,雷雨风雹大作。县城正值府试,宁都、石城考棚倒塌。压死章生数十人。
  乾隆十二年,春旱,至农历四月末方有莳田者。
  乾隆二十一年,知县沈均安主修,黄世成、冶渠等纂《赣县志》34卷。首1卷,成书。
  道光五年(1825),知县王维屏主修,周步骧纂《赣县志》32卷。首1卷,成书。
  道光二十三年,于郁孤台西建阳明书院。
  道光二十四年,县城大火,烧毁店铺200余家。
  道光二十八年,在城北原督学试院旧址改建爱连书院。
  咸丰三年(1853),黄蜡黎参加广东邹恩漋义军起义。
  咸丰六年,乡民蔡三山、黄蜡黎领导农民军配合平军石达开部围攻县城。3个月不克,撤围而去。
  同治十一年(1872),知县黄德溥、崔国榜主修,褚景昕纂《赣县志》54卷。首1卷,成书。
  光绪十八年(1892),七月十五日,王母渡口狂风大作,乡民争渡,渡船超载,驶至江中沉没,溺死30余人。
  光绪二十二年,始设电报局,地址县城白衣庵,为有线电报。
  光绪二十四年春,刘景熙等在濂溪书院附设致用中学堂,开新学之先河。
  光绪二十七年,刘树堂在县城创办日新公司并附设印刷所,翻印新书。
  同年十一月开始出版《日新汇报》,为赣南最早的报纸。
  光绪二十八年废书院。濂溪书院改办虔南师范学堂,阳明书院改办赣州省中学堂,爱连书院改办赣县普通小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八、九月间,魏会英在县城组成“中国同盟会江西支部赣县分部”。
  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南河,沙地等地神拳(义和拳)聚众千余人,围攻县城,被官兵击败。
  光绪年间,寻乌廖兆空入赣县传真空教,其教徒遍及闽、粤、南洋,数1逾10万。
  宣统元年(1909),成立城厢议事会,举张伊煌为议长。
  三月十五日,邑人刘树堂在仓王庙开辟农业试验场。
  五月二十日,赣县商会成立。
  宣统十年六月,创办幼女公学,为县幼儿教育之始。
  宣统三年九月十五日,县城光复。成立赣南宁军国民总会、赣南宁行政长官署、赣南宁都督府。刘槐森(原清统领官)为都督,汤柞贤为赣南宁行政长官,张周垣为临时赣南军国民总会长。
  九月二十三日,光复军士索饷,围攻都督衙门。后经商绅调停,筹饷银5万余元,方免大乱。
  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改用阳历。豁免清末积欠征赋。学堂改称学校。设立县立女校,为赣县女校之始。
  是年,设立赣县邮局,地址在县城木匠街。
  民国2年成立国民党赣县支部,魏会英、陈体乾为正副部长。创刊国民党赣县党报《民宗报》。
  民国3年取消阴阳训学。成立道教会。组建保卫团。实行印花税。
  民国4年 7月,大水。城墙被淹,船只通行城内外。沿河田屋如洗,溺民无数。县人称“乙卯大水”。
  民国7年 10月,私营光华电灯厂发电,为赣县用电之始。
  12月,爱敬乡三点会聚众百余人暴动,焚烧龙口警察派出所,击毙巡官一名。
  同月,中国红十字会赣县分成立并设医院。
  民国8年 6月1日,县城3000多名中小学生和工人集会游行,声援北京学生“五四”爱国反帝运动。
  7月,县城学生和工商界成立“劝用国货会”,发表抵制仇(日)货宣言,组织仇货检查队。
  民国9年 2日,县城少数商铺买卖日货激起民愤,迫使政府清查商店,当众浇毁日货。
  民国11年 5月18日,北伐军第一次攻克县城。后因陈炯明叛变,回师广东讨陈,县城复为北军所据。
  民国13年 12月18日,北伐军第二次攻克县城,翌年元月退回广东。
  民国14年 3月25日,县城各界举行孙中山逝世追悼会,陈赞贤在会上发表演讲,宣传“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秋,朱曦东受中国共产党指派,在龙头,良口开展革命活动。冬,成立中共赣县第一个党组织良口党小组。是年,创办《赣南新报》。
  民国15年 8月,中华全国总工会特派陈赞贤偕同朱由铿秘密到赣县,与中共党员谢学琅接上关系,建立赣南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中共赣州支部干事会,领导工农运动。
  9月6日,国民革命军北伐第三次占领县城。10日,县城各界在天竺山联欢庆祝。10月,成立中共赣州特别支部。陈赞贤任书记。
  11月3日,成立赣州总工会。陈赞贤任党委员长。继而,赣县农民协会成立,顾光理任农会主席。后白鹭、田村、江口、大埠、茅店等地相继成立乡农民协会。8日,赣州总工会领导工人举行罢工,迫使商界签订劳资合同。至年底,全县成立56个基层工会,会员1.8万余人,工人纠察队员500余人。同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赣州特别支部成立,陈家纪为书记。
  民国16年元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派国民革命军新一师党代表倪弼到赣州,镇压工农运动。
  2月,赣县官绅代表陈建中等赴南昌,向国民党省党部请准撤销陈赞贤特派员职务和颁布取缔工农运动法夫。
  3月6日,倪弼伙同赣县县长郭巩枪杀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引起工人极大公愤,全城罢工3天。钟友千继任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领导工人继续斗争。8日,良口区举行万人大会纪念“三八”妇女节,处决了天主教神甫和相公。
  4月13日,各界人士在县城设灵堂公祭陈赞贤,处决诱害陈赞贤的原总工会指导员曹厚清。
  5月18日,国民党南京政府“清党军”钱大钧部抵赣,组成赣南特别清党委员会。并督促各县成立清党委员会,大肆搜捕共产党人,赣县理发工会主席邹道元等被杀害。
  10月,江西省委派汪群来县恢复党组织。11月秘密恢复中共赣县临时县委,汪群任书记。同月,良口党组织集体千余人配合主方经芝攻打万安县城。
  民国17年 2月,在共产党人李灿春、赖传珠、朱如红、谢家禧、钟正泉、黄世秦的领导下,大埠地区2000多名农民武装暴动队员举行暴动,消灭了赖屋、上寨两村的地主武装;成立了南区工农革命委员会,黄世秦任主席。农民赤卫队坚持斗争一个多月。
  3月,中共赣南特委遭破坏,特委书记曾延生等12人被害。
  4月,中共赣万边区委员会在白鹭仙鹅山成立,朱曦东任书记。
  秋季,国民党在三溪、古茂、稠村等7村,纠合地主豪绅武装组成“七坊靖卫团”,骚扰苏区。
  民国18年元月,彭德怀率红军三军团从于都到小坪、牛岭、韩坊一带开展革命活动。
  3月,中共赣南特委从于都步前岗迁到江口小均坑。
  8月,特派员罗贵波任中共赣县临时县委书记。
  民国19年 2月,红六军二纵队进入白鹭、田村、清溪开辟根据地。
  3月16日,红军乘国民党守军十二师三十五旅移防,首次围攻县城。国民党守军闭城坚守,并回军增援,红军猛攻3天不克,撤围返回苏区。18日,毛泽东在沙石楼梯岭主持召开前委会议,研究红军行动方针。参加会议的有朱德、彭德怀、陈毅等。同月,赣县革命委员会在田村成立,谢品经任主席。
  4月,中共赣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田村“百岁坊”召开,正式成立中共赣且委员会。李文华(罗贵波)当选为县委书记。
