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44
颗粒名称: 第五卷 文化
分类号: G127.56
页数: 89
摘要: 石城在建县之初,即有柏林讲学堂的创办、宝福塔的建造、“三黄丸”的研制,文人士子著书立说,出将入相者多名,早期文化不失为发达。然而由于地域偏荒,经济落后,战事频繁,文化事业进展缓慢,至解放前夕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解放后36年,虽然在工作上产生过失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措施的得力,仍然取得了前人千百年来难以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 文化事业 文化管理

内容

石城在建县之初,即有柏林讲学堂的创办、宝福塔的建造、“三黄丸”的研制,文人士子著书立说,出将入相者多名,早期文化不失为发达。然而由于地域偏荒,经济落后,战事频繁,文化事业进展缓慢,至解放前夕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解放后36年,虽然在工作上产生过失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措施的得力,仍然取得了前人千百年来难以取得的成就。
   第三十二章 教育
   石城自建县以来,教育事业曾经几度兴衰。北宋温革创柏林讲学堂于岩岭深山之中,名噪一时,为教育崛起的象征。两宋300余年,登进士者达14人,南宋巫双瑞探花及第。元明多战事,人口锐减、教育中落,然永乐以后逐渐复兴。至清朝,文人辈出,再度称盛,明、清两朝计登进士者9人,中文举者69人,中武举者25人,福村刘寅中式解元,清末翰林黄大壎,率学者数十人赴日本考察,返国后回江西创办学堂,开一代新学之先河。
   民国时时局不宁,县内教育发展较慢,有识之士多外出求学。30余年中,有大学毕业者62人,留学外国者5人。
   解放以来,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1984年调查,小学普及率为83.9%,适龄儿童入学率98.25%,小学毕业率91%,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中等教育,特别是普通中学发展较快,自1958年开办高中至1985年,计向大、中专学校输送学生1459名,其中考入大专院校者521名,已毕业者392名,升研究生者9名。
   第一节 机构
   自元朝始,见于旧志者,县署设教谕、训导各1名。司教化百姓、管束生员、劝导办学等事。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县设劝学所,以科甲出身者任学务董事,下设劝学员2至3名,劝导民间办学。民国元年(1912)废劝学所,设教育公所。六年仍称劝学所,十四年改为教育局。
   苏区时期,自1931至1933年间,县、区苏维埃政府中设教育部,乡配文化干事,负责教育工作。
   民国二十四年实行政教合一,县政府设第三科,负责教育、建设工作。各区配文化助理员,乡配文化干事,协同管理文教工作。
   1949年11月,县人民政府设教育科,翌年改为文化教育科,区设文教助理。1954年科下增设视导组,协同督导各校工作。1956年改文教科为文教局,撤区文教助理员,以完小为中心改设辅导区,配辅导教师。1958年1月,文教与卫生合并,改称文化教育卫生局。1960年3月卫生析出,仍称文化教育局。1963年视导组改视导室,翌年再改为教研室。1967年3月因受“文化大革命”冲击,文教局工作瘫痪。1967年4月县成立临时领导小组,下设文卫组;翌年县革命委员会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下设文卫组;次年4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1969年9月成立教育组,隶属县政治部,各公社(镇)设培训小组。1973年12月,文化教育局恢复,原教研室改为教育学校。1980年9月,公社培训小组改为辅导站,1982年1月撤销,由中心小学兼司其职。1984年4月,设立文化局,教育与体育合并,仍称教育局,驻原琴江书院。内设秘书、教育、财统等股及工会、招生考试办公室,共有职工20人。
   1985年12月教育学校改为教师进修学校。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队伍
   明清儒学教育,书院教师称山长。清光绪年间,全县常年有山长10余名。县城琴江书院首席山长须有举人以上资格,其余亦须庠生以上者担任。
   民间私塾教师称塾师,俗称先生。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6)统计,全县有塾师60余名。塾师须具有庠生资格。
   清末小学堂教师称教习。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统计,全县有教习30人,多为庠生。
   民国教师称教员,俗称老师。各校教员有为政府委任者,有从地方知识界遴选者,也有由校长自行聘请者。小学教员一般须有民国初年高小毕业或相当学历,但也有略识之无充任者。中学教员一般要求有大专或同等学历,抗日战争后也有放宽。
   民国年间几个年份教员人数统计
   单位:人
   年度(民国)小学 中学 合计
   十六 81 6 87
   二十八 292 8 300
   三十五 375 30 405
   三十八 453 30 483
   苏区列宁小学教员,须由贫苦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担任,由苏维埃政府指派。据1933年统计,全县有教员34名,次年增至65名。
   解放以后教师,俗称老师,亦有人民教师称号,幼儿园教师又称保教员、保育员。解放后公办教师均为政府委派,“文革”前中学教师由地区调配,“文革”后中、小学教师均由县文教局统一调配。1956年后增办民办小学,选配民办教师。国家分配的教师俗称公办老师。后因学校发展,师资缺乏,又从社会上招进一批代课教师。代课教师又有顶编代课老师与临时代课老师之分。1949年解放时,留用旧学校职工101名。以后经由社会招聘、师范学校分配,教师人数逐年增加,至1957年,全县计有公办中小学教师561名,到1962年已达809名。迄至1985年共计有各类教师2369名,其中公办教师879名,以工代教教师331名,代课教师480名,民办教师679名。
   1957年后始配职工业余学校专职教师,1985年有专职教师2名。
   由于学校发展较快,中、小学都出现师资不足与素质偏低现象。1985年小学师生比例仅为1∶33.81,中学师生比例仅为1∶21.15,都低于国家规定的比例。师资素质:按国家高中教师须有大学本科毕业,初中教师须有大学专科毕业,小学教师须有中专毕业学历的标准相比,实际相差甚远。据1985年统计,石城有高中教师68名,大学本科毕业者仅17名;初中教师262名,大专毕业者仅51名;小学教师1099名,中专以上学历者仅534名。总体上看,教师学历都没有“达标”。
   二、师资培训
   短期培训
   民国六、七两年(1917—1918),县曾开办合群工学,培训教师2个班,计150名。苏区时办培训班1期,培训列宁小学教师60名。抗日战争期间,几乎每年寒暑假都举办师资培训班。
   解放后,1950至1977年,每年都利用暑假组织老师学习。此后则于各公社设培训小组(辅导站),培训教师。1981年后,教育学校开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轮训教师。
   在职学习
   民国二十五年起创办小教通讯研究会,辅导小学教师学习。解放后各校建立星期六学习制度,中学以学校为单位、小学以辅导区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时事政治与业务知识。1981年后,教师的学习以自学为主,全县组织县、乡(社)、校三级教研网,开办观摩教学。县文教局、教研室、教育学校等单位,先后出刊过《教育辅导》、《教学通讯》等刊物,以供教师学习。
   离职进修
   民国二十六年、三十年,县先后选送部分小学教师,赴宁都师资培训班学习,学习1至2年不等,共培训教师30名。解放后,先后选送中、小学教师赴江西师院、教育学院及赣南教育学院等高校进修,共培训教师40余名。
   函授学习
   1959年后推广函授学习,至1985年,全县教师中计有函授毕业生491名,其中中师毕业者436名,师院毕业者55名。
   第三节 经费
   一、办学经费
   政府拨款
   明清两代石城县学经费来源之一,是县署公田租谷。时县署每年都从公田租谷中,拨出一部分给县学,供儒生奖学金、廪生膳食补贴及举子赴京大比时饯送之用。清康熙以后,石城县署有公田数百亩,每年从田租中拨给县学稻谷360余石。
   清末及民国初年小学经费,政府仍沿旧例,将县署公田收入部分拨给学校使用。
   民国十六年(1927)后,以丁、漕收入部分拨作教育经费,每年折银元200余元。
   民国二十四年后,学校增加,上级拨给部分教育经费与义务教育、国民教育补助款。至三十二年,省库拨给县初等教育、义务教育、国民教育一定款项。中等教育未见省库拨款数,据载常年经费系由本县生猪出口捐项下开支。政府为教育开支,曾增设田赋附加税、社会教育费、保学经费、特种教育费等名目向民众征收。然而因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学校经费仍感紧缺。
   解放后,政府每年都有教育经费下拨,土改前拨给稻谷,1954年后改由国家财政拨给现款。1954年拨款20余万元,以后逐年有所增加,1978年突破百万元,至1984年达200余万元。解放36年来,政府共拨教育经费2000余万元。但因生源剧增,教育经费仍感不足。1985年全县初中招生3125人,为考生总数的52.8%(全省为61.15%);高中招生433人,为考生总数的24.1%(全省为40.5%),办学能力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集资办学
   明清时县学、书院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民间捐赠的学产。石城群众自古热心办学,解放前,各姓公堂及一些乡绅富户,常向各书院捐赠膏火、采芹田,以扩学产。学产收入由书院掌管,作为山长薪金及在校儒生平日伙食、灯油费用。清道光年间,县学中每年可收租谷1400余石。至清末,乡间书院也大都有学田千担左右。直至解放后土改前,学产收入一直为办学经费主要来源。
   民间私塾,亦有由当地公堂置产开办者。
   民国二十六年(1937)由陈襄平等64人发起捐资,创建石城中学新校舍,陈独捐资2万元。三十一年沙塅民众募资7000余元,创办小学1所;前江民众亦捐资2000余元,供办小学之用。
   解放后于1983年成立县集资办学领导小组,当年集资91.33万元,翌年集资115万元,1985年集资30.4万元。解放后的民办学校经费及各校民办教师报酬,亦属群众集资办学范畴。
   勤工俭学
   解放后,自1958年起,全县各校开展勤工俭学,各中、小学普遍开办小型工厂、农场、畜牧养殖场。此外,还组织师生开展淘铁砂、垦山造林、小秋收等活动。各校基建亦自己完成部分劳动任务。
   据1985年统计,当年全县勤工俭学收入达3.48万元。
   学费
   明清两代,书院、私塾视学生程度向学生收取一定数量的学费,学费多以稻谷交纳。民国时及解放后,各校按国家统一标准向学生收缴一定的学费,供学校办学之用。
   二、学校建设
   民国初年,石城各地除6所书院和县城学宫明伦堂外,无专门校舍,其余学校均利用祠堂、寺观开办。抗日战争后,始由各地民众捐资,先后建起一批校舍。至1949年,全县计有
  校舍12667平方米,学校设备异常简陋。
   解放后,政府不断拨款添置学校设备、设施。至1978年,全县计有中学校舍10800平方米,小学校舍19610平方米,学校设备亦不断增加。1981年石城中学、城镇小学始行电化教学。翌年部分乡镇中、小学亦开展电化教学。1983年石中、城小等重点学校建设专用电化教室。迄至1985年底,全县共有校舍151682平方米。
   然而由于学生数量剧增,学校建设仍难满足需求,农村学校尤为简陋。至1985年底,全县计有校舍危房36780平方米,尚缺课凳桌2466套,正积极向社会广泛集资解决。
   第四节 儒学教育
   一、县学
   学宫
