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45
颗粒名称: 第三十二章 教育
分类号: G527.56
页数: 27
摘要: 石城自建县以来,教育事业曾经几度兴衰。北宋温革创柏林讲学堂于岩岭深山之中,名噪一时,为教育崛起的象征。两宋300余年,登进士者达14人,南宋巫双瑞探花及第。元明多战事,人口锐减、教育中落,然永乐以后逐渐复兴。至清朝,文人辈出,再度称盛,明、清两朝计登进士者9人,中文举者69人,中武举者25人,福村刘寅中式解元,清末翰林黄大壎,率学者数十人赴日本考察,返国后回江西创办学堂,开一代新学之先河。民国时时局不宁,县内教育发展较慢,有识之士多外出求学。解放以来,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六年仍称劝学所,十四年改为教育局。民国二十四年后,学校增加,上级拨给部分教育经费与义务教育、国民教育补助款。
关键词: 教育事业 石城县

内容

石城自建县以来,教育事业曾经几度兴衰。北宋温革创柏林讲学堂于岩岭深山之中,名噪一时,为教育崛起的象征。两宋300余年,登进士者达14人,南宋巫双瑞探花及第。元明多战事,人口锐减、教育中落,然永乐以后逐渐复兴。至清朝,文人辈出,再度称盛,明、清两朝计登进士者9人,中文举者69人,中武举者25人,福村刘寅中式解元,清末翰林黄大壎,率学者数十人赴日本考察,返国后回江西创办学堂,开一代新学之先河。
  民国时时局不宁,县内教育发展较慢,有识之士多外出求学。30余年中,有大学毕业者62人,留学外国者5人。
  解放以来,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1984年调查,小学普及率为83.9%,适龄儿童入学率98.25%,小学毕业率91%,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中等教育,特别是普通中学发展较快,自1958年开办高中至1985年,计向大、中专学校输送学生1459名,其中考入大专院校者521名,已毕业者392名,升研究生者9名。
  第一节机构自元朝始,见于旧志者,县署设教谕、训导各1名。司教化百姓、管束生员、劝导办学等事。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县设劝学所,以科甲出身者任学务董事,下设劝学员2至3名,劝导民间办学。民国元年(1912)废劝学所,设教育公所。六年仍称劝学所,十四年改为教育局。
  苏区时期,自1931至1933年间,县、区苏维埃政府中设教育部,乡配文化干事,负责教育工作。
  民国二十四年实行政教合一,县政府设第三科,负责教育、建设工作。各区配文化助理员,乡配文化干事,协同管理文教工作。
  1949年11月,县人民政府设教育科,翌年改为文化教育科,区设文教助理。1954年科下增设视导组,协同督导各校工作。1956年改文教科为文教局,撤区文教助理员,以完小为中心改设辅导区,配辅导教师。1958年1月,文教与卫生合并,改称文化教育卫生局。1960年3月卫生析出,仍称文化教育局。1963年视导组改视导室,翌年再改为教研室。1967年3月因受“文化大革命”冲击,文教局工作瘫痪。1967年4月县成立临时领导小组,下设文卫组;翌年县革命委员会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下设文卫组;次年4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1969年9月成立教育组,隶属县政治部,各公社(镇)设培训小组。1973年12月,文化教育局恢复,原教研室改为教育学校。1980年9月,公社培训小组改为辅导站,1982年1月撤销,由中心小学兼司其职。1984年4月,设立文化局,教育与体育合并,仍称教育局,驻原琴江书院。内设秘书、教育、财统等股及工会、招生考试办公室,共有职工20人。
  1985年12月教育学校改为教师进修学校。
  第二节教师一、教师队伍明清儒学教育,书院教师称山长。清光绪年间,全县常年有山长10余名。县城琴江书院首席山长须有举人以上资格,其余亦须庠生以上者担任。
  民间私塾教师称塾师,俗称先生。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6)统计,全县有塾师60余名。塾师须具有庠生资格。
  清末小学堂教师称教习。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统计,全县有教习30人,多为庠生。
  民国教师称教员,俗称老师。各校教员有为政府委任者,有从地方知识界遴选者,也有由校长自行聘请者。小学教员一般须有民国初年高小毕业或相当学历,但也有略识之无充任者。中学教员一般要求有大专或同等学历,抗日战争后也有放宽。
  民国年间几个年份教员人数统计单位:人年度(民国)小学中学合计十六 81 6 87 二十八 292 8 300 三十五 375 30 405 三十八 453 30 483 苏区列宁小学教员,须由贫苦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担任,由苏维埃政府指派。据1933年统计,全县有教员34名,次年增至65名。
  解放以后教师,俗称老师,亦有人民教师称号,幼儿园教师又称保教员、保育员。解放后公办教师均为政府委派,“文革”前中学教师由地区调配,“文革”后中、小学教师均由县文教局统一调配。1956年后增办民办小学,选配民办教师。国家分配的教师俗称公办老师。后因学校发展,师资缺乏,又从社会上招进一批代课教师。代课教师又有顶编代课老师与临时代课老师之分。1949年解放时,留用旧学校职工101名。以后经由社会招聘、师范学校分配,教师人数逐年增加,至1957年,全县计有公办中小学教师561名,到1962年已达809名。迄至1985年共计有各类教师2369名,其中公办教师879名,以工代教教师331名,代课教师480名,民办教师679名。
  1957年后始配职工业余学校专职教师,1985年有专职教师2名。
  由于学校发展较快,中、小学都出现师资不足与素质偏低现象。1985年小学师生比例仅为1∶33.81,中学师生比例仅为1∶21.15,都低于国家规定的比例。师资素质:按国家高中教师须有大学本科毕业,初中教师须有大学专科毕业,小学教师须有中专毕业学历的标准相比,实际相差甚远。据1985年统计,石城有高中教师68名,大学本科毕业者仅17名;初中教师262名,大专毕业者仅51名;小学教师1099名,中专以上学历者仅534名。总体上看,教师学历都没有“达标”。
  二、师资培训短期培训民国六、七两年(1917—1918),县曾开办合群工学,培训教师2个班,计150名。苏区时办培训班1期,培训列宁小学教师60名。抗日战争期间,几乎每年寒暑假都举办师资培训班。
  解放后,1950至1977年,每年都利用暑假组织老师学习。此后则于各公社设培训小组(辅导站),培训教师。1981年后,教育学校开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轮训教师。
  在职学习民国二十五年起创办小教通讯研究会,辅导小学教师学习。解放后各校建立星期六学习制度,中学以学校为单位、小学以辅导区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时事政治与业务知识。1981年后,教师的学习以自学为主,全县组织县、乡(社)、校三级教研网,开办观摩教学。县文教局、教研室、教育学校等单位,先后出刊过《教育辅导》、《教学通讯》等刊物,以供教师学习。
  离职进修民国二十六年、三十年,县先后选送部分小学教师,赴宁都师资培训班学习,学习1至2年不等,共培训教师30名。解放后,先后选送中、小学教师赴江西师院、教育学院及赣南教育学院等高校进修,共培训教师40余名。
  函授学习 1959年后推广函授学习,至1985年,全县教师中计有函授毕业生491名,其中中师毕业者436名,师院毕业者55名。
