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儒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5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儒学教育
分类号: B2
页数: 6
摘要: 县学宫创建于石城建县之时,开始建于城北太极观左侧,后圮。南宋绍兴四年知县李杞重建。嘉定五年知县郑行可徙下街迎恩坊。明洪武二年主簿吴敬重建,九年知县乔澍徙于城西孝义坊社稷坛左,十二年知县邵子镜徙城北忠节坊。宏治四年训导魏儞徙入城内小西门南,正德十一年毁于洪水,训导黄存礼于忠节坊旧基重建。清顺治六年又毁于张自盛乱兵,八年知县董应誉迁建南门。乾嘉年间修建后,学宫为一规模宏伟的建筑群。它座落于县城中央,楼台错落,巍峨雄伟,是儒家神圣之地,为官绅士庶所崇敬。解放后,为搞建筑将其拆除。
关键词: 儒学 县学

内容

一、县学
   学宫
   学宫又名文庙、孔庙、圣学,既是祭祀孔子的礼堂,又是教谕、训导的公廨,也是儒生读书的学校。县学宫创建于石城建县之时,开始建于城北太极观左侧(即今石城中学院内),后圮。南宋绍兴四年(1134)知县李杞重建。庆元三年(1197)知县黄岌徙郭头街中街。嘉定五年(1212)知县郑行可徙下街迎恩坊。元至正二十年(1360)毁于兵燹。明洪武二年(1369)主簿吴敬重建,九年知县乔澍徙于城西孝义坊社稷坛左,十二年知县邵子镜徙城北忠节坊(今琴江小学处)。宏治四年(1491)训导魏儞徙入城内小西门南(今县人民法院、供销社址),正德十一年(1516)毁于洪水,训导黄存礼于忠节坊旧基重建。嘉靖二十八年(1549)训导刘龙又于城内旧址建教谕、训导署,只留明伦堂于城外,至万历三十年(1602)知县唐元嘉将其尽行迁入城内。清顺治六年(1649)又毁于张自盛乱兵,八年知县董应誉迁建南门。康熙四十六年(1707)知县陈嘉复迁小西门旧址。乾隆七年(1742)知县王士倧、三十六年知县孙绪煌及嘉庆二十年(1815)教谕邹捷元、训导阮麟书曾迭次重修,此后100余年间曾屡加修缮,但无大改动。乾嘉年间修建后,学宫为一规模宏伟的建筑群。它座落于县城中央,楼台错落,巍峨雄伟,是儒家神圣之地,为官绅士庶所崇敬。解放后,为搞建筑将其拆除。
   附:学宫图
   考选
   清光绪三十年(1904)以前,石城按全国统一科举考试制度,曾在本县考试童生,录取生员。乾隆四十五年(1780),知县杨柏年于琴江书院侧建造考棚,作考核诸生之用。县考为学生进入科场的初级考试。岁、科三年两考,考试分五场进行,考官将考生逐场淘汰,最后按上司规定名额录取入泮,造册申报省府或州中,入泮者至学宫谒圣,即为庠生(秀才)。生员亦须定期至县参加考试,以备(候)选拔入贡及确定名次,予以廪食钱谷。
   明洪武元年(1368)省府额定石城廪膳生员20名。宣德三年(1428)上司准石城增广
   [=此处为插图页=]
  生员名额一倍,然具体学额失考。清初额定石城岁试录取文武生员8名,而未见科试学额。雍正二年(1724)学院沈翼机以石城“文风丕振”,提请增加名额,次年奉准广额12名。乾隆二十年(1755)因宁都改直隶州,石城隶宁都,奉旨广额,岁、科两试,各进文童14名,武童10名,廪生20名,增广生20名。乾隆二十三年又增文童3名。不久又减石城文童1名拨给州学。咸丰八年(1858)后改为岁试文童14名,武生10名;科试取文童14名,广额增广生10名。据传同治三年(1864)后,因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及干王洪仁玕等五王在石城被俘,朝廷为奖掖官绅之功,又广额12名。
   【按】同治三年广额之说流传甚广,据传有碑记留存至解放后。现石碑不存,未见别处文字依据,姑志此以待考。
   附:历朝进士、解元名录
   进士
   宋
   陈恕 许褒 卢炤 陈邦光
   温勋 朱裳 许国 陈教
   张文郁 叶熙元 黄稷 巫双瑞
   黄裕 刘复初
   清
   黄轩臣 温必联 陈同威 李冕
   黄颖 温鹏翀 廖燻 郑思文
   黄大壎
   解元
   清
   刘寅
   二、书院
   办学
   石城最早的书院建于唐长兴年间。建县后设县学,受县署督办与资助,为全县学校之中心。旧志载,石城历史上曾办社学一所,其校址及办学情况缺记。所谓教育,多为义学。北宋温革建柏林讲学堂,此后,民间办学渐成风气。清咸丰同治以后,乡间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倡导集资兴办义学,先后于屏山、横江、小松、高田、大由创办书院。为培养子弟入学,一些乡绅富户将田地捐赠书院,供书院支付山长束脩及补贴学生膏火之用;各地公堂也纷纷设学田、学产,以租谷作在读学生费用,及奖励已得功名的儒生(称助学谷、采芹租),办学之风曾极一时之盛。
