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文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83
颗粒名称: 第三十四章 文艺
分类号: J021
页数: 16
摘要: 石城文化艺术,受到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双重影响,有较明显的闽赣山区特色。文化艺术中,民间文艺源远流长,向称活跃。早在宋元间,便有戏剧流行,明清时即蔚为盛况。史载,新春闹花灯,春祭演戏剧,五月竞龙舟,秋后攘庙会,笙歌遍地,热闹非常。民国时采茶灯戏盛行。解放后,文艺之花竞相怒放,赢得了“歌舞之乡”的称誉。第一节机构组织一、行政机构政府设立领导文艺工作的机构,始于中华苏维埃时期。时县苏政府设立文化部,专司其事。翌年4月文化析出,成立石城县文化局。至1985年底,局机关共有职工5名。与会代表100名,选出文联委员,产生正副主席、秘书长,组成第一届委员会。5个协会共有个体会员128名。
关键词: 大众艺术 艺术

内容

石城文化艺术,受到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双重影响,有较明显的闽赣山区特色。文化艺术中,民间文艺源远流长,向称活跃。早在宋元间,便有戏剧流行,明清时即蔚为盛况。史载,新春闹花灯,春祭演戏剧,五月竞龙舟,秋后攘庙会,笙歌遍地,热闹非常。民国时采茶灯戏盛行。解放后,文艺之花竞相怒放,赢得了“歌舞之乡”的称誉。
  第一节机构组织一、行政机构政府设立领导文艺工作的机构,始于中华苏维埃时期。时县苏政府设立文化部,专司其事。民国二十四年(1935),县政府设第三科,管文教。解放后较长时期设文教(科)局,1984年文艺事业析出,与广播电视事业合并为文化广播电视局。翌年4月文化析出,成立石城县文化局。至1985年底,局机关共有职工5名。下辖文化馆、图书馆、采茶剧团、新华书店、电影公司、电影院及15个乡(镇)文化站。
  二、学术团体石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63年5月,县成立文艺学会筹备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消失。1985年6月,县召开文艺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县文联)。与会代表100名,选出文联委员,产生正副主席、秘书长,组成第一届委员会。县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协会5个学术团体同时成立,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县文联。5个协会共有个体会员128名。
  县文联秘书长为专职干部,主持日常工作,与县文化局合署办公,驻县电影公司。
  是年12月,县文联下属各协会会员发展至138人,其中30名被地区对口协会吸收为会员,3名被省对口协会吸收入会。
  第二节群众文艺一、业务机构石城县民众教育馆石城县民众教育馆成立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驻县城南大街陈家祠(今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址),初编3人,次年增至5人,内设教导、艺术、总务、生计4组,因兼职者太多,平时仅有一二人工作。民国三十五年撤销,翌年恢复,迁忠烈祠,直至1949年解放前夕关闭。馆内辟有书报阅览室1间,订有报刊10余份,藏书两三百册,曾开展图书阅览、办壁报、出《新闻简报》、组织民众识字、业余篮球赛等馆办活动。
  石城县文化馆 1951年7月,县筹建人民文化馆,次年2月正式开馆,馆址设南大街陈家祠。1953年更名石城县文化馆,初定编4人,后增至八九人。1961年迁县工会礼堂大楼办公,1966年于工会北侧建馆舍一幢(今采茶剧团驻地),翌年迁入。1968年与广播站、电影站、采茶剧团、新华书店合并,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0年分开,改称文化艺术馆,人员减至4人。1972年迁入城内东华路今址。1976年后人员增至12人。1981年复名石城县文化馆,负责社会文化宣传、群众文艺辅导、业余文艺创作、民间文艺搜集整理、科普宣传及文物管理等工作。1981年参与倡导开展每年一届的闽赣两省十四县群众文化交流会,为发起县之一。1984年被评为全省民舞集成先进单位。
  乡(镇)文化站 1952年始办小松、横江两所区级文化站,每站配干部1名,行政上属区政府领导,业务受县文教科及县人民文化馆指导,工资由文化馆发放。1955年文化站由区自办,原公办人员调离,以半脱产人员代替。1958年“大跃进”中,文化站“遍地开花”,区乡文化站增至68个。翌年实行公社办文化馆,大队办文化站,生产队办文化室,全县计办文化馆16个,大队文化站128个,生产队文化室1504个。1961年进行调整,除横江公社文化站外,其余一律裁撤。1956至1966年,全县陆续恢复7个站,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站被冲垮,此后时建时废。1977年后陆续恢复与稳定,至1982年全县15个社镇站建齐,工作走上正轨。
