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剧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94
颗粒名称: 二、剧团
分类号: J891.3
页数: 3
摘要: 石城县苏维埃戏曲团 1934年夏,中央苏维埃剧团“蓝衫团”,派石城籍演员李赛莲等4人回县组织剧团。他们在县城各列宁小学招收青少年10余名进行集训,在此基础上成立石城县苏维埃戏剧团,亦称“蓝衫团”。不久更名苏维埃戏曲团,简称“苏曲团”,属县办专业文工团。计有演职员50余名,所演节目有《农民舞》、《海军舞》、《粉碎敌人乌龟壳》等歌舞。时县委宣传部长曾亲自率团赴各地宣传演出,演出之暇,则帮助军烈属劳动。演出活动一直坚持到10月5日,翌日,被国民党军冲散后消失。石城京剧团京剧团前身为戏曲班“新金福莲”。后陆续收进一些流动艺人,规模日大,1951年改名石城县群众京剧团。未久,江西省及赣州地区文化部门派员前来处理,将其解散。
关键词: 歌剧院 剧团管理

内容

石城县苏维埃戏曲团 1934年夏,中央苏维埃剧团“蓝衫团”,派石城籍演员李赛莲等4人回县组织剧团。他们在县城各列宁小学招收青少年10余名进行集训,在此基础上成立石城县苏维埃戏剧团,亦称“蓝衫团”。不久更名苏维埃戏曲团,简称“苏曲团”,属县办专业文工团。计有演职员50余名,所演节目有《农民舞》、《海军舞》、《粉碎敌人乌龟壳》等歌舞。时县委宣传部长曾亲自率团赴各地宣传演出,演出之暇,则帮助军烈属劳动。演出活动一直坚持到10月5日(小松圩宣传),翌日,被国民党军冲散后消失。
  石城京剧团京剧团前身为戏曲班“新金福莲”。1950年,原广昌水南赣剧班“赣闽大舞台”部分艺人,与原浙江京剧班“金福莲”蔡麟童(注)等,于石城联合组班,取名“新金福莲”,举蔡为领班,不久进驻县城。后陆续收进一些流动艺人,规模日大,1951年改名石城县群众京剧团。1955年县人委派员驻团整顿,翌年改名地方国营石城县京剧团,为自负盈亏单位。
  改为群众京剧团后,在戏剧“三改”(改戏、改人、改制)中,团内建立团委会、艺委会、共青团、工会等组织,制度日益健全。人员亦由6人增至52人,表演、演奏、后勤人员俱备,生、旦、净、丑齐全。时演职员自挑行李、服装、道具,爬山涉水深入山区、农村,为群众演戏,年均演出300场以上。演出剧目亦有“推陈出新”,曾上演《红松林》、《降龙伏虎》、《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且开展了剧本创作,编演了《为了红旗》、《武夷山下破匪案》等剧目。
  因京剧艺术与石城群众欣赏习惯不适,剧团难于生存。1960年广东韶关市筹建京剧团,石城县政府与其洽商,将其移送韶关。
  1963年部分艺人流返石城,自发组建石城县京剧团。未久,江西省及赣州地区文化部门派员前来处理,将其解散。
  注:蔡麟童(1921—1957)浙江温州人,自幼随父学艺,为沪杭嘉派帘外演员。后入福建,于龙岩参加京剧班“金福莲”。1950年至石城,与一些赣剧艺人组成京剧班“新金福莲”,任文武总管事。后改戏班为剧团,任团长。其人文武戏艺技俱精,尤长武功。以文、武小生为本行,兼通净、末、丑,且能串演旦角,艺术全面,戏路开阔,在赣南闽西一带有一定声誉。石城县采茶剧团 1960年元月,县抽调27名青年业余文艺爱好者,组成石城县专业采茶剧团。5月将其中23人送赣州文艺学校,学习赣南采茶戏传统艺术,后确定为赣南采茶剧种。初为国营单位,驻县文化馆(南大街陈家祠)。1962年后为县办集体单位,实行自负盈亏,驻北门张家祠。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改名石城县红卫文工团,翌年解散。
