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中等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62
颗粒名称: 第七节 中等教育
分类号: G63
页数: 8
摘要: 该校在两年后停办。民国二十八年九月,于琴水中学旧址,开办石城县立初级中学。三十三年迁太极观,直至石城解放。1958年秋,小松、丰山、横江公社各办初级中学1所。石城中学开设高中部,首届招高中2班,计87人,成为完全中学。1960年秋,木兰、桐江、石田、坝口、珠坑、大由、秋溪、龙岗等8所完小增设初中班,称“戴帽”小学。1975年石城中学设地震测报点,后被评为先进单位,曾受到赣州地震台嘉奖。石城中学石城中学前身为石城县立琴水初级中学。民国十七年秋于琴江书院左侧创办,首任校长廖鼎新,有
关键词: 中等教育 中等专业教育

内容

一、普通中学
   学校沿革
   民国十七年(1928)秋,县于城北琴江书院创办琴水中学,为石城开办中等教育之端。该校在两年后停办。
   民国二十八年九月,于琴水中学旧址,开办石城县立初级中学。三十三年迁太极观,直至石城解放。
   民国三十四年春,国立十九中学迁来石城。
   民国三十五年秋,石城黄姓绅民于县城北关黄氏宗祠(今县人民武装部),创办私立峭山中学(初级)。该校面向全县招生,凭考试录取,第一至三年,先后招入一、二、三个学级各一班,每班50人,三十八年六月后曾一度停办,解放后,与石城初中合并。
   1949年石城解放后,即接管原县立初级中学与私立峭山中学,改名石城县联合中学,翌年改石城县立初级中学。(详见《石城中学》)
   1957年秋,屏山初级中学创办,初设于屏山小学,翌年迁蟠龙岗,首批招生2班,计108名。为石城农村开办中学之始。
   1958年秋,小松、丰山、横江公社各办初级中学1所。石城中学开设高中部,首届招高中2班,计87人,成为完全中学。
   1960年秋,木兰、桐江、石田、坝口、珠坑、大由、秋溪、龙岗等8所完小增设初中班,称“戴帽”小学。1962年将木兰、桐江、石田初中班并入小松初中;大由、珠坑初中班并入屏山初中;龙岗、秋溪初中班并入横江初中;坝口初中班并入石城中学。1968年上述学校复设初中班,后改“戴帽”小学为“中小学”。
   1969年农村中学下放公社管理。
   1970年冬,高田、小松、丰山、坝口、屏山、大由、横江、龙岗等8校招收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只保留木兰、桐江2所初中。1976年又增设古樟、新田(珠坑)2所中学,至此全县计有完中11所,初中2所,中小学增至39所。
   1978年进行调整,只保留石中、高田、小松、观下(古樟)、屏山、横江6所完全中学,以石中、横江两校为重点。初中只保留木兰、桐江、丰山、石田、珠坑、秋溪、龙岗、大由等8所,中小学保留19所。1979年将横江中学改为普通中学。
   1981年观下中学改初中,翌年高田中学亦改初中,小松、屏山、横江3所中学以办好初中为主,高中部增设职业班。
   1983年新建石城二中,校址设县城西门体育场东侧。小松、屏山、横江3所中学改职业中学,停开普通高中班。
   1985年增设小姑初中。至此全县有普通完全中学2所:石城中学、石城二中;普通初中10所:木兰、丰山、桐江、石田、观下、珠坑、大由、秋溪、小姑、龙岗等初中;附设初中班小学7所:岩岭、长乐(小别)、坝口、东风、沙塅、新坊(屏山)、亨田中小学,石城钽铌矿子弟学校亦设有初中部;小松中学、屏山中学、横江中学、高田初中、洋地初中改为职业中学。
   [=此处为表格(表5—6 解放后普通中学情况统计简表)=]
   单位:所、人
   学制
   民国时期,中学学制为“三·三制”。石城所办几所中学均为初中,修业3年,迁入之国立十九中学为完全中学,初、高中各修业3年。石城县立初级中学,抗战时为秋季招生。抗战胜利后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一年毕业两届。
   解放后,中学为“三·三制”,1953年后定为秋季招生始业。1968年“文革”中曾试行四年一贯制。1970年按“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指示,改为“二·二制”,初、高中各修业两年。1973年改为春季招生始业,次年恢复秋季招生。1978年后逐步恢复“三·三制”,初中先恢复三年制,至1981年高中亦全部恢复三年制,职业初中为四年制,高中职业班为二年制。
   学科
   民国初年,琴水中学学科设置有修身、经学、国文、英语、数学、博物、格致、历史、地理、图画、体操等科,儒学、新学兼而有之。
   石城县立初级中学,一年级设公民、国文、英语、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算术、音乐、图画、劳作、体育童军、公文呈式等13科,每周35课时;二年级改算术为代数,停动物、植物,增开物理课,每周32课时;三年级停代数设几何、三角,停物理开化学,每周33课时。峭山中学学科与县中大致相同,唯将几何、代数、三角合并为数学,体育、童军分设。国立十九中学亦与县中大同小异,各校周始设“总理纪念周”会,周末设级会,各为一课时。
