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群众文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8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群众文艺
分类号: G24
页数: 7
摘要: 民国三十五年撤销,翌年恢复,迁忠烈祠,直至1949年解放前夕关闭。馆内辟有书报阅览室1间,订有报刊10余份,藏书两三百册,曾开展图书阅览、办壁报、出《新闻简报》、组织民众识字、业余篮球赛等馆办活动。石城县文化馆 1951年7月,县筹建人民文化馆,次年2月正式开馆,馆址设南大街陈家祠。1953年更名石城县文化馆,初定编4人,后增至八九人。1976年后人员增至12人。1981年参与倡导开展每年一届的闽赣两省十四县群众文化交流会,为发起县之一。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文化事业

内容

一、业务机构
   石城县民众教育馆
   石城县民众教育馆成立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驻县城南大街陈家祠(今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址),初编3人,次年增至5人,内设教导、艺术、总务、生计4组,因兼职者太多,平时仅有一二人工作。民国三十五年撤销,翌年恢复,迁忠烈祠,直至1949年解放前夕关闭。馆内辟有书报阅览室1间,订有报刊10余份,藏书两三百册,曾开展图书阅览、办壁报、出《新闻简报》、组织民众识字、业余篮球赛等馆办活动。
   石城县文化馆
   1951年7月,县筹建人民文化馆,次年2月正式开馆,馆址设南大街陈家祠。1953年更名石城县文化馆,初定编4人,后增至八九人。1961年迁县工会礼堂大楼办公,1966年于工会北侧建馆舍一幢(今采茶剧团驻地),翌年迁入。1968年与广播站、电影站、采茶剧团、新华书店合并,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0年分开,改称文化艺术馆,人员减至4人。1972年迁入城内东华路今址。1976年后人员增至12人。1981年复名石城县文化馆,负责社会文化宣传、群众文艺辅导、业余文艺创作、民间文艺搜集整理、科普宣传及文物管理等工作。1981年参与倡导开展每年一届的闽赣两省十四县群众文化交流会,为发起县之一。1984年被评为全省民舞集成先进单位。
   乡(镇)文化站
   1952年始办小松、横江两所区级文化站,每站配干部1名,行政上属区政府领导,业务受县文教科及县人民文化馆指导,工资由文化馆发放。1955年文化站由区自办,原公办人员调离,以半脱产人员代替。1958年“大跃进”中,文化站“遍地开花”,区乡文化站增至68个。翌年实行公社办文化馆,大队办文化站,生产队办文化室,全县计办文化馆16个,大队文化站128个,生产队文化室1504个。1961年进行调整,除横江公社文化站外,其余一律裁撤。1956至1966年,全县陆续恢复7个站,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站被冲垮,此后时建时废。1977年后陆续恢复与稳定,至1982年全县15个社镇站建齐,工作走上正轨。
   现乡(镇)文化站为民办公助性质,县文化馆给予业务指导。1985年有7名文化站工作人员转为国家干部。各站已基本实现有专职人员、活动场地、活动设施及稳定的经济来源,各乡(镇)驻地已成为文化活动中心。
   1981年龙岗、横江两文化站和工作人员获江西省群众文化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0年后乡间出现一些个体户文化室与文艺专业户,从事说唱、奏乐、图书销售、放映电视录相等业务。
   二、文艺创作
   文学