  第三节经费一、办学经费政府拨款明清两代石城县学经费来源之一,是县署公田租谷。时县署每年都从公田租谷中,拨出一部分给县学,供儒生奖学金、廪生膳食补贴及举子赴京大比时饯送之用。清康熙以后,石城县署有公田数百亩,每年从田租中拨给县学稻谷360余石。
  清末及民国初年小学经费,政府仍沿旧例,将县署公田收入部分拨给学校使用。
  民国十六年(1927)后,以丁、漕收入部分拨作教育经费,每年折银元200余元。
  民国二十四年后,学校增加,上级拨给部分教育经费与义务教育、国民教育补助款。至三十二年,省库拨给县初等教育、义务教育、国民教育一定款项。中等教育未见省库拨款数,据载常年经费系由本县生猪出口捐项下开支。政府为教育开支,曾增设田赋附加税、社会教育费、保学经费、特种教育费等名目向民众征收。然而因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学校经费仍感紧缺。
  解放后,政府每年都有教育经费下拨,土改前拨给稻谷,1954年后改由国家财政拨给现款。1954年拨款20余万元,以后逐年有所增加,1978年突破百万元,至1984年达200余万元。解放36年来,政府共拨教育经费2000余万元。但因生源剧增,教育经费仍感不足。1985年全县初中招生3125人,为考生总数的52.8%(全省为61.15%);高中招生433人,为考生总数的24.1%(全省为40.5%),办学能力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集资办学明清时县学、书院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民间捐赠的学产。石城群众自古热心办学,解放前,各姓公堂及一些乡绅富户,常向各书院捐赠膏火、采芹田,以扩学产。学产收入由书院掌管,作为山长薪金及在校儒生平日伙食、灯油费用。清道光年间,县学中每年可收租谷1400余石。至清末,乡间书院也大都有学田千担左右。直至解放后土改前,学产收入一直为办学经费主要来源。
  民间私塾,亦有由当地公堂置产开办者。
  民国二十六年(1937)由陈襄平等64人发起捐资,创建石城中学新校舍,陈独捐资2万元。三十一年沙塅民众募资7000余元,创办小学1所;前江民众亦捐资2000余元,供办小学之用。
  解放后于1983年成立县集资办学领导小组,当年集资91.33万元,翌年集资115万元,1985年集资30.4万元。解放后的民办学校经费及各校民办教师报酬,亦属群众集资办学范畴。
  勤工俭学解放后,自1958年起,全县各校开展勤工俭学,各中、小学普遍开办小型工厂、农场、畜牧养殖场。此外,还组织师生开展淘铁砂、垦山造林、小秋收等活动。各校基建亦自己完成部分劳动任务。
  据1985年统计,当年全县勤工俭学收入达3.48万元。
  学费明清两代,书院、私塾视学生程度向学生收取一定数量的学费,学费多以稻谷交纳。民国时及解放后,各校按国家统一标准向学生收缴一定的学费,供学校办学之用。
  二、学校建设民国初年,石城各地除6所书院和县城学宫明伦堂外,无专门校舍,其余学校均利用祠堂、寺观开办。抗日战争后,始由各地民众捐资,先后建起一批校舍。至1949年,全县计有校舍12667平方米,学校设备异常简陋。
  解放后,政府不断拨款添置学校设备、设施。至1978年,全县计有中学校舍10800平方米,小学校舍19610平方米,学校设备亦不断增加。1981年石城中学、城镇小学始行电化教学。翌年部分乡镇中、小学亦开展电化教学。1983年石中、城小等重点学校建设专用电化教室。迄至1985年底,全县共有校舍151682平方米。
  然而由于学生数量剧增,学校建设仍难满足需求,农村学校尤为简陋。至1985年底,全县计有校舍危房36780平方米,尚缺课凳桌2466套,正积极向社会广泛集资解决。
  第四节儒学教育一、县学学宫学宫又名文庙、孔庙、圣学,既是祭祀孔子的礼堂,又是教谕、训导的公廨,也是儒生读书的学校。县学宫创建于石城建县之时,开始建于城北太极观左侧(即今石城中学院内),后圮。南宋绍兴四年(1134)知县李杞重建。庆元三年(1197)知县黄岌徙郭头街中街。嘉定五年(1212)知县郑行可徙下街迎恩坊。元至正二十年(1360)毁于兵燹。明洪武二年(1369)主簿吴敬重建,九年知县乔澍徙于城西孝义坊社稷坛左,十二年知县邵子镜徙城北忠节坊(今琴江小学处)。宏治四年(1491)训导魏儞徙入城内小西门南(今县人民法院、供销社址),正德十一年(1516)毁于洪水,训导黄存礼于忠节坊旧基重建。嘉靖二十八年(1549)训导刘龙又于城内旧址建教谕、训导署,只留明伦堂于城外,至万历三十年(1602)知县唐元嘉将其尽行迁入城内。清顺治六年(1649)又毁于张自盛乱兵,八年知县董应誉迁建南门。康熙四十六年(1707)知县陈嘉复迁小西门旧址。乾隆七年(1742)知县王士倧、三十六年知县孙绪煌及嘉庆二十年(1815)教谕邹捷元、训导阮麟书曾迭次重修,此后100余年间曾屡加修缮,但无大改动。乾嘉年间修建后,学宫为一规模宏伟的建筑群。它座落于县城中央,楼台错落,巍峨雄伟,是儒家神圣之地,为官绅士庶所崇敬。解放后,为搞建筑将其拆除。
  附:学宫图考选清光绪三十年(1904)以前,石城按全国统一科举考试制度,曾在本县考试童生,录取生员。乾隆四十五年(1780),知县杨柏年于琴江书院侧建造考棚,作考核诸生之用。县考为学生进入科场的初级考试。岁、科三年两考,考试分五场进行,考官将考生逐场淘汰,最后按上司规定名额录取入泮,造册申报省府或州中,入泮者至学宫谒圣,即为庠生(秀才)。生员亦须定期至县参加考试,以备(候)选拔入贡及确定名次,予以廪食钱谷。
  明洪武元年(1368)省府额定石城廪膳生员20名。宣德三年(1428)上司准石城增广 [=此处为插图页=]生员名额一倍,然具体学额失考。清初额定石城岁试录取文武生员8名,而未见科试学额。雍正二年(1724)学院沈翼机以石城“文风丕振”,提请增加名额,次年奉准广额12名。乾隆二十年(1755)因宁都改直隶州,石城隶宁都,奉旨广额,岁、科两试,各进文童14名,武童10名,廪生20名,增广生20名。乾隆二十三年又增文童3名。不久又减石城文童1名拨给州学。咸丰八年(1858)后改为岁试文童14名,武生10名;科试取文童14名,广额增广生10名。据传同治三年(1864)后,因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及干王洪仁玕等五王在石城被俘,朝廷为奖掖官绅之功,又广额12名。
  【按】同治三年广额之说流传甚广,据传有碑记留存至解放后。现石碑不存,未见别处文字依据,姑志此以待考。
  附:历朝进士、解元名录进士宋陈恕许褒卢炤陈邦光温勋朱裳许国陈教张文郁叶熙元黄稷巫双瑞黄裕刘复初清黄轩臣温必联陈同威李冕黄颖温鹏翀廖燻郑思文黄大壎解元清刘寅二、书院办学石城最早的书院建于唐长兴年间。建县后设县学,受县署督办与资助,为全县学校之中心。旧志载,石城历史上曾办社学一所,其校址及办学情况缺记。所谓教育,多为义学。北宋温革建柏林讲学堂,此后,民间办学渐成风气。清咸丰同治以后,乡间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倡导集资兴办义学,先后于屏山、横江、小松、高田、大由创办书院。为培养子弟入学,一些乡绅富户将田地捐赠书院,供书院支付山长束脩及补贴学生膏火之用;各地公堂也纷纷设学田、学产,以租谷作在读学生费用,及奖励已得功名的儒生(称助学谷、采芹租),办学之风曾极一时之盛。
  书院延请科甲出身学子任山长,总管其事,设学监协助办学,设杰士以掌钱谷,吸收就近学童入学,教授儒家经典,传授制艺(八股文)、诗赋,进行科举模拟考试。学童成绩优良者,申报参加科举考试。
  学校柏林讲学堂北宋宝元中,石城学子温革,于汴京购得大批国子监出版图书还乡,择山水优美的柏林(今岩岭堂下)创建学馆,称柏林讲学堂。学馆藏书楼经始之日,于地下掘得五铢钱五万文,故名学馆为青钱馆。柏林讲学堂除招收乡里子弟入学外,外地前来求学者亦悉数相留,并同样供给膳宿,故就读者远自闽粤诸州府,一时誉满遐迩。学堂废止年代失考,其基址在今岩岭乡堂下村双井雅儒堂后山上,其地至今人称学堂坪。
