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94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组织
分类号: D262
页数: 2
摘要: 南康于民国元年(1912年),始有国民党组织,参加者多为官吏士绅。3年,国民党被取消。6年,恢复国民党,改名群志社。后因军阀混战,政局混乱,自行解体。
关键词: 共产党 组织建设

内容

南康于民国元年(1912年),始有国民党组织,参加者多为官吏士绅。3年,国民党被取消。6年,恢复国民党,改名群志社。后因军阀混战,政局混乱,自行解体。
  民国14年(1925)3月,在县城南门武营里(今县房产公司处),秘密组织国民党南康区分部,有党员30余人,后被知县张谦察觉,严缉,遂自行解体。
  一、县党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民国15年(1926),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南康县城。共产党员陈赞贤、朱由铿遵照中共“三大”会议精神,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公开组织“中国国民党南康县党部筹备处”,内设秘书处和组织、农民、工人、商民4部。全县划分城厢、唐江、潭口、贤女埠、朱坊埠、横市等6个党务区,共辖区分部85个,有党员1200余人。8月,正式成立南康县党部,朱由铿任常务委员,主持县党部工作。朱明亮、朱仁荣、魏绍汤等共产党员分别担任县党部组织部、农民部、工人部、商民部工作。民国16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右派纂夺县党部领导权。后因南昌“八一”起义,国民党政局剧变,县党部奉令停办。
  [=此处为表格(表4-4 国民党县党部负责人更迭情况)=]国17年恢复党务,设南康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内设秘书处和组织、训练、宣传3部,暨民众运动委员会。民国19年,正式恢复县党部。20年,县党部奉命与县政府合并,成立南康县党政委员会。21年,恢复县党部,内设执行、监察两个委员会。22年9月,县党部执行委员会,奉命缩小组织,改设干事制。27年,县党部执行委员会改设书记长制。36年11月,县党部与三民主义青年团南康分团部合并,成立南康县党团统一委员会。郭华文任书记长,原三青团书记徐舜颜任副书记长,江西省政府社会处处长薛秋泉兼任指导员。38年8月,南康解放后,国民党县党部解体。
  二、区党部区分部国民党区分部的组织,采取秘密方式对外不公开。每一区分部至少须有党员5人,党员超过20人时,分为两个区分部。一地区或单位党员不满5人时,与邻近地区或单位合并成立一个区分部。一单位或地区党员超过20人时,成立区党部。民国17年(1928年)办理党员登记后,全县划分6个党务区,设有区党部5个,区分部41个(含直属区分部1个)。第一区党部设城厢,辖12个区分部;第二区党部设潭口,辖8个区分部;第三区党部设唐江,辖8个区分部;第四区党部设贤女埠,辖6个区分部;第五区党部设朱坊埠,辖6个区分部;第六区为县直属区分部设横石井(今横市),因党员人数不足,未成立区党部。
  [=此处为表格(表4-5 国民党县党部几个年份基层组织)=]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