   石城文学创作,北宋时即有记载,进士许褒喜诗文,著有《兰谷集》、《漫游诗草》等专集。明季举人熊懋官、廖应兆等都是较有成就的作者。明朝200余年间,先后出现诗文专著26部,其中熊申(休甫)著书7部。清朝文风更盛,出诗文集45部,温朝缙、邓斗光、温健、黄大壎等成绩最著。其中温健著书2部24卷。同时还出现了李云裳、李仙裳姐妹诗人。可惜这些诗文集著均已散佚。民国时期仅见有散篇著述,无专集传世。
   解放以后,创作活动日趋活跃。1955年县文化馆召开了全县业余文艺创作会议,学习党的文艺方针,开展业余文艺创作。此后,创作出一批小剧本、小演唱,在当地宣传演出。1958年“大跃进”中,全县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县文化馆出版文艺刊物《石城文艺》。1962年后文艺创作队伍日益壮大,创作活动更加兴旺。1964年县收集文艺作品400余篇,进行评优授奖。1966年“文革”开始后,业余创作中断,文化馆、站所有文艺资料咸遭毁灭。1977年后,文化馆、站积极组织业余文艺队伍,建立稿费制度,出刊物为作者提供发表园地。1979年将不定期刊物《文艺作品选》,改为较稳定的《石城群众文艺》,翌年再改《琴江》。几年间石城作者先后发表文艺作品600余件。其中有小说《重圆》、《爱人》、《心声》,报告文学《功臣在深山》,诗歌《耕耘篇》,小戏剧《让子》等一批较好的作品。1981年召开“中秋文会”,集全县较有成绩的业余作者于一堂,交流思想,切磋艺术。这标志着业余文艺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3年县组织文化馆、站干部与业余作者,开展民间文学(故事、传说、谜语、民谚)搜集整理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共采得故事、传说450余篇,谜语、谣谚500余条(首)。经遴选、整理后,将其中25篇故事编成《石城县民间故事选》(第一集),铅印成书。并向赣州地区及其他地方刊物选送一批,被采用刊登21篇。
   音乐
   石城音乐创作源出民间。自古以来,石城人民便创作出众多具有明显闽赣山区特色的山歌曲调。明朝后采茶音乐流行,石城则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倒采茶》歌曲。另外还创造出一批风格独特的锣鼓经,其中《累累经》最有特色。
   解放以后着重于为当地表演团体创作乐曲,创作出独唱歌曲《春光美》、《村外的小桥》、《前进,英雄的汽车兵》,男女二重唱《毛委员当年上井冈》、《书记参观回乡来》、《红区山水变了样》等较好的群众歌曲。1973年赖德仁、赖才芹创作的《石城民歌组曲》,
  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采用播放。1978年赖德仁、赖才芹创作的《曲曲乡音传深情》又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福建前线广播电台采用播放。
   1955年县文化馆即着手搜集民间音乐作品,翌年春采取文艺骨干采风与业余文艺工作者铺开搜集相结合,搜得灯歌、小调、戏曲、曲牌等40余首,集成石城民间音乐资料。1957年后几年中,多次进行传统表演艺术会演,从中挖掘出一批传统音乐。1981年起,县文化馆再次组织力量进行民歌普查,于小松、丰山、屏山、大由、小姑等地搜录山歌、灯歌、小调、风俗歌曲、革命历史歌曲等110余首,整理出52首,编成《石城县民间歌曲选集》一部,并选送10余首编入江西民歌集。
   美术摄影
   古时文人多擅书画,宋绍兴间,县人韩祐善写生,曾任朝廷画院祗侯。清季秋溪人赖襄善画花鸟,尤工芭蕉。城厢黄先宫善画竹、牛、螃蟹。黄道清善书法,其楷书得王羲之笔法,至晚年尤为劲健,当时得其片纸只字如获至宝。秋溪人赖新工于山水及写意人物,而画松技艺尤精,与当时分宜万上遴画梅,南城吴广照画兰竹,合称“江右三绝”。民国时屏山陈方以画墨竹著称,晚年作品尤为工妍。书画大师张大千至推誉其为“元代以后写竹之第一人”。台湾曾出版《芷町书画集》行世。黄大壎之女黄宗默留法进修油画,有多幅作品参加沙龙画展,其中一些被法国制成名信片发行。青年作者陈愿煌,曾在南昌举办私人画展,并印成《陈愿煌近墨》画册发行。