  现乡(镇)文化站为民办公助性质,县文化馆给予业务指导。1985年有7名文化站工作人员转为国家干部。各站已基本实现有专职人员、活动场地、活动设施及稳定的经济来源,各乡(镇)驻地已成为文化活动中心。
  1981年龙岗、横江两文化站和工作人员获江西省群众文化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0年后乡间出现一些个体户文化室与文艺专业户,从事说唱、奏乐、图书销售、放映电视录相等业务。
  二、文艺创作文学石城文学创作,北宋时即有记载,进士许褒喜诗文,著有《兰谷集》、《漫游诗草》等专集。明季举人熊懋官、廖应兆等都是较有成就的作者。明朝200余年间,先后出现诗文专著26部,其中熊申(休甫)著书7部。清朝文风更盛,出诗文集45部,温朝缙、邓斗光、温健、黄大壎等成绩最著。其中温健著书2部24卷。同时还出现了李云裳、李仙裳姐妹诗人。可惜这些诗文集著均已散佚。民国时期仅见有散篇著述,无专集传世。
  解放以后,创作活动日趋活跃。1955年县文化馆召开了全县业余文艺创作会议,学习党的文艺方针,开展业余文艺创作。此后,创作出一批小剧本、小演唱,在当地宣传演出。1958年“大跃进”中,全县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县文化馆出版文艺刊物《石城文艺》。1962年后文艺创作队伍日益壮大,创作活动更加兴旺。1964年县收集文艺作品400余篇,进行评优授奖。1966年“文革”开始后,业余创作中断,文化馆、站所有文艺资料咸遭毁灭。1977年后,文化馆、站积极组织业余文艺队伍,建立稿费制度,出刊物为作者提供发表园地。1979年将不定期刊物《文艺作品选》,改为较稳定的《石城群众文艺》,翌年再改《琴江》。几年间石城作者先后发表文艺作品600余件。其中有小说《重圆》、《爱人》、《心声》,报告文学《功臣在深山》,诗歌《耕耘篇》,小戏剧《让子》等一批较好的作品。1981年召开“中秋文会”,集全县较有成绩的业余作者于一堂,交流思想,切磋艺术。这标志着业余文艺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3年县组织文化馆、站干部与业余作者,开展民间文学(故事、传说、谜语、民谚)搜集整理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共采得故事、传说450余篇,谜语、谣谚500余条(首)。经遴选、整理后,将其中25篇故事编成《石城县民间故事选》(第一集),铅印成书。并向赣州地区及其他地方刊物选送一批,被采用刊登21篇。
  音乐石城音乐创作源出民间。自古以来,石城人民便创作出众多具有明显闽赣山区特色的山歌曲调。明朝后采茶音乐流行,石城则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倒采茶》歌曲。另外还创造出一批风格独特的锣鼓经,其中《累累经》最有特色。
  解放以后着重于为当地表演团体创作乐曲,创作出独唱歌曲《春光美》、《村外的小桥》、《前进,英雄的汽车兵》,男女二重唱《毛委员当年上井冈》、《书记参观回乡来》、《红区山水变了样》等较好的群众歌曲。1973年赖德仁、赖才芹创作的《石城民歌组曲》,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采用播放。1978年赖德仁、赖才芹创作的《曲曲乡音传深情》又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福建前线广播电台采用播放。
  1955年县文化馆即着手搜集民间音乐作品,翌年春采取文艺骨干采风与业余文艺工作者铺开搜集相结合,搜得灯歌、小调、戏曲、曲牌等40余首,集成石城民间音乐资料。1957年后几年中,多次进行传统表演艺术会演,从中挖掘出一批传统音乐。1981年起,县文化馆再次组织力量进行民歌普查,于小松、丰山、屏山、大由、小姑等地搜录山歌、灯歌、小调、风俗歌曲、革命历史歌曲等110余首,整理出52首,编成《石城县民间歌曲选集》一部,并选送10余首编入江西民歌集。
  美术摄影古时文人多擅书画,宋绍兴间,县人韩祐善写生,曾任朝廷画院祗侯。清季秋溪人赖襄善画花鸟,尤工芭蕉。城厢黄先宫善画竹、牛、螃蟹。黄道清善书法,其楷书得王羲之笔法,至晚年尤为劲健,当时得其片纸只字如获至宝。秋溪人赖新工于山水及写意人物,而画松技艺尤精,与当时分宜万上遴画梅,南城吴广照画兰竹,合称“江右三绝”。民国时屏山陈方以画墨竹著称,晚年作品尤为工妍。书画大师张大千至推誉其为“元代以后写竹之第一人”。台湾曾出版《芷町书画集》行世。黄大壎之女黄宗默留法进修油画,有多幅作品参加沙龙画展,其中一些被法国制成名信片发行。青年作者陈愿煌,曾在南昌举办私人画展,并印成《陈愿煌近墨》画册发行。
  解放之初,群众美术创作兴起,1958年后出现群众性的壁画、宣传画创作活动。1964年县文化馆出刊《美术作品选印》。1978年后,一批作品先后在省、地及闽赣两省十四县群众文化交流会展出,有的被省乃至中央一级刊物或美展选用。其较佳者有梁恩闰的电影广告画《蝙蝠》,陈贤桢等的科普画《钨都画宝》,水粉画《钽铌姑娘》、《追捕》,黄光琴的羽毛画《白孔雀》,还有其他业余作者创作的装饰画《莫让年华付水流》、《生命》,国画《花鸟四幅》、《花鸟二幅》、《春色旖旎》、《富》,工艺美术《中国特产》、《助人为乐》等。
