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石城縣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720020210001812 |
颗粒名称: | 第二节 议 |
分类号: | H194.1 |
页数: | 7 |
摘要: | 入境初详邑令董应誉常州人赣州府石城县,为急陈废邑情形,并进书生蠡见。因时救弊,恳宪批行,以酌政要,以造残疆事。闻之无民不可以为邑,无城不可以为邑。昔岁屠城之余孽,踞险为巢。此日驻邑之游兵,呼庚逼饷。卑职于本月廿二日只身冒险前来。入其境,无田畴,无村落,满壑骷髅;入其邑,无城郭、无人民,垽垣墨突。簿书已付咸阳之火;钱谷久充盗之囊。将欲养兵,巧妇炊愁无米;将行派饷,穷民肉溃医疮。此时此日,空望之泪,痛哭不闻于九,忧民之忧,即绘安上之图,死亡莫保其旦夕。则今日因时图治之大端,必以救死扶伤为首务。窃照石城罹难频年,百姓流亡殆尽。缘系差徭事理,卑县未敢擅便,理合申详,为此备由并册具申,伏乞照详施行。 |
关键词: | 读物文选 议 |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