  5月,全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口牛栏岗召开,正式成立赣县苏维动作政府。彭绍先任主席。
  朱德在江口李家祠内听取赣县代表吴继坊和吴业秀的汇报,对苏区的武装斗争全了重要指示。
  国民党政府在南门外大校场修建飞机场。
  赣县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口召开,到会代表100余名,正式成立赣县总工会。钟烈莲当选为工会委员长。
  8月4日,茅店大龙20余名赤卫队员被湖江靖卫团欠害,成为当时骇人听闻的“大龙惨案”。
  民国20年5月,红三军八师数千人从于都出发攻打吉安,路经三溪时,击溃“七坊”靖卫团。
  8月,李绍九来赣县苏区肃反。在肃反中执行“左”倾路线,搞护大化,许多县、区干部和共产党员遭错杀。
  9月初,毛泽东、朱德在白鹭召开红军军团长会议,作出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的的部署。
  是年,国民党中委陈铭枢乘水上飞机降落城北龟角尾河中,与十九路军洽商开赴淞沪驻防。
  是年,红一方面军主力,由永丰、兴国转移到白鹭、田村等地整休。
  是年,红军歼灭“七坊团”。击毙区长黄灏,俘团总刘声偕,中队长谢巨华、刘仁道及特务长刘仁遥等就地处决。
  是年,县苏杰村、社富二区划兴国县管辖。
  是年,苏区赣县邮务局在田村刘逊儒住处成立。
  民国21年 2月4日,彭德怀率中央苏区红军第三次围攻县城。血战一个多月未克,于3月7日奉命撤围。
  3月中旬,在江口召开中共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即“江口会议”,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彭德怀等参加了会议。毛泽东批评了攻打赣州的错误军事路线,总结了经验教训,研究了战役后红军的行动方针。同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第十一、十四师驻赣部队北调,粤军第一军余汉谋部李振球师接防。
  8月,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发行“革命战争公债”60万元,赣县苏区人民认购2.5万元。
  秋季,赣县苏维埃政府在茅店设立进出口税务所。冬季,改属省。翌年春,直属中央。
  是年,县城创设儒、道、释三教合一,以儒教为主的同化善堂。后县境内相继设慧化善堂、普化善堂、广化善堂、成化善堂等支派。
  是年,中国佛教会赣县分会在县城成立。
  民国22年 4月2日,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设立中央对外贸易江口分局,经管苏区对白区的进出口贸易。姚名琨任分局长。下设储潭、湖江、长洛、沙石4个采办处。同月,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在江口设立赣县粮食调剂局,收集粮食出口和调剂苏区供应。
  是年,全县动员万余人参加红军,被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名“扩红”模范县。
  是年,粤商在县城开设“粤东”、“中山”两家无声电影院。
  民国23年9月,红军赣县独立营、杨殷独立营、良口关税处机枪连在洞田合编为红色独立十三团,坚持游击战争。
  民国2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蒋介石调集周浑元、彭林生等3个师的兵力,血洗杨赣根据地的江口、南塘、田村等地,使苏区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民国25年 8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六师奉命从闽西进驻赣南,接替粤军在赣粤边的防务,师部设县城。
  是年,因南外机场过小,在黄金征用民田开辟民用机场,33年又征派3万民工扩建机场。
  民国26年 9月11日,陈毅代表中共赣粤边区特委,由大余县长彭育英陪同来县城与国民党代表谈判,受到各界人士热烈欢迎。随后由项英前往南昌继续谈判,达成赣粤边区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二支队的协议。翌年2月,路经赣县开赴抗日前线。
  11月,中共赣粤边区特委派员到县城召开苏区时期党组织负责人会议,成立中共赣县工作委员会,罗孟文为工委书记。
  是年夏末,大水毁田数千亩,房屋数千间。溺死200余人。经济损失百余万元。
  是年,成立赣县团管区设赣县,开始实行征兵制。至民国36年,全县共征2.6万余名。
  民国27年 9月,日本侵略军飞机首次轰炸县城南外机场。
  10月,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来县城筹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东南办事处(简称东南工合)。翌年1月正式成立,艾黎兼第一任主任,辖江西、广东、福建、浙江、安徽5省、28个县的“工合”事务所。赣县“工合”事务所同时成立。
  是年,惠和公典因花票不能兑现而倒闭。
  民国28年 6月,蒋经国就任江西第四行政区(赣南)督察专员后,宣布禁鸦片、禁赌博,随即查封宝成土膏商行。并在水西梨园背设立戒烟所,强制吸鸦片者戒烟。
  7月,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部在赣县成立。中央团部书记长张治中到会祝贺。
  11月6日,日本侵略军飞机3次入侵县城上空。上午10时48分在梅林投掷炸弹29枚,炸死村民4人,伤10余人,毁民房10余栋。
  12月,在赤硃岭开办“三民主义青年团干部培训班”,蒋经国兼班主任。学员150余人。
  是年,枪决三点会首肖海珊。
  是年,省立赣县医院成立,院址东郊五龙岗。
  是年,日本侵略军飞机多次狂炸县城。
  民国29年春,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破坏抗日救亡运动。共产党员吴越、雷宁等在县城被捕。
  4月,中共东南工合工作委员会在县城成立。胡光任书记。
  是年,四区专署颁布“建设新赣南三年计划”。
  民国30年元月,蒋经国兼任赣县县长。县政府与专署合署办公。
  2月,中共赣县中心县委成立,潭汤池任书记。领导赣县、于都、兴国等县党组织活动。
  7月,国民党宪警包围搜查“东南工合”办事处和各县工合、事务所,办事处主任王毓麟等近百名“工合”干部被捕。中共东南工合工委停止活动。
  是年夏,“平安”号轮船从县城开出,航行至天柱滩,触礁沉没。80余名乘客落水。50多人溺死。
  是年,东河石台木面结构公路桥开工修建,翌年建成。全桥47孔。长622米,宽6.5米。投资67万元。
  是年,县政府明令严禁娼妓,停收花捐。
  是年,创办《正气日报》,蒋经国兼社长。
  民国31年 1月15日,日本侵略军飞机28架分批轮番轰炸县城,投掷大批燃烧弹。阳明路、中正路(今解放路)、和平路(龙船庙)等商业区,被烧成一片废墟。