  通政书院宋绍兴四年(1134)县令李杞创建,院址在县城北太极观侧,废止年代失考。
  琴江书院始建于宋。旧址在城内西北城隍庙左,后毁。清乾隆六年(1741),于学宫内重辟学馆,署额曰“琴江书院”。四十五年知县杨柏年倡导合县乡绅捐银数千两,于城北忠节坊原学宫旧址重建书院,将学宫书馆迁徙至此。嘉庆十三年(1808)知县李成蹊扩建,由徐郙书额“琴江书院”。二十二年延请山长掌教时,有膏火租谷1240余石。书院规模宏大,讲堂、书舍、考棚、厨房、浴室一应俱全,光绪年间革新教育,改作琴江高等小学堂,民国时于此设琴江小学、琴水中学。解放后,为扩建琴江小学及教育学校,乃将原有建筑陆续拆除。
  附:琴江书院图龙门书院明万历二十年(1592)知县尹思敬创建,院址在县城西门外骑马岭下。三十五年知县黄廷凤于院侧建读书亭一座。清顺治六年遇兵乱,院亭俱毁。
  屏山书院创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院址在屏山上街江家屋右,由乡绅陈勉昭、赖旦才等倡建。同治六年(1867)扩建后,有讲堂、书舍等26间,清末改屏山初等小学堂。民国六年(1917)改区中心小学,今为屏山乡中心小学。
  横江书院创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院址在横江塅上,由乡绅赖举扬、刘子恭、刘荣东等集资建造。院内有讲堂、宿舍等30余间。清末改办初等小学堂,民国时改中心小学,今为横江乡中心小学。
  长松书院创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院址在小松上街右侧牛皮岭下,由小松乡绅集资建造。院内有讲堂、宿舍、魁星阁等36间,有膏火田千余石。光绪年间改办初等小学堂,民国六年改中心小学校,解放后改小松小学,1969年起驻小松公社,今为乡人民政府。
  鳌峰书院创办于清同治十年(1871),院址在高田坝上(田心里),由湖坑乡绅温和羹等集资建造,院内有讲堂、宿舍、魁星阁等26间。光绪年间改办小学堂,民国六年改区中心小学,解放后为高田中心小学。至今校门上犹存“鳌峰书院”镏金题额。
  大由书院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院址在大由黄泥塘江子口山上,由大由乡绅曾海鲲、曾绍溪、曾普怀等集资所建,院内有魁星阁及校舍32间,有义学田数千担,民国时改办中心小学,解放后改办大由小学、大由中学,今为大由乡中心小学。
  三、私塾私塾为一家或数家共办的学校,校舍称书馆。明清以后随着义学的兴起,各地民众纷纷 [=此处为插图页=]以就近祠庙寺观开办书馆,私塾发展直至穷乡僻壤。石城私塾办学有三种形式:一为富裕之家雇聘塾师(先生)至家,教育本家子弟;二为合村共请塾师至村坐馆;三为文人自行开馆,吸收就近子弟入学。塾师薪金(束脩)多由学东向各学生家长征收,统一缴纳,学费多少,以学童年龄大小、学业程度而定。
  私塾按学童程度、教授方式,分经馆、蒙馆两种,以蒙馆居多。经馆教授《四书》、《五经》之类儒家经典,同时教习八股文章。蒙馆只教识字、写字、点读《三字经》、《四言杂字》之类初级读物,是谓启蒙。对年龄略大、识字略多的学生,也教读《幼学琼林》之类书籍,但只教句读,不讲经义。学生只死记硬背,不知所云。私塾教规颇严,家长对先生也很尊重,逢端午、新年俱要赠送礼品。私塾为启蒙学校,文人士子无不经此阶段。
  自宋以后,石城私塾久盛不衰,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统计,全县达60余所,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发展至165所。民国期间,政府曾多次下令取缔,然边远山区仍照常开办。有些乡村小学,师生多备有两套课本,新旧并举,直至解放后旧教材始完全废止。
  第五节幼儿教育一、学校沿革民国时期曾有开办幼儿教育之议,然未付诸实现。真正的幼儿教育,肇始于解放以后。1950年县城曾于城区小学内附设幼儿预备班,配保教员2名,吸收幼儿30余名就读。1953年9月县开办公办幼儿园,饬琴江、城镇两所小学正式开办,每校两班。1957年9月琴江镇开办街道幼儿班,配保教员1名,招生23名,为石城开办民办幼儿教育之始。1958年于县城莲塘巷建幼儿园校舍1座,城镇、琴江两校幼儿班均迁入新址。“文化大革命”中,幼儿教育受到冲击,仅存两个班附于城镇小学内。“文革”结束后,县妇联、文教局贯彻公、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于1977年相继恢复城镇、琴江两校及琴江镇幼儿班,1980年,各公社、企事业单位亦普遍开办幼儿园。1981年重建县幼儿园。至1985年,全县计有公、民办幼儿园42所,入学幼儿2302名。
  幼儿园按幼儿年龄,分小、中、大班,亦有升班、结业制度。农村幼儿园因生源有限,以复式班居多。
  幼儿园开设语言、常识、计算、美术、音乐、体育、游戏等课目,教学方法有故事教学、看图讲述、儿歌教学、观察教学、谈话教学、智力游戏等。每节课30分钟。
  1981至1985年,县城各幼儿园曾举办三届体育运动会。1983年后,广泛开展幼儿木偶演唱。
  为发展幼儿教育,县妇联自1979年起,每年利用寒暑假开办保教员培训班,至1985年已办班8期,共培训保教员280人次。
  在正常教育经费之外,1980年至1985年,赣州地区妇联曾拨给幼托经费0.49万元,江西省妇联于1984年拨给抗洪幼托经费0.2万元,石城县财政于1982年,拨给县幼儿园建园经费4.6万元,开办费0.5万元;县直各系统、各单位捐赠资金0.562万元。
  [=此处为表格(表5—1 石城县幼儿教育发展简表)=] 单位:所、人二、石城县幼儿园石城县幼儿园前身为城小、琴小幼儿班。1952年秋,城镇、琴江两小学各办幼儿班2班,直属县教育科领导。1958年始于县城莲塘巷(今人民银行住宅区)新建校舍,独立设园。翌年秋开小、中、大班共4班,配保教员5名,招收幼儿139名。1962年发展至6班,入园幼儿195名。1968年“文革”中,撤销幼儿园建制,附属城镇小学。此后仅保留保教员3名,每年招生2班。1982年于东南路原细菌肥料厂旧址新建园舍,重建县幼儿园。开中、大班各4班,配保教员14名,吸收幼儿317名入学。1985年开小、中、大共8班,配保教员18名,招收幼儿290名。
  现幼儿园有新校舍1幢,计3层15间,另有托儿所1间,宿舍、厨房等16间,共占地1044平方米。
  第六节初级教育学校沿革公办小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朝廷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翌年,石城县奉命改革教育,首先于琴江书院开办琴江高等小学堂,设堂长总管其事(首任堂长陈文凤),置学监、教习以司教务。此为石城新学之始。随后长松、鳌峰、屏山、横江等书院先后开办初等小学堂。县学宫明伦堂开办东区小学堂,北关温氏才俊公祠开办维新小学堂。
  民国二年(1913),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小学分公办(县立、区立)、私立两类,高级、初级两种。琴江小学为县立高级小学,屏山为区立完全小学,鳌峰、长松、横江为区立高级小学。另外,县城创办初级女子小学1所。时民办公助小学发展较快,县城除明伦堂东区小学及才俊公祠养增小学(维新小学改名)外,增办南区(范家祠)、西区(廷宾公祠)、北区(兴隆中街)等几所初级小学。民国八年(1919)龙岗绿水创办化龙小学校,其他区乡也纷纷开办小学校。据十七年统计,全县有各类小学42所。
  苏区时期,自1930至1934年间,原有学校业已停办,石城、太雷两县普遍开办列宁小学,凡年在7岁至14岁的贫苦工农子弟,免费入学。最盛时,石城有列宁小学58所,当时以县城范家祠内列宁小学规模最大。太雷县亦有列宁小学多所,以横江(老)街上、下行两校较具规模。
