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防疫 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73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防疫 保健
分类号: R185
页数: 6
摘要: 当时苏区政府组织军队与地方卫生人员,发动群众挖水井、开窗户、建厕所,开展卫生运动日、卫生运动周等活动。提出消灭疟疾、痢疾、下腿溃疡等病。具体规定了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检疫、隔离与消毒措施,并普遍为儿童接种牛痘。翌年改防疫委员会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区、乡改为分会、小组。七岭村曾多次派代表出席江西省表彰大会。1980年5月22日恢复石城县爱国卫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此后逐年对食品生产和经销单位进行检验,对从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检验合格者发给营业许可证或健康证书,对不合格者给予取缔,严把食品卫生关。在接种同时,编制疫苗登记卡册,以便调查监测。
关键词: 卫生防疫 保健

内容

一、卫生运动
   政府组织群众开展卫生防疫运动,始于苏区时期。当时苏区政府组织军队与地方卫生人员,发动群众挖水井、开窗户、建厕所,开展卫生运动日、卫生运动周等活动。提出消灭疟疾、痢疾、下腿溃疡等病。具体规定了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检疫、隔离与消毒措施,并普遍为儿童接种牛痘。
   民国时期,政府亦下令搞好环境卫生,消除各种疫病。在“新生活运动”中亦有卫生内容。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成立右城县防疫委员会,下设总务、宣传、医务等组,于县政府设立办公室,选定餐霞寺为隔离病院,亦拟开展捕鼠灭蝇等活动。实际上,除有偿种牛痘外,未认真开展他种防疫活动。民间遇疫病流行,群众照样请道士打醮驱“鬼”消灾,政府则束手无策。
   1951年美国在侵朝战争中,对中朝边境投放细菌武器,对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为此,全国开展全民性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石城县成立防疫委员会,区、乡相应成立防疫站、组,指导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翌年改防疫委员会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区、乡改为分会、小组。运动中涌现出洋地七岭、高田上坪等一批“卫生村”。七岭村曾多次派代表出席江西省表彰大会。
   1958年设立除害灭病办公室,翌年与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一同撤销,改设中共石城县委除害灭病指挥部。1959年冬起,开展除“七害”(即蚊子、苍蝇、老鼠、麻雀、臭虫、跳蚤、嶂螂),灭“十病”(即丝虫病、疟疾、性病、头癣、麻风、痢疾、伤寒、乙型脑炎、蛔虫病、白喉)运动,效果良好。但将麻雀亦当作害鸟大量捕杀,实属不该。1960至1961年开展防治水肿及妇女闭经、子宫下垂三病。
   1980年5月22日恢复石城县爱国卫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归口卫生局)。同年开展集镇环境卫生与农村“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良环境卫生、改水井、改牧畜圈、改厕所、改无烟窗灶为有烟窗灶)活动。1981年冬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82至1984年,连续3年的3月份,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治理“脏、乱、差”,创建优美环境。1984年后,此项工作推向经常化、制度化,使城乡面貌得以进一步改善,涌现出
  一批文明村。
   1984年起,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与县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共同出刊《石城卫生》小报,指导开展经常性的卫生运动。
