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语法特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77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语法特点
分类号: H193.5
页数: 4
摘要: 石城话和普通话在语法上的差异比较小,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差异,诸如: 一、构形法上的特点重迭名词重迭在石城话中,有些普通名词的重迭,使事物带有“爱称”或“小称”的意味,但仅用于和小孩的对话。如“果果”“饭饭”“刀刀”等。少数名词的重迭以表示逐指的现象,如“年年(每年)”、“家家(每家)”。对亲属名称的呼唤有时也用重迭的方式,如“爹爹”“哥哥”等。
关键词: 语法特点 方言

内容

石城话和普通话在语法上的差异比较小,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差异,诸如:一、构形法上的特点重迭名词重迭在石城话中,有些普通名词的重迭,使事物带有“爱称”或“小称”的意味,但仅用于和小孩的对话。如“果果”“饭饭”“刀刀”等。少数名词的重迭以表示逐指的现象,如“年年(每年)”、“家家(每家)”。对亲属名称的呼唤有时也用重迭的方式,如“爹爹”“哥哥”等。
   形容词重迭形容词重迭在石城话中比较普遍存在。重迭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单音形容词前加重迭式××A(如“雪雪白”“墨墨乌”)。另一种是单音形容词后加重迭式A××(如“黄灿灿”“红通通”)。第三种是双音形容词迭字重迭式AABB(如“标标致致”“大大方方”)。
   量词重迭在石城话中,量词重迭表示“每一”的意思。如“个个(每个)”“坵坵”(每坵)”“张张(每张)”。
   附加词头“老”的运用词头“老”比较广泛地运用在石城口语中。“老”主要用在两个场合:一是用于对亲属的称呼,如“老伯(哥哥)”“老妹(妹妹)”;一是用在对话中,表示尊敬,如“老叔公”“老同志”。此外,对熟悉的人也可以在姓前冠以“老”字来称呼,如“老张”“老李”。
   词尾“头”“子”的运用词尾“头”在石城话中使用的范围比较广泛,诸如:名词素加“头”组成名词(锅头、斧头);动词加“头”构成名词(如“听头”“食头”“望头”);形容词加“头”构成名词(如“兴头”“苦头”)。有时,也会在表示时间的名词前加“头”字,如“昼辰头(上午)”“夜辰头(晚上)”。
   词尾“子”一般是作为名词的标志。如“金子”“车子”“学生子”等。有时也可作为时间名词的词尾,如“前日子(前日)”。
   “子”作为词尾时可读如“t〓”。
   词尾“们”的运用在石城话中,表示人称代词复数一般不用“们”,而用“多人”代替,如“〓多人(我们)”“你多人(你们)”“嘎多人(那些人”)。在口语中不说“大家”,而说“个个[kei〓kei]”。如果在交谈中要兼指对方,则用“〓人”一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咱们一词。
   特殊词头、词尾构成法部分表示形状的形容词,由于语意的需要而带上词头和词尾,其词头必定是以按形容词的韵母为韵母,以[〓]为声母。例如:□园哩读为lien〓vien·li;□扁哩读为lien〓pien〓·li;□长哩读为l〓〓〓ts‘〓〓〓·li;□尖哩读为〓i:〓〓t〓ia〓〓·li;部分名词由于语意的需要而带上词尾,其词尾必定以该名词的韵母为韵母,以[]为声母。例如:棍□ 读为ku〓n〓lu〓n〓;板□ 读为panlan〓;又读pi〓〓〓li〓〓;框□ 读为c‘i〓〓〓i〓〓〓;头□ 读为t‘〓u〓 箱□ 读为〓i〓〓li〓〓〓;部分量词也有此种情况,例如:一条□ 读为φit〓t‘iau〓liau〓;一盆□ 读为〓it〓‘〓n〓l〓n〓;一块□ 读为〓〓it〓 k‘uei〓luei〓;一把□ 读为〓t〓pa〓 la〓。