  民国二十四年(1935),民国政府实施“特种教育”,开办中心民众学校。十月,国民党军八十八师进驻石城,即于师部驻地熊家祠开办中山民校,随后于范家祠再办一校。不久,又于秋溪伯源公祠开办石城县第一中山民校。翌年,于龙岗邓家祠开办石城县第二中山民校。于屏山、珠坑等保学中增办附属中山民校10所。其中屏山4所,横江、珠坑各3所。二十六年撤销附属中山民校。二十八年各中山民校分别并入所在中心小学,“特种教育”至此作罢。
  [=此处为表格(表5—2 义务、特种教育情况统计表)=] [=此处为表格(续表)=] 民国二十四年,随着“特种教育”之后又推行“义务教育”,设立中心小学与保学,实行强征入学。时县政府规定,凡年6岁至12岁儿童,不论男女均须接受6年小学教育。县城及各区、保联所在地,均设立县立中心小学,各保设保学。然而除县城一度实施外,乡间未能如令推行。
  民国二十九年(1940),颁行新学制,实施“国民教育”。县政府令各中心小学、保学改为中心国民学校、保国民学校。至三十七年,全县计有教职工453名,学生1968名。
  [=此处为表格(表5—3 国民教育统计简表)=] 单位:所 1949年石城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即派员接管琴江、高田、丰山、小松、屏山、横江、大由及县城衡斋等8所小学,各区亦接管一批较有规模的小学,改称村学。翌年增办村学51所,并改私立衡斋小学为公办城关小学。1951年,先后恢复和新办岩岭、大琴、小松乡新坊、沔坊、沙塅、东南、前江、塘台、竹溪、亨田、秋溪、龙岗、珠玑、洋地等完全小学。村小增至327所。1953年实行全面整顿,调整小学布局,此后校数逐年有所增加。自1961至1965年,小学教育保持稳定发展,为了普及小学教育,边远山区开展巡回教学。
  1963年,琴江小学被定为江西省重点小学之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翌年“复课”,建制不变。1969年后小学管辖权下放至公社、大队,实行“小学不出队,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办法恢复办学,一些完小附设初中班,出现“戴帽”小学。几年后,一些“戴帽”小学初中班增至3个年级,又称“中小学”。“文革”后教育渐上正轨,撤销一批小学的初中班,至1985年,仅保留7所“戴帽”小学。
  1980年全县定重点小学1所:城镇小学;公社中心小学15所:木兰、高田、小松、岩岭、丰山、小别、琴江、观下、屏山、珠坑、大由、横江、小姑、龙岗、洋地等小学。至1985年底,全县计有完全小学128所,村小246所。另有石城钽铌矿子弟学校1所。
  [=此处为表格(表5—4 民国三十二年国民学校统计简表)=] 单位:所、人注一:琴江,小松、屏山、横江、高田分别称石城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中心国民学校。
  注二:坝口中心国民学校址设两坊。
  注三:丰山中心国民学校址先设下丰山,后迁大琴陈江。
  [=此处为表格(表5—5 1985年小学分类统计简表)=] 注:其中1所为重点小学私立小学、民办小学民国初年,除公办小学外,民间亦开办私立小学。民国八年(1919)龙岗绿水创办化龙小学,至十九年停办。抗日战争期间,重新开办一批私立小学,其学制、学科和教学,仿公办小学实行。此择其要者志于后: 衡斋小学创办于民国二十九年,为石城温姓建,校址在县城温氏衡斋公祠(今城镇小学内),学制、学科如中心国民小学,民国三十八年停办。
  敦叙小学民国三十一年大由曾姓建,校址设大由曾氏宗祠,三十八年停办。
  维恭小学民国三十六年丰山大琴陈姓建,校址设本村祖祠,三十八年停办。(解放后至1951年新办的小学仍称“维恭小学”) 普郎小学民国三十六年屏山亨田黄姓建,校址设亨田吊仁坪黄氏宗祠,三十八年停办。
  兴贤小学民国三十六年福村刘姓建,校址设本村宗祠,三十八年停办。
  解放后,由于学生大量增加,公办学校满足不了学生入学需要,1956年起政府倡导民间办学。是年秋溪、西外两地群众试办秋溪、西外老寮两所民办小学(村小)。此后民办小学逐年增加。1958年教育实行“国家办学与群众集体办学相结合,全日制与半日制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民办小学增至53所。时民办小学有的实行半日制教学,有的实行半农半读,称耕读学校。故有全日制、半日制与全日制耕读、半日制耕读等类型。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民办小学合并为25所,另将37所公办小学改为民办。至1965年,全县有全日制民办小学98所,学生4032人;全日制耕读小学92所,学生993人;半日制耕读小学(含巡回)97所,学生1414人。全县共有民办教师287人。
  民办小学实为群众集体出资,政府办学,教材教法与公办小学相仿。由于经费、师资不足,有的采取巡回教学,一个教师在两所学校巡回授课,因此,教学质量差,耕读小学尤甚。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办小学改为民办公助,“文革”后逐渐改为公办民助。
  二、学制清末小学堂,按钦定“癸卯学制”规定,为初等5年,高等4年,共计9年。春季始业。初等小学分完全、简易两科,期限相同。
  民国初年,小学校为“四·二制”,初级4年,高级2年。
  苏区列宁小学,按规定为五年一贯制,前三年为低年级,后二年为高年级,但因战事频繁,实际学无定制。
  抗日战争时义务教育,小学学制为6年,初小4年,高小2年,然实施5年即停办。民国二十九年(1940)后国民教育,小学修业期为6年,分低、中、高三阶段,一、二年级为低年级,三、四年级为中年级,五、六年级为高年级。抗战时,小学均为秋季始业。
  解放后,小学初为春季始业,学制为“四·二制”,修业期为6年。1952年后改为秋季始业。1970年执行“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复行春季始业,改学制为五年一贯制。1973年后恢复秋季始业。1984年部分小学重新改制,试招六年一贯制学生。1985年5月27日,中央决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现正在筹划中。
  三、学科清末小学堂,初级小学分完全、简易两科。完全科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自然常识及乡土教材)、体操等学科,简易科将修身与读经讲经合为一科,历史、地理、格致合为一科,余同完全科,另有图画、手工两科为选授科,各学堂可任选一科,亦可俱设。高等小学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学科,亦有手工、商业、农业等选授科目。
  [=此处为插图页(解放后小学发展示意图)=] 民国初年小学校设国文、算术、常识、修身、历史、地理、自然、音乐、图画、体育等学科。
  苏区列宁小学设国语、算术、常识、共产主义、唱歌、图画、体操等科目,四年级加设珠算,正课间亦插入当时政治、军事知识教育。
  民国时特种教育之中山民校,设国语、算术、劳作、自卫、音乐等科目。其中自卫为体育、保甲、侦察、看护、卫生等技术训练。义务教育之中心小学、保学,设国文、算术、公民、常识、历史、地理、自然、音乐、图画、体育等学科。国民教育之国民学校,设国语、算术、公民、社会常识、唱游(音乐、体育)、美工(美术、劳作)等学科。高级小学增设童子军课,每周星期一第一节为“总理纪念周”会,每节授课时间为45分钟。