   二、卫生防疫
   石城县卫生防疫站
   1962年4月县人民医院析出防疫股,成立防疫保健站,设在卫生局院内,直属县卫生局领导。“文化大革命”中重与医院合并,1972年再度分出成立卫生防疫站,仍与卫生局合院办公。内设卫生、防疫、检验、宣传4组,至1985年有医师3名、医士9名、学徒3名、检验士4名、放射科学员1名、后勤人员4名,计25人;有防疫、检验设备1套,防疫车辆。乡、镇设防疫保健组织,附设在卫生院内。
   (一)公共卫生
   环境卫生
   县城环境卫生工作向由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琴江镇共管。1980年以前雇人清扫大街,小街小巷由居民分片清扫,各单位门前院内各自清扫。1980年成立琴江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干部3名,大集体卫生工22名。有小型机动卫生车1辆,大板车5部。街道上设垃圾箱33个、公共厕所6座。县爱委会制订颁布了卫生管理规章,对车站、电影院、旅店、理发厅等进行卫生监督,并开展了卫生调查。城市垃圾远送郊外。一些易污染空气、水域的企业单位进行了搬迁或加强了“三废”管理。如县酒厂因废水无法处理,1983年迁至观下;县食品厂、印刷厂等进行了“三废”控制。城市环境卫生逐步改观。
   乡村环境卫生工作,由乡(镇)“爱卫”干部负责。政府组织各单位集资,雇人定时清扫街道;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结合积肥及时清理厕所、猪牛栏。对易污染环境的工厂进行了处理,如横江造纸厂废水流入横江污染河水,1983年令其停止生产。乡村环境卫生有所好转。
   食品卫生
   自1955年起,县卫生科即按国家制定的食品卫生标准,着手对上市食品进行监督管理,不准坏变食品出售。1982年国家食品卫生法颁布后,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此后逐年对食品生产和经销单位进行检验,对从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检验合格者发给营业许可证或健康证书,对不合格者给予取缔,严把食品卫生关。至1985年底,发出营业许可证554份,健康证书1492份。对于各种变质食品,一经发现即行销毁,对违章营业者给予罚款,令其停业整顿,后果严重者绳之以法。1983年5月大水,县城浸坏大量食品,销毁食品价值达60余万元。1985年销毁各种坏变食品计8624.9斤,香烟1200包,啤酒7752瓶,汽水、冰块若干,价值13213元,并把3594斤变质食油,转作工业用油。
   学校卫生
   解放初期,入学中学生须进行体格检查。1952年石城中学设立医务室。1953年培训一批区中心小学保健老师。1979年后,收集整理全县考生体检资料,为中学及中心小学培训保健老师,组织师生观看卫生防疫影片,不定期进行体格检查,适时为学生作预防注射,以及建立学生保健档案等工作,使学校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至1985年全县已配校医4名,兼职保健教师58名。多数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健康调查测试,编制了发育调查卡片,加强了学生的视力监测。据1983年统计,全县学生砂眼患病率为54.9%,近视眼患病率为21.29%。
   劳动卫生
   农业卫生 随着农药的普遍使用,农药中毒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全县建立农药中毒报告制度,各乡镇卫生院逐月向县呈报情况。1985年对全县农村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登记。
   工业卫生 石城现有工厂20余家,其中百人以上者7家,5家设有医务室,规模较大的钽铌矿设有职工医院。1979年对全县职工进行身体检查,查出铅中毒12例,矽肺病7例,都进行对症治疗。1985年还开展环境辐射剂量作业调查。
   放射卫生 1984年起对全县X线防护进行了摸底,全县计有X光设备单位9所,从事放射技术工作者14人。县医院采用隔室摄影透视,其余采用铅裙、铅椅、铅手套等器材防护。
   (二)疫病防治
   调查监测
   解放前未做过全县性疫病普查防治工作。解放后为摸清地方病、多发病,曾多次进行疫病调查,现已基本摸清疫病情况,并建立了三级情报网,进行监测防治。
   1955年开始进行疟疾调查,并对中、高度发病区开展全民性预防服药,以后每年组织几次大规模查治。