   学宫又名文庙、孔庙、圣学,既是祭祀孔子的礼堂,又是教谕、训导的公廨,也是儒生读书的学校。县学宫创建于石城建县之时,开始建于城北太极观左侧(即今石城中学院内),后圮。南宋绍兴四年(1134)知县李杞重建。庆元三年(1197)知县黄岌徙郭头街中街。嘉定五年(1212)知县郑行可徙下街迎恩坊。元至正二十年(1360)毁于兵燹。明洪武二年(1369)主簿吴敬重建,九年知县乔澍徙于城西孝义坊社稷坛左,十二年知县邵子镜徙城北忠节坊(今琴江小学处)。宏治四年(1491)训导魏儞徙入城内小西门南(今县人民法院、供销社址),正德十一年(1516)毁于洪水,训导黄存礼于忠节坊旧基重建。嘉靖二十八年(1549)训导刘龙又于城内旧址建教谕、训导署,只留明伦堂于城外,至万历三十年(1602)知县唐元嘉将其尽行迁入城内。清顺治六年(1649)又毁于张自盛乱兵,八年知县董应誉迁建南门。康熙四十六年(1707)知县陈嘉复迁小西门旧址。乾隆七年(1742)知县王士倧、三十六年知县孙绪煌及嘉庆二十年(1815)教谕邹捷元、训导阮麟书曾迭次重修,此后100余年间曾屡加修缮,但无大改动。乾嘉年间修建后,学宫为一规模宏伟的建筑群。它座落于县城中央,楼台错落,巍峨雄伟,是儒家神圣之地,为官绅士庶所崇敬。解放后,为搞建筑将其拆除。
   附:学宫图
   考选
   清光绪三十年(1904)以前,石城按全国统一科举考试制度,曾在本县考试童生,录取生员。乾隆四十五年(1780),知县杨柏年于琴江书院侧建造考棚,作考核诸生之用。县考为学生进入科场的初级考试。岁、科三年两考,考试分五场进行,考官将考生逐场淘汰,最后按上司规定名额录取入泮,造册申报省府或州中,入泮者至学宫谒圣,即为庠生(秀才)。生员亦须定期至县参加考试,以备(候)选拔入贡及确定名次,予以廪食钱谷。
   明洪武元年(1368)省府额定石城廪膳生员20名。宣德三年(1428)上司准石城增广
   [=此处为插图页=]
  生员名额一倍,然具体学额失考。清初额定石城岁试录取文武生员8名,而未见科试学额。雍正二年(1724)学院沈翼机以石城“文风丕振”,提请增加名额,次年奉准广额12名。乾隆二十年(1755)因宁都改直隶州,石城隶宁都,奉旨广额,岁、科两试,各进文童14名,武童10名,廪生20名,增广生20名。乾隆二十三年又增文童3名。不久又减石城文童1名拨给州学。咸丰八年(1858)后改为岁试文童14名,武生10名;科试取文童14名,广额增广生10名。据传同治三年(1864)后,因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及干王洪仁玕等五王在石城被俘,朝廷为奖掖官绅之功,又广额12名。
   【按】同治三年广额之说流传甚广,据传有碑记留存至解放后。现石碑不存,未见别处文字依据,姑志此以待考。
   附:历朝进士、解元名录
   进士
   宋
   陈恕 许褒 卢炤 陈邦光
   温勋 朱裳 许国 陈教
   张文郁 叶熙元 黄稷 巫双瑞
   黄裕 刘复初
   清
   黄轩臣 温必联 陈同威 李冕
   黄颖 温鹏翀 廖燻 郑思文
   黄大壎
   解元
   清
   刘寅
   二、书院
   办学
   石城最早的书院建于唐长兴年间。建县后设县学,受县署督办与资助,为全县学校之中心。旧志载,石城历史上曾办社学一所,其校址及办学情况缺记。所谓教育,多为义学。北宋温革建柏林讲学堂,此后,民间办学渐成风气。清咸丰同治以后,乡间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倡导集资兴办义学,先后于屏山、横江、小松、高田、大由创办书院。为培养子弟入学,一些乡绅富户将田地捐赠书院,供书院支付山长束脩及补贴学生膏火之用;各地公堂也纷纷设学田、学产,以租谷作在读学生费用,及奖励已得功名的儒生(称助学谷、采芹租),办学之风曾极一时之盛。
   书院延请科甲出身学子任山长,总管其事,设学监协助办学,设杰士以掌钱谷,吸收就
  近学童入学,教授儒家经典,传授制艺(八股文)、诗赋,进行科举模拟考试。学童成绩优良者,申报参加科举考试。
   学校
   柏林讲学堂 北宋宝元中,石城学子温革,于汴京购得大批国子监出版图书还乡,择山水优美的柏林(今岩岭堂下)创建学馆,称柏林讲学堂。学馆藏书楼经始之日,于地下掘得五铢钱五万文,故名学馆为青钱馆。柏林讲学堂除招收乡里子弟入学外,外地前来求学者亦悉数相留,并同样供给膳宿,故就读者远自闽粤诸州府,一时誉满遐迩。学堂废止年代失考,其基址在今岩岭乡堂下村双井雅儒堂后山上,其地至今人称学堂坪。
   通政书院 宋绍兴四年(1134)县令李杞创建,院址在县城北太极观侧,废止年代失考。
   琴江书院 始建于宋。旧址在城内西北城隍庙左,后毁。清乾隆六年(1741),于学宫内重辟学馆,署额曰“琴江书院”。四十五年知县杨柏年倡导合县乡绅捐银数千两,于城北忠节坊原学宫旧址重建书院,将学宫书馆迁徙至此。嘉庆十三年(1808)知县李成蹊扩建,由徐郙书额“琴江书院”。二十二年延请山长掌教时,有膏火租谷1240余石。书院规模宏大,讲堂、书舍、考棚、厨房、浴室一应俱全,光绪年间革新教育,改作琴江高等小学堂,民国时于此设琴江小学、琴水中学。解放后,为扩建琴江小学及教育学校,乃将原有建筑陆续拆除。
   附:琴江书院图
   龙门书院 明万历二十年(1592)知县尹思敬创建,院址在县城西门外骑马岭下。三十五年知县黄廷凤于院侧建读书亭一座。清顺治六年遇兵乱,院亭俱毁。
   屏山书院 创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院址在屏山上街江家屋右,由乡绅陈勉昭、赖旦才等倡建。同治六年(1867)扩建后,有讲堂、书舍等26间,清末改屏山初等小学堂。民国六年(1917)改区中心小学,今为屏山乡中心小学。
   横江书院 创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院址在横江塅上,由乡绅赖举扬、刘子恭、刘荣东等集资建造。院内有讲堂、宿舍等30余间。清末改办初等小学堂,民国时改中心小学,今为横江乡中心小学。
   长松书院 创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院址在小松上街右侧牛皮岭下,由小松乡绅集资建造。院内有讲堂、宿舍、魁星阁等36间,有膏火田千余石。光绪年间改办初等小学堂,民国六年改中心小学校,解放后改小松小学,1969年起驻小松公社,今为乡人民政府。
   鳌峰书院 创办于清同治十年(1871),院址在高田坝上(田心里),由湖坑乡绅温和羹等集资建造,院内有讲堂、宿舍、魁星阁等26间。光绪年间改办小学堂,民国六年改区中心小学,解放后为高田中心小学。至今校门上犹存“鳌峰书院”镏金题额。
   大由书院 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院址在大由黄泥塘江子口山上,由大由乡绅曾海鲲、曾绍溪、曾普怀等集资所建,院内有魁星阁及校舍32间,有义学田数千担,民国时改办中心小学,解放后改办大由小学、大由中学,今为大由乡中心小学。
   三、私塾
   私塾为一家或数家共办的学校,校舍称书馆。明清以后随着义学的兴起,各地民众纷纷
   [=此处为插图页=]
  以就近祠庙寺观开办书馆,私塾发展直至穷乡僻壤。石城私塾办学有三种形式:一为富裕之家雇聘塾师(先生)至家,教育本家子弟;二为合村共请塾师至村坐馆;三为文人自行开馆,吸收就近子弟入学。塾师薪金(束脩)多由学东向各学生家长征收,统一缴纳,学费多少,以学童年龄大小、学业程度而定。
   私塾按学童程度、教授方式,分经馆、蒙馆两种,以蒙馆居多。经馆教授《四书》、《五经》之类儒家经典,同时教习八股文章。蒙馆只教识字、写字、点读《三字经》、《四言杂字》之类初级读物,是谓启蒙。对年龄略大、识字略多的学生,也教读《幼学琼林》之类书籍,但只教句读,不讲经义。学生只死记硬背,不知所云。私塾教规颇严,家长对先生也很尊重,逢端午、新年俱要赠送礼品。私塾为启蒙学校,文人士子无不经此阶段。
   自宋以后,石城私塾久盛不衰,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统计,全县达60余所,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发展至165所。民国期间,政府曾多次下令取缔,然边远山区仍照常开办。有些乡村小学,师生多备有两套课本,新旧并举,直至解放后旧教材始完全废止。
   第五节 幼儿教育
   一、学校沿革
   民国时期曾有开办幼儿教育之议,然未付诸实现。真正的幼儿教育,肇始于解放以后。1950年县城曾于城区小学内附设幼儿预备班,配保教员2名,吸收幼儿30余名就读。1953年9月县开办公办幼儿园,饬琴江、城镇两所小学正式开办,每校两班。1957年9月琴江镇开办街道幼儿班,配保教员1名,招生23名,为石城开办民办幼儿教育之始。1958年于县城莲塘巷建幼儿园校舍1座,城镇、琴江两校幼儿班均迁入新址。“文化大革命”中,幼儿教育受到冲击,仅存两个班附于城镇小学内。“文革”结束后,县妇联、文教局贯彻公、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于1977年相继恢复城镇、琴江两校及琴江镇幼儿班,1980年,各公社、企事业单位亦普遍开办幼儿园。1981年重建县幼儿园。至1985年,全县计有公、民办幼儿园42所,入学幼儿2302名。
   幼儿园按幼儿年龄,分小、中、大班,亦有升班、结业制度。农村幼儿园因生源有限,以复式班居多。
   幼儿园开设语言、常识、计算、美术、音乐、体育、游戏等课目,教学方法有故事教学、看图讲述、儿歌教学、观察教学、谈话教学、智力游戏等。每节课30分钟。
   1981至1985年,县城各幼儿园曾举办三届体育运动会。1983年后,广泛开展幼儿木偶演唱。
   为发展幼儿教育,县妇联自1979年起,每年利用寒暑假开办保教员培训班,至1985年已办班8期,共培训保教员280人次。
   在正常教育经费之外,1980年至1985年,赣州地区妇联曾拨给幼托经费0.49万元,江西省妇联于1984年拨给抗洪幼托经费0.2万元,石城县财政于1982年,拨给县幼儿园建园经费4.6万元,开办费0.5万元;县直各系统、各单位捐赠资金0.562万元。
   [=此处为表格(表5—1 石城县幼儿教育发展简表)=]
   单位:所、人
   二、石城县幼儿园
   石城县幼儿园前身为城小、琴小幼儿班。1952年秋,城镇、琴江两小学各办幼儿班2班,直属县教育科领导。1958年始于县城莲塘巷(今人民银行住宅区)新建校舍,独立设园。翌年秋开小、中、大班共4班,配保教员5名,招收幼儿139名。1962年发展至6班,入园幼儿195名。1968年“文革”中,撤销幼儿园建制,附属城镇小学。此后仅保留保教员3名,每年招生2班。1982年于东南路原细菌肥料厂旧址新建园舍,重建县幼儿园。开中、大班各4班,配保教员14名,吸收幼儿317名入学。1985年开小、中、大共8班,配保教员18名,招收幼儿290名。
   现幼儿园有新校舍1幢,计3层15间,另有托儿所1间,宿舍、厨房等16间,共占地1044平方米。
   第六节 初级教育
   学校沿革
   公办小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朝廷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翌年,石城县奉命改革教育,首先于琴江书院开办琴江高等小学堂,设堂长总管其事(首任堂长陈文凤),置学监、教习以司教务。此为石城新学之始。随后长松、鳌峰、屏山、横江等书院先后开办初等小学堂。县学宫明伦堂开办东区小学堂,北关温氏才俊公祠开办维新小学堂。
   民国二年(1913),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小学分公办(县立、区立)、私立两类,高级、初级两种。琴江小学为县立高级小学,屏山为区立完全小学,鳌峰、长松、横江为区立高级小学。另外,县城创办初级女子小学1所。时民办公助小学发展较快,县城除明伦堂东区小学及才俊公祠养增小学(维新小学改名)外,增办南区(范家祠)、西区(廷宾公祠)、北区(兴隆中街)等几所初级小学。民国八年(1919)龙岗绿水创办化龙小学校,其他区乡也纷纷开办小学校。据十七年统计,全县有各类小学42所。
   苏区时期,自1930至1934年间,原有学校业已停办,石城、太雷两县普遍开办列宁小学,凡年在7岁至14岁的贫苦工农子弟,免费入学。最盛时,石城有列宁小学58所,当时以县城范家祠内列宁小学规模最大。太雷县亦有列宁小学多所,以横江(老)街上、下行两校较具规模。
   民国二十四年(1935),民国政府实施“特种教育”,开办中心民众学校。十月,国民党军八十八师进驻石城,即于师部驻地熊家祠开办中山民校,随后于范家祠再办一校。不久,又于秋溪伯源公祠开办石城县第一中山民校。翌年,于龙岗邓家祠开办石城县第二中山民校。于屏山、珠坑等保学中增办附属中山民校10所。其中屏山4所,横江、珠坑各3所。二十六年撤销附属中山民校。二十八年各中山民校分别并入所在中心小学,“特种教育”至此作罢。
   [=此处为表格(表5—2 义务、特种教育情况统计表)=]
   [=此处为表格(续表)=]
   民国二十四年,随着“特种教育”之后又推行“义务教育”,设立中心小学与保学,实行强征入学。时县政府规定,凡年6岁至12岁儿童,不论男女均须接受6年小学教育。县城及各区、保联所在地,均设立县立中心小学,各保设保学。然而除县城一度实施外,乡间未能如令推行。
   民国二十九年(1940),颁行新学制,实施“国民教育”。县政府令各中心小学、保学改为中心国民学校、保国民学校。至三十七年,全县计有教职工453名,学生1968名。
   [=此处为表格(表5—3 国民教育统计简表)=]
   单位:所