   新中国成立之初,石中开设政治、国语、数学(算术、代数、几何)、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博物、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1953年学习苏联十年制教学经验,对学科设置作较大调整。调整后科目有:语文、数学(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植物、动物)、卫生常识、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国革命常识、英语、体育、音乐、图画等学科。1954年停开英语,改中国革命常识为政治,直至1956年无大改变。1956年增设农业基础知识,翌年将语文分为汉语、文学两科,1958年增开俄语。农村中学与县中基本相同。
   [=此处为表格(表5—7 1985年石城中学每周课时表)=]
   1971年调整,各中学增设军体、毛泽东著作讲用、革命文艺(音乐、图画合并),外语改学英语。1974年后改毛主席著作课为政治,改革命文艺为音乐、美术。“文革”结束后完全中学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1981年后科目设置稳定。
   教学
   民国初年的中学教学,沿袭儒学教学方法,属于满堂灌、注入式。
   民国二十九年(1940)成立“石城教育会”,翌年成立“县立中学教学会”,三十四年成立自然、社会、理化、国文、音乐、体育6科研究会,虽然对教学有所研究与改进,但步子不大,仍脱离不了“分段串讲”、“唱独脚戏”的老方式。
   解放后,各中学均有各种教研组织,从事教学研究和实施。县有教研机构,近年又成立教育学会,以总结、推广教研成果。
   1952年首先在石城中学开展教育改革,开辟生产园地,建立了教评制度。1953年开始学习苏联凯洛夫、普希金教学法,贯彻教师负责制,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教学,探索教学规律。此后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自制教学用具,编写补充教材成风,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实用性和思想性,但学生学习较被动。1958年批判了苏联教学法的消极面,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但又提出另一套教改方法,片面实行学校工场化,使教学工作走了一段弯路。1961年后实行“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以教书为主,学生以学习为主”的教学原则,纠正了工场化偏向。同时提倡“精讲多练,边讲边练”,提出了“按学科特点,重视调查研究,从已知到未知的教学原则”与“注重直观、注重演示、实验,由感性到理性”的教法。1966年后,教研活动因“文革”动乱中断。1971年贯彻“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新体制”,不久又实行“开门办学”,教学工作仍难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校经过整顿,恢复以教学为主的原则。1981年各校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成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1983年提出教学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为主要任务。1984年以来则围绕“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化”的方针,探索教学途径。
   1978年石城中学自制幻灯试行教学,翌年创建电化教研组。自此,各校相继开展电化教学。此后,一些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分快、慢班教学,学生负担加重。
   解放后各中学,除课堂教学外,还注重第二课堂教学,建有各科课外活动研究小组及文艺宣传队、体育代表队等。1975年石城中学设地震测报点,后被评为先进单位,曾受到赣州地震台嘉奖。
   石城中学
   石城中学前身为石城县立琴水初级中学。民国十七年(1928)秋于琴江书院左侧创办,首任校长廖鼎新,有教员4名。首次招生1个班,50人。十九年停办。
   民国二十八年,县政府于原琴水中学校址重办中学,取名石城县立初级中学,校长仍由廖鼎新担任。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处。招生2个班,计88人。时因中学规模小,设备简陋,不能满足石城子弟求学之需,由县长刘益铮及县人江西钨砂局局长陈襄平(国屏)、原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需处长赖巨川等,约请石城名流黄有志、廖鼎新、何逢春、陈郁芬等64人发起,向全县倡议募资建校,陈襄平独捐资银洋2万元,当年组成建筑委员会,并选择