   1958至1962年,在全县开展大规模的性病、麻风、头癣、疟疾、钩虫等6病普查工作。
   1972年于高田公社郑里大队,进行全面性丝虫病调查。
   1977年于全县范围内开展肿瘤死亡回顾性调查。
   1979年进行工业职业病调查。
   1982年全县开展地方甲状腺肿普查。
   1984年对丝虫病进行普查防治,翌年进行考核验收。
   此外还进行过乙型肝炎、妇女病、学生病等调查工作。至1985年已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网,县、乡两级旬报率达100%。县站每月进行一次疫情动态分析,为及时做好各种疫病防治提供科学信息。
   解放以来,每年都开展各种防疫注射,注射接种生物制品种类逐年增加。在接种同时,编制疫苗登记卡册,以便调查监测。
   附:血吸虫病疑点
   解放后,在屏山新坊的河麓至上坑一带,连续发现血吸虫病例,而且确非外地感染。1956年5月赣南行署卫生处副处长张德华医师来县,亲自询问和给病人作了体检,孵化了病人粪便,看到了血吸虫尾蚴,确认此病。但经县、地、省检查,未发现钉螺。这是防疫工作上一大疑点,志此以备查考。
   急性传染病防治
   天花 俗名大娘娘、大婆太,解放前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影响人们的仪容,苏区与民国时均开展过接种疫苗,然病例时有发生。解放后自1951年冬开展全面接种疫苗以来,再无病例发生。
   麻疹 解放前,麻疹三年一小流行,六年一大流行。解放后接种疫苗后,打乱了这一规律,疫情逐步减轻。1966年全县发生6089例,1976年132例,1982年仅11例,1985年未发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俗称铁板症,解放前时有发生。民国三十二年(1943)大暴发,县卫生院将县城及附近患者集中救治,结果仍死亡200例。解放后积极进行防治,1966年冬至次年春季,全县共发生1644例,死亡82例;1982年发生101例,死亡2例,至1985年仅发生19例,此病已基本得到控制。
   其他急性传染病 1985年发病情况:百日咳20例,流行性感冒66例,痢疾443例,肝炎87例,伤寒1例,钩体2例,乙型脑炎42例,白喉、脊灰炎等未发生。
   地方病防治
   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解放前石城普遍发生,大流行时几乎使生产陷于停顿。解放后积极进行防治,至1956年调查,全县脾肿率仍在70%以上,仍属高疟区。同年夏秋于丰山福村搞抗疟试点,采取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蚊虫孽生与现场治疗,给患者服奎宁、阿的平、白乐君、扑疟母星等药,及使用针灸与中药。1964年开展普查,抓现病治疗、抗复发治疗与休止期根治。医务人员采取送药上门、看服到肚、全程足量、一个不漏的办法。1977年开展闽赣两省三区十县抗疟联防。至次年发病率降至万分之一以下,仅发病3例,1983年仅发1例,1984年后未见发生。1985年对“四热”病人血检8095例,乡、村两级采血覆盖率100%,对流动人口血检110人,均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
   丝虫病 丝虫病俗称冬瓜腿、梧桐脚。石城属亚热带山区,为丝虫病中度流行区,发病率较高,尤其以高田乡郑里村、小别乡丘坊村为甚。1957年在郑里进行调查,血检1214人,检出微丝蚴阳性225例,有病史、体征患者129人。1958年全县普查,验血93068人,检出微丝蚴阳性者4697例,证明流行遍及全县。调查发现中华按蚊为丝虫病媒介,病源以马来丝虫为主,班氏丝虫与混合感染同时存在。对此,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卫生运动,消灭蚊虫,铲除其孽生场所;用海群生3克3天与4.2克14天疗法,加以中草药治疗,该病逐年减少,至1984年被扑灭,翌年经省检验,证实基本消灭丝虫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大俗称瘿。解放前石城人民生活艰苦,食物单调,发病比较普遍。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饮食的改善,发病率下降。为根治此病,1982年县抽调
  医务人员44人组成调查队,对全县45个村进行了为期35天的普查,在应查的60225人中实查55372人,普查率达91.9%,查出地方性甲状腺肿477例,其中小别乡群众患病率最高,达3.5%,属病区。调查队给所有患者施行碘油胶丸治疗,给小别群众进行食盐加碘预防,效果显著,三年后小别乡地甲病患病率下降至0.47%。至1985年,全县仅有少量患者,达到基本消灭此病标准。