   1949年石城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即派员接管琴江、高田、丰山、小松、屏山、横江、大由及县城衡斋等8所小学,各区亦接管一批较有规模的小学,改称村学。翌年增办村学51所,并改私立衡斋小学为公办城关小学。1951年,先后恢复和新办岩岭、大琴、小松乡新坊、沔坊、沙塅、东南、前江、塘台、竹溪、亨田、秋溪、龙岗、珠玑、洋地等完全小学。村小增至327所。1953年实行全面整顿,调整小学布局,此后校数逐年有所增加。自1961至1965年,小学教育保持稳定发展,为了普及小学教育,边远山区开展巡回教学。
   1963年,琴江小学被定为江西省重点小学之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翌年“复课”,建制不变。1969年后小学管辖权下放至公社、大队,实行“小学不出队,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办法恢复办学,一些完小附设初中班,出现“戴帽”小学。几年后,一些“戴帽”小学初中班增至3个年级,又称“中小学”。“文革”后教育渐上正轨,撤销一批小学的初中班,至1985年,仅保留7所“戴帽”小学。
   1980年全县定重点小学1所:城镇小学;公社中心小学15所:木兰、高田、小松、岩岭、丰山、小别、琴江、观下、屏山、珠坑、大由、横江、小姑、龙岗、洋地等小学。至1985年底,全县计有完全小学128所,村小246所。另有石城钽铌矿子弟学校1所。
   [=此处为表格(表5—4 民国三十二年国民学校统计简表)=]
   单位:所、人
   注一:琴江,小松、屏山、横江、高田分别称石城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中心国民学校。
   注二:坝口中心国民学校址设两坊。
   注三:丰山中心国民学校址先设下丰山,后迁大琴陈江。
   [=此处为表格(表5—5 1985年小学分类统计简表)=]
   注:其中1所为重点小学
   私立小学、民办小学
   民国初年,除公办小学外,民间亦开办私立小学。民国八年(1919)龙岗绿水创办化龙小学,至十九年停办。抗日战争期间,重新开办一批私立小学,其学制、学科和教学,仿公办小学实行。此择其要者志于后:
   衡斋小学 创办于民国二十九年,为石城温姓建,校址在县城温氏衡斋公祠(今城镇小
  学内),学制、学科如中心国民小学,民国三十八年停办。
   敦叙小学 民国三十一年大由曾姓建,校址设大由曾氏宗祠,三十八年停办。
   维恭小学 民国三十六年丰山大琴陈姓建,校址设本村祖祠,三十八年停办。(解放后至1951年新办的小学仍称“维恭小学”)
   普郎小学 民国三十六年屏山亨田黄姓建,校址设亨田吊仁坪黄氏宗祠,三十八年停办。
   兴贤小学 民国三十六年福村刘姓建,校址设本村宗祠,三十八年停办。
   解放后,由于学生大量增加,公办学校满足不了学生入学需要,1956年起政府倡导民间办学。是年秋溪、西外两地群众试办秋溪、西外老寮两所民办小学(村小)。此后民办小学逐年增加。1958年教育实行“国家办学与群众集体办学相结合,全日制与半日制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民办小学增至53所。时民办小学有的实行半日制教学,有的实行半农半读,称耕读学校。故有全日制、半日制与全日制耕读、半日制耕读等类型。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民办小学合并为25所,另将37所公办小学改为民办。至1965年,全县有全日制民办小学98所,学生4032人;全日制耕读小学92所,学生993人;半日制耕读小学(含巡回)97所,学生1414人。全县共有民办教师287人。
   民办小学实为群众集体出资,政府办学,教材教法与公办小学相仿。由于经费、师资不足,有的采取巡回教学,一个教师在两所学校巡回授课,因此,教学质量差,耕读小学尤甚。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办小学改为民办公助,“文革”后逐渐改为公办民助。
   二、学制
   清末小学堂,按钦定“癸卯学制”规定,为初等5年,高等4年,共计9年。春季始业。初等小学分完全、简易两科,期限相同。
   民国初年,小学校为“四·二制”,初级4年,高级2年。
   苏区列宁小学,按规定为五年一贯制,前三年为低年级,后二年为高年级,但因战事频繁,实际学无定制。
   抗日战争时义务教育,小学学制为6年,初小4年,高小2年,然实施5年即停办。民国二十九年(1940)后国民教育,小学修业期为6年,分低、中、高三阶段,一、二年级为低年级,三、四年级为中年级,五、六年级为高年级。抗战时,小学均为秋季始业。
   解放后,小学初为春季始业,学制为“四·二制”,修业期为6年。1952年后改为秋季始业。1970年执行“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复行春季始业,改学制为五年一贯制。1973年后恢复秋季始业。1984年部分小学重新改制,试招六年一贯制学生。1985年5月27日,中央决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现正在筹划中。
   三、学科
   清末小学堂,初级小学分完全、简易两科。完全科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自然常识及乡土教材)、体操等学科,简易科将修身与读经讲经合为一科,历史、地理、格致合为一科,余同完全科,另有图画、手工两科为选授科,各学堂可任选一科,亦可俱设。高等小学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学科,亦有手工、商业、农业等选授科目。
   [=此处为插图页(解放后小学发展示意图)=]
   民国初年小学校设国文、算术、常识、修身、历史、地理、自然、音乐、图画、体育等学科。
   苏区列宁小学设国语、算术、常识、共产主义、唱歌、图画、体操等科目,四年级加设珠算,正课间亦插入当时政治、军事知识教育。
   民国时特种教育之中山民校,设国语、算术、劳作、自卫、音乐等科目。其中自卫为体育、保甲、侦察、看护、卫生等技术训练。义务教育之中心小学、保学,设国文、算术、公民、常识、历史、地理、自然、音乐、图画、体育等学科。国民教育之国民学校,设国语、算术、公民、社会常识、唱游(音乐、体育)、美工(美术、劳作)等学科。高级小学增设童子军课,每周星期一第一节为“总理纪念周”会,每节授课时间为45分钟。
   解放初小学设国语、算术、自然、历史、地理、唱歌、图画、手工劳动、体育等学科,周末设一节周会,每节授课时间为45分钟,1950年改国语为语文。“大跃进”中增设农业常识与生产劳动课。1966年改周会为政治课,停开历史、地理课,四至六年级增设记账常识与珠算。次年政治、语文合并为政语,除政语、算术、劳动外,其他课一律停开,另设《毛泽东思想》课。1969年后重设政治、语文、算术、常识、唱歌、图画、劳动、班会,改体育为军体,随后开设“革命文艺”,取代音乐、图画。1977年分“主学”、“兼学”两科。“主学”设政治、语文、数学、常识、音乐、美术、体育;“兼学”设学工、学农、学军。1978年后使用全国统编教材,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常识、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另有劳动、班队活动等课。1982年部分学校增设科技、文娱等课目。自1982年起,每节授课时间改为40分钟。
   四、教学
   清末小学堂,采用儒学教育与西方新式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既有儒家书籍,又有新设的自然科学;教学方法既有儒学的耳聆面授及奖学制度,又有班级教学与新式计分等规定。各班级有平时、学期、年终、毕业、升学等考试。毕业考有地方官参与监行,升学考须先由学校初试,再由县学官复试方可确定。计分以百分为极则,80分以上为“最优等”,60分以上为“优等”,40分以上为“中等”。39分以下为“下等”,不满20分为“最下等”。年终优等以上者升级,中、下等留级,最下等减品行分数十分之一,连续三次最下等者出学。毕业考试优等以上者奖,下等者留堂补习一年再考,再考仍下等及初考最下等者,发给修业凭照出学。毕业生仍按科举制度授于相应的出身,高等小学堂毕业者如文庠,成绩优异者可享受公费补助(食廪)。
   民国初期小学教学质量较差。据民国十七年(1928)调查,当时“西乡屏山公立完全小学办理成绩尚佳,高级小学中,县立琴江小学颇为优良,初级小学……办理合法者殊不多见,就中以琴川小学、县立女小、三育小学、北区小学等校成绩最劣,纯属私塾性质。”乡村小学实如私塾者居多。
   苏区列宁小学注重实用教学,内容结合当时政治、军事形势;方法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故郊游、参观、听报告、学演说等课外活动颇多。
   国民党政权所谓特种教育之中山民校,则为消除群众“赤化”而设,教学内容有强烈的反共政治意识,旨在宣传“三民主义”,灌输“礼义廉耻”思想,并把它作为校训,文化
  教育仅其次。义务教育与国民教育较为正规,学科较全面,制度较健全。民国二十九年、三十四年先后成立石城教育会与6种教学研究会,对教学研究做了一定的工作。同时学校也开展文体活动及宣传抗日、查禁鸦片、植树造林等社会活动。
   解放后,改革教学内容,革新教材,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革除打骂等落后教法。1954年后引进苏联教学体系,实行五级记分;贯彻凯洛夫教育学,实行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5个环节,改革了旧教法。但因长期相沿不变,亦出现禁锢学生思想等弊病。1958年实行全民大炼钢铁与学校办工厂、农场,大量占用了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质量。1963年后贯彻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整顿教学秩序,批判了照搬苏联教学法,加强了启发教育,改用百分计分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教学一度中止。翌年“复课闹革命”后,因大批教师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工宣队、贫宣队进驻学校,教学仍甚混乱。后实行“复课闹革命”,但仍以劳动和读、背《毛主席语录》、读报(纸)为主。1969年后实行开门办学,各小学普遍开展“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教学活动。学校普遍开办四场(厂)、三室(即小工厂、小农场、小林场、小饲养场与阶级教育室、形势教育室、科学实验室),教学活动仍不正常。1976年后教学活动始逐渐恢复,八十年代始走上正轨。1982年起,城镇小学等部分小学开展电化教学。
   解放后各类小学,除课堂教学外,犹广泛开展社会活动:开展政治宣传,传播党的方针、政策、法令,开展“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学雷锋、学英雄模范、“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等活动,以培养共产主义高尚品德;开展科研、文娱、体育活动,参加各种劳动,参观旅行,以增长知识,增进身心健康。
   第七节 中等教育
   一、普通中学
   学校沿革
   民国十七年(1928)秋,县于城北琴江书院创办琴水中学,为石城开办中等教育之端。该校在两年后停办。
   民国二十八年九月,于琴水中学旧址,开办石城县立初级中学。三十三年迁太极观,直至石城解放。
   民国三十四年春,国立十九中学迁来石城。
   民国三十五年秋,石城黄姓绅民于县城北关黄氏宗祠(今县人民武装部),创办私立峭山中学(初级)。该校面向全县招生,凭考试录取,第一至三年,先后招入一、二、三个学级各一班,每班50人,三十八年六月后曾一度停办,解放后,与石城初中合并。
   1949年石城解放后,即接管原县立初级中学与私立峭山中学,改名石城县联合中学,翌年改石城县立初级中学。(详见《石城中学》)
   1957年秋,屏山初级中学创办,初设于屏山小学,翌年迁蟠龙岗,首批招生2班,计108名。为石城农村开办中学之始。
   1958年秋,小松、丰山、横江公社各办初级中学1所。石城中学开设高中部,首届招高中2班,计87人,成为完全中学。
   1960年秋,木兰、桐江、石田、坝口、珠坑、大由、秋溪、龙岗等8所完小增设初中班,称“戴帽”小学。1962年将木兰、桐江、石田初中班并入小松初中;大由、珠坑初中班并入屏山初中;龙岗、秋溪初中班并入横江初中;坝口初中班并入石城中学。1968年上述学校复设初中班,后改“戴帽”小学为“中小学”。
   1969年农村中学下放公社管理。
