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70
颗粒名称: 第三十三章 科技
分类号: G311
页数: 11
摘要: 石城科学技术活动,最早见于北宋太极观徐、王二道士研制“三黄丸”的记载。此后除医疗方面有些技术研究、著述记录外,未见其他科技方面的文字史料。清末民初,小松人郑思虔,潜心研究水动力、机械和天文,廖鼎新研究医理医术,颇负时誉。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科研活动及其应用,在科技战线上出现了新景象,取得了一些成果。7月12日成立科技管理职能机构——石城县科学工作委员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委遭到冲击。1960年2月28日,县召开第一次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正式成立石城县科学技术协会。1982年12月17日,召开石城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102名,选举出21名委员、7名常委,产生正、副主席及秘书长。
关键词: 科技发展 科技事业

内容

石城科学技术活动,最早见于北宋太极观徐、王二道士研制“三黄丸”的记载。此后除医疗方面有些技术研究、著述记录外,未见其他科技方面的文字史料。清末民初,小松人郑思虔,潜心研究水动力、机械和天文,廖鼎新研究医理医术,颇负时誉。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科研活动及其应用,在科技战线上出现了新景象,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一节机构组织一、行政管理机构 1958年7月10日,县成立技术革新指导机构——石城县技术革新委员会,县委书记杨德财兼主任,负责“大跃进”中各种技术改革与新技术的推广。7月12日成立科技管理职能机构——石城县科学工作委员会。1959年5月8日成立行政、学术合一的科技机关——石城县科学院。
  在县“科工委”和县“科学院”的基础上,1964年5月5日,成立行政管理机构——石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县科委),原有各科技机构撤销。科学技术委员会具体领导全县科学技术活动的开展及负责科技队伍的管理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委遭到冲击。1968年大部分人员下放农村劳动,工作中断,机构形同消失。
  1973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设科技组。1976年撤销科技组,恢复县科委,办公地点设县人民政府大院内,设科技干部管理科、科技情报站与地震办公室,下辖计量管理站与科技市场。
  1985年县科委共有职工10人。
  二、科研机构石城县农业推广所抗日战争时期所设,具体情况失考。
  石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2年县农业局于珠坑芙蓉段建芙蓉农场,1959年冬迁兴隆后,更名农科所,1965年春再迁至丰山福村棺材坪。农科所与良种场合一,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建制。(详见《经济·农业》) 石城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1952年县林业局于观下古樟创建苗圃,1973年更名林科所。1980年恢复苗圃名称后,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建制。(详见《经济·林业》) 猪牛改良站 1980年县畜牧水产局建,地处长乐庙背窝。
  (详见《经济·农业》) 三、服务机构科技市场 1984年8月,县科委于县城琴江路开设科学技术服务部,翌年更名石城县技术市场科学技术服务部(简称科技市场)。现有职工4名。乡、村亦设有技术服务网点。
  科技咨询服务部 1984年10月县科协创办。县属各专业学会和乡(镇)科普协会亦同时创办,有27个科技咨询服务站,形成科技咨询网络。
  四、学术团体石城县科学技术协会石城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县科协),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群众团体的联合组织,业务上受省、地科协指导,负责指导下属科技团体开展活动。其前身为石城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于1956年12月,当时与县委文教部合署办公。1958年下属团体(公社科研所)发展至15个。
  1960年2月28日,县召开第一次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正式成立石城县科学技术协会。大会选举委员49名,组成第一届委员会。当时有下属科普工作组织10个,会员96名。1967年3月后,因“文化大革命”,机构瘫痪,活动中断。1979年12月重建,并配专职干部办理日常工作,与县科委合一,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建制,办公室设县政府院内。
  1982年12月17日,召开石城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102名,选举出21名委员、7名常委,产生正、副主席及秘书长。1984年4月与县科委分开,迁县委院内办公至今。
