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幼儿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5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幼儿教育
分类号: G61
页数: 2
摘要: 一、学校沿革民国时期曾有开办幼儿教育之议,然未付诸实现。真正的幼儿教育,肇始于解放以后。1950年县城曾于城区小学内附设幼儿预备班,配保教员2名,吸收幼儿30余名就读。1953年9月县开办公办幼儿园,饬琴江、城镇两所小学正式开办,每校两班。1957年9月琴江镇开办街道幼儿班,配保教员1名,招生23名,为石城开办民办幼儿教育之始。1958年于县城莲塘巷建幼儿园校舍1座,城镇、琴江两校幼儿班均迁入新址……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

内容

一、学校沿革民国时期曾有开办幼儿教育之议,然未付诸实现。真正的幼儿教育,肇始于解放以后。1950年县城曾于城区小学内附设幼儿预备班,配保教员2名,吸收幼儿30余名就读。1953年9月县开办公办幼儿园,饬琴江、城镇两所小学正式开办,每校两班。1957年9月琴江镇开办街道幼儿班,配保教员1名,招生23名,为石城开办民办幼儿教育之始。1958年于县城莲塘巷建幼儿园校舍1座,城镇、琴江两校幼儿班均迁入新址。“文化大革命”中,幼儿教育受到冲击,仅存两个班附于城镇小学内。“文革”结束后,县妇联、文教局贯彻公、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于1977年相继恢复城镇、琴江两校及琴江镇幼儿班,1980年,各公社、企事业单位亦普遍开办幼儿园。1981年重建县幼儿园。至1985年,全县计有公、民办幼儿园42所,入学幼儿2302名。
  幼儿园按幼儿年龄,分小、中、大班,亦有升班、结业制度。农村幼儿园因生源有限,以复式班居多。
  幼儿园开设语言、常识、计算、美术、音乐、体育、游戏等课目,教学方法有故事教学、看图讲述、儿歌教学、观察教学、谈话教学、智力游戏等。每节课30分钟。
  1981至1985年,县城各幼儿园曾举办三届体育运动会。1983年后,广泛开展幼儿木偶演唱。
  为发展幼儿教育,县妇联自1979年起,每年利用寒暑假开办保教员培训班,至1985年已办班8期,共培训保教员280人次。
  在正常教育经费之外,1980年至1985年,赣州地区妇联曾拨给幼托经费0.49万元,江西省妇联于1984年拨给抗洪幼托经费0.2万元,石城县财政于1982年,拨给县幼儿园建园经费4.6万元,开办费0.5万元;县直各系统、各单位捐赠资金0.562万元。[=此处为表格(表5—1 石城县幼儿教育发展简表)=] 单位:所、人二、石城县幼儿园石城县幼儿园前身为城小、琴小幼儿班。1952年秋,城镇、琴江两小学各办幼儿班2班,直属县教育科领导。1958年始于县城莲塘巷(今人民银行住宅区)新建校舍,独立设园。翌年秋开小、中、大班共4班,配保教员5名,招收幼儿139名。1962年发展至6班,入园幼儿195名。1968年“文革”中,撤销幼儿园建制,附属城镇小学。此后仅保留保教员3名,每年招生2班。1982年于东南路原细菌肥料厂旧址新建园舍,重建县幼儿园。开中、大班各4班,配保教员14名,吸收幼儿317名入学。1985年开小、中、大共8班,配保教员18名,招收幼儿290名。
  现幼儿园有新校舍1幢,计3层15间,另有托儿所1间,宿舍、厨房等16间,共占地1044平方米。
  第六节初级教育学校沿革公办小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朝廷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翌年,石城县奉命改革教育,首先于琴江书院开办琴江高等小学堂,设堂长总管其事(首任堂长陈文凤),置学监、教习以司教务。此为石城新学之始。随后长松、鳌峰、屏山、横江等书院先后开办初等小学堂。县学宫明伦堂开办东区小学堂,北关温氏才俊公祠开办维新小学堂。民国二年(1913),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小学分公办(县立、区立)、私立两类,高级、初级两种。琴江小学为县立高级小学,屏山为区立完全小学,鳌峰、长松、横江为区立高级小学。另外,县城创办初级女子小学1所。时民办公助小学发展较快,县城除明伦堂东区小学及才俊公祠养增小学(维新小学改名)外,增办南区(范家祠)、西区(廷宾公祠)、北区(兴隆中街)等几所初级小学。民国八年(1919)龙岗绿水创办化龙小学校,其他区乡也纷纷开办小学校。据十七年统计,全县有各类小学42所。