  城北太极观旧址,为中学建造新校舍。至三十二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起教室10间,礼堂1幢,翌年初中迁入新址。
   三十三年,石城简师部附入。
   三十五年春重组校舍建筑委员会,县长沈遇春兼主任委员,校长何逢春亲自主持建筑工作。县将三十四年石城县义务劳动代金200余万元、县建仓余额60余万元及全县公学款产(除育婴会)三项拨作建校经费,加之募得捐款若干,扩建师生宿舍28间,图书室、厨房、浴室各一套。
   石城解放后数日(1949年10月3日),县人民政府即派员接管学校。1950年与峭山中学合并,改名石城县立联合初级中学。县长罗林兼任校长,下设教导、总务两处。1950年招收新生40名,共有学生164名,教职工11名,当年毕业学生36名。
   1951年政府拨款(折新币)1000元,大米3166斤,次年又拨款24232元,供扩建校舍、增购设备之用。
   1952年县长唐荣彰兼任校长,翌年新建教室一幢,计1408平方米。1957年新建礼堂1幢、厨房1套。
   1958年秋增设高中部,首开高中一年级两班,成为完全中学,学校更名江西省石城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瘫痪。翌年军宣队、工宣队先后进驻学校内。1968年10月,学校迁至城关公社杉柏大队下畲校办农场,更名石城县五七中学,实行半耕半读,下放城关公社领导。1969年8月收回县管,1971年迁回原址、恢复校名。1977年后逐步恢复正常教学,并列为赣州地区重点中学之一。
   1977年后,曾先后数次扩建校舍,至1985年有建筑面积12380平方米,校园占地96亩。有教职工112名,学生1489名,为石城规模最大的中等学校。
   附:抗日战争时期迁入的学校
   国立十九中学 校址原设浙江江山。抗日战争爆发后,江浙大片土地相继沦陷,学校被迫内迁。该校先迁到江西赣县梨莞背,民国三十四年四月迁入石城。内迁期间,既招收沦陷区流亡学生,也招收本地学生。
   到石城初,校本部及高中部驻城南梅福,初中部驻城北长乐村。翌年校部及高中部迁入城内学宫,初中部迁驻梅福。迁来时有师生600余人,设教务、训育、总务3处,办公、医务2室,后于石城招生,两年后教职工增至186名,学生增至17班,697名。民国三十五年,学校派人到广州,接收宋庆龄所办养育院孤儿200余名,亦编班授课。学生因属流亡者多,绝大多数享受公费。
   该校学制、学科与当时普通中学同,学风较好。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浙师生复员,江西师生于民国三十五年秋迁往宁都七里村,与国立十三中学合并,后并入宁都中学。
   南昌私立志成中学 民国二十八年,南昌私立志成中学(初中部),因省城为日军侵占,迁来石城,抗战胜利后迁返南昌。
   玉山临时中学 民国二十九年,江西玉山中学(高中部)迁来石城,驻屏山陈坊村祠堂,翌年迁出。
   二、职业学校
   农业中学
   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各公社先后开办1至2所农业中学。至1961年,全县计有农中18所。1965年各农中纳入中学发展计划,与普通中学一同招生。后经调整,至1966年仅保留木兰、新河、高田、高坪、桐江、石田、岩岭、丰山、小别、东南、前江、屏山、长溪、罗家、龙岗、大由等16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农中陆续停办,至1977年秋全部撤销。
   农业中学学制亦取“三·三制”,科目有政治、语文、数学(含珠算、簿记)、农业常识等。高中亦有几何、代数、物理、化学等学科。
   学校教师多为民办,亦配有少量公办教师,每校还请有一二名老农担任技术指导。毕业生由公社分配担任农村会计员、农技员、“赤脚医生”或推荐报考高一级学校。后多无分配。
   农中贯彻“自力更生、自供自给、以农养校、以场办校”的方针。学校设备简陋,教学实行半农半读、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停课。政府划给农中一定数量的土地、山场,学校种养结合,多饲养有猪牛鸡鸭等畜禽。因终年农事繁忙,课堂教学往往被挤掉,学生学习成绩不佳。
   全县以高田农中办得最有特色,1964年被列为赣州地区半农半读重点中学之一。1965年秋,高田农中调入多名公办教师,开设高中部,向全县招生,有学生200余名。学校科目设置除增设农业常识外,其余仿全日制中学,唯课时仅其一半。学校有田28亩,农林垦植基地400余亩,年产稻谷2万余斤,养有牛、猪、羊、鸡、鸭等畜禽,产品除自销外尚可供应市场。学校自力更生拦河筑坝修建水轮泵站1座,供发电和农副产品加工。还自建教室6间,膳堂、浴室1套,改善了教学、生活条件,接近农村全日制中学规模。
   林业中学
   1965年9月,县文教局与林业局于珠坑芙蓉塅,原珠坑农中旧址开办石城林业中学。定学制为三年,开语文、数学、化学、音乐、体育、造林、测量、植物、土壤肥料、森林病虫害防治诸学科。先后招收学生100余名,开一、二、三年级。学校向全县招生,学生免费入学,社来社去。
   学校有生产基地15亩,专作苗圃之用。
   该校于1969年秋撤销。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石城分校
