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艺创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89
颗粒名称: 二、文艺创作
分类号: I024
页数: 4
摘要: 石城文学创作,北宋时即有记载,进士许褒喜诗文,著有《兰谷集》、《漫游诗草》等专集。明季举人熊懋官、廖应兆等都是较有成就的作者。明朝200余年间,先后出现诗文专著26部,其中熊申(休甫)著书7部。清朝文风更盛,出诗文集45部,温朝缙、邓斗光、温健、黄大壎等成绩最著。其中温健著书2部24卷。同时还出现了李云裳、李仙裳姐妹诗人。可惜这些诗文集著均已散佚。民国时期仅见有散篇著述,无专集传世。解放以后,创作活动日趋活跃。此后,创作出一批小剧本、小演唱,在当地宣传演出。1981年召开“中秋文会”,集全县较有成绩的业余作者于一堂,交流思想,切磋艺术。这标志着业余文艺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内容与形式 文艺

内容

石城文学创作,北宋时即有记载,进士许褒喜诗文,著有《兰谷集》、《漫游诗草》等专集。明季举人熊懋官、廖应兆等都是较有成就的作者。明朝200余年间,先后出现诗文专著26部,其中熊申(休甫)著书7部。清朝文风更盛,出诗文集45部,温朝缙、邓斗光、温健、黄大壎等成绩最著。其中温健著书2部24卷。同时还出现了李云裳、李仙裳姐妹诗人。可惜这些诗文集著均已散佚。民国时期仅见有散篇著述,无专集传世。
  解放以后,创作活动日趋活跃。1955年县文化馆召开了全县业余文艺创作会议,学习党的文艺方针,开展业余文艺创作。此后,创作出一批小剧本、小演唱,在当地宣传演出。1958年“大跃进”中,全县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县文化馆出版文艺刊物《石城文艺》。1962年后文艺创作队伍日益壮大,创作活动更加兴旺。1964年县收集文艺作品400余篇,进行评优授奖。1966年“文革”开始后,业余创作中断,文化馆、站所有文艺资料咸遭毁灭。1977年后,文化馆、站积极组织业余文艺队伍,建立稿费制度,出刊物为作者提供发表园地。1979年将不定期刊物《文艺作品选》,改为较稳定的《石城群众文艺》,翌年再改《琴江》。几年间石城作者先后发表文艺作品600余件。其中有小说《重圆》、《爱人》、《心声》,报告文学《功臣在深山》,诗歌《耕耘篇》,小戏剧《让子》等一批较好的作品。1981年召开“中秋文会”,集全县较有成绩的业余作者于一堂,交流思想,切磋艺术。这标志着业余文艺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3年县组织文化馆、站干部与业余作者,开展民间文学(故事、传说、谜语、民谚)搜集整理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共采得故事、传说450余篇,谜语、谣谚500余条(首)。经遴选、整理后,将其中25篇故事编成《石城县民间故事选》(第一集),铅印成书。并向赣州地区及其他地方刊物选送一批,被采用刊登21篇。
  音乐石城音乐创作源出民间。自古以来,石城人民便创作出众多具有明显闽赣山区特色的山歌曲调。明朝后采茶音乐流行,石城则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倒采茶》歌曲。另外还创造出一批风格独特的锣鼓经,其中《累累经》最有特色。
  解放以后着重于为当地表演团体创作乐曲,创作出独唱歌曲《春光美》、《村外的小桥》、《前进,英雄的汽车兵》,男女二重唱《毛委员当年上井冈》、《书记参观回乡来》、《红区山水变了样》等较好的群众歌曲。1973年赖德仁、赖才芹创作的《石城民歌组曲》,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采用播放。1978年赖德仁、赖才芹创作的《曲曲乡音传深情》又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福建前线广播电台采用播放。