  1985年底,县科协下属团体会员有:农学会、医药学会、林学会、工学会、水电学会、教育学会(自然科学)、畜牧水产学会、气象学会、农业经济学会、储藏技术协会、科普创作协会、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计12个学(协)会,共有个体会员537名;有琴江镇及木兰、高田、小松、岩岭、丰山、小别、观下、屏山、珠坑、大由、横江、小姑、龙岗、洋地等乡科普协会15个,共有个体会员1330名;另有专业研究会48个,有个体会员244名。
  石城县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石城县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简称县社联),为群众性学术团体,业务上受省、地社联指导,负责指导下属团体活动。
  1957年县成立教育学会,1959年继建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新闻等学会,并成立学会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各学会活动中止。
  1981年后,部分原有学会恢复,并有不少新的学术研究组织产生。1984年10月,县召开首届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正式成立石城县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当时与会代表125名,选举出委员、正副主席和秘书长组成理事会,配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县委院内。
  1985年底,县社联下属团体会员有教育(社会科学)、农经(边缘部分)、新闻、哲学、经济、法学、档案历史、文艺、会计、统计、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科学社会主义等学会,共有个体会员729名。
  1985年12月,县社联及各学会分别由地区对口团体吸收为团体会员和个体会员。
  自1981至1985年间,县社联及所属学会共召开讨论会22次,与会610人;举办讲座报告会16次;办学习班、读书会17次,出席者1100人次;作专题调查17次,写出调查报告12篇。此外,编印资料17期,计2800份;召开专题学术讨论会3次。
  近年来,在县以上刊物发表或学术交流中宣读论文467篇,其中中央级2篇,省级23篇,地级56篇。1985年对本年度326篇论文进行评选,获奖者发给优秀论文证书。
  第二节科技队伍解放前,石城曾有郑思虔、廖鼎新等人从事过一些科学研究工作,但人数少,未形成科技队伍。
  解放后36年来,各级重视培养和开发人才,逐渐形成一支由专业、业余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队伍。
  一、专业队伍解放以来,石城专业自然科技人员逐年有所增加,至1985年计有578名。
  1980至1983年对专业科技人员进行技术职称考核评定,给其中的105名颁发了职称证书。
  据1983年对全县科技人员技术职称统计: 工程技术人员57人。其中:工程师9人,助理工程师14人,工程技术员34人。
  农业技术人员43人。其中:农艺师6人,助理农艺师23人,农业技术员14人。
  农经管理人员6人。其中:农经师1人,助理农经师5人。
  医药技术人员134人(注)。其中:主治(管)医(护)师9人,医(药、护、技)师9人,医(护、技)士92人。
  财经技术人员72人。其中:经济师1人,统计师1人,助理会计师5人,会计员48人,助理统计师6人,统计员11人。
  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2人。其中:畜牧兽医师3人,助理畜牧兽医师3人,畜牧兽医技术员6人。
  其他技术人员10人。其中:气象技师(工程师级)2人,助理气象技师2人,气象技术员6人,档案管理员(技术员级)1人。
  在工程师级科技人员中,有大专院校毕业生19名,中专毕业生11名,其他学历者2名;有女性主治医师、主治护师各1名。
  注:医药技术人员的职称,经省医药系统评定承认,但未经政府正式授理,未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职称证书。
  二、业余科技队伍 1979年县科协重建后,又成立下属的农、林、水电、医、机械、建筑、兽医、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研学会,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至1985年,县科协下属科技团体有:农、畜牧水产、农经、工、林、水电、教育、医药、气象等学会和储藏技术、少年科普指导员、科普创作等协会,计有会员537名。另有各种专业研究会48个,有会员244名,其中多数为业余科技人员。全县15个乡(镇)均建有科普协会,有会员1330名。县、乡两级联系的科技示范户有272户。
  1982年经过考核,评定了一批农民技术员与技术能手,其中部分人员已吸收参加乡镇企业。