  解放初小学设国语、算术、自然、历史、地理、唱歌、图画、手工劳动、体育等学科,周末设一节周会,每节授课时间为45分钟,1950年改国语为语文。“大跃进”中增设农业常识与生产劳动课。1966年改周会为政治课,停开历史、地理课,四至六年级增设记账常识与珠算。次年政治、语文合并为政语,除政语、算术、劳动外,其他课一律停开,另设《毛泽东思想》课。1969年后重设政治、语文、算术、常识、唱歌、图画、劳动、班会,改体育为军体,随后开设“革命文艺”,取代音乐、图画。1977年分“主学”、“兼学”两科。“主学”设政治、语文、数学、常识、音乐、美术、体育;“兼学”设学工、学农、学军。1978年后使用全国统编教材,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常识、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另有劳动、班队活动等课。1982年部分学校增设科技、文娱等课目。自1982年起,每节授课时间改为40分钟。
  四、教学清末小学堂,采用儒学教育与西方新式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既有儒家书籍,又有新设的自然科学;教学方法既有儒学的耳聆面授及奖学制度,又有班级教学与新式计分等规定。各班级有平时、学期、年终、毕业、升学等考试。毕业考有地方官参与监行,升学考须先由学校初试,再由县学官复试方可确定。计分以百分为极则,80分以上为“最优等”,60分以上为“优等”,40分以上为“中等”。39分以下为“下等”,不满20分为“最下等”。年终优等以上者升级,中、下等留级,最下等减品行分数十分之一,连续三次最下等者出学。毕业考试优等以上者奖,下等者留堂补习一年再考,再考仍下等及初考最下等者,发给修业凭照出学。毕业生仍按科举制度授于相应的出身,高等小学堂毕业者如文庠,成绩优异者可享受公费补助(食廪)。
  民国初期小学教学质量较差。据民国十七年(1928)调查,当时“西乡屏山公立完全小学办理成绩尚佳,高级小学中,县立琴江小学颇为优良,初级小学……办理合法者殊不多见,就中以琴川小学、县立女小、三育小学、北区小学等校成绩最劣,纯属私塾性质。”乡村小学实如私塾者居多。
  苏区列宁小学注重实用教学,内容结合当时政治、军事形势;方法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故郊游、参观、听报告、学演说等课外活动颇多。
  国民党政权所谓特种教育之中山民校,则为消除群众“赤化”而设,教学内容有强烈的反共政治意识,旨在宣传“三民主义”,灌输“礼义廉耻”思想,并把它作为校训,文化教育仅其次。义务教育与国民教育较为正规,学科较全面,制度较健全。民国二十九年、三十四年先后成立石城教育会与6种教学研究会,对教学研究做了一定的工作。同时学校也开展文体活动及宣传抗日、查禁鸦片、植树造林等社会活动。
  解放后,改革教学内容,革新教材,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革除打骂等落后教法。1954年后引进苏联教学体系,实行五级记分;贯彻凯洛夫教育学,实行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5个环节,改革了旧教法。但因长期相沿不变,亦出现禁锢学生思想等弊病。1958年实行全民大炼钢铁与学校办工厂、农场,大量占用了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质量。1963年后贯彻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整顿教学秩序,批判了照搬苏联教学法,加强了启发教育,改用百分计分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教学一度中止。翌年“复课闹革命”后,因大批教师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工宣队、贫宣队进驻学校,教学仍甚混乱。后实行“复课闹革命”,但仍以劳动和读、背《毛主席语录》、读报(纸)为主。1969年后实行开门办学,各小学普遍开展“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教学活动。学校普遍开办四场(厂)、三室(即小工厂、小农场、小林场、小饲养场与阶级教育室、形势教育室、科学实验室),教学活动仍不正常。1976年后教学活动始逐渐恢复,八十年代始走上正轨。1982年起,城镇小学等部分小学开展电化教学。
  解放后各类小学,除课堂教学外,犹广泛开展社会活动:开展政治宣传,传播党的方针、政策、法令,开展“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学雷锋、学英雄模范、“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等活动,以培养共产主义高尚品德;开展科研、文娱、体育活动,参加各种劳动,参观旅行,以增长知识,增进身心健康。
  第七节中等教育一、普通中学学校沿革民国十七年(1928)秋,县于城北琴江书院创办琴水中学,为石城开办中等教育之端。该校在两年后停办。
  民国二十八年九月,于琴水中学旧址,开办石城县立初级中学。三十三年迁太极观,直至石城解放。
  民国三十四年春,国立十九中学迁来石城。
  民国三十五年秋,石城黄姓绅民于县城北关黄氏宗祠(今县人民武装部),创办私立峭山中学(初级)。该校面向全县招生,凭考试录取,第一至三年,先后招入一、二、三个学级各一班,每班50人,三十八年六月后曾一度停办,解放后,与石城初中合并。
  1949年石城解放后,即接管原县立初级中学与私立峭山中学,改名石城县联合中学,翌年改石城县立初级中学。(详见《石城中学》) 1957年秋,屏山初级中学创办,初设于屏山小学,翌年迁蟠龙岗,首批招生2班,计108名。为石城农村开办中学之始。
  1958年秋,小松、丰山、横江公社各办初级中学1所。石城中学开设高中部,首届招高中2班,计87人,成为完全中学。
  1960年秋,木兰、桐江、石田、坝口、珠坑、大由、秋溪、龙岗等8所完小增设初中班,称“戴帽”小学。1962年将木兰、桐江、石田初中班并入小松初中;大由、珠坑初中班并入屏山初中;龙岗、秋溪初中班并入横江初中;坝口初中班并入石城中学。1968年上述学校复设初中班,后改“戴帽”小学为“中小学”。
  1969年农村中学下放公社管理。
  1970年冬,高田、小松、丰山、坝口、屏山、大由、横江、龙岗等8校招收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只保留木兰、桐江2所初中。1976年又增设古樟、新田(珠坑)2所中学,至此全县计有完中11所,初中2所,中小学增至39所。
  1978年进行调整,只保留石中、高田、小松、观下(古樟)、屏山、横江6所完全中学,以石中、横江两校为重点。初中只保留木兰、桐江、丰山、石田、珠坑、秋溪、龙岗、大由等8所,中小学保留19所。1979年将横江中学改为普通中学。
  1981年观下中学改初中,翌年高田中学亦改初中,小松、屏山、横江3所中学以办好初中为主,高中部增设职业班。
  1983年新建石城二中,校址设县城西门体育场东侧。小松、屏山、横江3所中学改职业中学,停开普通高中班。
  1985年增设小姑初中。至此全县有普通完全中学2所:石城中学、石城二中;普通初中10所:木兰、丰山、桐江、石田、观下、珠坑、大由、秋溪、小姑、龙岗等初中;附设初中班小学7所:岩岭、长乐(小别)、坝口、东风、沙塅、新坊(屏山)、亨田中小学,石城钽铌矿子弟学校亦设有初中部;小松中学、屏山中学、横江中学、高田初中、洋地初中改为职业中学。
  [=此处为表格(表5—6 解放后普通中学情况统计简表)=] 单位:所、人学制民国时期,中学学制为“三·三制”。石城所办几所中学均为初中,修业3年,迁入之国立十九中学为完全中学,初、高中各修业3年。石城县立初级中学,抗战时为秋季招生。抗战胜利后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一年毕业两届。
