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730
颗粒名称: 一、医疗单位
分类号: R19
页数: 7
摘要: (一)国营医院、卫生院石城县红色医院 1932年由石城县苏维埃政府创建,为石城县开办医院之始。《石城人民革命史》载:“一九三二年春,县设立了医药中心合作社和县红色医院。”其具体情况失考。红军医院除治疗红军伤员外,亦为当地群众免费治病,帮助就近群众搞卫生防疫,为儿童接种牛痘。所内配有主任医师、助理护士各1名。抗战胜利后,上级拨来一批救济药品,卫生院稍现复苏,外科恢复免费。石城县人民医院石城解放之日,即派员接管原石城县卫生院,并吸收原6名医务人员参加工作,成立石城县人民政府卫生院,院址仍设熊家祠。联合诊所受当地党政领导,并接受县卫生局指导、监督。诊所医生深入农村,设立医疗站与巡回医疗,方便群众防疫治病。
关键词: 医疗保健制度 医药卫生组织机构

内容

(一)国营医院、卫生院石城县红色医院 1932年由石城县苏维埃政府创建,为石城县开办医院之始。《石城人民革命史》载:“一九三二年春,县设立了医药中心合作社和县红色医院。”其具体情况失考。
  附:红军医院苏区时,1930至1934年间,中国工农红军曾在县城、横江、屏山、沙塅等多处驻扎红军后方医院,据1932年统计,先后驻扎30多所。红军医院除治疗红军伤员外,亦为当地群众免费治病,帮助就近群众搞卫生防疫,为儿童接种牛痘。医院皆随军流动,驻扎时间不长。
  石城县卫生院民国二十四年(1935)创建,四月九日开诊。初为县临时诊所,设县城许家祠堂(今县委后院),首任所长田振元。所内配有主任医师、助理护士各1名。年底改诊疗所,旋即又改为石城县卫生院。二十七年迁熊家祠(今检察院址),直至1949年解放。
  改卫生院后,有工作人员八九名,其中有中医师兼院长1名,医师、助产士、护士、调剂员、环卫员、事务员、工人各1名。有时也设有医务主任、助理员、书记员等职。院方无专门建筑,无病床,连血压计之类简单设备亦无。
  建院之初,就诊者多系政府公职人员,免费看病、发药、打防疫针和种牛痘。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经费短缺,物价上涨,几至无法开诊。民国三十二年后实行代办医疗。三十四年购置县城西外和岭上农田2亩,作卫生基金。抗战胜利后,上级拨来一批救济药品,卫生院稍现复苏,外科恢复免费。
  开办之初,卫生院人员待遇较丰,后由于物价飞涨,至解放前夕,连起码的医疗费用都难以保障,医生只好挂公家招牌卖私药为生,卫生院濒临倒闭。
  石城县人民医院石城解放之日,即派员接管原石城县卫生院,并吸收原6名医务人员参加工作,成立石城县人民政府卫生院,院址仍设熊家祠。1951年7月迁西门花坪里(今党校),院内设医疗预防、防疫、总务3股。1952年中央拨给老革命根据地补助款1.5万元(折新币),开设住院部,置病床20张,购置医药、器材一批,建手术室、化验室,开展外科手术与临床检查。1953年增设中医科。1958年于城西桃源洞兴建门诊楼、住院部、职工宿舍等。翌年9月20日迁入新址,同年改名石城县人民医院。1962年防疫股析出,另建防疫保健站。此后人员、设备不断增加,院舍日益扩大,科室迭次增加,分工更趋合理。
  职工1949年接管旧卫生院时,职工仅6名,迄至1985年增至169名,其中西医师26名(主管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中医师5名(主治医师1名),西药剂师3名,中药师3名,检验师1名;西医士5名,中医士7名,护士39名,助产士6名,西药剂士9名,中药士3名,检验士5名,技士2名;各类助理员、学员15名;管理人员19名;工勤人员21名。初步建起一支能胜任医疗工作的职工队伍。
  设备现有400毫安、30毫安X光机各1架,心电图设备2套,超声波检查仪、超短波治疗机、红外治疗灯、光电比色计各1套,恒温箱1只,干燥箱3只,万能手术台1台,救护车2辆,病床157张,以及其他配套设备。医院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