   1970年冬,高田、小松、丰山、坝口、屏山、大由、横江、龙岗等8校招收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只保留木兰、桐江2所初中。1976年又增设古樟、新田(珠坑)2所中学,至此全县计有完中11所,初中2所,中小学增至39所。
   1978年进行调整,只保留石中、高田、小松、观下(古樟)、屏山、横江6所完全中学,以石中、横江两校为重点。初中只保留木兰、桐江、丰山、石田、珠坑、秋溪、龙岗、大由等8所,中小学保留19所。1979年将横江中学改为普通中学。
   1981年观下中学改初中,翌年高田中学亦改初中,小松、屏山、横江3所中学以办好初中为主,高中部增设职业班。
   1983年新建石城二中,校址设县城西门体育场东侧。小松、屏山、横江3所中学改职业中学,停开普通高中班。
   1985年增设小姑初中。至此全县有普通完全中学2所:石城中学、石城二中;普通初中10所:木兰、丰山、桐江、石田、观下、珠坑、大由、秋溪、小姑、龙岗等初中;附设初中班小学7所:岩岭、长乐(小别)、坝口、东风、沙塅、新坊(屏山)、亨田中小学,石城钽铌矿子弟学校亦设有初中部;小松中学、屏山中学、横江中学、高田初中、洋地初中改为职业中学。
   [=此处为表格(表5—6 解放后普通中学情况统计简表)=]
   单位:所、人
   学制
   民国时期,中学学制为“三·三制”。石城所办几所中学均为初中,修业3年,迁入之国立十九中学为完全中学,初、高中各修业3年。石城县立初级中学,抗战时为秋季招生。抗战胜利后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一年毕业两届。
   解放后,中学为“三·三制”,1953年后定为秋季招生始业。1968年“文革”中曾试行四年一贯制。1970年按“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指示,改为“二·二制”,初、高中各修业两年。1973年改为春季招生始业,次年恢复秋季招生。1978年后逐步恢复“三·三制”,初中先恢复三年制,至1981年高中亦全部恢复三年制,职业初中为四年制,高中职业班为二年制。
   学科
   民国初年,琴水中学学科设置有修身、经学、国文、英语、数学、博物、格致、历史、地理、图画、体操等科,儒学、新学兼而有之。
   石城县立初级中学,一年级设公民、国文、英语、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算术、音乐、图画、劳作、体育童军、公文呈式等13科,每周35课时;二年级改算术为代数,停动物、植物,增开物理课,每周32课时;三年级停代数设几何、三角,停物理开化学,每周33课时。峭山中学学科与县中大致相同,唯将几何、代数、三角合并为数学,体育、童军分设。国立十九中学亦与县中大同小异,各校周始设“总理纪念周”会,周末设级会,各为一课时。
   新中国成立之初,石中开设政治、国语、数学(算术、代数、几何)、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博物、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1953年学习苏联十年制教学经验,对学科设置作较大调整。调整后科目有:语文、数学(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植物、动物)、卫生常识、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国革命常识、英语、体育、音乐、图画等学科。1954年停开英语,改中国革命常识为政治,直至1956年无大改变。1956年增设农业基础知识,翌年将语文分为汉语、文学两科,1958年增开俄语。农村中学与县中基本相同。
   [=此处为表格(表5—7 1985年石城中学每周课时表)=]
   1971年调整,各中学增设军体、毛泽东著作讲用、革命文艺(音乐、图画合并),外语改学英语。1974年后改毛主席著作课为政治,改革命文艺为音乐、美术。“文革”结束后完全中学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1981年后科目设置稳定。
   教学
   民国初年的中学教学,沿袭儒学教学方法,属于满堂灌、注入式。
   民国二十九年(1940)成立“石城教育会”,翌年成立“县立中学教学会”,三十四年成立自然、社会、理化、国文、音乐、体育6科研究会,虽然对教学有所研究与改进,但步子不大,仍脱离不了“分段串讲”、“唱独脚戏”的老方式。
   解放后,各中学均有各种教研组织,从事教学研究和实施。县有教研机构,近年又成立教育学会,以总结、推广教研成果。
   1952年首先在石城中学开展教育改革,开辟生产园地,建立了教评制度。1953年开始学习苏联凯洛夫、普希金教学法,贯彻教师负责制,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教学,探索教学规律。此后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自制教学用具,编写补充教材成风,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实用性和思想性,但学生学习较被动。1958年批判了苏联教学法的消极面,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但又提出另一套教改方法,片面实行学校工场化,使教学工作走了一段弯路。1961年后实行“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以教书为主,学生以学习为主”的教学原则,纠正了工场化偏向。同时提倡“精讲多练,边讲边练”,提出了“按学科特点,重视调查研究,从已知到未知的教学原则”与“注重直观、注重演示、实验,由感性到理性”的教法。1966年后,教研活动因“文革”动乱中断。1971年贯彻“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新体制”,不久又实行“开门办学”,教学工作仍难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校经过整顿,恢复以教学为主的原则。1981年各校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成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1983年提出教学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为主要任务。1984年以来则围绕“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化”的方针,探索教学途径。
   1978年石城中学自制幻灯试行教学,翌年创建电化教研组。自此,各校相继开展电化教学。此后,一些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分快、慢班教学,学生负担加重。
   解放后各中学,除课堂教学外,还注重第二课堂教学,建有各科课外活动研究小组及文艺宣传队、体育代表队等。1975年石城中学设地震测报点,后被评为先进单位,曾受到赣州地震台嘉奖。
   石城中学
   石城中学前身为石城县立琴水初级中学。民国十七年(1928)秋于琴江书院左侧创办,首任校长廖鼎新,有教员4名。首次招生1个班,50人。十九年停办。
   民国二十八年,县政府于原琴水中学校址重办中学,取名石城县立初级中学,校长仍由廖鼎新担任。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处。招生2个班,计88人。时因中学规模小,设备简陋,不能满足石城子弟求学之需,由县长刘益铮及县人江西钨砂局局长陈襄平(国屏)、原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需处长赖巨川等,约请石城名流黄有志、廖鼎新、何逢春、陈郁芬等64人发起,向全县倡议募资建校,陈襄平独捐资银洋2万元,当年组成建筑委员会,并选择
  城北太极观旧址,为中学建造新校舍。至三十二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起教室10间,礼堂1幢,翌年初中迁入新址。
   三十三年,石城简师部附入。
   三十五年春重组校舍建筑委员会,县长沈遇春兼主任委员,校长何逢春亲自主持建筑工作。县将三十四年石城县义务劳动代金200余万元、县建仓余额60余万元及全县公学款产(除育婴会)三项拨作建校经费,加之募得捐款若干,扩建师生宿舍28间,图书室、厨房、浴室各一套。
   石城解放后数日(1949年10月3日),县人民政府即派员接管学校。1950年与峭山中学合并,改名石城县立联合初级中学。县长罗林兼任校长,下设教导、总务两处。1950年招收新生40名,共有学生164名,教职工11名,当年毕业学生36名。
   1951年政府拨款(折新币)1000元,大米3166斤,次年又拨款24232元,供扩建校舍、增购设备之用。
   1952年县长唐荣彰兼任校长,翌年新建教室一幢,计1408平方米。1957年新建礼堂1幢、厨房1套。
   1958年秋增设高中部,首开高中一年级两班,成为完全中学,学校更名江西省石城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瘫痪。翌年军宣队、工宣队先后进驻学校内。1968年10月,学校迁至城关公社杉柏大队下畲校办农场,更名石城县五七中学,实行半耕半读,下放城关公社领导。1969年8月收回县管,1971年迁回原址、恢复校名。1977年后逐步恢复正常教学,并列为赣州地区重点中学之一。
   1977年后,曾先后数次扩建校舍,至1985年有建筑面积12380平方米,校园占地96亩。有教职工112名,学生1489名,为石城规模最大的中等学校。
   附:抗日战争时期迁入的学校
   国立十九中学 校址原设浙江江山。抗日战争爆发后,江浙大片土地相继沦陷,学校被迫内迁。该校先迁到江西赣县梨莞背,民国三十四年四月迁入石城。内迁期间,既招收沦陷区流亡学生,也招收本地学生。
   到石城初,校本部及高中部驻城南梅福,初中部驻城北长乐村。翌年校部及高中部迁入城内学宫,初中部迁驻梅福。迁来时有师生600余人,设教务、训育、总务3处,办公、医务2室,后于石城招生,两年后教职工增至186名,学生增至17班,697名。民国三十五年,学校派人到广州,接收宋庆龄所办养育院孤儿200余名,亦编班授课。学生因属流亡者多,绝大多数享受公费。
   该校学制、学科与当时普通中学同,学风较好。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浙师生复员,江西师生于民国三十五年秋迁往宁都七里村,与国立十三中学合并,后并入宁都中学。
   南昌私立志成中学 民国二十八年,南昌私立志成中学(初中部),因省城为日军侵占,迁来石城,抗战胜利后迁返南昌。
   玉山临时中学 民国二十九年,江西玉山中学(高中部)迁来石城,驻屏山陈坊村祠堂,翌年迁出。
   二、职业学校
   农业中学
   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各公社先后开办1至2所农业中学。至1961年,全县计有农中18所。1965年各农中纳入中学发展计划,与普通中学一同招生。后经调整,至1966年仅保留木兰、新河、高田、高坪、桐江、石田、岩岭、丰山、小别、东南、前江、屏山、长溪、罗家、龙岗、大由等16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农中陆续停办,至1977年秋全部撤销。
   农业中学学制亦取“三·三制”,科目有政治、语文、数学(含珠算、簿记)、农业常识等。高中亦有几何、代数、物理、化学等学科。
   学校教师多为民办,亦配有少量公办教师,每校还请有一二名老农担任技术指导。毕业生由公社分配担任农村会计员、农技员、“赤脚医生”或推荐报考高一级学校。后多无分配。
   农中贯彻“自力更生、自供自给、以农养校、以场办校”的方针。学校设备简陋,教学实行半农半读、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停课。政府划给农中一定数量的土地、山场,学校种养结合,多饲养有猪牛鸡鸭等畜禽。因终年农事繁忙,课堂教学往往被挤掉,学生学习成绩不佳。
   全县以高田农中办得最有特色,1964年被列为赣州地区半农半读重点中学之一。1965年秋,高田农中调入多名公办教师,开设高中部,向全县招生,有学生200余名。学校科目设置除增设农业常识外,其余仿全日制中学,唯课时仅其一半。学校有田28亩,农林垦植基地400余亩,年产稻谷2万余斤,养有牛、猪、羊、鸡、鸭等畜禽,产品除自销外尚可供应市场。学校自力更生拦河筑坝修建水轮泵站1座,供发电和农副产品加工。还自建教室6间,膳堂、浴室1套,改善了教学、生活条件,接近农村全日制中学规模。
   林业中学
   1965年9月,县文教局与林业局于珠坑芙蓉塅,原珠坑农中旧址开办石城林业中学。定学制为三年,开语文、数学、化学、音乐、体育、造林、测量、植物、土壤肥料、森林病虫害防治诸学科。先后招收学生100余名,开一、二、三年级。学校向全县招生,学生免费入学,社来社去。