  1955年县文化馆即着手搜集民间音乐作品,翌年春采取文艺骨干采风与业余文艺工作者铺开搜集相结合,搜得灯歌、小调、戏曲、曲牌等40余首,集成石城民间音乐资料。1957年后几年中,多次进行传统表演艺术会演,从中挖掘出一批传统音乐。1981年起,县文化馆再次组织力量进行民歌普查,于小松、丰山、屏山、大由、小姑等地搜录山歌、灯歌、小调、风俗歌曲、革命历史歌曲等110余首,整理出52首,编成《石城县民间歌曲选集》一部,并选送10余首编入江西民歌集。
  美术摄影古时文人多擅书画,宋绍兴间,县人韩祐善写生,曾任朝廷画院祗侯。清季秋溪人赖襄善画花鸟,尤工芭蕉。城厢黄先宫善画竹、牛、螃蟹。黄道清善书法,其楷书得王羲之笔法,至晚年尤为劲健,当时得其片纸只字如获至宝。秋溪人赖新工于山水及写意人物,而画松技艺尤精,与当时分宜万上遴画梅,南城吴广照画兰竹,合称“江右三绝”。民国时屏山陈方以画墨竹著称,晚年作品尤为工妍。书画大师张大千至推誉其为“元代以后写竹之第一人”。台湾曾出版《芷町书画集》行世。黄大壎之女黄宗默留法进修油画,有多幅作品参加沙龙画展,其中一些被法国制成名信片发行。青年作者陈愿煌,曾在南昌举办私人画展,并印成《陈愿煌近墨》画册发行。
  解放之初,群众美术创作兴起,1958年后出现群众性的壁画、宣传画创作活动。1964年县文化馆出刊《美术作品选印》。1978年后,一批作品先后在省、地及闽赣两省十四县群众文化交流会展出,有的被省乃至中央一级刊物或美展选用。其较佳者有梁恩闰的电影广告画《蝙蝠》,陈贤桢等的科普画《钨都画宝》,水粉画《钽铌姑娘》、《追捕》,黄光琴的羽毛画《白孔雀》,还有其他业余作者创作的装饰画《莫让年华付水流》、《生命》,国画《花鸟四幅》、《花鸟二幅》、《春色旖旎》、《富》,工艺美术《中国特产》、《助人为乐》等。
  1981年后摄影创作兴起,一批作品在省、地发表或展出。其中较佳者有《仙人球花》、《慢慢下》、《童年憧憬》、《蚌壳舞》、《乐在其中》、《闹元霄》等。温礼明的《水漫琴江镇》记下了1983年5月30日石城特大洪水实况,《远方来客》留下了1984年千余只白鹭驻足石城的情景。
  舞蹈历史上石城人民曾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形成以表现欢乐的灯舞,表现武艺的狮舞及带迷信色彩的宗教舞等类型。解放以来,舞蹈创作几未间断,但多为灯舞、学生舞,纯舞蹈节目较有艺术价值者,有1965年创作的《砍竹麻》、1977年创作的《莲乡新曲》及1985年从巫舞中提炼的《熔炼》。1984年县成立民舞编辑领导小组及民舞普查录相工作办公室,组织文艺干部开展全县性民舞普查。随后办公室抽调一批文艺骨干,于县城集中整理,复原一批舞蹈节目,进行录相及文字记录。以大型组合灯舞《倒采茶》为重点,发掘整理出一批民间舞蹈,基本上理清了石城民舞的类目、艺术特色。此次整理,使巫舞《炼将》、道教舞《点莲灯》的艺术成分得以保留,使民俗舞《茶篮灯舞》、《船灯舞》、《砍竹麻》、《蚌壳舞》、《采茶舞》、《盾牌舞》、《狮灯舞》、《桥板灯舞》等重现芳华,成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成品,拟编《石城民舞集成》存世。
  此外,民间还流行过踩高跷,解放后又传入秧歌舞、腰鼓、莲枪等舞蹈形式。
  灯彩石城民间灯彩有悠久的历史,清乾隆十年(1745)《石城县志》就有“新春闹花灯”的记载。石城灯彩道具、舞蹈、音乐皆极优美,是别具一格的表演艺术形式。
  石城语言中,灯、丁同音,舞灯有祝愿丁口繁盛,庆贺吉祥之意,故深受人们欢迎。明清以来,新春舞灯之风盛行,农历元旦将至,乡村间一些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各种灯会,制作各式彩灯,自正月初一起,游村串户舞灯为戏,直至元霄“谢灯”为止,久之渐成习俗。