  1981年后摄影创作兴起,一批作品在省、地发表或展出。其中较佳者有《仙人球花》、《慢慢下》、《童年憧憬》、《蚌壳舞》、《乐在其中》、《闹元霄》等。温礼明的《水漫琴江镇》记下了1983年5月30日石城特大洪水实况,《远方来客》留下了1984年千余只白鹭驻足石城的情景。
  舞蹈历史上石城人民曾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形成以表现欢乐的灯舞,表现武艺的狮舞及带迷信色彩的宗教舞等类型。解放以来,舞蹈创作几未间断,但多为灯舞、学生舞,纯舞蹈节目较有艺术价值者,有1965年创作的《砍竹麻》、1977年创作的《莲乡新曲》及1985年从巫舞中提炼的《熔炼》。1984年县成立民舞编辑领导小组及民舞普查录相工作办公室,组织文艺干部开展全县性民舞普查。随后办公室抽调一批文艺骨干,于县城集中整理,复原一批舞蹈节目,进行录相及文字记录。以大型组合灯舞《倒采茶》为重点,发掘整理出一批民间舞蹈,基本上理清了石城民舞的类目、艺术特色。此次整理,使巫舞《炼将》、道教舞《点莲灯》的艺术成分得以保留,使民俗舞《茶篮灯舞》、《船灯舞》、《砍竹麻》、《蚌壳舞》、《采茶舞》、《盾牌舞》、《狮灯舞》、《桥板灯舞》等重现芳华,成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成品,拟编《石城民舞集成》存世。
  此外,民间还流行过踩高跷,解放后又传入秧歌舞、腰鼓、莲枪等舞蹈形式。
  灯彩石城民间灯彩有悠久的历史,清乾隆十年(1745)《石城县志》就有“新春闹花灯”的记载。石城灯彩道具、舞蹈、音乐皆极优美,是别具一格的表演艺术形式。
  石城语言中,灯、丁同音,舞灯有祝愿丁口繁盛,庆贺吉祥之意,故深受人们欢迎。明清以来,新春舞灯之风盛行,农历元旦将至,乡村间一些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各种灯会,制作各式彩灯,自正月初一起,游村串户舞灯为戏,直至元霄“谢灯”为止,久之渐成习俗。
  石城灯彩有龙灯、茶篮灯、船灯、马灯、狮灯、八宝灯、桥板灯、蚌壳灯、秆龙灯等多种。旧时以龙灯为诸灯之首,有象征吉祥与敬天祈年之意。其他灯则多属喜庆娱乐活动。另有一类为醮祭而设的大型灯彩活动,如罗汉灯以一二百人操持各种人物、神仙、鬼怪、动物、花卉灯具,进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禳灾赐福。其后灯的制作、音乐、舞蹈亦为新春灯彩所吸收,形成丰富多彩的形式。龙灯、狮灯只有舞而无唱;茶篮灯、马灯、船灯、蚌壳灯、八宝灯等有舞有唱;稍子灯、桥板灯则舞唱俱无,纯属表现彩灯工艺;而秆龙灯实际无灯,以稻草扎成束,上插神香,由儿童操持。秆龙灯亦有象征丰收与敬天祈年之意,加之因属儿童活动,亦深受群众喜爱。
  石城民间灯彩具有如下艺术特色: 灯具美。除秆龙灯外,其余彩灯皆用各色纸张(近年亦有用纱绸者),编扎、画、剪、贴精制而成,具有形象逼真、色彩华丽、制作精工等特点。新春时节,各地灯彩争妍斗艳,常以灯具精美为优。
  舞姿美。龙灯、狮灯侧重舞蹈,表演时踏、摆、蹲、转,插以武艺,动作粗犷、豪放。茶篮灯一类,舞、唱结合,人物有旦、丑之分。其舞蹈,小旦轻盈、活泼,彩旦滑稽、泼辣,丑角诙谐、灵活,协同表演,情感交流,富有生活情趣。
  音乐美。石城灯彩有独创的锣鼓经与灯歌灯调。《累累经》为石城特有的打击音乐。它节奏紧凑明快,变化有致,用于龙灯、狮灯伴奏,与威武雄壮的灯具,粗犷豪放的舞姿配合,给人以阳刚之美的享受。而茶篮灯、船灯之类,吸收民间一些优美的民歌、小调,形成独特的灯歌、灯调。此类音乐,大都旋律优美而节奏明快,其中尤以《倒采茶》以其轻松、活泼、热情、质朴的格调,最能体现劳动人民情趣,而深受群众欢迎。
  历史上的民间灯彩,仅在群众中流行,在厅堂、庭院中演出,活动时间都在夜间,且仅在每年元霄节前。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将其加工整理,登台演出,使之进入文化艺术大雅之堂。尤其是1958年《跃进花灯》、《三杯酒》赴省演出夺优之后,更引起广大文艺界的重视。此后不断发展、日臻完美,1984、1985年赖德廉等创作的大型灯彩剧《花灯仙子》,使石城民间灯彩在文艺舞台上发出特异的光彩,成为祖国百花丛中一朵艳丽之花。
  附:曲艺说书堂班又叫“座堂班”,俗称“打茶围”。演唱时不化装,有的甚至不用乐器伴奏,叫“清唱”,一般配有管弦乐及梆鼓、板尺等小打击乐。所唱内容多为各种戏文选段,曲牌有京、昆、祁、汉诸剧种。旧时多用于茶馆酒肆,用以侑酒凑趣。解放后已无堂班,然其形式为艺人搬上舞台,称作说唱,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
  吹奏又称“吹打”或“锣鼓”。一般只有唢呐、锣鼓、胡琴、竹笛等乐器,酒席间大吹大打,为婚丧酒宴增添气氛。规模较大者亦有唱,多唱采茶剧戏文,近年亦唱革命歌曲。目前县内有不少此类专业户,多为业余文艺骨干。
  渔鼓演唱时以渔鼓(嘭筒)伴奏,又称“打嘭筒”,是一种较简单的演唱形式。旧时皆为坐唱,上门卖艺。演唱内容有《卖水记》、《茅棚记》、《赵玉麟与梁四珍》、《栾刀记》等古文,及《寡妇歌》、《长工歌》等小调。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将其搬上舞台,创作新词新曲并插入舞蹈,成为一种新型表演艺术。“文革”后创作的《彭大将军》等,皆为艺术性较高的作品。