   学校有生产基地15亩,专作苗圃之用。
   该校于1969年秋撤销。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石城分校
   江西共大石城分校创办于1958年8月,校址初设洋地公社三坑大队洞下,俗称石城共大。学制原定四年,1965年改为三年。学科分基础、专业两类,基础科有政治、语文、数学、军体等;专业科有农技、农机、林业、畜牧、兽医、财会、卫生、文艺等。1958至1960年开设林业、卫生、畜牧、农技四科专业班。六十年代教职工从19名增至80余名,学生每
  年均在300人上下。
   1959年庵子前县综合技校师生120余人、福村畜牧培训班20余人并入共大,1961年冬从上海市招收学生126名,1968年冬赣州六中转入学生300余名。此外每年均于县内招生。毕业学生除1970、1971两届,根据政治条件给部分学生分配了工作外,其余未作分配。来自城市者,下放农村插队劳动;来自农村者,回乡务农,称“社来社去”。
   开办之初,石城县长谢永祯兼任校长。经历任领导与数百名师生多年辟创经营,建成一所规模较大的校园。至1981年,计有教学楼、师生宿舍、礼堂、厂房等建筑10余栋,校部占地1万余平方米。附属有纸寮2所、槽板厂、体育用品厂、松脂烤胶厂、酒厂、农场、养猪场各1所,水轮发电机电厂1座,有农田200余亩,山林8000余亩,汽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各1部。年产稻谷多至7万余斤,工农业总产最高年份(1972年)达5.3万余元。
   1981年迁观下公社杉柏大队下畲原石中农场。1983年为县教育学校培训代课老师与文艺老师。1985年改为石城县职业技术学校,时有教职工23名,学生199名。
   职业中学
   1983年秋,小松、屏山、横江三所普通中学,停招普通高中班,改招职业班。高田、洋地两初中改为四年制农业初中。是年,共大及小松、屏山、横江、洋地四校招收职业班学生280名。至1985年,职业中学在校学生计944名,其中高中生613名,初中生331名。
   小松、屏山、横江三校职业高中班学制为二年。小松增开农牧,屏山增开园艺,横江增开农学,高田初中增开农业,洋地初中增开林业。各校均配有一定实验基地,其它与普通中学无异。
   三、专业学校
   师范学校
   合群工学 民国六年(1917),县政府于城内邓家祠开办师资短期培训班,取名合群工学,两届共招学员150名。后改暑期小学教师轮训所。
   简易师范部 民国三十三年于琴江书院内开办石城简易师范部,为石城初中附属学校,但是另设校址,单独办学。其工作由教导主任赖瑞璋主持,首批招生1班,50名。不久迁城内学宫。简师部学制四年,学科分必修、专修两科。必修科与初中同,专修科设教材教法、儿童心理、测验统计等课。三十六年首届毕业生29名,次年18名。此后停办。
   石城县初级师范学校 1959年9月,县开办初级师范学校,校址设观下庵子前,首批招生1班,52名,次年招生53名,外加短训班50名。配教师2名,工员2名。学科除教育学、心理学专修科外,与普通中学同。1962年6月并入石城中学。首批毕业生由县统一分配。第二批学生未毕业,分别给予安排工作或转学他校。校舍移交拖拉机站,动产调归石中、县委党校和县幼儿园。
   石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教师进修学校前身为教育学校。教育学校负责教学研究、师资培训与教学指导等工作。
  其机构名称与职能屡经变易:1954年县文教科于琴江书院设视导组,以督导全县教学。1963年改称视导室,翌年又改为教研室,1969年改称石城县毛泽东思想教卫学习班,次年改教师培训学校,1973年更名教育学校。1985年12月撤销教育学校建制,成立教师进修学校,时有教职工22名。
   石城县农林牧卫综合技术学校
   1958年6月于丰山福村开办,原名石城县劳动技术学校,后迁观下庵子前,县委书记苏斌兼任校长。学科分基础、专业两科。基础科设语文、数学、体育;专业科设卫生、畜牧兽医、农、林等课。学生由各公社推荐,仅招生1批,计4班200人。办学经费由县农、林、牧、卫四局分摊,各拨5000元,建平房教室1幢,另有池塘3口,养鱼千余斤;猪栏1栋,养猪百余头。1959年7月并入共大石城分校,校舍改办石城初级师范学校。
   石城县卫生学校
   1960年县将原石城技校并入石城共大的卫生班重新析出,迁入县城花坪里原卫生院址(今党校址),开办石城县卫生学校。第一期吸收原共大卫生班40人培训;第二期向全县社会青年招生。1962年第一届毕业生分配到全县各卫生医疗单位;第二期未结业,因学校停办,学生自谋职业。1962年12月撤销。
   附:赣州地区卫生学校石城分校
   1975年赣州地区于石城县人民医院,开办赣州卫生学校石城分校。学校由全省统一招生,毕业生列入国家分配,经费由赣州卫校拨给,师资由石城县人民医院提供。第一期招生1班40名,为二年制护士班,1977年毕业。第二期于1978年招生,1班40名,为三年制护士班,1981年毕业。第三期于1979年招生,1班50名,为二年制护士班,于1981年毕业。第四期于1982年招生,1班45名,学生在全地区在职初级卫生人员中选拔,为“初晋中”培训班,学制二年,于1985年毕业。学科设人体解剖、卫生护理基础、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药物科及政治、外语等。该校于1985年停办。
   第八节 业余教育
   一、扫盲教育
   苏区时期始行社会教育,以扫除文盲为主,辅以政治、文化、社会知识。当时广泛开展识字运动,乡村在千人中建一俱乐部,百人中建一夜学,16岁以上青壮年皆进识字班。每逢节、假日及圩集日,儿童团于通衢要道设识字牌,令过往行人识字。区、乡、村、班组乃至个人间,开展学习竞赛,涌现出许多互教互学动人事迹,群众中有《识字运动歌》广为流传。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亦开展成人教育。首先于中山民校附设成人班,为附近居民扫除文盲。民国二十三年(1934)全县上报受学人数为132人,翌年上报290人。
   二十六年推行义务教育,县设义务教育委员会,负责推行义教计划、培训师资、考核成
  绩。全县开成人班12班,受学者757人,妇女班8班,受学者132人。
   二十七年县地方教育行政会议决议:各机关、学校一律附设成人班或成人夜学班,由各区署强迫征学。教学用具就地解决,灯油费每校每班由保长筹足10元交学校开支,课本由县政府核发。是年上报受学男女成人889名。
   三十二年县民众教育馆内开办识字班。当年全县办成人班27班,上报受学者5570人;妇女班9班,上报受学者381人。县妇女会另办一妇女班,受学者50人。
   以后继续在各小学附设成人班,每班50人左右,利用晚间学习,采用分团编制,6个月毕业。并另设妇女班分开学习。学习内容有公民训练、常识、应用文学、算术等科目。
   民国时社会教育多为有名无实、虚报浮夸,纵有实施亦多在县城集镇施行,偏僻山村仍属空白。
   解放后大力开展业余教育。解放之初,各地即着手开办各种读报组、速成识字班及冬学、夜学,后逐渐形成农民夜学与农民识字班。据1951年6月统计,全县农民夜学有学员6092人,其中男5069人,女1023人;农民识字班有学员7834人,其中男1369人,女6465人。
   1952年12月成立石城县扫除文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翌年将全县划分为四大扫盲区,由县行文指定负责干部与扫盲教师。是年全县有干部、妇女(日、夜)、工人等学习班及农民速成识字班,共计受学人数993人。8月召开扫盲干部及教师学习会,评选出模范班4个,模范教师5名。年终签发扫盲毕业证书450份。
   1954、1955年,各区乡办干部扫盲学习班1个,时全县有农民业余高小班5个,初小班10个,扫盲班35个,参加常年学习者4960人,发脱盲结业证书千余份。
   1956年12月成立石城县扫盲协会,县长谢永祯兼任会长,下设办公室,与县文教局合署办公。至次年冬,全县计有扫盲班562个,学员14961名,有扫盲教师839名;有农民业余高小班212个,专职民办教师14名。
   1958年提出“奋战几个月,实现无盲县”口号,中、小学分片包附近扫盲任务。发给扫盲对象人手一册识字课本。全县培训义务教师675名,办常年民校546所,受学人数5359人。因工作抓得不够经常,至1965年全县尚有文盲、半文盲2万余人。
   1966年全县再次掀起扫盲热潮,办民校876所,1134个班,计有学员19817人,转常年民校786所,有学员16379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业余教育停顿。
   “文革”结束后,1979年成立石城县工农教育委员会,继续工农业余教育。1981年全县有农民夜校114所,开办少年识字班13期。1983年全县有农民业余学校209所。琴江镇、小别、屏山、龙岗等乡镇青少年已普及小学教育。至1984年底,全县扫盲率已达86.1%。但由于不少中小学生中途辍学,农村教育时紧时松等原因,也出现旧文盲未扫尽,新文盲又产生的现象。
   二、职工业余教育
   民国三十九年(1948),石城曾于县城举办造纸工人补习班1期,其具体情况失考。
   1951年县总工会筹委会,于县城徐家祠与城关小学开办工人夜校。设初、高小各1班,共有学员76名。
   1955年始,县总工会于县城花坪里(今党校址)开办业余机关干部学校,利用早上进行教学。最多时达7个班,学员多达400余人,专职教师由2人增至7人。
   1959年起改办职工业余学校,学员74名;高小2班,学员69名;初中2班,学员74名;高中1班,学员28名。配专、兼职教师各3名。校址迁西华路县总工会礼堂,“文革”中停办。
   1959年洋地林场开办职工业余学校,配专职教师1名,学员为林场职工,早晚在工地教学。同年全县各林场同时开办职工夜校,教员由检尺员担任,各开扫盲、高小2班。洋地林场职工业余学校于1962年停办,次年各林场夜校亦相继停办。
   1978年县工会继续开展职工业余教育,先开办“七·二一”工人业余大学,后改职工业余学校。配专职教师1名,聘兼职教师数人。开高小(后停)、初中、高中、英语等班,设语文、数学、地理、历史、英语等学科。常年有学员200余名。至1985年发展至6班,有学员335名。
   同时,县邮电、商业、供销等系统及汽车修配厂、农机厂、矿山配件厂等单位也先后开办职工业余学校。这些学校除开设有关的邮电、电机、农机、财会等专业学科外,均开有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
   然而因职工业余学校往往时办时停,多流于形式,职工业余教育实效不显著。
   三、其他业余教育
   高等教育自学
   1983年省高等自学考试委员会,倡导开展成人高等自学活动。报名参加者自选专修学科,定期集中考试,成绩及格者,可获同等学历毕业证书。自学专业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律、会计、统计等,每半年举行一次考试。1984年下半年全县参考者,获单项合格证书22人次,次年上半年获68人次。下半年第三次考试,参考者男61人,女7人。其中干部38人,工人23人,农民3人,解放军4人,获单项合格证书78人次。
   附:电大教学班
   1985年秋,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石城教学班在县委党校开办,由党校主办,招收县、乡党政干部学员32名离职就读。定学制两年,开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通史、写作、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汉语、中国经济地理、国民经济管理概论、法学概论、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BASIC语言等必修课及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近代史等选修课程。
   第三十三章 科技
   石城科学技术活动,最早见于北宋太极观徐、王二道士研制“三黄丸”的记载。此后除医疗方面有些技术研究、著述记录外,未见其他科技方面的文字史料。清末民初,小松人郑思虔,潜心研究水动力、机械和天文,廖鼎新研究医理医术,颇负时誉。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科研活动及其应用,在科技战线上出现了新景象,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一节 机构 组织
   一、行政管理机构
   1958年7月10日,县成立技术革新指导机构——石城县技术革新委员会,县委书记杨德财兼主任,负责“大跃进”中各种技术改革与新技术的推广。7月12日成立科技管理职能机构——石城县科学工作委员会。1959年5月8日成立行政、学术合一的科技机关——石城县科学院。