  医疗技术西医:内科拥有血液病、肿瘤、儿科、心血系统、消化与呼吸系统专门人才,能正规进行心肌梗塞的诊断与治疗,掌握正规液体疗法与心电监护,能做心包穿刺与肝穿刺治疗。外科拥有普外、泌外、妇产科、眼科、五官科、牙科、皮肤科专门人才。在普外中,除门脉高压分流、肝切除外,其余手术均能胜任。脑外能做开窗引流、探查。泌外能做肾切开取石,前列腺切除。骨外能做关节开放整复,椎板减压术及关节骨折手术。妇科能做子宫切除、尿瘘修补、宫外孕处理、肿瘤摘除、子宫下段切开、男女绝育手术及输卵管吻合等手术。眼科能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及做白内障手术。五官科能做上颔骨窦根治疗手术。麻醉方面,能做密闭式全麻与硬膜外麻醉。胸外能做肺叶切除。化验能做生化检验与细菌培养。放射能做断层摄影。中医理论水平有所提高,逐步恢复中国传统治疗方法。
  石城县中医院 1985年县人民政府决定于县城南门创建中医院,目前正在建造房舍。在房舍竣工前,先于琴江镇卫生院开辟门诊。
  乡(镇)卫生院(所) 抗日战争期间,县曾于横江、高田两地开办卫生所。解放以后,全县15个乡(镇)均先后建起卫生院。其中小松、高田、屏山、横江、木兰、岩岭、洋地7所为国营单位,观下、小别、丰山、大由、龙岗、小姑、珠坑7所为集体所有制性质。横江卫生所创办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二月十五日,所设横江圩,有主任、卫生助理员、护产助理员、工役各1名。开办时由横江区募捐4000元(法币),以作开办费和购置药品器材之用。开办初实行免费医疗,上级每月拨药品费80元,但只能买些药棉、纱布之类,尔后药品实行代办。当时只有药品、敷料13种。当年为61人接种牛痘。停办时间缺记。
  高田卫生所民国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开办,所设高田中街熊家祠。配主任1名,卫生助理员2名,工役1名。其他情况与横江卫生所略同。
  琴江卫生院 1971年1月建。
  木兰卫生院 1959年7月建卫生所,1975年改为卫生院。
  高田卫生院 1952年7月重建卫生所,1959年改卫生院,1969年改中心卫生院。
  小松卫生院 1959年9月建卫生所,后改卫生院,1969年改中心卫生院。
  岩岭卫生院 1959年4月建卫生所,1972年改卫生院。
  丰山卫生院 1953年建卫生所,1969年改卫生院。
  小别卫生院 1972年建。
  观下卫生院 1958年冬建卫生所,1962年改卫生院。另于坝口、东风各建医疗站1所,为卫生院分所。
  屏山卫生院1953年9月建卫生所,1959年改卫生院,1969年改中心卫生院。
  [=此处为表格(表5—17 1985年乡镇卫生院人员统计表)=] [=此处为表格(表5—18 1985年乡镇卫生院主要设备统计表)=] 珠坑卫生院 1975年建。
  大由卫生院 1953年5月建卫生所,1969年改卫生院。
  横江卫生院 1952年7月重建卫生所,后改卫生院,1969年改中心卫生院。
  小姑卫生院 1972年2月建。
  龙岗卫生院 1972年12月建。
  洋地卫生院 1952年9月建卫生所,1969年改卫生院。
  乡镇医院因经费不足,大部分为五六十年代所建的土墙房屋,设备亦较简陋;医务人员专业结构不能配套,技术力量不足,难以满足群众看病需要。4所中心卫生院中,屏山卫生院发挥了较大的中心医院作用。
  附:石城钽铌矿职工医院 1969年建立,分门诊、住院2部,设内、外、中医3科,有医务人员21名,有病床15张、200毫安X光机1台、救护车1辆、房屋建筑面积280余平方米。
  (二)合作医疗站诊所医药合作社 1932年春,石城县各级苏维埃政府普遍建立医药合作社,县设医药中心合作社,区设医药合作社,有的乡也建有合作社。合作社免费为群众看病,并每年为小孩接种牛痘。联合诊所解放初期,医务人员除小部分被吸收参加国营医疗队伍外,多数独自开业行医。1952年后大多数组成联合诊所。1959年各联合诊所分别并入当地卫生所,1962年又分出,1969年大部分医务人员下放,剩下部分人员归入国营医疗单位。只有琴江镇民康联合诊所改为中草药门诊部,“文化大革命”中亦解散。
  联合诊所受当地党政领导,并接受县卫生局指导、监督。诊所医生深入农村,设立医疗站与巡回医疗,方便群众防疫治病。
  [=此处为表格(表5—19 联合诊所概况简表)=] 卫生保健站农村卫生保健站,原名医疗站,于1955年初级农业合作社时组建,每社1所。当时或称保健室,或称卫生室,称呼不一。每室1至3人,为社员治疗小伤小病,兼管病疫预防及环境卫生工作。1958年大部分撤销。