   麻风病防治
   解放前石城麻风病流行面广,发病人多,经解放初普查统计,全县15个乡镇均有发生,病人多达210名。旧社会政府无力防治,采取火烧、枪杀、活埋病人等残忍手段进行消极控制。解放后1958年于观下公社沔坊大队紫竹坪(苦竹坑)设立皮肤病防治所,翌年又于皮防所南万福庵(芭蕉尾)开设一康复村——麻风病人疗养所,专门收治麻风病患者。
   至1985年,皮肤病防治所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西)医士、护士、检验员、中医士、(西)药剂士、中药士、后勤各1人。所内设有病床60张及医疗设备1套。
   康复村有房舍16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患者入村后,一切费用由国家供给,生活费由民政部门拨给,医疗费由卫生部门负担。有劳动能力的患者,安排一定活计,所得归己。对患者实行治病、休息、劳动三结合,生活舒适,心情愉快,有益恢复健康。
   自1959年2月收治第一批病人以来,先后医治181人,已愈113人,尚有40余人在接受疗养。
   三、妇幼保健
   民国时期,政府公文中有妇幼保健之议,且有一定款项,然除了办过一期接生员训练班外,未见有其他活动。真正的妇幼保健工作,始于解放以后。
   石城县妇幼保健站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内,配有专职人员负责妇幼保健工作。1962年4月成立防疫保健站,1978年4月成立县妇幼保健站,并于西华路原清源庙址建舍办公。站内分设儿保、妇保、后勤等组,有医师、医士、妇幼医士、检验士、药剂士各1名,助产士4名,行政人员2名,计11人。站内有产床1张,显微镜1台,有保健设备1套,房屋建筑面积430平方米。
   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140个村医疗站均配有妇幼保健人员。其中乡妇幼保健人员26名;全县各村均有接生员,共计205人,乡村中有女医生25人,其中19人兼接生员,形成三级妇幼保健网。
   妇女保健
   普及新法接生 解放前接生技术落后,孕产妇女及新生儿死亡率极高。解放初期即大量培训新法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1952年全县共培训接生员243名,至1959年增至350名,另配妇幼保健员5名。全县建立81所农村产院,设产床109张。后经整顿,到1981年农村产院停办,助产工作由经培训的接生员及各乡镇卫生院负责,新法接生率达97%,孕产
  妇女死亡率为万分之一点五。迄至1985年,新法接生率达99.42%,无孕产妇死亡现象。近年城镇正开展科学接生。
   围产期保健 城镇实行围产期保健,由县妇幼保健站、县人民医院与琴江镇卫生院三家组成技术协作组,建立孕产妇女登记卡,定期上门访视检查,城镇住院分娩率达100%,科学接生率达100%。农村正开展围产期保健试点。
   妇女病查治 解放后曾多次开展妇女病查治。1983年对23100名已婚妇女检查,查出有子宫脱垂、尿瘘等疾病多种;对育龄妇女560人进行检查,查出患妇科病者122人。1985年查治6882人,查出患妇科病者2319人,患病率达33.69%。同年还对公费医疗已婚妇女进行了宫颈防癌普查。
   劳动保护 全县城乡各单位,对劳动妇女都订有劳动保护制度。农村妇女在集体劳动中,实行“三调三不调”。女工订有休假制度。1985年在县印刷厂开展女工劳动保护试点工作,实行疾病查治与减轻劳动强度。
   儿童保健
   1956年培训农村保育员350名,成立大批幼托组织。此后培训保育员多批。1985年举办幼儿保医师学习班,邀请江西省儿保所、赣州地区妇幼保健院医师讲课,参加学习者45人。
   全县幼儿园对入园幼儿每年进行定期检查,预防接种。对7岁以下儿童逐年体检30—40%,对查出疾病者,发出体检通知书,或带药下乡,查治结合。对查出的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1985年于琴江镇兴隆村开展农村儿童保健试点工作,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全面体检,3岁以下儿童检后建卡管理,体弱儿专案管理。
   妇幼保健门诊
   1982年起,县妇幼保健站开设妇产科、儿科保健门诊。
   婚前检查
   解放初,配合婚姻法的宣传贯彻,曾开展婚前检查工作,后中断多年。1985年7月起,在全县恢复婚前检查,对患有生理缺陷或疾病,按婚姻法规定不可结婚者,给予劝阻并指导其治疗之法。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