  是年,在虎岗创办、四区联立正气中学,蒋经国兼校长。
  民国32年4月,蒋经国辞县长职,张恺继任。县府从专署迁大公路新县署办公。
  9月,成立县文献委员会。张恺、陈任中为正副主任。
  是年,蒋经国在虎岗创建儿童新村。
  是年,白云乡划为自耕农实验乡。筹集扶植经费600万元。
  民国34年元月,蒋经国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赣县一批知识青年参军。入伍前,集中在虎岗冬训。
  1月27日,蒋经国乘“美龄”号飞往重庆。县政府迁至大埠并设桃江、潋江、湖江3个办事处。下旬,日本侵略军迫近县境。政府动员紧急疏散。国民党守军不分昼夜炸毁机场、公路、桥梁。准备撤退。同月,国际救济会在江口接待收容逃难平民。
  2月3日,日本侵略军侵入县境沙地。5日,国民党二十五军撤出县城,日本侵略军二十七师团不费一枪一弹占领县城。汉奸戴鸣九、林吉棠等组织“赣州复兴委员会”。
  5月2日,县警察局将在大田圩捕获的罗秀明、谢秀源、彭瑞蔼、龙洪等5名汉奸解至大埠枪决。
  6月30日,日本侵略军飞机一架坠毁于江口乡杨柳坑。其中有将、校、尉官尸多具。
  7月12日,日本侵略军在县城纵火,至圣路、文清路、建国路、西津路及沿河民房大都被烧毁。17日,日军撤出县城。国民党军政人员相继入城,成立赣县善后委员会。22日,赣县肃奸委员会组成。先后枪决汉奸林吉棠、刘德贞(女)、郭岱华、陈明德、于康华、陈彬、陈液清、尹贤豪、林起忠、郭兴林、温学良、曾梓如、李襄英、孔繁文、钟英、蔡铁番、赵子华、胡学诚、李志超、陈良桂、朱耀华、许青龙、谭明礼等。
  8月15日晚,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传至县城,机关团体职员、市民高举火炬燃放鞭炮,上街游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19日,肃奸委员会悬赏捉拿汉奸赖良村、王翌函、张卓慎、张哲斐、余良春、徐训、陈渊、朱发濂、卢普、周南平、毛子德、杨振标、李环九、卢庆泉、范正文等,并查封汉奸逆产。
  同月,教育部特设赣县大学先修班,招收高中、师范毕业生。
  9月,设立赣县县志局。张恺兼局长、主修,陈建中任总纂。《赣县新志稿》一卷,于翌年5月出版。
  民国35年 1月,赣县简易师范学校成立,校长曾衍茂。
  同月,召开第一届赣县参议会。选出参议长陈体乾,副议长李荣春。
  2月,县城设官盐店,实行凭证购盐。
  6月,县政府机关实行裁员加薪。所裁40余人发给遣散费。
  9月24日,蒋介石乘“美龄号”专机飞抵赣县。随行人员有王陵基、俞济时、蒋经国,两天后飞返南京。28日,县政府逮捕“三点会”会首陈修喜。
  同月,美矿业专家3人来赣考察钨锡等矿。
  11月4日,赣州印刷工人罢工。报社停刊3天。7日,省运动会闭幕,赣县获团体总分第二。
  民国36年 2月,县政府印发国民身份证。
  4月,粮价暴涨,县参议会派员赴省请愿,获准将待运粮2.4万担留县平粜。
  5月,省立中学教职员要求增加工资。罢教5天。
  同月,县府在杨梅渡、沙石、王母渡等地设稽查队,严禁粮食出境。
  同月,国际学生救济委员会汇款450万元,作35年度县内高中成绩优良学生奖学金。
  12月15日,因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赣县中学、简易师范、联立高级农校教师联合罢教3天。
  民国38年3月,县高等法院、地方法院、高等检察处、地方检查处联合罢勤一星期。
  同月,国民党再次招募知识青年从军。县许多青年被诱召,后送台湾训练。
  4月,县城6所中学教职工联合罢教10余天。
  5月2日,江西省政府由南昌迁赣县,借县署办公。19日,国民党赣县党部颁布《反共剿匪公约》。
  6月1日,国民党驻军颁布戒严令,赣县实行戒严。
  7月,赣县银行发放广州国民政府发行的银元券。商民拒用。
  8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近县城,工人、居民准备迎接解放。电厂工人、商会防护团等组织纠察队维护县城治安。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四十八军一四四师四三〇团进入县城。赣县解放。15日,赣县人民政府正式开始办公(7月17日在南昌组成的中共赣县委员会和赣县人民政府领导成员随军南下)。首任县长张汉城,首任县委书记来为民。同时赣州镇从赣县析出设赣州市。
  9月中旬,中共赣县县委会在水东举办干部训练班,培训学员40余人。为全县培训第一批国家机关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地、市、县各界人民游行庆祝。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赣县大队成立,首任大队长赵青山。中旬,县委组织工作团150余人,分赴各地减租减息和剿匪反霸。同月,废除保甲制度,改保为村。
  11月,全县开展使用人民币的宣传。
  同月,首次召开赣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与会代表222人。讨论秋季征粮、减租减息、剿匪反霸等工作。
  1950年 1月,在工商界推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5162份(每份折实大米6斤、面粉1.5斤、白细布4尺、煤16斤)。
  同月,在五云破获以廖世桥、彭哲秋为首的“中国人民救国军赣南纵队”,在沙石区破获以江克华、罗章灏、熊煤炭、董世彬为首的“中国人民自由军”等反革命地下军组织。匪首均被处决。
  6月,全面划分区乡,全县设韩坊、王母、大埠、沙石、水西、沙地、湖江、茅店、江口、南塘、龙口11个区,116个乡。
  7月,县委在江口区石芫乡进行历时2个月的土地改革试点工作。
  10月,成立中苏友好协会赣县分会。
  12月,成立赣县土改委员会,来为民任主任委员;成立赣县农民协会,李继良任主席。开始在龙口、南塘、江口、茅店、水西5个区进行土改。翌年3月结束。
  是年,在韩坊小坌进行剿匪和收缴反动武装中,捕获并处决匪首韩阜成。
  是年,赣县采茶戏班“洪玉堂”首次进城演出。后改为“大众采茶剧团”。
  是年,开展苏区干部评残工作。优待、抚恤老红军伤残人员和烈士家属。
  是年,省人民政府拨给直流收音机一台,始建赣县广播收音站。
  是年,赣县卫生所成立。翌年改为卫生院,院址在铁厂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职工享受公费医疗。
  是年,赣县合作总社成立。
  是年,全县开展“抗美援朝”运动,首批赴朝鲜参战志愿军1600名。1952年第二批赴朝参战志愿军700名。1952年9月,征招复退转建军人800名赴朝参战。
  是年,全县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经公审处决高少培(“中国救国党”)、刘达忠(“中国人民自由军闽、粤、赣军区第二分区”)、宋声英、傅传英(“中国人民反共自卫团”)等首恶分子。