  解放后,中学为“三·三制”,1953年后定为秋季招生始业。1968年“文革”中曾试行四年一贯制。1970年按“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指示,改为“二·二制”,初、高中各修业两年。1973年改为春季招生始业,次年恢复秋季招生。1978年后逐步恢复“三·三制”,初中先恢复三年制,至1981年高中亦全部恢复三年制,职业初中为四年制,高中职业班为二年制。
  学科民国初年,琴水中学学科设置有修身、经学、国文、英语、数学、博物、格致、历史、地理、图画、体操等科,儒学、新学兼而有之。
  石城县立初级中学,一年级设公民、国文、英语、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算术、音乐、图画、劳作、体育童军、公文呈式等13科,每周35课时;二年级改算术为代数,停动物、植物,增开物理课,每周32课时;三年级停代数设几何、三角,停物理开化学,每周33课时。峭山中学学科与县中大致相同,唯将几何、代数、三角合并为数学,体育、童军分设。国立十九中学亦与县中大同小异,各校周始设“总理纪念周”会,周末设级会,各为一课时。
  新中国成立之初,石中开设政治、国语、数学(算术、代数、几何)、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博物、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1953年学习苏联十年制教学经验,对学科设置作较大调整。调整后科目有:语文、数学(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植物、动物)、卫生常识、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国革命常识、英语、体育、音乐、图画等学科。1954年停开英语,改中国革命常识为政治,直至1956年无大改变。1956年增设农业基础知识,翌年将语文分为汉语、文学两科,1958年增开俄语。农村中学与县中基本相同。
  [=此处为表格(表5—7 1985年石城中学每周课时表)=] 1971年调整,各中学增设军体、毛泽东著作讲用、革命文艺(音乐、图画合并),外语改学英语。1974年后改毛主席著作课为政治,改革命文艺为音乐、美术。“文革”结束后完全中学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1981年后科目设置稳定。
  教学民国初年的中学教学,沿袭儒学教学方法,属于满堂灌、注入式。
  民国二十九年(1940)成立“石城教育会”,翌年成立“县立中学教学会”,三十四年成立自然、社会、理化、国文、音乐、体育6科研究会,虽然对教学有所研究与改进,但步子不大,仍脱离不了“分段串讲”、“唱独脚戏”的老方式。
  解放后,各中学均有各种教研组织,从事教学研究和实施。县有教研机构,近年又成立教育学会,以总结、推广教研成果。
  1952年首先在石城中学开展教育改革,开辟生产园地,建立了教评制度。1953年开始学习苏联凯洛夫、普希金教学法,贯彻教师负责制,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教学,探索教学规律。此后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自制教学用具,编写补充教材成风,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实用性和思想性,但学生学习较被动。1958年批判了苏联教学法的消极面,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但又提出另一套教改方法,片面实行学校工场化,使教学工作走了一段弯路。1961年后实行“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以教书为主,学生以学习为主”的教学原则,纠正了工场化偏向。同时提倡“精讲多练,边讲边练”,提出了“按学科特点,重视调查研究,从已知到未知的教学原则”与“注重直观、注重演示、实验,由感性到理性”的教法。1966年后,教研活动因“文革”动乱中断。1971年贯彻“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新体制”,不久又实行“开门办学”,教学工作仍难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校经过整顿,恢复以教学为主的原则。1981年各校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成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1983年提出教学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为主要任务。1984年以来则围绕“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化”的方针,探索教学途径。
  1978年石城中学自制幻灯试行教学,翌年创建电化教研组。自此,各校相继开展电化教学。此后,一些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分快、慢班教学,学生负担加重。
  解放后各中学,除课堂教学外,还注重第二课堂教学,建有各科课外活动研究小组及文艺宣传队、体育代表队等。1975年石城中学设地震测报点,后被评为先进单位,曾受到赣州地震台嘉奖。
  石城中学石城中学前身为石城县立琴水初级中学。民国十七年(1928)秋于琴江书院左侧创办,首任校长廖鼎新,有教员4名。首次招生1个班,50人。十九年停办。
  民国二十八年,县政府于原琴水中学校址重办中学,取名石城县立初级中学,校长仍由廖鼎新担任。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处。招生2个班,计88人。时因中学规模小,设备简陋,不能满足石城子弟求学之需,由县长刘益铮及县人江西钨砂局局长陈襄平(国屏)、原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需处长赖巨川等,约请石城名流黄有志、廖鼎新、何逢春、陈郁芬等64人发起,向全县倡议募资建校,陈襄平独捐资银洋2万元,当年组成建筑委员会,并选择城北太极观旧址,为中学建造新校舍。至三十二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起教室10间,礼堂1幢,翌年初中迁入新址。
  三十三年,石城简师部附入。
  三十五年春重组校舍建筑委员会,县长沈遇春兼主任委员,校长何逢春亲自主持建筑工作。县将三十四年石城县义务劳动代金200余万元、县建仓余额60余万元及全县公学款产(除育婴会)三项拨作建校经费,加之募得捐款若干,扩建师生宿舍28间,图书室、厨房、浴室各一套。
  石城解放后数日(1949年10月3日),县人民政府即派员接管学校。1950年与峭山中学合并,改名石城县立联合初级中学。县长罗林兼任校长,下设教导、总务两处。1950年招收新生40名,共有学生164名,教职工11名,当年毕业学生36名。
  1951年政府拨款(折新币)1000元,大米3166斤,次年又拨款24232元,供扩建校舍、增购设备之用。
  1952年县长唐荣彰兼任校长,翌年新建教室一幢,计1408平方米。1957年新建礼堂1幢、厨房1套。