   在县“科工委”和县“科学院”的基础上,1964年5月5日,成立行政管理机构——石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县科委),原有各科技机构撤销。科学技术委员会具体领导全县科学技术活动的开展及负责科技队伍的管理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委遭到冲击。1968年大部分人员下放农村劳动,工作中断,机构形同消失。
   1973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设科技组。1976年撤销科技组,恢复县科委,办公地点设县人民政府大院内,设科技干部管理科、科技情报站与地震办公室,下辖计量管理站与科技市场。
   1985年县科委共有职工10人。
   二、科研机构
   石城县农业推广所
   抗日战争时期所设,具体情况失考。
   石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2年县农业局于珠坑芙蓉段建芙蓉农场,1959年冬迁兴隆后,更名农科所,1965年春再迁至丰山福村棺材坪。农科所与良种场合一,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建制。(详见《经济·农业》)
   石城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1952年县林业局于观下古樟创建苗圃,1973年更名林科所。1980年恢复苗圃名称后,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建制。(详见《经济·林业》)
   猪牛改良站
   1980年县畜牧水产局建,地处长乐庙背窝。
   (详见《经济·农业》)
   三、服务机构
   科技市场 1984年8月,县科委于县城琴江路开设科学技术服务部,翌年更名石城县技术市场科学技术服务部(简称科技市场)。现有职工4名。乡、村亦设有技术服务网点。
   科技咨询服务部 1984年10月县科协创办。县属各专业学会和乡(镇)科普协会亦同时创办,有27个科技咨询服务站,形成科技咨询网络。
   四、学术团体
   石城县科学技术协会
   石城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县科协),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群众团体的联合组织,业务上受省、地科协指导,负责指导下属科技团体开展活动。其前身为石城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于1956年12月,当时与县委文教部合署办公。1958年下属团体(公社科研所)发展至15个。
   1960年2月28日,县召开第一次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正式成立石城县科学技术协会。大会选举委员49名,组成第一届委员会。当时有下属科普工作组织10个,会员96名。1967年3月后,因“文化大革命”,机构瘫痪,活动中断。1979年12月重建,并配专职干部办理日常工作,与县科委合一,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建制,办公室设县政府院内。
   1982年12月17日,召开石城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102名,选举出21名委员、7名常委,产生正、副主席及秘书长。1984年4月与县科委分开,迁县委院内办公至今。
   1985年底,县科协下属团体会员有:农学会、医药学会、林学会、工学会、水电学会、教育学会(自然科学)、畜牧水产学会、气象学会、农业经济学会、储藏技术协会、科普创作协会、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计12个学(协)会,共有个体会员537名;有琴江镇及木兰、高田、小松、岩岭、丰山、小别、观下、屏山、珠坑、大由、横江、小姑、龙岗、洋地等乡科普协会15个,共有个体会员1330名;另有专业研究会48个,有个体会员244名。
   石城县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石城县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简称县社联),为群众性学术团体,业务上受省、地社联指导,负责指导下属团体活动。
   1957年县成立教育学会,1959年继建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新闻等学会,并成立学会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各学会活动中止。
   1981年后,部分原有学会恢复,并有不少新的学术研究组织产生。1984年10月,县召开首届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正式成立石城县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当时与会代表125名,选举出委员、正副主席和秘书长组成理事会,配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县委院内。
   1985年底,县社联下属团体会员有教育(社会科学)、农经(边缘部分)、新闻、哲学、经济、法学、档案历史、文艺、会计、统计、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科学社会主义等学会,共有个体会员729名。
   1985年12月,县社联及各学会分别由地区对口团体吸收为团体会员和个体会员。
   自1981至1985年间,县社联及所属学会共召开讨论会22次,与会610人;举办讲座报告会16次;办学习班、读书会17次,出席者1100人次;作专题调查17次,写出调查报告12篇。此外,编印资料17期,计2800份;召开专题学术讨论会3次。
   近年来,在县以上刊物发表或学术交流中宣读论文467篇,其中中央级2篇,省级23篇,地级56篇。1985年对本年度326篇论文进行评选,获奖者发给优秀论文证书。
   第二节 科技队伍
   解放前,石城曾有郑思虔、廖鼎新等人从事过一些科学研究工作,但人数少,未形成科技队伍。
   解放后36年来,各级重视培养和开发人才,逐渐形成一支由专业、业余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队伍。
   一、专业队伍
   解放以来,石城专业自然科技人员逐年有所增加,至1985年计有578名。
   1980至1983年对专业科技人员进行技术职称考核评定,给其中的105名颁发了职称证书。
   据1983年对全县科技人员技术职称统计:
   工程技术人员57人。其中:工程师9人,助理工程师14人,工程技术员34人。
   农业技术人员43人。其中:农艺师6人,助理农艺师23人,农业技术员14人。
   农经管理人员6人。其中:农经师1人,助理农经师5人。
   医药技术人员134人(注)。其中:主治(管)医(护)师9人,医(药、护、技)师9人,医(护、技)士92人。
   财经技术人员72人。其中:经济师1人,统计师1人,助理会计师5人,会计员48人,助理统计师6人,统计员11人。
   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2人。其中:畜牧兽医师3人,助理畜牧兽医师3人,畜牧兽医技术员6人。
   其他技术人员10人。其中:气象技师(工程师级)2人,助理气象技师2人,气象技术员6人,档案管理员(技术员级)1人。
   在工程师级科技人员中,有大专院校毕业生19名,中专毕业生11名,其他学历者2名;有女性主治医师、主治护师各1名。
   注:医药技术人员的职称,经省医药系统评定承认,但未经政府正式授理,未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职称证书。
   二、业余科技队伍
   1979年县科协重建后,又成立下属的农、林、水电、医、机械、建筑、兽医、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研学会,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至1985年,县科协下属科技团体有:农、畜牧水产、农经、工、林、水电、教育、医药、气象等学会和储藏技术、少年科普指导员、科普创作等协会,计有会员537名。另有各种专业研究会48个,有会员244名,其中多数为业余科技人员。全县15个乡(镇)均建有科普协会,有会员1330名。县、乡两级联系的科技示范户有272户。
   1982年经过考核,评定了一批农民技术员与技术能手,其中部分人员已吸收参加乡镇企业。
   [=此处为表格(表5—8 1982年10月农民技术员统计表)=]
   单位:人
   附:1982年工匠统计(共计3235人)
   木匠971油漆匠71理发160五金修理73
   铁匠147石匠90编织17钟表修理28
   泥水匠573砖瓦匠309缝纫250照相10
   篾匠352弹棉花28粮油加工117造纸39
   第三节 科研活动
   解放前虽有个别人从事科学研究,但成绩不显著。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后,科研活动日渐活跃。1979至1985年间,进行科学研究达140项,写出科技论文60余篇,有些科研已获得社会效益,有的论文还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主要科研项目
   解放以来,石城曾开展过多项科研活动,特别是1978年后有较大进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绩。
   自1959至1985年间,石城自行制订与接受上级科研项目计220项,其中农业104项,林业23项,医疗卫生21项,畜牧渔业13项,工业31项,加工业9项,其他行业19项。有74项获县级奖励。
   农业类 1981年县种子站接受研究的推广红四一〇系统品种;1982年县农科所接受研究的汕优二号“三系”提纯复壮,早稻良种“温系青早”选育;同年土肥站接受研究的土壤普查成果应用等4项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果,先后获县科研一等奖。水稻高产营养指标的探讨及其指导施肥与效果,石城大豆锈病的流行规律及其防治,推行晚秧田前作种烤烟促进稻烟增产,推广甘薯良种南京234,红壤桔园增施磷钾肥应用植物激素保果,中华猕猴桃嫁接苗引种示范等项目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迄至1985年,已有40项农业科研项目已获得结论,且有一定的成绩,另有一批尚在研究中。
   林业类 杉木、毛竹速生丰产试验,油茶良种选育,湿地松试种栽培,猕猴桃栽培技术研究等项目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尚有一批项目正在研究中。
   工业类 保剂油生产技术的引进、压缩机环状阀片的试制、自攻螺钉生产工艺引进、滴水法松香蒸馏炉灶的改进、芒秆造纸等研究项目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尚有5个项目正在研究中。
   畜牧渔业类猪、牛人工配种技术,稻、莲田养鱼,埃及塘虱鱼引进繁殖等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些项目尚未取得结论。
   加工业类 热电烤烟,以煤代柴烤烟,豆类、薯粉、猕猴桃加工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医疗卫生类 1979年县人民医院开展的天冬引产试验,翌年开展的291—3注射液治疗三期内痔两项获得了显著的成果,先后获得县科研一等奖。人工冬眠合并皮质激素治疗百日咳、肺病疗效观察、胆囊肿大误诊原因分析、婴儿爆发型脚气病性心脏病研究、泪囊鼻腔吻合术、口服乐果急性中毒救治等项目,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取得一定成绩的项目2个,未取得结论,正在进行研究的7项。
   其他类
   珠算,刘守泰、邓兴扬、张应良三人潜心研究珠算理论,写成《实用珠算》一书,1973、1981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两次印刷共40万册。中国工商银行石城县支行刘信厚,珠算技术娴熟,曾连续5年获江西省珠算技术比赛乘算第一名,3次获全国珠算比赛优秀赛手称号。县百货公司邓琼华,1982年参加省商业局举办的全省商业系统珠算比赛,获“传票单项”第二名,总分第五名。
