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石城縣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720020210001789 |
颗粒名称: | 第一节 收入 |
分类号: | F047.1 |
页数: | 4 |
摘要: | 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江西农业统计》载:石城无地的农户占总农户的55%,加上少地的半自耕农农户共占总农户的81.3%。广大农民只得靠佃耕为业。佃户交祖后所剩无几,多数农户不足半年口粮,加上抓丁派款,兵灾匪害,多数农民生活困苦,难以度日。如高田乡张家排农民刘先让,连老母妻子全家三口人。自己劳力尚强,自有田1担,租田18担,全年可收稻谷1000斤。有的破产农民乞贷无门,只得背井离乡,出外逃荒或沦为乞丐。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七年的18年中,石城在籍人口从182330人减至81584人,净减了55.2%。 |
关键词: | 收入统计 消费 |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