  1951年 3月,首次召开县妇女代表大会,成立赣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后称赣县妇女联合会)。鲍建民当选为主任。
  同月,赣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江口李通丰互助组成立。
  同月,抗美援朝协会赣县分会成立。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全县人民捐献人民币33万元,可购飞机2架。
  8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谢觉哉率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抵赣县慰问。
  9月,在梅林举办第一期乡干部培训班,训干214名。
  同月,赣县代表刘逊志、钟祖波等4人赴京参加老苏区代表会议和国庆观礼。
  12月,沈隽率全国政协土改工作团129人和陈有道率省农协土改工作团160人来县参加土改。同时,县委抽集县区乡干部371人参加土改,分赴沙地(已完成5个乡)、湖江、沙石、桃江、韩坊、大埠区进行第二期土改。
  1952年 1月,县机关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原县长张汉城、财政科长王新礼因涉经济案被拘,后查清恢复公职。
  同月,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资财、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全县2782家工商业分别划为守法、基本守法、半守法、半违法、严重违法户。
  2月,在沙石吉埠村划出耕地165亩建立县农场(现为赣州地区农科所),进行水稻品种改良和农业技术改革示范。
  3月,水西区蟠龙罗渡水村刘位发,荣获中央农业部1951年“爱国丰产模范”称号。同月,赣县文化馆在江口成立。
  5月,在蟠龙、黄金、江口建机房8所,安装煤气抽水机17台,越二年成立赣县抽水机站。
  8月,全县组织5000余人查田定产,历时两个月。
  10月,中国人民银行赣县办事处成立。翌年元月改为赣县支行。
  11月,全县开始土改复查和颁发土地证工作。翌年3月结束。
  同月,成立赣县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培训义务教师,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大力扫除文盲。
  12月,赣县工农剧团成立。
  同月,推行新法接生。首批培训接生员50名。
  1953年 1月,全县开展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培训骨干250人。
  3月,县成立贯彻婚姻法委员会,开展宣传月活动。桃源乡赖侯氏虐待童养媳致死被公开宣判处决。
  同月,取缔“真空道、乩坛、大刀会、同善社、一贯道、大乘教”等反动会道门。全县取缔大小坛、堂73个。登记道徒2453人。
  4月,沙石吉埠村王诗椿、曾昭煜两个互助组合并,率先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年底,全县加入初级社农户占总农户的29%。
  同月,成立赣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8月,酷暑。10日室内温度达41.2摄氏度。
  9月,商业部门以贸易补贴形式扶助老区发展生产,共补贴6个区,24个乡。金额15.5万元。
  11月,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同月,第一座小(二)型水库在江口旱塘修建。
  12月,首次举行全县业余剧团会演,参加会演的有15个区代表队500多人,演出了东河戏、采茶戏、花鼓、云灯、马灯、茶蓝灯等。
  是年,在赣州天竺山修建“赣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1954年 1月,全县开展春季植树造林运动。共造林3.5万亩。
  3月,全县完成乡级基层普选,组成184个乡人民政府。
  同月,建立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下设湖边、吉埠、田村、沙地、王母渡5个基层站。
  4月,县委举办初级农业合作社建社骨干训练班,培训骨干1500人。
  6月25日—30日,召开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政府委员会,李振武当选为县长。
  9月4日,实行棉布计划供应。发放定量布证。
  同月,县委组织1.2万多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受教育者达20余万人。占县总人口的66%。
  12月,社富区划给兴国县管辖。
  是年,赣县木偶剧团成立(1968年解散)。
  1955年 1月12日,最低气温零下6摄氏度,为县内史料记载的最低气温。
  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人民币,1元收兑旧人民币1万元。
  5月,赣县人民政府改称赣县人民委员会。改科为局。
  6月1日,在虎岗举行建国后首届小学生运动会。
  7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共组成合作商店、合作小组104个。
  同月,国家颁布《兵役法》。改自愿兵役制为义务兵役制。当年,全县征集义务兵261名。
  8月,在虎岗创办赣县初级中学,校长李光焘。
  9月,全县实行粮食“三定”(即定产、定购、定销)。
  12月,王诗椿初级社首先转为高级农业合作社。月内,全县办起高级社81个。
  1956年 1月,沙地良富乡划给万安县管辖。万安良口区龙头划给赣县管辖。
  2月,县委制订《赣县1956—1967年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同月,全县手工业者全部实现合作化。组成手工业合作社68个、合作组2个。
  4月,县委成立肃反和审干五人领导小组,进行内部肃反和审干,历时两年。
  5月6日至13日,召开中共赣县第五届(建国后第一届)代表大会,代表353人。选举王继志为县委书记。
  6月,水灾,受灾农田3.2万余亩。冲坏水利工程5488处,毁房116间。
  7月1日《赣县报》创刊发行,钟声泽任主编。翌年7月停刊。同月,建立国营荫掌山林场,山林面积60万亩。
  8月11—13日,在虎岗举行全县首届职工体育运动大会。
  9月,创办桃江初级中学。为建国后全县办农村中学之始。
  同月,国家实行工资改革,改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分制为工资制。
  同月,省交通厅拨款4.2万元,整治县境内赣江险段。
  同月,组建赣县有线广播站。翌年8月开始播音。
  1957年 1月,修建江口木架公路桥。全长160米,宽4米,5月竣工通车。