  1969年县革委会召回部分演职员,又从农村招收一批青年,于县工会礼堂集训,翌年春成立石城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俗称文宣队),1974年改名石城县采茶剧团。重建后为国营体制,人员增至50余人,移驻西华路原县文化馆办公楼。
  原剧团在1960至1965年间,每年向全县作一、二次巡回演出,此外还到福建三明、龙岩,广东汕头、梅县等地区及本省邻县作交流演出。初以演传统戏为主,1964年后改演现代戏,曾排演《红松林》、《红珊瑚》、《江姐》等一批优秀现代戏。也开展了剧本创作,编演过《焦裕禄》、《首战平型关》等大戏。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价值2万余元的服装、道具及全部艺术资料被焚烧殆尽,艺术活动中止。
  县文宣队时,初仅在县内巡回演出,以演唱歌舞、说唱为主,皆为配合当时政治活动自编自演。后改演京剧“样板戏”,曾排演《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等。1974年重建剧团后始陆续上演其他现代戏,逐步恢复采茶音乐,实行售票演出,活动范围亦扩展到闽赣边境数地、县。自1970至1977年间,赣州地区每年举行一次创作剧目会演,石城皆出队参加。其中大型革命历史剧《罗山烈火》、小戏《好当家》、《一尾大鲤鱼》以及灯彩《喜庆公社大丰年》等,都曾获得好评。
  1977年后恢复传统、古装剧目及采茶传统艺术。迄至1985年,计排演大戏22台,中小型戏11个,演出1323场,售票收入18万余元。其中《秦香莲》、《狸猫换太子》等,在赣、闽、粤数百个剧场演出,历三四年不衰,是为全盛时期。1984年后集中力量抓《花灯仙子》剧目创作,此举引起了省地文化部门的高度关注。
  民间剧团解放前石城有5个剧种建过职业、半职业班社。其中建立最早者为福村祁剧串堂班,由监生刘政宜约建于清乾、嘉年间。因其所演剧目多能为封建士大夫所接受,故官府不禁,士庶欢迎。其中《万寿图》、《逼桃花》等至今犹有一定的影响。民国时期,深受中下层群众欢迎的采茶戏崛起,它虽不能登“大雅之堂”,然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其传统剧目《骆马桥》、《胡公子上青龙山》、《才郎别店》等,曾一度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采茶戏班中,尤以王富兴(注)等组建的丹阳半班声誉最著。
  上述班社中,丹阳半班为采茶与木偶混合班,沙塅线班为木偶、京剧混合班。良溪半班与高田福兴堂线班一直保留至解放后,其余均在解放前先后消亡。此外,长溪狮灯会有时亦演京戏,当时在地方上且小有名气。
  注:王富兴(1917—1967),又名搭子,横江齐贤人。少年从师学木偶,抗日战争期间,宁都采茶盛行,改学采茶戏,改原木偶戏班“从福堂”为丹阳半班,自任旦角。其从艺严谨好学,不为社会流言易志,手眼身法步皆有研究,尤以扇子花、手帕功为精。其戏班巡回于石城、瑞金、宁都、宁化一带,颇有声誉。 [=此处为表格(表5—9 解放前民间戏剧班社情况简表)=] 解放后五十年代,农村普遍建立俱乐部,不久,一些俱乐部演唱队演变为业余剧团。“文革”中,业余剧团全部解散,重建一批文艺宣传队。“文革”后部分文宣队改为业余剧团。
  业余剧团除了上演古装传统戏外,还大量上演现代戏,开展自编自演活动,曾挖掘出一批地方传统戏,创作出大量小节目,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曾多次组队参加县、地、省文艺会(调)演。业余剧团多无常年活动,且时起时落,断断续续,其中以福村剧团活动最为经常,20余年几无中断。
  [=此处为表格(表5—10 1984年业余剧团情况简表)=]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