   解放之初,群众美术创作兴起,1958年后出现群众性的壁画、宣传画创作活动。1964年县文化馆出刊《美术作品选印》。1978年后,一批作品先后在省、地及闽赣两省十四县群众文化交流会展出,有的被省乃至中央一级刊物或美展选用。其较佳者有梁恩闰的电影广告画《蝙蝠》,陈贤桢等的科普画《钨都画宝》,水粉画《钽铌姑娘》、《追捕》,黄光琴的羽毛画《白孔雀》,还有其他业余作者创作的装饰画《莫让年华付水流》、《生命》,国画《花鸟四幅》、《花鸟二幅》、《春色旖旎》、《富》,工艺美术《中国特产》、《助人为乐》等。
   1981年后摄影创作兴起,一批作品在省、地发表或展出。其中较佳者有《仙人球花》、《慢慢下》、《童年憧憬》、《蚌壳舞》、《乐在其中》、《闹元霄》等。温礼明的《水漫琴江镇》记下了1983年5月30日石城特大洪水实况,《远方来客》留下了1984年千余只白鹭驻足石城的情景。
   舞蹈
   历史上石城人民曾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形成以表现欢乐的灯舞,表现武艺的狮舞及带迷信色彩的宗教舞等类型。解放以来,舞蹈创作几未间断,但多为灯舞、学生舞,纯舞蹈节目较有艺术价值者,有1965年创作的《砍竹麻》、1977年创作的《莲乡新曲》及1985年从巫舞中提炼的《熔炼》。1984年县成立民舞编辑领导小组及民舞普查录相工作办公室,组织文艺干部开展全县性民舞普查。随后办公室抽调一批文艺骨干,于县城集中整理,复原一批舞蹈节目,进行录相及文字记录。以大型组合灯舞《倒采茶》为重点,发掘整理出一批民间舞蹈,基本上理清了石城民舞的类目、艺术特色。此次整理,使巫舞《炼将》、道教舞《点莲灯》的艺术成分得以保留,使民俗舞《茶篮灯舞》、《船灯舞》、《砍竹麻》、
  《蚌壳舞》、《采茶舞》、《盾牌舞》、《狮灯舞》、《桥板灯舞》等重现芳华,成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成品,拟编《石城民舞集成》存世。
   此外,民间还流行过踩高跷,解放后又传入秧歌舞、腰鼓、莲枪等舞蹈形式。
   灯彩
   石城民间灯彩有悠久的历史,清乾隆十年(1745)《石城县志》就有“新春闹花灯”的记载。石城灯彩道具、舞蹈、音乐皆极优美,是别具一格的表演艺术形式。
   石城语言中,灯、丁同音,舞灯有祝愿丁口繁盛,庆贺吉祥之意,故深受人们欢迎。明清以来,新春舞灯之风盛行,农历元旦将至,乡村间一些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各种灯会,制作各式彩灯,自正月初一起,游村串户舞灯为戏,直至元霄“谢灯”为止,久之渐成习俗。
   石城灯彩有龙灯、茶篮灯、船灯、马灯、狮灯、八宝灯、桥板灯、蚌壳灯、秆龙灯等多种。旧时以龙灯为诸灯之首,有象征吉祥与敬天祈年之意。其他灯则多属喜庆娱乐活动。另有一类为醮祭而设的大型灯彩活动,如罗汉灯以一二百人操持各种人物、神仙、鬼怪、动物、花卉灯具,进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禳灾赐福。其后灯的制作、音乐、舞蹈亦为新春灯彩所吸收,形成丰富多彩的形式。龙灯、狮灯只有舞而无唱;茶篮灯、马灯、船灯、蚌壳灯、八宝灯等有舞有唱;稍子灯、桥板灯则舞唱俱无,纯属表现彩灯工艺;而秆龙灯实际无灯,以稻草扎成束,上插神香,由儿童操持。秆龙灯亦有象征丰收与敬天祈年之意,加之因属儿童活动,亦深受群众喜爱。
   石城民间灯彩具有如下艺术特色:
   灯具美。除秆龙灯外,其余彩灯皆用各色纸张(近年亦有用纱绸者),编扎、画、剪、贴精制而成,具有形象逼真、色彩华丽、制作精工等特点。新春时节,各地灯彩争妍斗艳,常以灯具精美为优。