  1958年秋增设高中部,首开高中一年级两班,成为完全中学,学校更名江西省石城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瘫痪。翌年军宣队、工宣队先后进驻学校内。1968年10月,学校迁至城关公社杉柏大队下畲校办农场,更名石城县五七中学,实行半耕半读,下放城关公社领导。1969年8月收回县管,1971年迁回原址、恢复校名。1977年后逐步恢复正常教学,并列为赣州地区重点中学之一。
  1977年后,曾先后数次扩建校舍,至1985年有建筑面积12380平方米,校园占地96亩。有教职工112名,学生1489名,为石城规模最大的中等学校。
  附:抗日战争时期迁入的学校国立十九中学校址原设浙江江山。抗日战争爆发后,江浙大片土地相继沦陷,学校被迫内迁。该校先迁到江西赣县梨莞背,民国三十四年四月迁入石城。内迁期间,既招收沦陷区流亡学生,也招收本地学生。
  到石城初,校本部及高中部驻城南梅福,初中部驻城北长乐村。翌年校部及高中部迁入城内学宫,初中部迁驻梅福。迁来时有师生600余人,设教务、训育、总务3处,办公、医务2室,后于石城招生,两年后教职工增至186名,学生增至17班,697名。民国三十五年,学校派人到广州,接收宋庆龄所办养育院孤儿200余名,亦编班授课。学生因属流亡者多,绝大多数享受公费。
  该校学制、学科与当时普通中学同,学风较好。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浙师生复员,江西师生于民国三十五年秋迁往宁都七里村,与国立十三中学合并,后并入宁都中学。
  南昌私立志成中学民国二十八年,南昌私立志成中学(初中部),因省城为日军侵占,迁来石城,抗战胜利后迁返南昌。
  玉山临时中学民国二十九年,江西玉山中学(高中部)迁来石城,驻屏山陈坊村祠堂,翌年迁出。
  二、职业学校农业中学 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各公社先后开办1至2所农业中学。至1961年,全县计有农中18所。1965年各农中纳入中学发展计划,与普通中学一同招生。后经调整,至1966年仅保留木兰、新河、高田、高坪、桐江、石田、岩岭、丰山、小别、东南、前江、屏山、长溪、罗家、龙岗、大由等16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农中陆续停办,至1977年秋全部撤销。
  农业中学学制亦取“三·三制”,科目有政治、语文、数学(含珠算、簿记)、农业常识等。高中亦有几何、代数、物理、化学等学科。
  学校教师多为民办,亦配有少量公办教师,每校还请有一二名老农担任技术指导。毕业生由公社分配担任农村会计员、农技员、“赤脚医生”或推荐报考高一级学校。后多无分配。
  农中贯彻“自力更生、自供自给、以农养校、以场办校”的方针。学校设备简陋,教学实行半农半读、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停课。政府划给农中一定数量的土地、山场,学校种养结合,多饲养有猪牛鸡鸭等畜禽。因终年农事繁忙,课堂教学往往被挤掉,学生学习成绩不佳。
  全县以高田农中办得最有特色,1964年被列为赣州地区半农半读重点中学之一。1965年秋,高田农中调入多名公办教师,开设高中部,向全县招生,有学生200余名。学校科目设置除增设农业常识外,其余仿全日制中学,唯课时仅其一半。学校有田28亩,农林垦植基地400余亩,年产稻谷2万余斤,养有牛、猪、羊、鸡、鸭等畜禽,产品除自销外尚可供应市场。学校自力更生拦河筑坝修建水轮泵站1座,供发电和农副产品加工。还自建教室6间,膳堂、浴室1套,改善了教学、生活条件,接近农村全日制中学规模。
  林业中学 1965年9月,县文教局与林业局于珠坑芙蓉塅,原珠坑农中旧址开办石城林业中学。定学制为三年,开语文、数学、化学、音乐、体育、造林、测量、植物、土壤肥料、森林病虫害防治诸学科。先后招收学生100余名,开一、二、三年级。学校向全县招生,学生免费入学,社来社去。
  学校有生产基地15亩,专作苗圃之用。
  该校于1969年秋撤销。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石城分校江西共大石城分校创办于1958年8月,校址初设洋地公社三坑大队洞下,俗称石城共大。学制原定四年,1965年改为三年。学科分基础、专业两类,基础科有政治、语文、数学、军体等;专业科有农技、农机、林业、畜牧、兽医、财会、卫生、文艺等。1958至1960年开设林业、卫生、畜牧、农技四科专业班。六十年代教职工从19名增至80余名,学生每年均在300人上下。
  1959年庵子前县综合技校师生120余人、福村畜牧培训班20余人并入共大,1961年冬从上海市招收学生126名,1968年冬赣州六中转入学生300余名。此外每年均于县内招生。毕业学生除1970、1971两届,根据政治条件给部分学生分配了工作外,其余未作分配。来自城市者,下放农村插队劳动;来自农村者,回乡务农,称“社来社去”。
  开办之初,石城县长谢永祯兼任校长。经历任领导与数百名师生多年辟创经营,建成一所规模较大的校园。至1981年,计有教学楼、师生宿舍、礼堂、厂房等建筑10余栋,校部占地1万余平方米。附属有纸寮2所、槽板厂、体育用品厂、松脂烤胶厂、酒厂、农场、养猪场各1所,水轮发电机电厂1座,有农田200余亩,山林8000余亩,汽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各1部。年产稻谷多至7万余斤,工农业总产最高年份(1972年)达5.3万余元。
  1981年迁观下公社杉柏大队下畲原石中农场。1983年为县教育学校培训代课老师与文艺老师。1985年改为石城县职业技术学校,时有教职工23名,学生199名。
  职业中学 1983年秋,小松、屏山、横江三所普通中学,停招普通高中班,改招职业班。高田、洋地两初中改为四年制农业初中。是年,共大及小松、屏山、横江、洋地四校招收职业班学生280名。至1985年,职业中学在校学生计944名,其中高中生613名,初中生331名。
  小松、屏山、横江三校职业高中班学制为二年。小松增开农牧,屏山增开园艺,横江增开农学,高田初中增开农业,洋地初中增开林业。各校均配有一定实验基地,其它与普通中学无异。
  三、专业学校师范学校合群工学民国六年(1917),县政府于城内邓家祠开办师资短期培训班,取名合群工学,两届共招学员150名。后改暑期小学教师轮训所。
  简易师范部民国三十三年于琴江书院内开办石城简易师范部,为石城初中附属学校,但是另设校址,单独办学。其工作由教导主任赖瑞璋主持,首批招生1班,50名。不久迁城内学宫。简师部学制四年,学科分必修、专修两科。必修科与初中同,专修科设教材教法、儿童心理、测验统计等课。三十六年首届毕业生29名,次年18名。此后停办。
  石城县初级师范学校 1959年9月,县开办初级师范学校,校址设观下庵子前,首批招生1班,52名,次年招生53名,外加短训班50名。配教师2名,工员2名。学科除教育学、心理学专修科外,与普通中学同。1962年6月并入石城中学。首批毕业生由县统一分配。第二批学生未毕业,分别给予安排工作或转学他校。校舍移交拖拉机站,动产调归石中、县委党校和县幼儿园。
  石城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前身为教育学校。教育学校负责教学研究、师资培训与教学指导等工作。
  其机构名称与职能屡经变易:1954年县文教科于琴江书院设视导组,以督导全县教学。1963年改称视导室,翌年又改为教研室,1969年改称石城县毛泽东思想教卫学习班,次年改教师培训学校,1973年更名教育学校。1985年12月撤销教育学校建制,成立教师进修学校,时有教职工22名。
  石城县农林牧卫综合技术学校 1958年6月于丰山福村开办,原名石城县劳动技术学校,后迁观下庵子前,县委书记苏斌兼任校长。学科分基础、专业两科。基础科设语文、数学、体育;专业科设卫生、畜牧兽医、农、林等课。学生由各公社推荐,仅招生1批,计4班200人。办学经费由县农、林、牧、卫四局分摊,各拨5000元,建平房教室1幢,另有池塘3口,养鱼千余斤;猪栏1栋,养猪百余头。1959年7月并入共大石城分校,校舍改办石城初级师范学校。