  同月,省水文气象局在小坪黄婆地建气象哨。
  5月,开始党内整风。7月开展反右派斗争。到年底,全县划“右派分子”270余人,内定“中右分子”150人。
  11月,全县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同月,下放党政机关干部143名充实基层。320余名(其中大埠钨矿130名、二糖厂10余名)到荫掌山林场劳动。
  12月,县拖拉机站在江口创办。有拖拉机5台。
  1958年 1月,县人委发布“实现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动员令”,3月,掀起“大跃进”高潮。由于指导思想脱离客观实际,搞高指标、瞎指挥,刮浮夸风和“共产风”,以至年内出现立濑亩产稻谷15万斤“高产卫星”的怪事和声称已进入“共产主义”的奇谈。
  8月,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全县428个农业社组成为18个人民公社,实现人民公社化。宣布取消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折毁社员家庭锅灶,队队办“共产主义食堂”。
  9月,大搞群众运动,先后动工兴建大排角、洋塘、大肚坑和长村小型水库。
  11月,县成立大炼钢铁指挥部,全民大炼钢铁,致使大片森林遭砍伐,许多珍稀古树被毁,炼铁效果甚微。
  12月12—18日,县首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在赣州市体育场举行。700余名运动员分别参加篮球、田径、自行车、乒乓球、举重等项目的比赛。
  同月,县抽调7120人参加荫掌山垦殖场整地造林。
  是年,全县开展除“四害”(苍蝇、蚊、鼠、麻雀)运动。
  是年,全县进行麻疯病大普查,发现病人777例,并立即在韩坊长演建康复村,设病床250张,对麻疯病人集中治疗。1959—1985年共接受患者682例。治愈572例,1985年尚患40人,发病率为万分之九,达到基本控制流行标准。
  1959年 1月23日,县人委发布《制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的命令》,除划定的烧柴山、放牧山外,实行封山育林。
  3月,全县农村劳动力外流7000余人。县委发出通知,制止劳力外流,并动员外流农民返乡春耕。
  同月,在江口初级中学附设师范速成班2班,学生80人。9月改为赣县师范学校。1962年4月停办。
  7月,始修江口至湖江公路,因上下坪段工程艰巨改道经横溪至湖江,1970年通车。
  8月,赣县卫生学校在江口创办,设中医、西医和护士3个班。
  10月1日,县召开建国十周年庆祝大会,并举办建国十周年建设成就展览。
  11月,全县开展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12月,县园艺场在江口焦林建立,占地1500亩,后改为蚕桑园艺分场。
  是年冬,万人上阵修建沙石至小坌公路。历时3个月,可通小汽车。
  是年,县采茶剧团被评为上山下乡演出先进单位,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
  是年,工业日用品、副食品紧缺,实行凭证供应。
  是年,县盲目安排棉花生产,1959—1960年两年失收面积近9000亩,减少收入35.4万元。
  1960年 1月,创办瑞峰山林场,并附设林业技术学校,招生3班,120人,1961年停办。
  4月,全县3万民工参加修筑赣州至上犹森林铁路。
  5月,在江口开办赣县新华书店。
  7月,全县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新三反”运动。
  10月,精简下放3495名干部职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
  同月,县拨款10万元扶助穷队的公共食堂。
  是年,因经济困难,全县出现人口负增长,与1958年相比,总人口减少2194人,全年非正常死亡近5000人。
  1961年 3月,开始“右派分子”摘帽工作。第一批摘帽的38人。
  4月,在石芫公社进行《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六十条)试点工作。
  5月16日,暴雨。降雨量200.8毫米。为历史罕见大雨。
  6月,召开县区乡三级干部大会,批判县委主要领导在“大跃进”中所犯“左”的错误。
  12月,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来县拍摄县采茶剧团上山下乡演出实况。
  是年,全县对因三年经济困难而患子宫下垂、闭经和营养不良性水肿病的8931名病人分片集中治疗。治愈7642人,好转1289人。
  1962年 1月,压缩城镇、工矿人口1967人。精减行政、企事业干部职工2569人,回农业生产第一线。
  2月,台湾当局妄图反攻大陆。全县内部紧急动员备战,县属各单位作战时疏散准备工作。
  3月,赣县被列为省水土保持重点县。在南塘、田村建立水保站。
  4月12日,“大跃进”时创办的赣县钢铁厂经调整改为“赣县锅炉厂”,以生产毛铁为主。
  同月,全县开展宣传贯彻《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六十条)。解散农村公共食堂。
  是年冬,全县发放无息贷款7万元,大米18.72万斤。扶持垦修油茶山。
  是年,小坪、长洛、大埠等地发生森林火灾,毁林近1.7万亩。其中油茶林1950亩。
  1963年4月26日—6月上旬久旱无雨。湖江区7条溪河5条断流。全县成灾面积20余万亩,减产稻谷约3000万斤。
  5月,县委在横江人民公社开展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试点。10月开始,先后在全县开展面上“社教”。
  6月29日,赣县蚕桑园艺场在山田创办,占地400余亩。种果树200亩、桑树50余亩。
  8月,县委、县人委号召全县财贸商业干部、职工,向大埠供销社坪田购销店营业员韩道椿学习。
  是年,县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
  是年,县鱼种场人工繁殖家鱼成功,年产草鱼苗3000万尾。结束了到外地运草鱼苗的历史。
  1964年 2月,中国农业银行赣县支行成立。
  4月,中国人民银行赣县支行收兑苏联代印的3元、5元、10元券人民币。
  6月10—16日,连日暴雨,洪水位103.9米,受灾面积10余万亩。为“乙卯”水灾后最大一次洪水灾害。
  7月1日,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据统计,全县总人口355020人,其中男177430人,女177590人。
  同日,县内第一座水轮泵站在茅店万嵩村开工,8月建成。
  同月,中国科学院,省、地科委派员来县进行“山地利用、水土保持”考察。随后全县进行水利普查。
  10月,县首次召开水土保持专业会议,600余人出席。规划部署年内治理水土流失和封山育林任务。