   舞姿美。龙灯、狮灯侧重舞蹈,表演时踏、摆、蹲、转,插以武艺,动作粗犷、豪放。茶篮灯一类,舞、唱结合,人物有旦、丑之分。其舞蹈,小旦轻盈、活泼,彩旦滑稽、泼辣,丑角诙谐、灵活,协同表演,情感交流,富有生活情趣。
   音乐美。石城灯彩有独创的锣鼓经与灯歌灯调。《累累经》为石城特有的打击音乐。它节奏紧凑明快,变化有致,用于龙灯、狮灯伴奏,与威武雄壮的灯具,粗犷豪放的舞姿配合,给人以阳刚之美的享受。而茶篮灯、船灯之类,吸收民间一些优美的民歌、小调,形成独特的灯歌、灯调。此类音乐,大都旋律优美而节奏明快,其中尤以《倒采茶》以其轻松、活泼、热情、质朴的格调,最能体现劳动人民情趣,而深受群众欢迎。
   历史上的民间灯彩,仅在群众中流行,在厅堂、庭院中演出,活动时间都在夜间,且仅在每年元霄节前。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将其加工整理,登台演出,使之进入文化艺术大雅之堂。尤其是1958年《跃进花灯》、《三杯酒》赴省演出夺优之后,更引起广大文艺界的重视。此后不断发展、日臻完美,1984、1985年赖德廉等创作的大型灯彩剧《花灯仙子》,使石城民间灯彩在文艺舞台上发出特异的光彩,成为祖国百花丛中一朵艳丽之花。
   附:曲艺 说书
   堂班 又叫“座堂班”,俗称“打茶围”。演唱时不化装,有的甚至不用乐器伴奏,
  叫“清唱”,一般配有管弦乐及梆鼓、板尺等小打击乐。所唱内容多为各种戏文选段,曲牌有京、昆、祁、汉诸剧种。旧时多用于茶馆酒肆,用以侑酒凑趣。解放后已无堂班,然其形式为艺人搬上舞台,称作说唱,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
   吹奏 又称“吹打”或“锣鼓”。一般只有唢呐、锣鼓、胡琴、竹笛等乐器,酒席间大吹大打,为婚丧酒宴增添气氛。规模较大者亦有唱,多唱采茶剧戏文,近年亦唱革命歌曲。目前县内有不少此类专业户,多为业余文艺骨干。
   渔鼓 演唱时以渔鼓(嘭筒)伴奏,又称“打嘭筒”,是一种较简单的演唱形式。旧时皆为坐唱,上门卖艺。演唱内容有《卖水记》、《茅棚记》、《赵玉麟与梁四珍》、《栾刀记》等古文,及《寡妇歌》、《长工歌》等小调。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将其搬上舞台,创作新词新曲并插入舞蹈,成为一种新型表演艺术。“文革”后创作的《彭大将军》等,皆为艺术性较高的作品。
   快板 演说时伴以竹夹,故俗称“打竹夹”。旧时乞丐讨食时用以挨户表演,说词多为随口编凑。解放后加以提炼,填上新词,将其用于街头宣传或舞台演出。
   说书 旧时街头常有艺人说书,演说《三国演义》、《今古奇观》等前朝古文、轶事。解放后已消失。
   讲故事 为人们最普遍的娱乐之一。解放后,60年代曾大力提倡讲革命故事。县曾举办培训班,为农村培训故事员,并组织节目赴赣州地区参加故事会竞赛。
   三、宣传娱乐活动
   业余文娱活动
   长期以来,右城民间便有自发组织会社,利用新春或各种会期,举行舞灯、演戏、舞狮、划龙船、装故事、放焰火、猜灯谜等群众娱乐活动。
   苏区时期,县宣传部、文化部利用文艺形式,于石城、太雷两县,发动群众组织起数十个文艺宣传队及工农剧社,开展文艺宣传活动时多用民间流行的曲调,填上革命内容的歌词,在群众中教唱或进行集会宣传。其中《十二月革命歌》、《十骂反革命》、《十送郎》、《新十杯酒》等,直到解放后犹有传唱。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学校亦曾组织学生到民间进行文艺宣传,并自编出一些宣传抗日、教化民众的好节目。其中《贺新年》、《戒烟(鸦片)歌》等,曾受江西省《民国日报》表扬。