   江西共大石城分校创办于1958年8月,校址初设洋地公社三坑大队洞下,俗称石城共大。学制原定四年,1965年改为三年。学科分基础、专业两类,基础科有政治、语文、数学、军体等;专业科有农技、农机、林业、畜牧、兽医、财会、卫生、文艺等。1958至1960年开设林业、卫生、畜牧、农技四科专业班。六十年代教职工从19名增至80余名,学生每
  年均在300人上下。
   1959年庵子前县综合技校师生120余人、福村畜牧培训班20余人并入共大,1961年冬从上海市招收学生126名,1968年冬赣州六中转入学生300余名。此外每年均于县内招生。毕业学生除1970、1971两届,根据政治条件给部分学生分配了工作外,其余未作分配。来自城市者,下放农村插队劳动;来自农村者,回乡务农,称“社来社去”。
   开办之初,石城县长谢永祯兼任校长。经历任领导与数百名师生多年辟创经营,建成一所规模较大的校园。至1981年,计有教学楼、师生宿舍、礼堂、厂房等建筑10余栋,校部占地1万余平方米。附属有纸寮2所、槽板厂、体育用品厂、松脂烤胶厂、酒厂、农场、养猪场各1所,水轮发电机电厂1座,有农田200余亩,山林8000余亩,汽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各1部。年产稻谷多至7万余斤,工农业总产最高年份(1972年)达5.3万余元。
   1981年迁观下公社杉柏大队下畲原石中农场。1983年为县教育学校培训代课老师与文艺老师。1985年改为石城县职业技术学校,时有教职工23名,学生199名。
   职业中学
   1983年秋,小松、屏山、横江三所普通中学,停招普通高中班,改招职业班。高田、洋地两初中改为四年制农业初中。是年,共大及小松、屏山、横江、洋地四校招收职业班学生280名。至1985年,职业中学在校学生计944名,其中高中生613名,初中生331名。
   小松、屏山、横江三校职业高中班学制为二年。小松增开农牧,屏山增开园艺,横江增开农学,高田初中增开农业,洋地初中增开林业。各校均配有一定实验基地,其它与普通中学无异。
   三、专业学校
   师范学校
   合群工学 民国六年(1917),县政府于城内邓家祠开办师资短期培训班,取名合群工学,两届共招学员150名。后改暑期小学教师轮训所。
   简易师范部 民国三十三年于琴江书院内开办石城简易师范部,为石城初中附属学校,但是另设校址,单独办学。其工作由教导主任赖瑞璋主持,首批招生1班,50名。不久迁城内学宫。简师部学制四年,学科分必修、专修两科。必修科与初中同,专修科设教材教法、儿童心理、测验统计等课。三十六年首届毕业生29名,次年18名。此后停办。
   石城县初级师范学校 1959年9月,县开办初级师范学校,校址设观下庵子前,首批招生1班,52名,次年招生53名,外加短训班50名。配教师2名,工员2名。学科除教育学、心理学专修科外,与普通中学同。1962年6月并入石城中学。首批毕业生由县统一分配。第二批学生未毕业,分别给予安排工作或转学他校。校舍移交拖拉机站,动产调归石中、县委党校和县幼儿园。
   石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教师进修学校前身为教育学校。教育学校负责教学研究、师资培训与教学指导等工作。
  其机构名称与职能屡经变易:1954年县文教科于琴江书院设视导组,以督导全县教学。1963年改称视导室,翌年又改为教研室,1969年改称石城县毛泽东思想教卫学习班,次年改教师培训学校,1973年更名教育学校。1985年12月撤销教育学校建制,成立教师进修学校,时有教职工22名。
   石城县农林牧卫综合技术学校
   1958年6月于丰山福村开办,原名石城县劳动技术学校,后迁观下庵子前,县委书记苏斌兼任校长。学科分基础、专业两科。基础科设语文、数学、体育;专业科设卫生、畜牧兽医、农、林等课。学生由各公社推荐,仅招生1批,计4班200人。办学经费由县农、林、牧、卫四局分摊,各拨5000元,建平房教室1幢,另有池塘3口,养鱼千余斤;猪栏1栋,养猪百余头。1959年7月并入共大石城分校,校舍改办石城初级师范学校。
   石城县卫生学校
   1960年县将原石城技校并入石城共大的卫生班重新析出,迁入县城花坪里原卫生院址(今党校址),开办石城县卫生学校。第一期吸收原共大卫生班40人培训;第二期向全县社会青年招生。1962年第一届毕业生分配到全县各卫生医疗单位;第二期未结业,因学校停办,学生自谋职业。1962年12月撤销。
   附:赣州地区卫生学校石城分校
   1975年赣州地区于石城县人民医院,开办赣州卫生学校石城分校。学校由全省统一招生,毕业生列入国家分配,经费由赣州卫校拨给,师资由石城县人民医院提供。第一期招生1班40名,为二年制护士班,1977年毕业。第二期于1978年招生,1班40名,为三年制护士班,1981年毕业。第三期于1979年招生,1班50名,为二年制护士班,于1981年毕业。第四期于1982年招生,1班45名,学生在全地区在职初级卫生人员中选拔,为“初晋中”培训班,学制二年,于1985年毕业。学科设人体解剖、卫生护理基础、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药物科及政治、外语等。该校于1985年停办。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