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专业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65
颗粒名称: 三、专业学校
分类号: G718
页数: 1
摘要: 师范学校合群工学民国六年,县政府于城内邓家祠开办师资短期培训班,取名合群工学,两届共招学员150名。后改暑期小学教师轮训所。简易师范部民国三十三年于琴江书院内开办石城简易师范部,为石城初中附属学校,但是另设校址,单独办学。其工作由教导主任赖瑞璋主持,首批招生1班,50名。配教师2名,工员2名。1962年6月并入石城中学。附:赣州地区卫生学校石城分校 1975年赣州地区于石城县人民医院,开办赣州卫生学校石城分校。学校由全省统一招生,毕业生列入国家分配,经费由赣州卫校拨给,师资由石城县人民医院提供。学科设人体解剖、卫生护理基础、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药物科及政治、外语等。
关键词: 技术学校 专业学校

内容

师范学校合群工学民国六年(1917),县政府于城内邓家祠开办师资短期培训班,取名合群工学,两届共招学员150名。后改暑期小学教师轮训所。
  简易师范部民国三十三年于琴江书院内开办石城简易师范部,为石城初中附属学校,但是另设校址,单独办学。其工作由教导主任赖瑞璋主持,首批招生1班,50名。不久迁城内学宫。简师部学制四年,学科分必修、专修两科。必修科与初中同,专修科设教材教法、儿童心理、测验统计等课。三十六年首届毕业生29名,次年18名。此后停办。
  石城县初级师范学校 1959年9月,县开办初级师范学校,校址设观下庵子前,首批招生1班,52名,次年招生53名,外加短训班50名。配教师2名,工员2名。学科除教育学、心理学专修科外,与普通中学同。1962年6月并入石城中学。首批毕业生由县统一分配。第二批学生未毕业,分别给予安排工作或转学他校。校舍移交拖拉机站,动产调归石中、县委党校和县幼儿园。
  石城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前身为教育学校。教育学校负责教学研究、师资培训与教学指导等工作。其机构名称与职能屡经变易:1954年县文教科于琴江书院设视导组,以督导全县教学。1963年改称视导室,翌年又改为教研室,1969年改称石城县毛泽东思想教卫学习班,次年改教师培训学校,1973年更名教育学校。1985年12月撤销教育学校建制,成立教师进修学校,时有教职工22名。
  石城县农林牧卫综合技术学校 1958年6月于丰山福村开办,原名石城县劳动技术学校,后迁观下庵子前,县委书记苏斌兼任校长。学科分基础、专业两科。基础科设语文、数学、体育;专业科设卫生、畜牧兽医、农、林等课。学生由各公社推荐,仅招生1批,计4班200人。办学经费由县农、林、牧、卫四局分摊,各拨5000元,建平房教室1幢,另有池塘3口,养鱼千余斤;猪栏1栋,养猪百余头。1959年7月并入共大石城分校,校舍改办石城初级师范学校。
  石城县卫生学校 1960年县将原石城技校并入石城共大的卫生班重新析出,迁入县城花坪里原卫生院址(今党校址),开办石城县卫生学校。第一期吸收原共大卫生班40人培训;第二期向全县社会青年招生。1962年第一届毕业生分配到全县各卫生医疗单位;第二期未结业,因学校停办,学生自谋职业。1962年12月撤销。
  附:赣州地区卫生学校石城分校 1975年赣州地区于石城县人民医院,开办赣州卫生学校石城分校。学校由全省统一招生,毕业生列入国家分配,经费由赣州卫校拨给,师资由石城县人民医院提供。第一期招生1班40名,为二年制护士班,1977年毕业。第二期于1978年招生,1班40名,为三年制护士班,1981年毕业。第三期于1979年招生,1班50名,为二年制护士班,于1981年毕业。第四期于1982年招生,1班45名,学生在全地区在职初级卫生人员中选拔,为“初晋中”培训班,学制二年,于1985年毕业。学科设人体解剖、卫生护理基础、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药物科及政治、外语等。该校于1985年停办。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