   二、词语组合上的特点石城话在词与词的组合上,也存在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特点,诸如:称数法的省略数字中以“一”为首位,相连的只有两位有效数字时,“一”可省去,末位数的量词亦可省去,如“万五(一万五千)”、“角八(一角八分”,这种情况多用于对话。
   “名一量”和“动一量”的搭配关系在石城中,名词、动词和量词的搭配和普通话也有不同之处,如:一张刀(石城话)——一把刀(普通话)一蔸树(石城话)——一棵树(普通话)行一转(石城话)——走一壹(普通话)形容词的特殊结合能力在石城话中,当进行比较时,形容词可以与量词结合,组成“形一量”结构,致于谓语的地位,其前后仍可加表示程度的状语和补语。例如:白报纸比毛边纸大张些这只鸡比那只鸡较(更)大只三、词语位次上的特点石城话在语序上也存在一些与普通话有别的现象。
   状语的位置在普通话中,状语通常置于谓语之前,而在石城话中,也存在状语后置成为补语的现象,例如:吃碗饭添(石城话)——再吃一碗饭(普通话)嘎(那)屋里龌龊死(石城话)——那房子里很脏(普通话)补语的位置普通话中的补语如果是表示可能与否的,通常紧挨动词谓语,而放在宾语的前面,而石城话却可以把这个补语置于宾语之后,例如:〓打他唔过(石城话)——我打不过他(普通话)〓食这碗饭唔豆(注)(石城话)——我吃不完这碗饭(普通话)四、几类句子结构上的特点被动句石城话中,“登”字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被”,作专用介词,例如:〓登〓(他)打输豆(我被他打败了)在邑境内,有的地方不念“登”,而念“得”或“崩”。
   普通话被动句中“被”字后面不一定要引出主动者来,而在石城话中,却定然要在表示被动的字眼后引出主动者来,例如:茶杯登〓打烂豆。(茶杯被我打破了)“来”“去”句以“来”和“去”这两个动词作谓语的句子,普遍话一般采用“主语+‘〓上〓’或‘到’+宾语+‘去’或‘来’”的结构形式。而在石城话中,一般是用“主语+‘去’或‘来’(‘去’‘来’前可带修饰语)+宾语”的结构方式,例如:〓去上海(我到上海去)你什么时候来石城?(你什么时候到石城来?)在石城话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当第一人称作主语时,如果要表示一种“将要”的意向,往往用“来去”代替“去”。“来去”是包括式,用于有说话者参加的场合,例如:〓来去[h〓〓]学书(我上学去)疑问句石城话中的疑问句,常采用句子中谓语部分肯定与否定相迭的表达方式,还往往把宾语提到肯定词与否定词中间来:你去上街唔去?(你去不去上街?)你看电影唔看?(你看不看电影?)五、词类中存在的一些语法特点在石城话中,还存在一些词类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注:“豆”字为助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以下同. 动词的“体”石城话动词中的“体”有“开始体”、“进行体”和“完成体”等。“开始体”在动词前加“斩”字,“进行体”在动词后加“紧”字,“完成体”在动词后加“斩”字,例如:〓斩来食饭(我刚开始吃饭)〓洗紧衫裤(我正在洗衣服)〓挑斩水(我挑好了水)指示代词类别石城话中的指示代词分为两类,一类是近指,用“嘀[ti〓]”,相当于“这”;一类是“远指”用“嘎[kay]”,相当于“那”。
   语气词的多样化石城话中带有地方色彩的语气词有三个:一是县城及郊区口语中的“〓[vie〓〓]”,表询问语气;二是琴江河上游片小松、丰山等地的“唏[〓i〓]”,表征询语气;三是琴江河下游片横江地区的“咪[mi〓],,表询问语气。
   例如:你上来〓(你上来了吗)这饭蛮香,唏(这饭很香,你说呢)你去上街咪(你去上街吗)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