   气象方面,序列区间频数累计综合法作寒露风长期分级预报。
   节能方面,推广节柴灶等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尚有食用菌、黑麦草栽培等10余个项目正在研究之中。
   二、主要科研成果
   石城白药
   1970年冬,县制药厂曾传芳、连忠恕、周启肇、胡周纯等组成科研小组研制成石城白药。经过一年多反复试验和多例临床观察,证实确有治疗刀枪创伤、跌打损伤、内脏出血及慢性胃炎等功效,外敷止血效果且高于“云南白药”。1972年报省批准投产试销,1976年起批量生产,1978年获赣州地区及江西省科研成果奖。(见《卫生·药政》)
   YSY—1型有线广播遥控遥测装置
   1977年县广播站陈仪坤等组成科研小组,进行有线广播遥控遥测装置的研制,1979年完成设计图纸,1981年7月制成定名,并通过省级鉴定。该装置具有传输距离长、抗干扰性能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某些新技术的应用居于领先地位。1981年获江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县科技成果一等奖。
   316脱白莲内皮酶曲
   1984年由县科委、经委及酒厂联合引进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成果,经过反复试验制成,当年通过赣州地区鉴定并投入生产。该产品的应用,可减轻脱白莲内皮劳动量,较手工劳动提高功效十数倍,为扩大白莲种植创造了条件,社会效益显著,获1984年江西省技术进步四等奖。
   PMOS集成电路电话计时器
   1979年县邮电局接受赣州地区该项研究任务。1980年由赖义理研制成功。同年经县科委及赣州地区科委组织鉴定,交邮电局试用,证实达到设计要求。该机为自动显示通讯时间装置,计时准确、使用方便,实用于电话营业窗口,获赣州地区1980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四等奖和县科协奖励。
   热电烘烤鲜烟叶技术
   1981年由县科委李木兴、范盛萍等研究发明。该技术有调温灵活、控制方便等特点,能改进烟叶色泽、节省烘烤时间、减少木柴消耗及提高烟质、增加产值等功效,获1982年县科技成果一等奖,近年已推广至四川等地产烟区使用。
   石Ⅰ型省柴(草)灶
   1982年县能源办公室即制订出研究制作省柴灶项目,并着手进行试制。经反复修正改进,1985年完成“石城Ⅰ型省柴(草)灶灶膛成型模具和成型组合灶膛”的研制工作。该技术有施工易、造价低、寿命长、热效能稳定、热效率高(比普通省柴灶效率高10%以上)及便于工厂化商品性生产等特点。至1985年底,全县已建灶2000余座,半数以上居民改用此灶型,平均每年可节约木柴3万余立方米。1985年被评为赣州地区节柴灶第二名,受到嘉奖。
   第四节 科普工作
   一、科普宣教
   1956年县科协成立后,即着手开展科学普及宣教活动。县科协及其下属团体,通过出版刊物、印发资料、广播、放映科技影片、办宣传栏、举办图片展览、开展科普集市、巡回指导、登门上户传授技术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县科委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1983年县科委、科协合办《石城科技》,共出刊6期14700份;出刊《科技参考》发至农村及有关单位科技人员学习、参考。1984年后县科协创办《石城科普》小报,每年出版4期,每期印2500份以上,至1985年底已出7期,印发21000余份。1985年又出刊《信息快报》,供县、乡领导参考,已编印16期,发放2000余份。县属各学会及各乡(镇)科普协会,亦编印各种资料491期,256770余份。全县有科普宣传栏、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29处,共出刊408期。县广播站广播科普文章8243篇,县乡(镇)电影院(队)共放映科教影片2767场,观众达47万余人次。还组织县乡科技人员270余人次下乡向广大群众进行科普讲座活动,听众达32000人次。科协召开年会及评选论文等会147次,参加听讲人数达24656人次。先后聘请125位外地专家、学者来县讲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58次,参加者2728人次,同时将中国科协编印的《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及省科协编印的《柑桔病害防治》、《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挂图分发到各乡镇,在县城及乡村圩镇共展出85次。
   二、技术培训
   为培养各种科技人才、推广先进技术和开展科研活动,县科技部门与各行业互相配合,开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和技术学校,有条件的单位还选送人员到外地进修深造。对各部门骨干的培训,根据对干部“统一管理、部门负责、分级培训”的原则进行。教育、医疗、农牧渔业等单位,除自办培训班外,还派出120余人到上海、广州、福州、南昌等地进修学习。在农村,则采取县培训乡(公社)、村(大队)骨干,乡(公社)培训村民小组(生产队)骨干,共大分校培训农技员的办法进行。培训以短期为主,亦采取以会代训、巡回讲座等形式,原则上按实际、实用、实效进行一技一培。自1967至1985年底,全县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6123期,接受培训者153075人次。经过各种培训,一批初级骨干已在全县形成。
   三、科技论著与科普创作
   自县科委、科协成立以来,积极鼓励科研人员撰写科技论文,鼓励文艺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
   迄至1985年全县科技工作者共撰写科技论文50篇,其中在全国性书刊上发表有8篇,在省级书刊上发表有32篇,在地区级书刊上发表有10篇。县科协每年开展一次全县性自然
  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给予奖励。
   自县科普创作协会成立后,科普创作活动开展活跃。1984年创作的科普画《钨都话宝》,参加全国科普幻灯调演,获优秀作品奖;水粉画《追捕》,参加江西省科普创作画展,获三等奖。
   全县各级学校在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指导下,广泛开展科技创作,制作小品6000余件,写出科技小论文2000余篇,其中1篇获赣州地区科技小发明二等奖。
   第五节 其他科技工作
   一、科技服务
   科技情报
   县科委情报站有科技书籍2000余册,期刊11800册,资料500册。县科协藏书1200余册,期刊800余册,资料300余册。两单位在省内外有情报联系单位490余处。县科委在县内建有企业情报网点23个,有各种情报员23人。
   科技情报的传递,带来新信息,引进新技术,为本县“四化”建设带来直接效益。
   1984年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引进316”酶曲生产技术,两年内生产酶曲1.8万斤,直接收入0.52万元;减轻农民脱白莲内皮劳动,可节约5.8万个工日,每日以2元计,可节约11.55万元,共获利12.07万元。
   石城(岩岭)纺织器材厂,通过与上海市黄浦区科协挂钩,引进人才、技术,使一个山区小厂产品达到部颁标准,年产值达36万元,实现税利14万元。
   科技市场
   1984年后,县科委科技市场,在技术咨询、信息传递等“软件”服务方面,接待群众2000余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11期,与乡镇企业签订技术联营2项,展销科技书籍1000余册。在“硬件”服务方面,引进农用人力抽水泵、高压泵20多台,家用手摇吸水泵800多个,节能鼓风机1000多个;展销种、养业多种生长激素、微量元素、禽畜药品、器械等各类新产品500多种,1万余件。同时,县科协科技咨询服务部亦接受咨询项目1042项,接待群众19673人次。
   县科委科技市场推销家用手摇吸水泵650个,按每户每年用水折电7度计,每年可节电5000度,节约1300多元;节省劳力以每户每年360个工时计,可节约23.76万个工时,每工时以0.30元计,可节约7.12万元。同时还为群众解决了缺水和饮水污染问题。
   二、气象测报
   1958年9月,江西省水利电力厅气象水文局,在县城北外兴隆建气候站,10月1日开始测报工作。翌年改名石城县气象站。1981年11月设气象局,局站合一。1984年撤局留站,站内设测报、天气预报及农业气象三股,至1985年有职工11名。
   1958年后,先后在岩岭、高田、丰山、小松、屏山、洋地、共大等地建立气象哨。1981年
  后仅保留县农科所中心气象哨。气象站建立后,即开展对县内日照、温度、降水等地面气象要素测定和对干旱、洪涝、低温危害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同时根据气象要素及天气形势的分析,发出每日天气预报、旬报及各重要农事季节天气预报。1979至1980年进行了全县气候普查区划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县各地气候资源。
   三、水文测报
   1958年1月,县建水文站于观下庵子前。1966年8月迁县城东门口,更名水位站。1973年迁北门龙颈上,1975年12月迁黄坊水电站,定名石城县水文站。1976年于睦富河屋坝新建站房与观测设施,次年迁入。1979年底上收归隶省水文总站,更名“江西省石城水文站”。至1985年有职工7名。
   1980年建岩岭、小松、胜江、大创、小姑、石田雨量站,翌年增建木兰、丘坊、新村、丰山、宜福、屏山、洋地站,1984年又增建东坑、礼地站。至1985年计有下属雨量站15处。
   水文站对县内河道水位、比降、流量、水质污染及降水情况进行监测,调查历史上的洪水、枯水情况,整理出各种资料,平时定期向上级汇报监测结果。1976年后向赣州、于都、宁都拍发电报,告知水情、雨情及河流起涨、洪峰等情报。1980年后增向武汉拍发雨情电报;1983年起亦向万安水电站工程拍发洪、枯水情电报;洪水期也向当地提供短期水文情况。
   四、地震监测
   石城属我国东南主要地震带地段,是江西省与赣州地区确定的重点地震监视区之一。历史上石城曾发生过多次低级度地震,但未造成过严重灾害。1979年县革命委员会建立地震测报办公室,归口县科委领导,负责向县内及上级提供震情动态与判断意见,进行防震知识宣传。同时建立前江、龙岗、石中、县鱼种场等6处测报点,培训业余测报员一批,采用观测土地电、地温、水温、水井、重锤反应及水生动物等手段进行地震监测,每旬向上级汇报一次观测结果。1983年后地震办公室未配专职干部负责,工作由县科委兼办。
   五、节约能源
   1982年10月县设立能源办公室(1984年起隶属县计划委员会),配职工5名。能源办主要抓推广省柴灶与以煤、电、沼气代柴,以钢筋水泥代替建设用木材的“一推四代”节能工作。
   推广省柴灶至1985年全县共建省柴灶23777座,占总户数的54%,平均每年节约木柴3.2万余立方米。自行设计的石Ⅰ型省柴(草)灶型,1985年被赣州地区评为第二名,受到奖励。
   以煤代柴1980年石城始有少数单位及居民烧煤。1983年起城镇居民逐步推行烧煤做饭。至1985年全县有207座砖瓦窑改烧煤炭,其余上百座窑停止生产。仅此一项,每年节
  约木柴1.6万余立方米。
   以电代柴 1983年起,水丰电足季节推行用电做饭、烤烟、烧水,年均用电50余万度,节约木柴500余立方米。
   以沼气代柴 1958年石城即试办沼气,至1985年全县建沼气池199座,年产沼气7万立方米,节约木柴400余立方米。
   以钢筋水泥代替建设用木材 60年代起即推行以钢筋水泥代替木材搞建筑。至1985年建房、造桥已大量采用钢筋水泥材料,全县各种电线杆绝大多数已为水泥杆取代。自1983至1985年间,全县每年约节省木材5.7万立方米。
   六、计量管理
   (见《经济·工商行政管理》)
   第三十四章 文艺
   石城文化艺术,受到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双重影响,有较明显的闽赣山区特色。文化艺术中,民间文艺源远流长,向称活跃。早在宋元间,便有戏剧流行,明清时即蔚为盛况。史载,新春闹花灯,春祭演戏剧,五月竞龙舟,秋后攘庙会,笙歌遍地,热闹非常。民国时采茶灯戏盛行。解放后,文艺之花竞相怒放,赢得了“歌舞之乡”的称誉。
   第一节 机构 组织
   一、行政机构
   政府设立领导文艺工作的机构,始于中华苏维埃时期。时县苏政府设立文化部,专司其事。民国二十四年(1935),县政府设第三科,管文教。解放后较长时期设文教(科)局,1984年文艺事业析出,与广播电视事业合并为文化广播电视局。翌年4月文化析出,成立石城县文化局。至1985年底,局机关共有职工5名。下辖文化馆、图书馆、采茶剧团、新华书店、电影公司、电影院及15个乡(镇)文化站。