  同月,县委抽调300余干部,由县委书记阎永和带队参加地委社教工作团到瑞金县九堡公社开展“社教”运动。
  1965年1月,县直属机关干部260人,到湖边石人前参加水保治山劳动。3天共治山350亩。
  2月10日,县召开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出席代表695名,选出委员25人,组成赣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
  3月,首次在湖边用飞机播种(马尾松)造林1.2万亩。
  4月,县在新饭店营造油茶林1258亩,后因建县城被占用。
  同月,县推广蓖麻蚕生产,开办饲养培训班,培训学员145人,当年饲养蓖麻蚕250盒。
  同月,省林垦厅拨款28万元整修沙石至小坌公路,全长62公里。10月竣工通车。
  5月,创办小坌煤矿,开始用手工采掘。
  7月,江口35000千伏变电站开工。1967年1月竣工。
  11月,县果子坝电站动工兴建,装机容量600千瓦。1969年10月竣工投产。
  1966年 1月,在蚕桑场创办半工半读的蚕桑技术学校,招生50名。1968年停办。
  2月,全县开展“向焦裕禄学习,做个好干部”的活动。
  5月9日,湖江圩发生火灾,烧毁店房46间,住房180多间,损失财物折款24.54万元。
  同月,在全国批判“三家村”的影响下,全县开始揪斗“黑帮分子”。
  9月,由中共赣州地委统一部署,兴国、石城、安远等县派出工作队,组成赣县社教工作分团,到县开展“社教”运动。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冲击。全县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的群众运动。同月县成立“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开展“破四旧”运动(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县内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的破坏。同月,全县“红卫兵”和中学师生代表300余人,赴北京参加建国17周年庆典,接受毛主席检阅。
  10月,“红卫兵”开始社会大串连,全县学校停课闹“革命”。
  同月,章江水轮泵站开工兴建。1971年12月竣工。装机容量300千瓦,总投资293.3万元。可灌溉耕地5万亩。
  同月,江口、石芫等11个公社民工一万余人,修建金盘中型水库。1976年竣工。库容1280万立方米,可灌溉耕地近2万亩。
  11月,全县各单位出现名目繁多的造反组织,开始“炮打司令部”,揪斗各级领导干部和“牛鬼蛇神”,迫使挂黑牌、戴高帽游斗。
  同月,赣县造船厂新造20匹马力81座“红色”号客轮下水。
  1967年 2月,赣县瓷厂由湖新迁湖江,新建煤窑一座。为县用煤烧瓷器之始。
  4月,“文化大革命”夺权风席卷全县,“造反派”对各级党政机关进行非法夺权。县委、县人委所属机关均处于瘫痪状态。
  6月29日,赣州地、市及赣县两派群众组织发生大规模武斗,交通运输中断,死亡173人。7月4日,广州6810部队进驻赣州,“武斗”方告平息。
  同月,省电影制片厂拍摄县采茶剧团活动板车舞台演出实况纪录片。
  7月4日,县人民武装部和6810、0484支左部队,对全县实行军事管制。
  同月4日—13日,蟠龙公社发生滥杀地、富、反、坏分子和有历史问题者的事件,共杀33人。
  1968 年2月,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县中。桃江共大、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农村中、小学,领导和管理学校。
  4月,成立有军队代表、群众组织代表和革命领导干部代表参加的“三结合”的赣县革命委员会,杰平为主任。各公社、大队、单位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
  5月,成立赣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实行一元化领导。
  6月,县成立“三查”办公室。在全县开展“三查”(即查党内走资派;查叛徒、特务;查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的破坏活动)运动。清理阶级队伍。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一些冤、假、错案。
  10月,扩社并队。全县由24个公社并为17个,由424个大队并为201个,4456个生产队并为2098个。
  同月,干部下放农村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年底县共下放304人。同时,接受地、市单位下放干部751人,安置城镇知识青年插队落户3660人。时称下放干部为“五·七”大军。
  11月,赣县中学并入桃江共大,称走“共大”道路。
  同月,江口公路桥改建钢筋水泥结构工程结束,桥长162米、宽7米。投资45.9万元。
  是年,全县开展“三忠于”(即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活动,建“忠”字牌坊,跳“忠”字舞,佩戴毛主席像章;每天做早敬,晚敬和餐敬。建筑物上用红漆写毛主席语录,画毛主席像。
  1969年 1月,成立赣县钨矿。统管全县民窿生产。
  6月,兴办县橡胶厂,翌年竣工投产。
  7月,县革委会从赣州市东阳山迁梅林,始建县城。
  9月,全县各学校校名均冠“五·七”二字,建立学工学农基地。开展以生产、劳动为主的教学活动。
  11月,在县城创办第二农业机械修造厂。
  同月,县首次派出农业科技人员赴海南岛学习繁育晚稻杂交良种。翌年在全县推广。
  12月,人民银行赣县支行豁免1961年以前生产队和社员个人的旧欠农贷款60.76万元。
  同月,农村开始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大队建立医疗站,卫生员称“赤脚医生”,实行工分计酬。
  1970年元旦,在章江水轮泵站召开万人庆祝大会。散会时人众拥挤,浮桥折断,80余人落水,22人溺死。
  2月,全县开展“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分子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官僚主义)运动。
  5月,聘请山东老农为顾问,在全县盲目推行水稻田改种玉米,造成大面积减产。
  7月16日,全县改3日一圩为5日一圩的统一圩期(逢1、6)。1971年10月恢复传统圩期。
  8月5日,在梅林创办县养猪场(后改畜牧良种场),在杨雅办县第二养猪场(后改种牛场),1983年种牛场并入县畜牧良种场。
  9月18日,黄金渡船超载沉船,溺死建章江水轮泵站的黄金民兵连民工37人。
  11月,成立贡水航道整治指挥部。整治贡水县境段,共七坝一岸。上级投资33.6万元。
  是年,创办县二轻机械厂、帆布厂、钨矿精选厂、水泥厂、电子管厂和农药厂等。