   书院延请科甲出身学子任山长,总管其事,设学监协助办学,设杰士以掌钱谷,吸收就
  近学童入学,教授儒家经典,传授制艺(八股文)、诗赋,进行科举模拟考试。学童成绩优良者,申报参加科举考试。
   学校
   柏林讲学堂 北宋宝元中,石城学子温革,于汴京购得大批国子监出版图书还乡,择山水优美的柏林(今岩岭堂下)创建学馆,称柏林讲学堂。学馆藏书楼经始之日,于地下掘得五铢钱五万文,故名学馆为青钱馆。柏林讲学堂除招收乡里子弟入学外,外地前来求学者亦悉数相留,并同样供给膳宿,故就读者远自闽粤诸州府,一时誉满遐迩。学堂废止年代失考,其基址在今岩岭乡堂下村双井雅儒堂后山上,其地至今人称学堂坪。
   通政书院 宋绍兴四年(1134)县令李杞创建,院址在县城北太极观侧,废止年代失考。
   琴江书院 始建于宋。旧址在城内西北城隍庙左,后毁。清乾隆六年(1741),于学宫内重辟学馆,署额曰“琴江书院”。四十五年知县杨柏年倡导合县乡绅捐银数千两,于城北忠节坊原学宫旧址重建书院,将学宫书馆迁徙至此。嘉庆十三年(1808)知县李成蹊扩建,由徐郙书额“琴江书院”。二十二年延请山长掌教时,有膏火租谷1240余石。书院规模宏大,讲堂、书舍、考棚、厨房、浴室一应俱全,光绪年间革新教育,改作琴江高等小学堂,民国时于此设琴江小学、琴水中学。解放后,为扩建琴江小学及教育学校,乃将原有建筑陆续拆除。
   附:琴江书院图
   龙门书院 明万历二十年(1592)知县尹思敬创建,院址在县城西门外骑马岭下。三十五年知县黄廷凤于院侧建读书亭一座。清顺治六年遇兵乱,院亭俱毁。
   屏山书院 创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院址在屏山上街江家屋右,由乡绅陈勉昭、赖旦才等倡建。同治六年(1867)扩建后,有讲堂、书舍等26间,清末改屏山初等小学堂。民国六年(1917)改区中心小学,今为屏山乡中心小学。
   横江书院 创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院址在横江塅上,由乡绅赖举扬、刘子恭、刘荣东等集资建造。院内有讲堂、宿舍等30余间。清末改办初等小学堂,民国时改中心小学,今为横江乡中心小学。
   长松书院 创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院址在小松上街右侧牛皮岭下,由小松乡绅集资建造。院内有讲堂、宿舍、魁星阁等36间,有膏火田千余石。光绪年间改办初等小学堂,民国六年改中心小学校,解放后改小松小学,1969年起驻小松公社,今为乡人民政府。
   鳌峰书院 创办于清同治十年(1871),院址在高田坝上(田心里),由湖坑乡绅温和羹等集资建造,院内有讲堂、宿舍、魁星阁等26间。光绪年间改办小学堂,民国六年改区中心小学,解放后为高田中心小学。至今校门上犹存“鳌峰书院”镏金题额。
   大由书院 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院址在大由黄泥塘江子口山上,由大由乡绅曾海鲲、曾绍溪、曾普怀等集资所建,院内有魁星阁及校舍32间,有义学田数千担,民国时改办中心小学,解放后改办大由小学、大由中学,今为大由乡中心小学。
   三、私塾
   私塾为一家或数家共办的学校,校舍称书馆。明清以后随着义学的兴起,各地民众纷纷
   [=此处为插图页=]
  以就近祠庙寺观开办书馆,私塾发展直至穷乡僻壤。石城私塾办学有三种形式:一为富裕之家雇聘塾师(先生)至家,教育本家子弟;二为合村共请塾师至村坐馆;三为文人自行开馆,吸收就近子弟入学。塾师薪金(束脩)多由学东向各学生家长征收,统一缴纳,学费多少,以学童年龄大小、学业程度而定。
   私塾按学童程度、教授方式,分经馆、蒙馆两种,以蒙馆居多。经馆教授《四书》、《五经》之类儒家经典,同时教习八股文章。蒙馆只教识字、写字、点读《三字经》、《四言杂字》之类初级读物,是谓启蒙。对年龄略大、识字略多的学生,也教读《幼学琼林》之类书籍,但只教句读,不讲经义。学生只死记硬背,不知所云。私塾教规颇严,家长对先生也很尊重,逢端午、新年俱要赠送礼品。私塾为启蒙学校,文人士子无不经此阶段。
   自宋以后,石城私塾久盛不衰,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统计,全县达60余所,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发展至165所。民国期间,政府曾多次下令取缔,然边远山区仍照常开办。有些乡村小学,师生多备有两套课本,新旧并举,直至解放后旧教材始完全废止。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