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图书阅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701
颗粒名称: 二、图书阅览
分类号: G252.2
页数: 1
摘要: 国民党石城县党部图书馆民国二十四年,国民党石城县党部开办图书馆,设县党部署内。配职员2名,每年县政府拨给经费200元作购置图书之用。三十一年县成立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并入为图书阅览室。民众阅报处据民国二十四年度《江西教育统计》载:是年石城有民众阅报处6个,配职员6人,每年经费205元,上报平均每日参加阅读人数105人。石城县图书馆县图书馆前身为县文化馆图书室。农村图书阅览由乡镇文化站负责,各乡镇文化站均设有图书阅览室。1977年县文化馆图书室制备流动图书箱15个,每箱配备一批书籍,发给各文化站,定期轮流借阅。现有乡镇图书室15个,藏书4500余册;有工矿企业图书资料室28个,藏书3万余册。
关键词: 阅览工作 阅览室

内容

国民党石城县党部图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党石城县党部开办图书馆,设县党部署内。配职员2名,每年县政府拨给经费200元作购置图书之用。三十一年县成立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并入为图书阅览室。
  民众阅报处据民国二十四年度《江西教育统计》载:是年石城有民众阅报处6个,配职员6人,每年经费205元,上报平均每日参加阅读人数105人。
  石城县图书馆县图书馆前身为县文化馆图书室。1951年石城县文化馆成立,馆内即辟有图书阅览室,指派专人管理。此后随着文化馆的发展,又增设藏书室、展览橱窗等设施。后藏书日多、读者日众,馆内以中小型图书分类法对藏书进行分类编目整理,发放图书借阅证,进行外借阅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馆遭到“冲击”,上万册图书散失几尽。1976年“文革”结束后,重整图书室,逐年购置新书,藏书增至3万余册。1983年5月30日发生水灾,当晚洪水猝然入城,淹没图书2万余册。
  1983年11月,图书室由县文化馆析出,成立石城县图书馆,仍在文化馆内办公。现馆内设采编、外借、报刊阅览、少儿阅览等室,有职工6人。现有藏书万余册,订期刊195种,报纸21种,近年年平均接待读者2万余人。
  1985年县拨原人民会场供图书馆建业务大楼,现正筹备建造新馆舍。
  农村图书阅览由乡镇文化站负责,各乡镇文化站均设有图书阅览室。1977年县文化馆图书室制备流动图书箱15个,每箱配备一批书籍,发给各文化站,定期轮流借阅。现有乡镇图书室15个,藏书4500余册;有工矿企业图书资料室28个,藏书3万余册。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