  快板演说时伴以竹夹,故俗称“打竹夹”。旧时乞丐讨食时用以挨户表演,说词多为随口编凑。解放后加以提炼,填上新词,将其用于街头宣传或舞台演出。
  说书旧时街头常有艺人说书,演说《三国演义》、《今古奇观》等前朝古文、轶事。解放后已消失。
  讲故事为人们最普遍的娱乐之一。解放后,60年代曾大力提倡讲革命故事。县曾举办培训班,为农村培训故事员,并组织节目赴赣州地区参加故事会竞赛。
  三、宣传娱乐活动业余文娱活动长期以来,右城民间便有自发组织会社,利用新春或各种会期,举行舞灯、演戏、舞狮、划龙船、装故事、放焰火、猜灯谜等群众娱乐活动。
  苏区时期,县宣传部、文化部利用文艺形式,于石城、太雷两县,发动群众组织起数十个文艺宣传队及工农剧社,开展文艺宣传活动时多用民间流行的曲调,填上革命内容的歌词,在群众中教唱或进行集会宣传。其中《十二月革命歌》、《十骂反革命》、《十送郎》、《新十杯酒》等,直到解放后犹有传唱。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学校亦曾组织学生到民间进行文艺宣传,并自编出一些宣传抗日、教化民众的好节目。其中《贺新年》、《戒烟(鸦片)歌》等,曾受江西省《民国日报》表扬。
  解放后,群众文化娱乐更加活跃。1949年10月后各乡村纷纷建立歌咏队、秧歌队,配合建政权、搞土改,开展宣传活动。在此基础上,全县普遍组建俱乐部,举办歌咏会、故事会、报告会,开展文艺演出及各种游艺活动。至1958年,全县俱乐部达358个,歌咏队365个,演唱队347个。活动从演出歌舞发展至上演《白毛女》、《赤叶河》、《王秀鸾》等大型戏剧。随后一批俱乐部内演唱队发展为业余剧团。1960年前后,全县已有业余剧团92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文艺节目被列为“毒草”查禁,全县数十个俱乐部、业余剧团皆遭冲击。代之而起的是数以百计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学唱毛主席语录歌,演出京剧“样板戏”及一些对口词、表演唱之类小节目。1978年后一段时间,业余文艺活动空前活跃。县文化馆培训了数批文艺骨干,组织了多次文艺会(调)演,不少创作节目参加地、省会(调)演。
  会(调)演会演活动始于苏区时期,时石城、太雷两县均举行过业余文艺宣传队、工农剧社歌咏比赛。
  解放后,会(调)演成为推动业余文娱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1955年举行解放后首次农村业余剧团会演,各区乡派代表队参加,人数达400余名,演出节目112个。其间选出《蚌壳舞》、《连心菜》、《盾牌舞》、《家庭风波》(小戏)等10个优秀节目进行了公演,推选出5个节目出席赣州地区首届农村文艺会演,一些节目受到嘉奖。
  1956年举行全县民间艺术暨苏区文艺专场演出。通过会演,挖掘、整理出《倒采茶》、《卖花线》等一批民间优秀节目。翌年《倒采茶》赴地区会演,获优秀节目奖。
  1958、1959两年县组织创作节目参加地区及省会(调)演,创作出灯彩《采桑》、《跃进花灯》、《十杯酒》(后改《三杯酒》)及小戏《红花迎春》、歌舞《草坡春》、小舞剧《珠江红旗》等一批较好的节目。赖德廉、何茂隆等创作的《三杯酒》被省评为优秀节目,拍了电影纪录片。
  1965年县分别于屏山、横江两地组织了《四季花果香》、《砍竹麻》等节目,出席赣州地区文艺会演,均受到奖励。
  1976年秋,县文化馆举办文艺表演干训班,创作出渔鼓《周总理是俺大寨人》、方言表演唱《画漫画》、小戏《红卫河边》、舞蹈《莲乡新曲》等节目赴地区会演,均受到好评。其中赖盛庭、郝树华创作的《周总理是俺大寨人》由地区排练赴省调演,被评为优秀节目,编入会刊出版。同年组织的另一台节目小演唱《赶夜市》、相声《开车》等参加地区职工业余会演,《开车》被选送参加省调演。
  1979年由琴江镇、观下、屏山、横江、龙岗等公社及县商业局、石城钽铌矿等单位,联合排练的灯彩《迎春花灯》、渔鼓《朱德同志查菜钱》、小演唱《我们的好总理》及歌曲《前进,英雄的汽车兵》、《毛委员当年上井岗》、《书记参观回乡来》等,均在省、地会演中获得好评。廖颂真、赖德仁等创作的《朱德同志查菜钱》获省二等奖,《迎春花灯》获地区一等奖,《前进,英雄的汽车兵》参加赣南“音乐之春”音乐会,获创作奖。
  四、文物管理石城无博物馆,文物工作由县文化馆负责。1956年县文化馆向省上报了宝福塔、标峰塔及海藏寺情况,后陆续搜集了部分传世文物。“文革”中,标峰塔、海藏寺及馆藏文物俱毁。
  1982年秋,县举办文物普查骨干训练班一期,后抽调21人组成两个文物普查小组,开展全县文物普查,至年底普查完毕,对地面文物、名胜古迹及流散文物作了摸底工作。翌年春又进行了复查。在普查中,获得新石器时代石器一件,商至西周白陶、印纹陶一批,发现了丰山唐、五代古窑址,同时收集历史、革命文物一批,交付馆藏。另外,向上级申报了宝福塔情况,获得省及中央有关部门支持,拨款维修;申报了后稷庙、五龙岩等10处古建筑、古迹,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县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举办石城县首次文物普查成果展览,同时组织人力编成《石城县文物志》(稿)一书待印。