  [=此处为表格(表5—8 1982年10月农民技术员统计表)=] 单位:人附:1982年工匠统计(共计3235人) 木匠971油漆匠71理发160五金修理73 铁匠147石匠90编织17钟表修理28 泥水匠573砖瓦匠309缝纫250照相10 篾匠352弹棉花28粮油加工117造纸39 第三节科研活动解放前虽有个别人从事科学研究,但成绩不显著。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后,科研活动日渐活跃。1979至1985年间,进行科学研究达140项,写出科技论文60余篇,有些科研已获得社会效益,有的论文还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主要科研项目解放以来,石城曾开展过多项科研活动,特别是1978年后有较大进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绩。
  自1959至1985年间,石城自行制订与接受上级科研项目计220项,其中农业104项,林业23项,医疗卫生21项,畜牧渔业13项,工业31项,加工业9项,其他行业19项。有74项获县级奖励。
  农业类 1981年县种子站接受研究的推广红四一〇系统品种;1982年县农科所接受研究的汕优二号“三系”提纯复壮,早稻良种“温系青早”选育;同年土肥站接受研究的土壤普查成果应用等4项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果,先后获县科研一等奖。水稻高产营养指标的探讨及其指导施肥与效果,石城大豆锈病的流行规律及其防治,推行晚秧田前作种烤烟促进稻烟增产,推广甘薯良种南京234,红壤桔园增施磷钾肥应用植物激素保果,中华猕猴桃嫁接苗引种示范等项目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迄至1985年,已有40项农业科研项目已获得结论,且有一定的成绩,另有一批尚在研究中。
  林业类杉木、毛竹速生丰产试验,油茶良种选育,湿地松试种栽培,猕猴桃栽培技术研究等项目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尚有一批项目正在研究中。
  工业类保剂油生产技术的引进、压缩机环状阀片的试制、自攻螺钉生产工艺引进、滴水法松香蒸馏炉灶的改进、芒秆造纸等研究项目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尚有5个项目正在研究中。
  畜牧渔业类猪、牛人工配种技术,稻、莲田养鱼,埃及塘虱鱼引进繁殖等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些项目尚未取得结论。
  加工业类热电烤烟,以煤代柴烤烟,豆类、薯粉、猕猴桃加工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医疗卫生类 1979年县人民医院开展的天冬引产试验,翌年开展的291—3注射液治疗三期内痔两项获得了显著的成果,先后获得县科研一等奖。人工冬眠合并皮质激素治疗百日咳、肺病疗效观察、胆囊肿大误诊原因分析、婴儿爆发型脚气病性心脏病研究、泪囊鼻腔吻合术、口服乐果急性中毒救治等项目,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取得一定成绩的项目2个,未取得结论,正在进行研究的7项。
  其他类珠算,刘守泰、邓兴扬、张应良三人潜心研究珠算理论,写成《实用珠算》一书,1973、1981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两次印刷共40万册。中国工商银行石城县支行刘信厚,珠算技术娴熟,曾连续5年获江西省珠算技术比赛乘算第一名,3次获全国珠算比赛优秀赛手称号。县百货公司邓琼华,1982年参加省商业局举办的全省商业系统珠算比赛,获“传票单项”第二名,总分第五名。
  气象方面,序列区间频数累计综合法作寒露风长期分级预报。
  节能方面,推广节柴灶等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尚有食用菌、黑麦草栽培等10余个项目正在研究之中。
  二、主要科研成果石城白药 1970年冬,县制药厂曾传芳、连忠恕、周启肇、胡周纯等组成科研小组研制成石城白药。经过一年多反复试验和多例临床观察,证实确有治疗刀枪创伤、跌打损伤、内脏出血及慢性胃炎等功效,外敷止血效果且高于“云南白药”。1972年报省批准投产试销,1976年起批量生产,1978年获赣州地区及江西省科研成果奖。(见《卫生·药政》) YSY—1型有线广播遥控遥测装置 1977年县广播站陈仪坤等组成科研小组,进行有线广播遥控遥测装置的研制,1979年完成设计图纸,1981年7月制成定名,并通过省级鉴定。该装置具有传输距离长、抗干扰性能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某些新技术的应用居于领先地位。1981年获江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县科技成果一等奖。
  316脱白莲内皮酶曲 1984年由县科委、经委及酒厂联合引进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成果,经过反复试验制成,当年通过赣州地区鉴定并投入生产。该产品的应用,可减轻脱白莲内皮劳动量,较手工劳动提高功效十数倍,为扩大白莲种植创造了条件,社会效益显著,获1984年江西省技术进步四等奖。
  PMOS集成电路电话计时器 1979年县邮电局接受赣州地区该项研究任务。1980年由赖义理研制成功。同年经县科委及赣州地区科委组织鉴定,交邮电局试用,证实达到设计要求。该机为自动显示通讯时间装置,计时准确、使用方便,实用于电话营业窗口,获赣州地区1980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四等奖和县科协奖励。