   解放后,群众文化娱乐更加活跃。1949年10月后各乡村纷纷建立歌咏队、秧歌队,配合建政权、搞土改,开展宣传活动。在此基础上,全县普遍组建俱乐部,举办歌咏会、故事会、报告会,开展文艺演出及各种游艺活动。至1958年,全县俱乐部达358个,歌咏队365个,演唱队347个。活动从演出歌舞发展至上演《白毛女》、《赤叶河》、《王秀鸾》等大型戏剧。随后一批俱乐部内演唱队发展为业余剧团。1960年前后,全县已有业余剧团92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文艺节目被列为“毒草”查禁,全县数十个俱乐部、业余剧团皆遭冲击。代之而起的是数以百计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学唱毛主席语录歌,演出京剧“样板戏”及一些对口词、表演唱之类小节目。1978年后一段时间,业余
  文艺活动空前活跃。县文化馆培训了数批文艺骨干,组织了多次文艺会(调)演,不少创作节目参加地、省会(调)演。
   会(调)演
   会演活动始于苏区时期,时石城、太雷两县均举行过业余文艺宣传队、工农剧社歌咏比赛。
   解放后,会(调)演成为推动业余文娱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1955年举行解放后首次农村业余剧团会演,各区乡派代表队参加,人数达400余名,演出节目112个。其间选出《蚌壳舞》、《连心菜》、《盾牌舞》、《家庭风波》(小戏)等10个优秀节目进行了公演,推选出5个节目出席赣州地区首届农村文艺会演,一些节目受到嘉奖。
   1956年举行全县民间艺术暨苏区文艺专场演出。通过会演,挖掘、整理出《倒采茶》、《卖花线》等一批民间优秀节目。翌年《倒采茶》赴地区会演,获优秀节目奖。
   1958、1959两年县组织创作节目参加地区及省会(调)演,创作出灯彩《采桑》、《跃进花灯》、《十杯酒》(后改《三杯酒》)及小戏《红花迎春》、歌舞《草坡春》、小舞剧《珠江红旗》等一批较好的节目。赖德廉、何茂隆等创作的《三杯酒》被省评为优秀节目,拍了电影纪录片。
   1965年县分别于屏山、横江两地组织了《四季花果香》、《砍竹麻》等节目,出席赣州地区文艺会演,均受到奖励。
   1976年秋,县文化馆举办文艺表演干训班,创作出渔鼓《周总理是俺大寨人》、方言表演唱《画漫画》、小戏《红卫河边》、舞蹈《莲乡新曲》等节目赴地区会演,均受到好评。其中赖盛庭、郝树华创作的《周总理是俺大寨人》由地区排练赴省调演,被评为优秀节目,编入会刊出版。同年组织的另一台节目小演唱《赶夜市》、相声《开车》等参加地区职工业余会演,《开车》被选送参加省调演。
   1979年由琴江镇、观下、屏山、横江、龙岗等公社及县商业局、石城钽铌矿等单位,联合排练的灯彩《迎春花灯》、渔鼓《朱德同志查菜钱》、小演唱《我们的好总理》及歌曲《前进,英雄的汽车兵》、《毛委员当年上井岗》、《书记参观回乡来》等,均在省、地会演中获得好评。廖颂真、赖德仁等创作的《朱德同志查菜钱》获省二等奖,《迎春花灯》获地区一等奖,《前进,英雄的汽车兵》参加赣南“音乐之春”音乐会,获创作奖。
   四、文物管理
   石城无博物馆,文物工作由县文化馆负责。1956年县文化馆向省上报了宝福塔、标峰塔及海藏寺情况,后陆续搜集了部分传世文物。“文革”中,标峰塔、海藏寺及馆藏文物俱毁。
   1982年秋,县举办文物普查骨干训练班一期,后抽调21人组成两个文物普查小组,开展全县文物普查,至年底普查完毕,对地面文物、名胜古迹及流散文物作了摸底工作。翌年春又进行了复查。在普查中,获得新石器时代石器一件,商至西周白陶、印纹陶一批,发现了丰山唐、五代古窑址,同时收集历史、革命文物一批,交付馆藏。另外,向上级申报了宝福塔
  情况,获得省及中央有关部门支持,拨款维修;申报了后稷庙、五龙岩等10处古建筑、古迹,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县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举办石城县首次文物普查成果展览,同时组织人力编成《石城县文物志》(稿)一书待印。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