  是年,新建县城。梅林大街统一采用“干打垒”建筑。并用万根茅竹建成一幢可容纳5000人的草棚大礼堂。历时三年,竹朽草烂而折除。
  1971年 1月11日,在县城召开中共赣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987人。会议选出七届县委委员38人,侯补委员4人。全委会选举常委9人,姜人杰当选为书记,孙恒吉、刘资善、黄瑞森为副书记。
  同月,县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小组成立。
  7月,大、中专招生取消文化考试,实行推荐制度。全县首次推荐工农兵学员10名(其中大专6名,中专4名)。
  11月,全县分片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逃事件的文件,接着开展批林整风。
  12月,赣隘公路汶潭岽段改造工程动工。1973年竣工,上级投资42万元。
  1972年 2月3日,县革委会组织“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巡回报告团,分赴各公社作巡回报告。历时20天。
  3月,恢复县体育运动委员会。
  10月,经赣州地委批复,增设白鹭、白石、三溪、石芫、大田、储潭、沙河7个公社。
  同月,在县城恢复县保育院。1981年改为城关幼儿园。
  是年,聘请四川省老农指导种植榨菜,初种1200亩。产榨菜5478担。
  1973 年1月,恢复县人民广播站。
  3月28日,县发出《大力开展狩猎生产的通知》,并奖励捕获虎豹者。
  4月,县丝绸厂建成投产。
  5月,五里亭至西麻公路段改沥青路面,长9.8公里,投资20.8万元,年底完成。
  6月,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业务工作。
  9月,县武装民兵师成立。配置新装备组织训练。
  是年,在张铁生(交白卷)、黄帅(反师道尊严)影响下,中、小学教师再度挨批斗,教学秩序益加混乱。
  是年,县粮油综合加工厂加工大米3116吨援助越南。
  1974年2月,成立县“批林批孔”办公室,发动“反潮流”战士(“文化大革命”中的“造反派”)批判各级党、政领导。
  6月29日,“赣忠”号客轮从万安航行至湖江街坪,遭暴风雨袭击沉没。乘客全部落水,溺死92人(男68人、女24人),幸存46人。
  9月,调整生产队规模,全县2046个生产队分为3686个,平均户数由41户降到23户。
  11月,全县召开2000余人的农业学大寨会议,动员、组织80%的农村劳力参加农田基本建设。
  是年,县、社先后举办“杂优水稻栽培技术”培训班,共办236期,培训1.3万余人次。
  1975年5月,县召开第一次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把计划生育列为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面推行人口计划生育。
  6月2日,湖江野坑大队民间渡船,超载沉没。溺死16人。6日夜,茅店公社大龙大队狐狸坑因暴雨造成滑坡。毁房14间,压伤1人,压死22人。
  10月,县委书记刘青山赴京参加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
  是年冬,各大厂矿相继成立“七·二一”工人业余大学。
  1975年,下半年开始执行干部、职工离退休后,子女顶编补员的规定。
  是年,首次使用飞机喷药灭杀松毛虫。
  1976年1月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县城机关干部、学校师生自动佩带黑纱,沉痛悼念。
  同月,调整党政机构设置,恢复县委各部、室。
  2月,在全国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影响下,“反潮流战士”的大字报、标语重现街头,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再次受冲击。
  5月,韩坊长演供销社发生火灾。损失金额4.3万元,布票1.8万尺。
  7月,县城人民防空工程开工,历时3年,建成宽、高各3米,总长320米的防空洞。投资15.12万元。
  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逝世。县、公社都设灵堂,各界人民沉痛悼念。
  10月,地区计划生育办公室在五云公社进行输卵(精)管结扎手术试点。
  同月22日,全县城乡分别集会,庆祝粉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
  11月,南塘平江公路桥动工修建,全长245.3米,宽6米,投资42万元。1980年8月竣工通车。
  是年冬,县组织50余人到海南岛繁育杂交水稻良种。
  是年,县农科所杂交水稻试种成功。
  1977年6月,全县开展揭、批、查工作,清查与“四人帮”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
  7月,恢复大、中专招生考试制度。经统考,当年全县录取考生32名(其中大专11名,中专21名)。
  8月,调整职工工资,调整面为0%。
  12月,赣周公路竣工通车,全长57公里。大田渡口设轮渡。
  同月,县派出307人赴广西博白县龙潭公社繁育杂交水稻良种。
  1978年1月,沙石、沙河、蟠龙、湖边4个公社划给赣州市管辖。
  3月,确定在江口、吉埠、田村、五云、梅林等建立大型柑桔基地。
  同月,在梅林,韩坊等地进行人工降雨试验,成本高、效果小。
  8月,撤消“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
  11月,县游泳池动工兴建,1981年竣工,看台可容纳观众千余名。
  是年冬,全县开展“真理标准间题”的大讨论。
  1979年 1月,县召开“农业学大寨”表彰大会。五云、储潭、梅林、大埠、石芫、江口、王母渡、阳埠等公社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
  3月,成立县委落实政策办公室,负责复查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以及改正1957年错划右派的工作。到1985年全县纠正冤、假、错案共167起,改正错划右派199人、“中右分子”150人。
  4月,根据中央决定,全县摘除3230名地、富、反、坏分子的帽子。
  5月,县组织45人赴湖南黔阳学习种植柑桔的经验。
  8月,江口旱塘首装喷灌机51台。
  同月,实行选民直接选举县级人民代表,选出县人民代表254人。
  9月,县一医院医师江波做输卵管吻合手术成功。
  12月,县革委员会制定限制盲目生育和奖励计划生育条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同时,奖励168对领取独生子女证的育龄夫妇。
  1980年 3月,改民办教师工资中的大队记工分部分为由县统筹,按月下发全工资。
  5月,用飞机喷药灭杀松毛虫,全县60万亩松树获救。