  热电烘烤鲜烟叶技术 1981年由县科委李木兴、范盛萍等研究发明。该技术有调温灵活、控制方便等特点,能改进烟叶色泽、节省烘烤时间、减少木柴消耗及提高烟质、增加产值等功效,获1982年县科技成果一等奖,近年已推广至四川等地产烟区使用。
  石Ⅰ型省柴(草)灶 1982年县能源办公室即制订出研究制作省柴灶项目,并着手进行试制。经反复修正改进,1985年完成“石城Ⅰ型省柴(草)灶灶膛成型模具和成型组合灶膛”的研制工作。该技术有施工易、造价低、寿命长、热效能稳定、热效率高(比普通省柴灶效率高10%以上)及便于工厂化商品性生产等特点。至1985年底,全县已建灶2000余座,半数以上居民改用此灶型,平均每年可节约木柴3万余立方米。1985年被评为赣州地区节柴灶第二名,受到嘉奖。
  第四节科普工作一、科普宣教 1956年县科协成立后,即着手开展科学普及宣教活动。县科协及其下属团体,通过出版刊物、印发资料、广播、放映科技影片、办宣传栏、举办图片展览、开展科普集市、巡回指导、登门上户传授技术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县科委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1983年县科委、科协合办《石城科技》,共出刊6期14700份;出刊《科技参考》发至农村及有关单位科技人员学习、参考。1984年后县科协创办《石城科普》小报,每年出版4期,每期印2500份以上,至1985年底已出7期,印发21000余份。1985年又出刊《信息快报》,供县、乡领导参考,已编印16期,发放2000余份。县属各学会及各乡(镇)科普协会,亦编印各种资料491期,256770余份。全县有科普宣传栏、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29处,共出刊408期。县广播站广播科普文章8243篇,县乡(镇)电影院(队)共放映科教影片2767场,观众达47万余人次。还组织县乡科技人员270余人次下乡向广大群众进行科普讲座活动,听众达32000人次。科协召开年会及评选论文等会147次,参加听讲人数达24656人次。先后聘请125位外地专家、学者来县讲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58次,参加者2728人次,同时将中国科协编印的《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及省科协编印的《柑桔病害防治》、《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挂图分发到各乡镇,在县城及乡村圩镇共展出85次。
  二、技术培训为培养各种科技人才、推广先进技术和开展科研活动,县科技部门与各行业互相配合,开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和技术学校,有条件的单位还选送人员到外地进修深造。对各部门骨干的培训,根据对干部“统一管理、部门负责、分级培训”的原则进行。教育、医疗、农牧渔业等单位,除自办培训班外,还派出120余人到上海、广州、福州、南昌等地进修学习。在农村,则采取县培训乡(公社)、村(大队)骨干,乡(公社)培训村民小组(生产队)骨干,共大分校培训农技员的办法进行。培训以短期为主,亦采取以会代训、巡回讲座等形式,原则上按实际、实用、实效进行一技一培。自1967至1985年底,全县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6123期,接受培训者153075人次。经过各种培训,一批初级骨干已在全县形成。
  三、科技论著与科普创作自县科委、科协成立以来,积极鼓励科研人员撰写科技论文,鼓励文艺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
  迄至1985年全县科技工作者共撰写科技论文50篇,其中在全国性书刊上发表有8篇,在省级书刊上发表有32篇,在地区级书刊上发表有10篇。县科协每年开展一次全县性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给予奖励。
  自县科普创作协会成立后,科普创作活动开展活跃。1984年创作的科普画《钨都话宝》,参加全国科普幻灯调演,获优秀作品奖;水粉画《追捕》,参加江西省科普创作画展,获三等奖。
  全县各级学校在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指导下,广泛开展科技创作,制作小品6000余件,写出科技小论文2000余篇,其中1篇获赣州地区科技小发明二等奖。
  第五节其他科技工作一、科技服务科技情报县科委情报站有科技书籍2000余册,期刊11800册,资料500册。县科协藏书1200余册,期刊800余册,资料300余册。两单位在省内外有情报联系单位490余处。县科委在县内建有企业情报网点23个,有各种情报员23人。
  科技情报的传递,带来新信息,引进新技术,为本县“四化”建设带来直接效益。
  1984年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引进316”酶曲生产技术,两年内生产酶曲1.8万斤,直接收入0.52万元;减轻农民脱白莲内皮劳动,可节约5.8万个工日,每日以2元计,可节约11.55万元,共获利12.07万元。
  石城(岩岭)纺织器材厂,通过与上海市黄浦区科协挂钩,引进人才、技术,使一个山区小厂产品达到部颁标准,年产值达36万元,实现税利14万元。