  石城灯彩有龙灯、茶篮灯、船灯、马灯、狮灯、八宝灯、桥板灯、蚌壳灯、秆龙灯等多种。旧时以龙灯为诸灯之首,有象征吉祥与敬天祈年之意。其他灯则多属喜庆娱乐活动。另有一类为醮祭而设的大型灯彩活动,如罗汉灯以一二百人操持各种人物、神仙、鬼怪、动物、花卉灯具,进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禳灾赐福。其后灯的制作、音乐、舞蹈亦为新春灯彩所吸收,形成丰富多彩的形式。龙灯、狮灯只有舞而无唱;茶篮灯、马灯、船灯、蚌壳灯、八宝灯等有舞有唱;稍子灯、桥板灯则舞唱俱无,纯属表现彩灯工艺;而秆龙灯实际无灯,以稻草扎成束,上插神香,由儿童操持。秆龙灯亦有象征丰收与敬天祈年之意,加之因属儿童活动,亦深受群众喜爱。
  石城民间灯彩具有如下艺术特色: 灯具美。除秆龙灯外,其余彩灯皆用各色纸张(近年亦有用纱绸者),编扎、画、剪、贴精制而成,具有形象逼真、色彩华丽、制作精工等特点。新春时节,各地灯彩争妍斗艳,常以灯具精美为优。
  舞姿美。龙灯、狮灯侧重舞蹈,表演时踏、摆、蹲、转,插以武艺,动作粗犷、豪放。茶篮灯一类,舞、唱结合,人物有旦、丑之分。其舞蹈,小旦轻盈、活泼,彩旦滑稽、泼辣,丑角诙谐、灵活,协同表演,情感交流,富有生活情趣。
  音乐美。石城灯彩有独创的锣鼓经与灯歌灯调。《累累经》为石城特有的打击音乐。它节奏紧凑明快,变化有致,用于龙灯、狮灯伴奏,与威武雄壮的灯具,粗犷豪放的舞姿配合,给人以阳刚之美的享受。而茶篮灯、船灯之类,吸收民间一些优美的民歌、小调,形成独特的灯歌、灯调。此类音乐,大都旋律优美而节奏明快,其中尤以《倒采茶》以其轻松、活泼、热情、质朴的格调,最能体现劳动人民情趣,而深受群众欢迎。
  历史上的民间灯彩,仅在群众中流行,在厅堂、庭院中演出,活动时间都在夜间,且仅在每年元霄节前。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将其加工整理,登台演出,使之进入文化艺术大雅之堂。尤其是1958年《跃进花灯》、《三杯酒》赴省演出夺优之后,更引起广大文艺界的重视。此后不断发展、日臻完美,1984、1985年赖德廉等创作的大型灯彩剧《花灯仙子》,使石城民间灯彩在文艺舞台上发出特异的光彩,成为祖国百花丛中一朵艳丽之花。
  附:曲艺说书堂班又叫“座堂班”,俗称“打茶围”。演唱时不化装,有的甚至不用乐器伴奏,叫“清唱”,一般配有管弦乐及梆鼓、板尺等小打击乐。所唱内容多为各种戏文选段,曲牌有京、昆、祁、汉诸剧种。旧时多用于茶馆酒肆,用以侑酒凑趣。解放后已无堂班,然其形式为艺人搬上舞台,称作说唱,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
  吹奏又称“吹打”或“锣鼓”。一般只有唢呐、锣鼓、胡琴、竹笛等乐器,酒席间大吹大打,为婚丧酒宴增添气氛。规模较大者亦有唱,多唱采茶剧戏文,近年亦唱革命歌曲。目前县内有不少此类专业户,多为业余文艺骨干。
  渔鼓演唱时以渔鼓(嘭筒)伴奏,又称“打嘭筒”,是一种较简单的演唱形式。旧时皆为坐唱,上门卖艺。演唱内容有《卖水记》、《茅棚记》、《赵玉麟与梁四珍》、《栾刀记》等古文,及《寡妇歌》、《长工歌》等小调。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将其搬上舞台,创作新词新曲并插入舞蹈,成为一种新型表演艺术。“文革”后创作的《彭大将军》等,皆为艺术性较高的作品。
  快板演说时伴以竹夹,故俗称“打竹夹”。旧时乞丐讨食时用以挨户表演,说词多为随口编凑。解放后加以提炼,填上新词,将其用于街头宣传或舞台演出。
  说书旧时街头常有艺人说书,演说《三国演义》、《今古奇观》等前朝古文、轶事。解放后已消失。
  讲故事为人们最普遍的娱乐之一。解放后,60年代曾大力提倡讲革命故事。县曾举办培训班,为农村培训故事员,并组织节目赴赣州地区参加故事会竞赛。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