  至1956年全县共训练医疗、保健人员172人。
  1968年兴办合作医疗,各生产大队均办起合作医疗站,站内配1至3人。医务人员多从当地农民中选送,经短期培训的“赤脚医生”,其报酬由大队公益金中开支。合作医疗基金按每人每年交纳1至2元不等,由三级分摊负担:个人负担50%,大队负担30%,小队负担20%。少数为二级负担。参加合作医疗者免费治病,严重患者经医疗站同意外出求医,可报销医疗费30—50%不等,有的可全报。
  至1979年,全县共有医疗站134所。
  1981年后,医疗站实行承包责任制。
  1985年改为卫生保健站,时有各类保健站125所,有医生142名。 (三)私营医院、诊所私立医院慈济保安医院民国十四年(1925)由“万民慈济会”创办,设于城外琴江东岸宝福院内玉皇坛。院内仅设中医。资金集股而成,每户投资银币五毫。院方发给股东证明,凭证施医,减半收取药费。非股东求医,按市价发药。民国二十年歇业。
  私立琴江医院民国三十五年,由石城高田人温世灿、温瑞兄弟创办。院设琴江镇今金华路四、六号店房。院内仅设西医,有工作人员3人。三十七年秋歇业。
  私人诊所私家行医,源远流长。封建王朝时期石城未见官办医院的记载,官民病伤全由民间医生治疗。史载名医有陈在镗、赖裕光、李乔与等。
  陈在镗明代屏山新坊人,生卒时间不详。据清乾隆十年《石城县志》载:其人“医妙针法,家富,好行其德,效不取钱”。
  赖裕光字素园,清雍、乾时小弼村人,邑生员,有医名。知县孙绪煌赞其“拈来是道,触手皆春”,并赠以“春贮太和”匾额。
  李乔与清嘉、道年间石中里汉坑人,素有医名,著述有《一中辑略》,可惜失散。
  民国时期,县城及乡间集市,乃至农村亦有私人诊所开业行医。至解放前夕,全县计有各类医务人员94人,私人开业者89人。其中市镇65人,农村24人。
  解放后,初期有少数私人开业行医,后陆续加入政府卫生院或合作医疗队伍。1982年后政府再度允许私人开业行医。此后有一些曾从事过医疗工作,或学过医者,先后申请私人开业,经卫生部门考核、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审查,发给营业执照。他们或于集市坐店行医,或在农村流动出诊,成为当前国家医疗队伍辅助力量。迄至1985年底,全县有私营医、药个体户71户,执照行医者71人。其中琴江镇11人,木兰2人,高田2人,小松13人,丰山5人,小别1人,观下6人,屏山8人,珠坑3人,大由3人,横江9人,小姑2人,龙岗1人,洋地5人。上述人员多为游医,部分建诊所未挂牌,挂牌诊所仅琴江镇两家。
  (四)医疗队医疗队为临时医疗组织,到基层巡回医疗一段时间,即撤回解散,其队员各归建制。
  石城县医疗队 1965年5月首次组建。当时石城县人民委员会根据毛泽东主席“六·二六”指示精神,抽调县人民医院医师5名组成“六·二六”医疗队,至岩岭公社与当地卫生院医务人员合作,为山区人民医治疾病。该队于岩岭巡回医疗,为不少群众治愈病痛,并成功地抢救一例昏迷7天的重型乙型脑炎病人。当年9月结束返县。
  是年10月又组建两支医疗队下到屏山公社,一队从事麻风病调查,另一队至征鹏坑水库,为工地民工治病。翌年4月结束返县。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队 1968年3月,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六·二六”医疗队来石城。该队有麻醉科、脑外科、内科、泌尿外科、五官科、胸外科主治医师,普外、神经、眼科、皮肤科、牙科、妇科医师,以及药剂师、检验师、护士长、血库技师等40余名高、中级医务人员。来县后至小松、高田、横江、洋地等地巡回医疗。他们爬山涉水为山区人民送医送药,热心辅导当地医务人员,为石城培养出一批医务人才,后队员陆续调回,末批至1974年才离开石城。
  庐山疗养院“六·二六”医疗队由庐山疗养院10名医师组成,于1968年7月来石城,分赴岩岭、高田两公社,同年10月撤回。
  赣州地区“六·二六”医疗队由赣州地区调集驻赣州市医院10余名医师组成,于1968年8月来石城,分驻屏山、洋地两公社,同年10月撤回。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