  第三节戏剧一、戏剧活动石城古代便有戏剧活动,宋元间便曾有杂剧出现,明清时空前流行。明崇祯《石城县志》载:“邑中祠祀春祭之日,群集馂余必演剧。”清乾隆“王志”载:“自二月至五月初旬,每祠演剧。不论祭祖多寡,各祠以无剧为辱,各房又以有剧为荣。以至优人杂沓,多至六、七班。剧资杂费不具论,每班约三十人,总计骤增二百余口……”道光“朱志”亦载:“宴会、赛神,则惟在城八月之城庙,在乡九月之柏中里高田将军庙,演戏浃旬,为最盛。”本县风俗,只要天下稍平,每逢新年、秋后、祭祀、赛神、修谱、打醮必有盛会。其间,地方乡绅常出面集资,请来戏班演戏,以禳灾求福,士庶同乐。按旧俗,正月伴随“菩萨出神”,要唱“新年戏”。赛神活动自初二、三至月底,此起彼伏攘会不止。此间演戏,少则七八夜,多则半月20天。农历四至六月兴唱“禾苗戏”以祈丰收,此时以演木偶戏居多。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鬼节”,各地多唱大台戏(京、祁、赣剧),以驱邪祟。八月初一为真君老爷(许逊)生日,各地举行神会,要唱“真君戏”。秋后农闲,若逢五谷丰登,民间喜乐,必有大型攘会。高田、屏山、大由、横江等圩镇,会期长达两三个月。商行会馆为招徕客商必请戏班前来演戏,此时多演连台本戏,日夜连场。
  苏区时期,各地纷纷组建“工农剧社”、俱乐部。1934年建立县专业剧团,演“革命戏”,每逢“五一”、“八一”等节日,多聚会演戏,有时还开展评比活动。解放后县有专业剧团,乡村中有业余剧团,逢新春、元旦、国庆等节,多有演出活动。亦曾多次组织全县业余剧团文艺会(调)演。此外,适逢党政有喜庆之事,多演戏以增热闹,新兵入伍常以演戏欢送。甚至各地举办物资交流会,亦请剧团演戏。此类活动日久渐成习俗。
  石城流行的剧种有采茶戏、京剧、祁剧、木偶戏、大腔戏等。
  采茶戏流行较早。据熊氏族谱载,明嘉靖间,举人熊懋官之子熊申即喜好采茶音乐,常“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清至民国,宁都采茶逐渐风靡全县,特别是下水(琴江下游)乡间,新春唱戏竟至清明、谷雨间,致使部分群众入迷债事。民国三十二年(1943)后,曾先后建过3个职业性戏班。解放后盛行赣南采茶戏。
  京剧民国初流入石城,抗日战争期间,沙塅、长溪先后建过班社,学演京剧。京剧音乐一时颇为流行,文人士子皆以为雅趣。解放后曾建过县京剧团,小松罗溪建过一个业余剧团。目前已无正式剧团,只有艺人在世,其戏曲艺术仍留在民间。
  祁剧俗称湖南戏,流入石城较早,清乾隆间福村即建过戏班。每逢新春,艺人结班走村串户舞马灯,有人相邀即登台演戏。民国时曾建过3个职业性戏班,现有5个业余剧团,多在琴江上游靠福建一带地方活动。
  赣剧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兰廖文武曾建过一个戏班,现仅有其曲调——南北词流行。
  木偶剧俗称傀儡戏,清至民国时颇为流行,曾先后建过4个戏班。石城木偶皆属线班(提线操纵),多唱汉剧、祁剧腔。现尚存一批艺人及一些木偶,演出活动较少。
  大腔戏解放后福建永安县戏曲普查中,据该县清水公社丰田南山大腔戏老艺人熊树德称:“元朝泰定间(一说明朝中叶),始祖熊明荣自江西石城将大腔戏带到丰田。”以此知元明间石城曾流行该剧种。清朝以后已不成独立剧种,仅有一些艺术成分保留在宗教艺术之中。
  二、剧团石城县苏维埃戏曲团 1934年夏,中央苏维埃剧团“蓝衫团”,派石城籍演员李赛莲等4人回县组织剧团。他们在县城各列宁小学招收青少年10余名进行集训,在此基础上成立石城县苏维埃戏剧团,亦称“蓝衫团”。不久更名苏维埃戏曲团,简称“苏曲团”,属县办专业文工团。计有演职员50余名,所演节目有《农民舞》、《海军舞》、《粉碎敌人乌龟壳》等歌舞。时县委宣传部长曾亲自率团赴各地宣传演出,演出之暇,则帮助军烈属劳动。演出活动一直坚持到10月5日(小松圩宣传),翌日,被国民党军冲散后消失。
  石城京剧团京剧团前身为戏曲班“新金福莲”。1950年,原广昌水南赣剧班“赣闽大舞台”部分艺人,与原浙江京剧班“金福莲”蔡麟童(注)等,于石城联合组班,取名“新金福莲”,举蔡为领班,不久进驻县城。后陆续收进一些流动艺人,规模日大,1951年改名石城县群众京剧团。1955年县人委派员驻团整顿,翌年改名地方国营石城县京剧团,为自负盈亏单位。
  改为群众京剧团后,在戏剧“三改”(改戏、改人、改制)中,团内建立团委会、艺委会、共青团、工会等组织,制度日益健全。人员亦由6人增至52人,表演、演奏、后勤人员俱备,生、旦、净、丑齐全。时演职员自挑行李、服装、道具,爬山涉水深入山区、农村,为群众演戏,年均演出300场以上。演出剧目亦有“推陈出新”,曾上演《红松林》、《降龙伏虎》、《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且开展了剧本创作,编演了《为了红旗》、《武夷山下破匪案》等剧目。
  因京剧艺术与石城群众欣赏习惯不适,剧团难于生存。1960年广东韶关市筹建京剧团,石城县政府与其洽商,将其移送韶关。
  1963年部分艺人流返石城,自发组建石城县京剧团。未久,江西省及赣州地区文化部门派员前来处理,将其解散。
  注:蔡麟童(1921—1957)浙江温州人,自幼随父学艺,为沪杭嘉派帘外演员。后入福建,于龙岩参加京剧班“金福莲”。1950年至石城,与一些赣剧艺人组成京剧班“新金福莲”,任文武总管事。后改戏班为剧团,任团长。其人文武戏艺技俱精,尤长武功。以文、武小生为本行,兼通净、末、丑,且能串演旦角,艺术全面,戏路开阔,在赣南闽西一带有一定声誉。