  苏区时期,自1930至1934年间,原有学校业已停办,石城、太雷两县普遍开办列宁小学,凡年在7岁至14岁的贫苦工农子弟,免费入学。最盛时,石城有列宁小学58所,当时以县城范家祠内列宁小学规模最大。太雷县亦有列宁小学多所,以横江(老)街上、下行两校较具规模。
  民国二十四年(1935),民国政府实施“特种教育”,开办中心民众学校。十月,国民党军八十八师进驻石城,即于师部驻地熊家祠开办中山民校,随后于范家祠再办一校。不久,又于秋溪伯源公祠开办石城县第一中山民校。翌年,于龙岗邓家祠开办石城县第二中山民校。于屏山、珠坑等保学中增办附属中山民校10所。其中屏山4所,横江、珠坑各3所。二十六年撤销附属中山民校。二十八年各中山民校分别并入所在中心小学,“特种教育”至此作罢。
  [=此处为表格(表5—2 义务、特种教育情况统计表)=] 民国二十四年,随着“特种教育”之后又推行“义务教育”,设立中心小学与保学,实行强征入学。时县政府规定,凡年6岁至12岁儿童,不论男女均须接受6年小学教育。县城及各区、保联所在地,均设立县立中心小学,各保设保学。然而除县城一度实施外,乡间未能如令推行。
  民国二十九年(1940),颁行新学制,实施“国民教育”。县政府令各中心小学、保学改为中心国民学校、保国民学校。至三十七年,全县计有教职工453名,学生1968名。
  [=此处为表格(表5—3 国民教育统计简表)=] 单位:所 1949年石城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即派员接管琴江、高田、丰山、小松、屏山、横江、大由及县城衡斋等8所小学,各区亦接管一批较有规模的小学,改称村学。翌年增办村学51所,并改私立衡斋小学为公办城关小学。1951年,先后恢复和新办岩岭、大琴、小松乡新坊、沔坊、沙塅、东南、前江、塘台、竹溪、亨田、秋溪、龙岗、珠玑、洋地等完全小学。村小增至327所。1953年实行全面整顿,调整小学布局,此后校数逐年有所增加。自1961至1965年,小学教育保持稳定发展,为了普及小学教育,边远山区开展巡回教学。
  1963年,琴江小学被定为江西省重点小学之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翌年“复课”,建制不变。1969年后小学管辖权下放至公社、大队,实行“小学不出队,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办法恢复办学,一些完小附设初中班,出现“戴帽”小学。几年后,一些“戴帽”小学初中班增至3个年级,又称“中小学”。“文革”后教育渐上正轨,撤销一批小学的初中班,至1985年,仅保留7所“戴帽”小学。 1980年全县定重点小学1所:城镇小学;公社中心小学15所:木兰、高田、小松、岩岭、丰山、小别、琴江、观下、屏山、珠坑、大由、横江、小姑、龙岗、洋地等小学。至1985年底,全县计有完全小学128所,村小246所。另有石城钽铌矿子弟学校1所。
  [=此处为表格(表5—4 民国三十二年国民学校统计简表)=] 单位:所、人注一:琴江,小松、屏山、横江、高田分别称石城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中心国民学校。
  注二:坝口中心国民学校址设两坊。
  注三:丰山中心国民学校址先设下丰山,后迁大琴陈江。
  [=此处为表格(表5—5 1985年小学分类统计简表)=] 注:其中1所为重点小学私立小学、民办小学民国初年,除公办小学外,民间亦开办私立小学。民国八年(1919)龙岗绿水创办化龙小学,至十九年停办。抗日战争期间,重新开办一批私立小学,其学制、学科和教学,仿公办小学实行。此择其要者志于后: 衡斋小学创办于民国二十九年,为石城温姓建,校址在县城温氏衡斋公祠(今城镇小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