  11月27日,召开政协赣县第五届全体委员会,选举于洪兰为主席。
  28日,召开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钟伦信为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庭清为县长。
  同月,县革命委员会复称县人民政府。
  12月4—7日,在梅林镇召开中共赣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464人。会议选举第八届县委委员25人、侯补委员会8人组成全委会。选举产生常委11人。伍诚芬当选为书记,胡庭清、肖承兰、钟先英当选为副书记。
  同月下旬,考古人员在白鹭乡官村附近的山岗上,发现商周时期文化遗址8处,遗物有石器、陶片等。
  是年,全县开展土壤、农业资源、病虫害天敌等普查工作。
  是年,县采茶剧团获“六省一市”专业剧团上山下乡先进单位奖。
  1981年3月,全县开展以“五讲四美”为中心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
  6月,开展地名普查工作,历时两年结束。《赣县地名志》于1984年12月出版发行。
  7月,县劳动服务公司成立,主管待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置就业工作。
  8月,发放老区建设扶助资金53万元,扶助老区发展生产。
  同月,全省业余体校游泳比赛在赣县举行。
  9月,农村山林实行“三定”(即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责任山),确保农民经营山林自主权。
  10月,地、县拨款10万元,扶助柑桔、茶叶生产。
  是年,大力发展长毛兔生产,毛兔饲养量达6万余只,存笼4万余只,为县养兔历史的最高水平。
  1982年 2月3—6日,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贯彻中共中央1号文件,农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2月16日,县绿化委员会成立。
  5月,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县城建成开放。
  6月,赣县中学教学大楼竣工。主楼5层,教室32间。
  7月1日,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据统计,全县总人口428133人,其中男217485人,女210648人。
  9月,赣县瓷厂由湖江迁江口扩建,并引进湖南新宁瓷厂白煤,烟煤混烧隧道窑工艺,投资47万元。
  12月11日,县人民政府审查批准,授予285名农民以农民技术员职称。
  1983 年3月,在大田乡创办县稀土矿。翌年在梅林红金建矿部和冶炼厂。
  4月和5月,6次大暴雨。雨量达1480毫米,受灾农田9万多亩。伤26人,死24人。雷电击死耕牛7头。
  8月,全县开始统一部署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对杀人、抢劫、强奸、盗窃、流氓团伙予以惩治。
  9月,以简野孝义为首的日本民间访华团一行8人,专程来县访问。参观了县城市容、保育院、游泳池和体育馆,并专程到当年遭他践踏的五云桥表示忏悔。
  11月,取消棉纺织品凭证供应。
  同月,国营商业开始实行利改税。
  是年,县城评为地区“创三优”先进单位。
  1984年 1月,试行劳动合同制用工。年内全县招收合同制工人252人。
  同月,动员全民集资办学,当年集资80万元。
  5月3日,王母渡、阳埠、大埠等地发生200年来一遇的大暴雨,6小时内降水220毫米。滑坡3100余处。冲毁农田11700亩,倒塌房屋2156间,11人死亡,80人受伤。总计损失292万元。
  同月5日,县瓷厂发生火灾。烧毁成型车间。损失10万元。
  同月,农村人民公社改名乡人民政府。
  同月,县体育馆建成,可容纳观众2800余人。馆内装有集成电路电子计时、记分器等装置。全国青年篮球赛辽宁、广东女队和八一、北京体育学院男队作首场表演赛。
  8月,省棋类比赛在县举行。运动员126名。县刘新华获中国象棋冠军,刘珍春获国际象棋少年组第二名。
  9月14—17日,在县城召开中共赣县第九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383人。会议选第九届县委委员25人,侯补委员5人组成全委会。全委会选出常委8人。罗忠民当选为书记,胡庭清、罗春涛当选为副书记。
  是年,县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奖。
  1985年 1月,成立赣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胡庭清任主任委员。
  2月24日—3月3日,省青少年举重比赛在县举行。3月1日,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江西省副省长柳斌及省体委领导观看比赛。
  4月,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订购。并调整农村粮油收购价格。
  同月22日,县委召开第一次县志编纂工作会议。县属各单位负责人146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县长胡庭清主持。县委书记罗忠民作报告,动员各方力量广征博采,众手成志。
  5月,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编纂《赣县志》的决议”。
  6月,地区授予赣县“红领巾”县光荣称号。
  8月,县职业技术学校在吉埠樟溪创办,招收初中毕业生140名。
  9月10日,教育工作者500余人在县城集会,庆祝国家新定的第一个教师节。
  11月,华东协作区篮球锦标赛在县举行。17个队参赛。
  12月,沙地板鸭评为省优产品,出口率为全省第一。
  是年,经江西省政府批准,小坪、大埠、石芫、南塘、田村、白鹭、白石7个乡为革命老根据地特困乡。

知识出处

赣縣志

《赣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着重记述近代、现代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采用篇、章、节的结构形式,共设33篇、141章、452节。篇首设概述、大事记,篇后设附录。概述总摄全书,叙议结合。大事记采用编年体与记事本末体相结合进行记述。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横排门类,竖写史实。文体采用现代语体文,据事记述,不加议论,寓褒贬于事实记述之中。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散记于有关章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