  石城县采茶剧团 1960年元月,县抽调27名青年业余文艺爱好者,组成石城县专业采茶剧团。5月将其中23人送赣州文艺学校,学习赣南采茶戏传统艺术,后确定为赣南采茶剧种。初为国营单位,驻县文化馆(南大街陈家祠)。1962年后为县办集体单位,实行自负盈亏,驻北门张家祠。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改名石城县红卫文工团,翌年解散。
  1969年县革委会召回部分演职员,又从农村招收一批青年,于县工会礼堂集训,翌年春成立石城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俗称文宣队),1974年改名石城县采茶剧团。重建后为国营体制,人员增至50余人,移驻西华路原县文化馆办公楼。
  原剧团在1960至1965年间,每年向全县作一、二次巡回演出,此外还到福建三明、龙岩,广东汕头、梅县等地区及本省邻县作交流演出。初以演传统戏为主,1964年后改演现代戏,曾排演《红松林》、《红珊瑚》、《江姐》等一批优秀现代戏。也开展了剧本创作,编演过《焦裕禄》、《首战平型关》等大戏。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价值2万余元的服装、道具及全部艺术资料被焚烧殆尽,艺术活动中止。
  县文宣队时,初仅在县内巡回演出,以演唱歌舞、说唱为主,皆为配合当时政治活动自编自演。后改演京剧“样板戏”,曾排演《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等。1974年重建剧团后始陆续上演其他现代戏,逐步恢复采茶音乐,实行售票演出,活动范围亦扩展到闽赣边境数地、县。自1970至1977年间,赣州地区每年举行一次创作剧目会演,石城皆出队参加。其中大型革命历史剧《罗山烈火》、小戏《好当家》、《一尾大鲤鱼》以及灯彩《喜庆公社大丰年》等,都曾获得好评。
  1977年后恢复传统、古装剧目及采茶传统艺术。迄至1985年,计排演大戏22台,中小型戏11个,演出1323场,售票收入18万余元。其中《秦香莲》、《狸猫换太子》等,在赣、闽、粤数百个剧场演出,历三四年不衰,是为全盛时期。1984年后集中力量抓《花灯仙子》剧目创作,此举引起了省地文化部门的高度关注。
  民间剧团解放前石城有5个剧种建过职业、半职业班社。其中建立最早者为福村祁剧串堂班,由监生刘政宜约建于清乾、嘉年间。因其所演剧目多能为封建士大夫所接受,故官府不禁,士庶欢迎。其中《万寿图》、《逼桃花》等至今犹有一定的影响。民国时期,深受中下层群众欢迎的采茶戏崛起,它虽不能登“大雅之堂”,然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其传统剧目《骆马桥》、《胡公子上青龙山》、《才郎别店》等,曾一度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采茶戏班中,尤以王富兴(注)等组建的丹阳半班声誉最著。
  上述班社中,丹阳半班为采茶与木偶混合班,沙塅线班为木偶、京剧混合班。良溪半班与高田福兴堂线班一直保留至解放后,其余均在解放前先后消亡。此外,长溪狮灯会有时亦演京戏,当时在地方上且小有名气。
  注:王富兴(1917—1967),又名搭子,横江齐贤人。少年从师学木偶,抗日战争期间,宁都采茶盛行,改学采茶戏,改原木偶戏班“从福堂”为丹阳半班,自任旦角。其从艺严谨好学,不为社会流言易志,手眼身法步皆有研究,尤以扇子花、手帕功为精。其戏班巡回于石城、瑞金、宁都、宁化一带,颇有声誉。
  [=此处为表格(表5—9 解放前民间戏剧班社情况简表)=] 解放后五十年代,农村普遍建立俱乐部,不久,一些俱乐部演唱队演变为业余剧团。“文革”中,业余剧团全部解散,重建一批文艺宣传队。“文革”后部分文宣队改为业余剧团。
  业余剧团除了上演古装传统戏外,还大量上演现代戏,开展自编自演活动,曾挖掘出一批地方传统戏,创作出大量小节目,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曾多次组队参加县、地、省文艺会(调)演。业余剧团多无常年活动,且时起时落,断断续续,其中以福村剧团活动最为经常,20余年几无中断。
  [=此处为表格(表5—10 1984年业余剧团情况简表)=] 三、演出场所据1984年普查,解放前夕有古戏台40座,分布在全县各地。其中砖木结构10座,土木结构15座,木结构11座,不明结构者4座。今尚存14座(其中2座尚完好),改建礼堂者4座,废坏、拆除者29座。尚好的戏台中,以小松塘塍岭武圣庙戏台(注)保存最为完好。
  解放后各地修葺、改建了一批戏台,各乡村建起了一批开放性礼堂,亦作演戏之用。迄至1985年,全县有影剧兼营剧场14座,开放性会场33座,露天剧场1座,共计48座。
  [=此处为表格(1985年各类剧场统计表)=] 第四节电影一、业务机构石城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51年石城成立电影队。1965年4月在电影队基础上成立石城县电影管理站,驻县城熊家祠(今检察院址),下辖两个电影队。1973年迁城隍庙(今县政协址)建新楼办公。1977年站内增设放映管理、发行、宣传、财务、器材供应5组。1981年改电影管理站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内设秘书、业务2股,负责全县放映管理及影片发行工作。公司下辖电影院、电影队及电视录相放映组。1982年于西华路今址新建办公楼,翌年迁入办公。1985年有职工16名,有办公楼、试映厅及职工宿舍等,共1200平方米。
