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普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7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科普工作
分类号: G31
页数: 2
摘要: 县科协及其下属团体,通过出版刊物、印发资料、广播、放映科技影片、办宣传栏、举办图片展览、开展科普集市、巡回指导、登门上户传授技术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县科委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1983年县科委、科协合办《石城科技》,共出刊6期14700份;出刊《科技参考》发至农村及有关单位科技人员学习、参考。1984年后县科协创办《石城科普》小报,每年出版4期,每期印2500份以上,至1985年底已出7期,印发21000余份。还组织县乡科技人员270余人次下乡向广大群众进行科普讲座活动,听众达32000人次。科协召开年会及评选论文等会147次,参加听讲人数达24656人次。
关键词: 科普工作 科学工作者

内容

一、科普宣教
   1956年县科协成立后,即着手开展科学普及宣教活动。县科协及其下属团体,通过出版刊物、印发资料、广播、放映科技影片、办宣传栏、举办图片展览、开展科普集市、巡回指导、登门上户传授技术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县科委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1983年县科委、科协合办《石城科技》,共出刊6期14700份;出刊《科技参考》发至农村及有关单位科技人员学习、参考。1984年后县科协创办《石城科普》小报,每年出版4期,每期印2500份以上,至1985年底已出7期,印发21000余份。1985年又出刊《信息快报》,供县、乡领导参考,已编印16期,发放2000余份。县属各学会及各乡(镇)科普协会,亦编印各种资料491期,256770余份。全县有科普宣传栏、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29处,共出刊408期。县广播站广播科普文章8243篇,县乡(镇)电影院(队)共放映科教影片2767场,观众达47万余人次。还组织县乡科技人员270余人次下乡向广大群众进行科普讲座活动,听众达32000人次。科协召开年会及评选论文等会147次,参加听讲人数达24656人次。先后聘请125位外地专家、学者来县讲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58次,参加者2728人次,同时将中国科协编印的《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及省科协编印的《柑桔病害防治》、《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挂图分发到各乡镇,在县城及乡村圩镇共展出85次。
   二、技术培训
   为培养各种科技人才、推广先进技术和开展科研活动,县科技部门与各行业互相配合,开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和技术学校,有条件的单位还选送人员到外地进修深造。对各部门骨干的培训,根据对干部“统一管理、部门负责、分级培训”的原则进行。教育、医疗、农牧渔业等单位,除自办培训班外,还派出120余人到上海、广州、福州、南昌等地进修学习。在农村,则采取县培训乡(公社)、村(大队)骨干,乡(公社)培训村民小组(生产队)骨干,共大分校培训农技员的办法进行。培训以短期为主,亦采取以会代训、巡回讲座等形式,原则上按实际、实用、实效进行一技一培。自1967至1985年底,全县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6123期,接受培训者153075人次。经过各种培训,一批初级骨干已在全县形成。
   三、科技论著与科普创作
   自县科委、科协成立以来,积极鼓励科研人员撰写科技论文,鼓励文艺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
   迄至1985年全县科技工作者共撰写科技论文50篇,其中在全国性书刊上发表有8篇,在省级书刊上发表有32篇,在地区级书刊上发表有10篇。县科协每年开展一次全县性自然
  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给予奖励。
   自县科普创作协会成立后,科普创作活动开展活跃。1984年创作的科普画《钨都话宝》,参加全国科普幻灯调演,获优秀作品奖;水粉画《追捕》,参加江西省科普创作画展,获三等奖。
   全县各级学校在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指导下,广泛开展科技创作,制作小品6000余件,写出科技小论文2000余篇,其中1篇获赣州地区科技小发明二等奖。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