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石城縣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720020210001767 |
颗粒名称: | 第四十一章 方言 |
分类号: | H17 |
页数: | 36 |
摘要: | 石城县东邻福建宁化,南界瑞金,西连宁都,北接广昌,与邻县的语言有较多的交流,相互影响。由于石城地处偏僻,自唐、宋以来,因避战乱而南迁的中原汉人不断流入石城境内,自秦末至清末的2000年间,石城境内先后有过百余种姓氏的居民。千百年来,大量的长期的人口迁徙活动,使石城成为特殊的客家生活区域,同时也很自然地在语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系统和风格。石城话属赣南客家方言。县内各乡镇语言差别不大,唯边境地区受邻县口音影响较大,特别是岩岭、小姑两乡基本上属闽西北宁化口音。石城话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第一节语音系统一、声母石城话包括零声母在内,计有23个声母。 |
关键词: | 方言学 方言研究 |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