  石城县电影院电影院座落县城西华路,原清源庙前。1980年冬肇建,1983年落成开放,占地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7平方米,映厅座位1054座。放映室装置“松花江5501型”座机2台,“WLC—2型”整流器3台,“603型”扩音机2台,湿润箱1只,16毫米、35毫米提包机注:塘塍岭古为高田、岩岭、木兰及广昌驿前、塘坊等地前往宁都的必经之地,昔日商旅往来不绝,多宿于此。武圣(关羽)庙位于塘塍岭胜和村口,为一直三栋建筑,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同治七年(1868)增建戏台。台位于前栋,面朝神龛,为土木结构。口宽5米,高4米,下铺横、直两层木板。侧、后有内台,供化妆及存放道具、服装之用。台前两侧建有包厢,直伸至中栋,为绅士、富商饮酒看戏之所。据传解放前此地农历四至六月常演“禾苗戏”,七月三十日起必演12日“真君戏”,平时亦常有戏班于此转站演出。
  各1套,以及其他配套设备,能放映普、宽两种银幕影片。1983年改进后,能放映遮幅式影片,1985年由炭棒光源改用氙灯光源,增添了自动换片设备。院内设有宣传栏3处,县城街头显目处设大幅宣传栏2处,广告牌6块。
  院内设业务、机务、场务、票务、宣传等组,1985年有职工17人,年放映1300场以上。并有一个由社会人员组成的业余影评组,常年进行活动,定期出刊《石城影评》。1984年创作的宣传画《蝙蝠》获全国三等奖。1985年宣传组被评为省电影系统先进单位。
  电影队 1951年春,江西省电影局派省直电影十三队,归赣西南行署管理,驻石城巡回放映,后改为石城县第一电影队。该队携捷克放映机、美国发动机及日本发电机各1台来石城,由江西省第一位女放映员李莲英掌机放映,首映《翠岗红旗》。1959年增建石城县第二电影队。1963年又增建县城35毫米电影队。后县办巡回放映队陆续增加,至1970年增至5队。此后农村集市电影队兴起,1974年撤销县办巡回队,仅留县城35毫米队。1980年县电影院成立后,电影公司保留一个放映队于县城附近巡回放映,未久亦撤销。
  1971年县电影站先后举办两期放映人员培训班,培训放映员30余人,发展了木兰、高田、丰山、岩岭、洋地等5个社办电影队。以后逐年培训,共培训9期,100余人。1974年县林业局建立企业电影队,翌年长乐汽车保养场、共大石城分校亦先后建立电影队。至1975年全县有各类电影队12个。“文革”结束后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各公社、甚至一些大队也陆续建立电影队,一些公社开放礼堂为电影放映场,建立集镇电影院,开展常年定点售票 [=此处为表格(表5—11 1985年全县电影队统计表)=] 单位:队、人、部放映。1980年后,一些乡村电影队承包给私人,出现了一批电影放映专业户。至1985年,全县有乡办电影院6座,乡办电影队8个,村办电影队16个,电影放映专业户19户,有的队还配有8.75毫米、16毫米两种放映机。
  二、发行放映 1950年赣州地质电影队,首次来石城放映苏联影片。1951至1957年,全县仅一个电影队巡回放映,每年放映百余场。1958年后两队巡回放映,放映场次及影片发行收入倍增。1963年县35毫米队成立后,将县人民会场改成放映场,实行定点售票放映。发行年平均收入22537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所有影片全部封存上交,代之而起的仅是几部京剧“样板戏”戏曲片与一些新闻简报。发行收入锐减,电影站借钱发工资。“文革”结束后,一大批封存的优秀影片恢复上映。1979年后大批优秀影片问世,影片发行量剧增,《白蛇传》、《红楼梦》等片创造了日夜连场、数日满座盛况。几年内发行年平均收入猛增至948049元。1984年后,电视机逐渐增多,影片发行收入呈下降趋势。1985年全县共放映6549场,发行收入67916.21元。
  第五节图书档案一、图书发行私人书店解放前图书皆由私人经销。苏区以前石城无资料可查,抗日战争爆发后,较有名的书店有两家。
  1983年后,全县出现一批个体图书推销户,推销各类图书与报刊杂志。
  力群书店民国二十九年(1940),瑞金县力群书店派出5名职工来石城开办图书分店,租赁县城南门街一店房开业,经销商务、中华、开明、世界、明星等书局(馆)所出古典文学、日常应用文、课本、门符对联、手抄应用文等书籍、字画。该店为集股经营,四年后解体。其中温振伟一股留石城继续营业,改名“文化服务部”,群众仍称它为力群书店。后实行信誉征订:顾客向书店订购,书店直接向出版商函购,转销后得一定的经销费。该店一直营业到解放后1950年,所剩书画转交县新华书店处理。
  许宝兴号抗日战争期间,县城银匠许原明所办许宝兴号银铺亦兼营书籍、文具。该号图书经营量较少,但一直经营到解放后。县新华书店成立后,仍为其代销图书,直至1953年才停业。