  石城县卫生学校 1960年县将原石城技校并入石城共大的卫生班重新析出,迁入县城花坪里原卫生院址(今党校址),开办石城县卫生学校。第一期吸收原共大卫生班40人培训;第二期向全县社会青年招生。1962年第一届毕业生分配到全县各卫生医疗单位;第二期未结业,因学校停办,学生自谋职业。1962年12月撤销。
  附:赣州地区卫生学校石城分校 1975年赣州地区于石城县人民医院,开办赣州卫生学校石城分校。学校由全省统一招生,毕业生列入国家分配,经费由赣州卫校拨给,师资由石城县人民医院提供。第一期招生1班40名,为二年制护士班,1977年毕业。第二期于1978年招生,1班40名,为三年制护士班,1981年毕业。第三期于1979年招生,1班50名,为二年制护士班,于1981年毕业。第四期于1982年招生,1班45名,学生在全地区在职初级卫生人员中选拔,为“初晋中”培训班,学制二年,于1985年毕业。学科设人体解剖、卫生护理基础、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药物科及政治、外语等。该校于1985年停办。
  第八节业余教育一、扫盲教育苏区时期始行社会教育,以扫除文盲为主,辅以政治、文化、社会知识。当时广泛开展识字运动,乡村在千人中建一俱乐部,百人中建一夜学,16岁以上青壮年皆进识字班。每逢节、假日及圩集日,儿童团于通衢要道设识字牌,令过往行人识字。区、乡、村、班组乃至个人间,开展学习竞赛,涌现出许多互教互学动人事迹,群众中有《识字运动歌》广为流传。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亦开展成人教育。首先于中山民校附设成人班,为附近居民扫除文盲。民国二十三年(1934)全县上报受学人数为132人,翌年上报290人。
  二十六年推行义务教育,县设义务教育委员会,负责推行义教计划、培训师资、考核成绩。全县开成人班12班,受学者757人,妇女班8班,受学者132人。
  二十七年县地方教育行政会议决议:各机关、学校一律附设成人班或成人夜学班,由各区署强迫征学。教学用具就地解决,灯油费每校每班由保长筹足10元交学校开支,课本由县政府核发。是年上报受学男女成人889名。
  三十二年县民众教育馆内开办识字班。当年全县办成人班27班,上报受学者5570人;妇女班9班,上报受学者381人。县妇女会另办一妇女班,受学者50人。
  以后继续在各小学附设成人班,每班50人左右,利用晚间学习,采用分团编制,6个月毕业。并另设妇女班分开学习。学习内容有公民训练、常识、应用文学、算术等科目。
  民国时社会教育多为有名无实、虚报浮夸,纵有实施亦多在县城集镇施行,偏僻山村仍属空白。
  解放后大力开展业余教育。解放之初,各地即着手开办各种读报组、速成识字班及冬学、夜学,后逐渐形成农民夜学与农民识字班。据1951年6月统计,全县农民夜学有学员6092人,其中男5069人,女1023人;农民识字班有学员7834人,其中男1369人,女6465人。
  1952年12月成立石城县扫除文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翌年将全县划分为四大扫盲区,由县行文指定负责干部与扫盲教师。是年全县有干部、妇女(日、夜)、工人等学习班及农民速成识字班,共计受学人数993人。8月召开扫盲干部及教师学习会,评选出模范班4个,模范教师5名。年终签发扫盲毕业证书450份。
  1954、1955年,各区乡办干部扫盲学习班1个,时全县有农民业余高小班5个,初小班10个,扫盲班35个,参加常年学习者4960人,发脱盲结业证书千余份。
  1956年12月成立石城县扫盲协会,县长谢永祯兼任会长,下设办公室,与县文教局合署办公。至次年冬,全县计有扫盲班562个,学员14961名,有扫盲教师839名;有农民业余高小班212个,专职民办教师14名。
  1958年提出“奋战几个月,实现无盲县”口号,中、小学分片包附近扫盲任务。发给扫盲对象人手一册识字课本。全县培训义务教师675名,办常年民校546所,受学人数5359人。因工作抓得不够经常,至1965年全县尚有文盲、半文盲2万余人。
  1966年全县再次掀起扫盲热潮,办民校876所,1134个班,计有学员19817人,转常年民校786所,有学员16379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业余教育停顿。
  “文革”结束后,1979年成立石城县工农教育委员会,继续工农业余教育。1981年全县有农民夜校114所,开办少年识字班13期。1983年全县有农民业余学校209所。琴江镇、小别、屏山、龙岗等乡镇青少年已普及小学教育。至1984年底,全县扫盲率已达86.1%。但由于不少中小学生中途辍学,农村教育时紧时松等原因,也出现旧文盲未扫尽,新文盲又产生的现象。
  二、职工业余教育民国三十九年(1948),石城曾于县城举办造纸工人补习班1期,其具体情况失考。
  1951年县总工会筹委会,于县城徐家祠与城关小学开办工人夜校。设初、高小各1班,共有学员76名。
  1955年始,县总工会于县城花坪里(今党校址)开办业余机关干部学校,利用早上进行教学。最多时达7个班,学员多达400余人,专职教师由2人增至7人。
  1959年起改办职工业余学校,学员74名;高小2班,学员69名;初中2班,学员74名;高中1班,学员28名。配专、兼职教师各3名。校址迁西华路县总工会礼堂,“文革”中停办。
  1959年洋地林场开办职工业余学校,配专职教师1名,学员为林场职工,早晚在工地教学。同年全县各林场同时开办职工夜校,教员由检尺员担任,各开扫盲、高小2班。洋地林场职工业余学校于1962年停办,次年各林场夜校亦相继停办。
  1978年县工会继续开展职工业余教育,先开办“七·二一”工人业余大学,后改职工业余学校。配专职教师1名,聘兼职教师数人。开高小(后停)、初中、高中、英语等班,设语文、数学、地理、历史、英语等学科。常年有学员200余名。至1985年发展至6班,有学员335名。
  同时,县邮电、商业、供销等系统及汽车修配厂、农机厂、矿山配件厂等单位也先后开办职工业余学校。这些学校除开设有关的邮电、电机、农机、财会等专业学科外,均开有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
  然而因职工业余学校往往时办时停,多流于形式,职工业余教育实效不显著。
  三、其他业余教育高等教育自学 1983年省高等自学考试委员会,倡导开展成人高等自学活动。报名参加者自选专修学科,定期集中考试,成绩及格者,可获同等学历毕业证书。自学专业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律、会计、统计等,每半年举行一次考试。1984年下半年全县参考者,获单项合格证书22人次,次年上半年获68人次。下半年第三次考试,参考者男61人,女7人。其中干部38人,工人23人,农民3人,解放军4人,获单项合格证书78人次。
  附:电大教学班 1985年秋,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石城教学班在县委党校开办,由党校主办,招收县、乡党政干部学员32名离职就读。定学制两年,开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通史、写作、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汉语、中国经济地理、国民经济管理概论、法学概论、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BASIC语言等必修课及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近代史等选修课程。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