  科技市场 1984年后,县科委科技市场,在技术咨询、信息传递等“软件”服务方面,接待群众2000余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11期,与乡镇企业签订技术联营2项,展销科技书籍1000余册。在“硬件”服务方面,引进农用人力抽水泵、高压泵20多台,家用手摇吸水泵800多个,节能鼓风机1000多个;展销种、养业多种生长激素、微量元素、禽畜药品、器械等各类新产品500多种,1万余件。同时,县科协科技咨询服务部亦接受咨询项目1042项,接待群众19673人次。
  县科委科技市场推销家用手摇吸水泵650个,按每户每年用水折电7度计,每年可节电5000度,节约1300多元;节省劳力以每户每年360个工时计,可节约23.76万个工时,每工时以0.30元计,可节约7.12万元。同时还为群众解决了缺水和饮水污染问题。
  二、气象测报 1958年9月,江西省水利电力厅气象水文局,在县城北外兴隆建气候站,10月1日开始测报工作。翌年改名石城县气象站。1981年11月设气象局,局站合一。1984年撤局留站,站内设测报、天气预报及农业气象三股,至1985年有职工11名。
  1958年后,先后在岩岭、高田、丰山、小松、屏山、洋地、共大等地建立气象哨。1981年后仅保留县农科所中心气象哨。气象站建立后,即开展对县内日照、温度、降水等地面气象要素测定和对干旱、洪涝、低温危害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同时根据气象要素及天气形势的分析,发出每日天气预报、旬报及各重要农事季节天气预报。1979至1980年进行了全县气候普查区划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县各地气候资源。
  三、水文测报 1958年1月,县建水文站于观下庵子前。1966年8月迁县城东门口,更名水位站。1973年迁北门龙颈上,1975年12月迁黄坊水电站,定名石城县水文站。1976年于睦富河屋坝新建站房与观测设施,次年迁入。1979年底上收归隶省水文总站,更名“江西省石城水文站”。至1985年有职工7名。
  1980年建岩岭、小松、胜江、大创、小姑、石田雨量站,翌年增建木兰、丘坊、新村、丰山、宜福、屏山、洋地站,1984年又增建东坑、礼地站。至1985年计有下属雨量站15处。
  水文站对县内河道水位、比降、流量、水质污染及降水情况进行监测,调查历史上的洪水、枯水情况,整理出各种资料,平时定期向上级汇报监测结果。1976年后向赣州、于都、宁都拍发电报,告知水情、雨情及河流起涨、洪峰等情报。1980年后增向武汉拍发雨情电报;1983年起亦向万安水电站工程拍发洪、枯水情电报;洪水期也向当地提供短期水文情况。
  四、地震监测石城属我国东南主要地震带地段,是江西省与赣州地区确定的重点地震监视区之一。历史上石城曾发生过多次低级度地震,但未造成过严重灾害。1979年县革命委员会建立地震测报办公室,归口县科委领导,负责向县内及上级提供震情动态与判断意见,进行防震知识宣传。同时建立前江、龙岗、石中、县鱼种场等6处测报点,培训业余测报员一批,采用观测土地电、地温、水温、水井、重锤反应及水生动物等手段进行地震监测,每旬向上级汇报一次观测结果。1983年后地震办公室未配专职干部负责,工作由县科委兼办。
  五、节约能源 1982年10月县设立能源办公室(1984年起隶属县计划委员会),配职工5名。能源办主要抓推广省柴灶与以煤、电、沼气代柴,以钢筋水泥代替建设用木材的“一推四代”节能工作。
  推广省柴灶至1985年全县共建省柴灶23777座,占总户数的54%,平均每年节约木柴3.2万余立方米。自行设计的石Ⅰ型省柴(草)灶型,1985年被赣州地区评为第二名,受到奖励。
  以煤代柴1980年石城始有少数单位及居民烧煤。1983年起城镇居民逐步推行烧煤做饭。至1985年全县有207座砖瓦窑改烧煤炭,其余上百座窑停止生产。仅此一项,每年节约木柴1.6万余立方米。
  以电代柴 1983年起,水丰电足季节推行用电做饭、烤烟、烧水,年均用电50余万度,节约木柴500余立方米。
  以沼气代柴 1958年石城即试办沼气,至1985年全县建沼气池199座,年产沼气7万立方米,节约木柴400余立方米。
  以钢筋水泥代替建设用木材 60年代起即推行以钢筋水泥代替木材搞建筑。至1985年建房、造桥已大量采用钢筋水泥材料,全县各种电线杆绝大多数已为水泥杆取代。自1983至1985年间,全县每年约节省木材5.7万立方米。
  六、计量管理 (见《经济·工商行政管理》) 第三十四章文艺石城文化艺术,受到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双重影响,有较明显的闽赣山区特色。文化艺术中,民间文艺源远流长,向称活跃。早在宋元间,便有戏剧流行,明清时即蔚为盛况。史载,新春闹花灯,春祭演戏剧,五月竞龙舟,秋后攘庙会,笙歌遍地,热闹非常。民国时采茶灯戏盛行。解放后,文艺之花竞相怒放,赢得了“歌舞之乡”的称誉。
  第一节机构组织一、行政机构政府设立领导文艺工作的机构,始于中华苏维埃时期。时县苏政府设立文化部,专司其事。民国二十四年(1935),县政府设第三科,管文教。解放后较长时期设文教(科)局,1984年文艺事业析出,与广播电视事业合并为文化广播电视局。翌年4月文化析出,成立石城县文化局。至1985年底,局机关共有职工5名。下辖文化馆、图书馆、采茶剧团、新华书店、电影公司、电影院及15个乡(镇)文化站。
  二、学术团体石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63年5月,县成立文艺学会筹备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消失。1985年6月,县召开文艺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县文联)。与会代表100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