  石城县新华书店创办于1950年,初名江西省新华书店石城支店,由县政府拨县城八一路72号“太和祥”店房(今琴江路111号)营业。1977年新建东华路61号店房。初,人事、业务由省书店统一管理,后几经变易,至1979年确定业务、财务仍由省管,并接受赣州地区新华书店领导、监督,人事权交县掌管。1980年1月更名江西省石城县新华书店。书店经销各类图书(包括中小学课本),最初每年仅销数千册,至1985年发行量达1307320册,营业额达449265元。迄至1985年,有职工11名,固定资产9.1万元,有门市部、书库、职工宿舍等,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1983年书店门市部被省评为先进单位。
  推销网店 1951年始建立乡村图书发行网店,初仅各地供销社开设图书专柜,后几个公社文化中心亦经销图书。1979年后出现集体、个体图书店、书摊。1983年后,全县发行图书网点计有:供销系统20个,商业系统1个,乡镇文化中心4个,集体、个体45个。
  二、图书阅览国民党石城县党部图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党石城县党部开办图书馆,设县党部署内。配职员2名,每年县政府拨给经费200元作购置图书之用。三十一年县成立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并入为图书阅览室。
  民众阅报处据民国二十四年度《江西教育统计》载:是年石城有民众阅报处6个,配职员6人,每年经费205元,上报平均每日参加阅读人数105人。
  石城县图书馆县图书馆前身为县文化馆图书室。1951年石城县文化馆成立,馆内即辟有图书阅览室,指派专人管理。此后随着文化馆的发展,又增设藏书室、展览橱窗等设施。后藏书日多、读者日众,馆内以中小型图书分类法对藏书进行分类编目整理,发放图书借阅证,进行外借阅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馆遭到“冲击”,上万册图书散失几尽。1976年“文革”结束后,重整图书室,逐年购置新书,藏书增至3万余册。1983年5月30日发生水灾,当晚洪水猝然入城,淹没图书2万余册。
  1983年11月,图书室由县文化馆析出,成立石城县图书馆,仍在文化馆内办公。现馆内设采编、外借、报刊阅览、少儿阅览等室,有职工6人。现有藏书万余册,订期刊195种,报纸21种,近年年平均接待读者2万余人。
  1985年县拨原人民会场供图书馆建业务大楼,现正筹备建造新馆舍。
  农村图书阅览由乡镇文化站负责,各乡镇文化站均设有图书阅览室。1977年县文化馆图书室制备流动图书箱15个,每箱配备一批书籍,发给各文化站,定期轮流借阅。现有乡镇图书室15个,藏书4500余册;有工矿企业图书资料室28个,藏书3万余册。
  三、档案档案工作,封建王朝时期由知县指派专人负责;民国时期,县政府秘书室设有档案室,由秘书兼管;解放后,县委、县政府各设有档案室,派专(兼)职人员负责。1959年8月,成立石城县档案馆,配专职干部2名。1981年3月成立县档案局,1984年撤销,翌年恢复至今。现为局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建制,至1985年有专职干部4名。
  1949年石城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仓皇逃遁,周寿松将大部重要档案转移至丰山,企图带走。解放初,这批档案毁于丰山,留在县城的档案亦被烧毁,两处共销毁档案80余担,至使旧档案所剩无几。剩余部分由县公安局接管。
  解放后的档案先由县委、县政府档案室分别保管。县档案馆建立后,将党、政档案汇集于一馆,凡县委、县政府及其所属部、委、办、局的永久性档案(含政策、法令、计划、总结、人事以及历史资料)与长期性档案(上级比较重要的文件),实行统一管理。1982年又接管公安局旧档案一批。现馆藏民国(抗日战争以后)档案343卷,解放后档案9221卷,资料531本(册)。
  1977年于县政府院内建两层楼房一栋,建筑面积481平方米,作库房、办公之用。
  第三十五章新闻广播电视石城地处武夷山腹地,解放前信息不灵,一些深山居民,甚至未曾涉足城市。解放后人民政府积极发展新闻、广播、电视事业,时至今日,新闻网络遍及城乡。据1985年统计,全县订有报纸213万余份,有广播喇叭17000余只,有电视机2000余台,收录机14724架,收音机相当普及,“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可明知天下事了。
  第一节新闻一、新闻队伍民国二十七(1938)至三十六年,石城出版《琴声报》,三十五年出版《四维报》,时有一二人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1950年后县收音站(后改广播收音站)出刊《广播新闻》。1959年县创办《石城简报》,配有编采人员1至3名,县委宣传部配兼职新闻干部1至2名,开始形成新闻队伍。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设报道组,配新闻干部6名,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配专职编采1人,当时全县有业余通讯员150名。1975年县委宣传部恢复后,配专职新闻干事2名,县、公社广播站共有编辑和编采人员5名,业余通讯员50名。
  1984年4月12日成立石城县新闻学会,有会员33名。至此,一支专业与业余相结合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