   二、学术团体
   石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63年5月,县成立文艺学会筹备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消失。1985年6月,县召开文艺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县文联)。与会代表100
  名,选出文联委员,产生正副主席、秘书长,组成第一届委员会。县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协会5个学术团体同时成立,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县文联。5个协会共有个体会员128名。
   县文联秘书长为专职干部,主持日常工作,与县文化局合署办公,驻县电影公司。
   是年12月,县文联下属各协会会员发展至138人,其中30名被地区对口协会吸收为会员,3名被省对口协会吸收入会。
   第二节 群众文艺
   一、业务机构
   石城县民众教育馆
   石城县民众教育馆成立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驻县城南大街陈家祠(今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址),初编3人,次年增至5人,内设教导、艺术、总务、生计4组,因兼职者太多,平时仅有一二人工作。民国三十五年撤销,翌年恢复,迁忠烈祠,直至1949年解放前夕关闭。馆内辟有书报阅览室1间,订有报刊10余份,藏书两三百册,曾开展图书阅览、办壁报、出《新闻简报》、组织民众识字、业余篮球赛等馆办活动。
   石城县文化馆
   1951年7月,县筹建人民文化馆,次年2月正式开馆,馆址设南大街陈家祠。1953年更名石城县文化馆,初定编4人,后增至八九人。1961年迁县工会礼堂大楼办公,1966年于工会北侧建馆舍一幢(今采茶剧团驻地),翌年迁入。1968年与广播站、电影站、采茶剧团、新华书店合并,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0年分开,改称文化艺术馆,人员减至4人。1972年迁入城内东华路今址。1976年后人员增至12人。1981年复名石城县文化馆,负责社会文化宣传、群众文艺辅导、业余文艺创作、民间文艺搜集整理、科普宣传及文物管理等工作。1981年参与倡导开展每年一届的闽赣两省十四县群众文化交流会,为发起县之一。1984年被评为全省民舞集成先进单位。
   乡(镇)文化站
   1952年始办小松、横江两所区级文化站,每站配干部1名,行政上属区政府领导,业务受县文教科及县人民文化馆指导,工资由文化馆发放。1955年文化站由区自办,原公办人员调离,以半脱产人员代替。1958年“大跃进”中,文化站“遍地开花”,区乡文化站增至68个。翌年实行公社办文化馆,大队办文化站,生产队办文化室,全县计办文化馆16个,大队文化站128个,生产队文化室1504个。1961年进行调整,除横江公社文化站外,其余一律裁撤。1956至1966年,全县陆续恢复7个站,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站被冲垮,此后时建时废。1977年后陆续恢复与稳定,至1982年全县15个社镇站建齐,工作走上正轨。
   现乡(镇)文化站为民办公助性质,县文化馆给予业务指导。1985年有7名文化站工作人员转为国家干部。各站已基本实现有专职人员、活动场地、活动设施及稳定的经济来源,各乡(镇)驻地已成为文化活动中心。
   1981年龙岗、横江两文化站和工作人员获江西省群众文化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0年后乡间出现一些个体户文化室与文艺专业户,从事说唱、奏乐、图书销售、放映电视录相等业务。
   二、文艺创作
   文学
   石城文学创作,北宋时即有记载,进士许褒喜诗文,著有《兰谷集》、《漫游诗草》等专集。明季举人熊懋官、廖应兆等都是较有成就的作者。明朝200余年间,先后出现诗文专著26部,其中熊申(休甫)著书7部。清朝文风更盛,出诗文集45部,温朝缙、邓斗光、温健、黄大壎等成绩最著。其中温健著书2部24卷。同时还出现了李云裳、李仙裳姐妹诗人。可惜这些诗文集著均已散佚。民国时期仅见有散篇著述,无专集传世。
   解放以后,创作活动日趋活跃。1955年县文化馆召开了全县业余文艺创作会议,学习党的文艺方针,开展业余文艺创作。此后,创作出一批小剧本、小演唱,在当地宣传演出。1958年“大跃进”中,全县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县文化馆出版文艺刊物《石城文艺》。1962年后文艺创作队伍日益壮大,创作活动更加兴旺。1964年县收集文艺作品400余篇,进行评优授奖。1966年“文革”开始后,业余创作中断,文化馆、站所有文艺资料咸遭毁灭。1977年后,文化馆、站积极组织业余文艺队伍,建立稿费制度,出刊物为作者提供发表园地。1979年将不定期刊物《文艺作品选》,改为较稳定的《石城群众文艺》,翌年再改《琴江》。几年间石城作者先后发表文艺作品600余件。其中有小说《重圆》、《爱人》、《心声》,报告文学《功臣在深山》,诗歌《耕耘篇》,小戏剧《让子》等一批较好的作品。1981年召开“中秋文会”,集全县较有成绩的业余作者于一堂,交流思想,切磋艺术。这标志着业余文艺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3年县组织文化馆、站干部与业余作者,开展民间文学(故事、传说、谜语、民谚)搜集整理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共采得故事、传说450余篇,谜语、谣谚500余条(首)。经遴选、整理后,将其中25篇故事编成《石城县民间故事选》(第一集),铅印成书。并向赣州地区及其他地方刊物选送一批,被采用刊登21篇。
   音乐
   石城音乐创作源出民间。自古以来,石城人民便创作出众多具有明显闽赣山区特色的山歌曲调。明朝后采茶音乐流行,石城则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倒采茶》歌曲。另外还创造出一批风格独特的锣鼓经,其中《累累经》最有特色。
   解放以后着重于为当地表演团体创作乐曲,创作出独唱歌曲《春光美》、《村外的小桥》、《前进,英雄的汽车兵》,男女二重唱《毛委员当年上井冈》、《书记参观回乡来》、《红区山水变了样》等较好的群众歌曲。1973年赖德仁、赖才芹创作的《石城民歌组曲》,
  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采用播放。1978年赖德仁、赖才芹创作的《曲曲乡音传深情》又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福建前线广播电台采用播放。
   1955年县文化馆即着手搜集民间音乐作品,翌年春采取文艺骨干采风与业余文艺工作者铺开搜集相结合,搜得灯歌、小调、戏曲、曲牌等40余首,集成石城民间音乐资料。1957年后几年中,多次进行传统表演艺术会演,从中挖掘出一批传统音乐。1981年起,县文化馆再次组织力量进行民歌普查,于小松、丰山、屏山、大由、小姑等地搜录山歌、灯歌、小调、风俗歌曲、革命历史歌曲等110余首,整理出52首,编成《石城县民间歌曲选集》一部,并选送10余首编入江西民歌集。
   美术摄影
   古时文人多擅书画,宋绍兴间,县人韩祐善写生,曾任朝廷画院祗侯。清季秋溪人赖襄善画花鸟,尤工芭蕉。城厢黄先宫善画竹、牛、螃蟹。黄道清善书法,其楷书得王羲之笔法,至晚年尤为劲健,当时得其片纸只字如获至宝。秋溪人赖新工于山水及写意人物,而画松技艺尤精,与当时分宜万上遴画梅,南城吴广照画兰竹,合称“江右三绝”。民国时屏山陈方以画墨竹著称,晚年作品尤为工妍。书画大师张大千至推誉其为“元代以后写竹之第一人”。台湾曾出版《芷町书画集》行世。黄大壎之女黄宗默留法进修油画,有多幅作品参加沙龙画展,其中一些被法国制成名信片发行。青年作者陈愿煌,曾在南昌举办私人画展,并印成《陈愿煌近墨》画册发行。
   解放之初,群众美术创作兴起,1958年后出现群众性的壁画、宣传画创作活动。1964年县文化馆出刊《美术作品选印》。1978年后,一批作品先后在省、地及闽赣两省十四县群众文化交流会展出,有的被省乃至中央一级刊物或美展选用。其较佳者有梁恩闰的电影广告画《蝙蝠》,陈贤桢等的科普画《钨都画宝》,水粉画《钽铌姑娘》、《追捕》,黄光琴的羽毛画《白孔雀》,还有其他业余作者创作的装饰画《莫让年华付水流》、《生命》,国画《花鸟四幅》、《花鸟二幅》、《春色旖旎》、《富》,工艺美术《中国特产》、《助人为乐》等。
   1981年后摄影创作兴起,一批作品在省、地发表或展出。其中较佳者有《仙人球花》、《慢慢下》、《童年憧憬》、《蚌壳舞》、《乐在其中》、《闹元霄》等。温礼明的《水漫琴江镇》记下了1983年5月30日石城特大洪水实况,《远方来客》留下了1984年千余只白鹭驻足石城的情景。
   舞蹈
   历史上石城人民曾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形成以表现欢乐的灯舞,表现武艺的狮舞及带迷信色彩的宗教舞等类型。解放以来,舞蹈创作几未间断,但多为灯舞、学生舞,纯舞蹈节目较有艺术价值者,有1965年创作的《砍竹麻》、1977年创作的《莲乡新曲》及1985年从巫舞中提炼的《熔炼》。1984年县成立民舞编辑领导小组及民舞普查录相工作办公室,组织文艺干部开展全县性民舞普查。随后办公室抽调一批文艺骨干,于县城集中整理,复原一批舞蹈节目,进行录相及文字记录。以大型组合灯舞《倒采茶》为重点,发掘整理出一批民间舞蹈,基本上理清了石城民舞的类目、艺术特色。此次整理,使巫舞《炼将》、道教舞《点莲灯》的艺术成分得以保留,使民俗舞《茶篮灯舞》、《船灯舞》、《砍竹麻》、
  《蚌壳舞》、《采茶舞》、《盾牌舞》、《狮灯舞》、《桥板灯舞》等重现芳华,成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成品,拟编《石城民舞集成》存世。
   此外,民间还流行过踩高跷,解放后又传入秧歌舞、腰鼓、莲枪等舞蹈形式。
   灯彩
   石城民间灯彩有悠久的历史,清乾隆十年(1745)《石城县志》就有“新春闹花灯”的记载。石城灯彩道具、舞蹈、音乐皆极优美,是别具一格的表演艺术形式。
   石城语言中,灯、丁同音,舞灯有祝愿丁口繁盛,庆贺吉祥之意,故深受人们欢迎。明清以来,新春舞灯之风盛行,农历元旦将至,乡村间一些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各种灯会,制作各式彩灯,自正月初一起,游村串户舞灯为戏,直至元霄“谢灯”为止,久之渐成习俗。
   石城灯彩有龙灯、茶篮灯、船灯、马灯、狮灯、八宝灯、桥板灯、蚌壳灯、秆龙灯等多种。旧时以龙灯为诸灯之首,有象征吉祥与敬天祈年之意。其他灯则多属喜庆娱乐活动。另有一类为醮祭而设的大型灯彩活动,如罗汉灯以一二百人操持各种人物、神仙、鬼怪、动物、花卉灯具,进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禳灾赐福。其后灯的制作、音乐、舞蹈亦为新春灯彩所吸收,形成丰富多彩的形式。龙灯、狮灯只有舞而无唱;茶篮灯、马灯、船灯、蚌壳灯、八宝灯等有舞有唱;稍子灯、桥板灯则舞唱俱无,纯属表现彩灯工艺;而秆龙灯实际无灯,以稻草扎成束,上插神香,由儿童操持。秆龙灯亦有象征丰收与敬天祈年之意,加之因属儿童活动,亦深受群众喜爱。
   石城民间灯彩具有如下艺术特色:
   灯具美。除秆龙灯外,其余彩灯皆用各色纸张(近年亦有用纱绸者),编扎、画、剪、贴精制而成,具有形象逼真、色彩华丽、制作精工等特点。新春时节,各地灯彩争妍斗艳,常以灯具精美为优。
   舞姿美。龙灯、狮灯侧重舞蹈,表演时踏、摆、蹲、转,插以武艺,动作粗犷、豪放。茶篮灯一类,舞、唱结合,人物有旦、丑之分。其舞蹈,小旦轻盈、活泼,彩旦滑稽、泼辣,丑角诙谐、灵活,协同表演,情感交流,富有生活情趣。
   音乐美。石城灯彩有独创的锣鼓经与灯歌灯调。《累累经》为石城特有的打击音乐。它节奏紧凑明快,变化有致,用于龙灯、狮灯伴奏,与威武雄壮的灯具,粗犷豪放的舞姿配合,给人以阳刚之美的享受。而茶篮灯、船灯之类,吸收民间一些优美的民歌、小调,形成独特的灯歌、灯调。此类音乐,大都旋律优美而节奏明快,其中尤以《倒采茶》以其轻松、活泼、热情、质朴的格调,最能体现劳动人民情趣,而深受群众欢迎。
   历史上的民间灯彩,仅在群众中流行,在厅堂、庭院中演出,活动时间都在夜间,且仅在每年元霄节前。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将其加工整理,登台演出,使之进入文化艺术大雅之堂。尤其是1958年《跃进花灯》、《三杯酒》赴省演出夺优之后,更引起广大文艺界的重视。此后不断发展、日臻完美,1984、1985年赖德廉等创作的大型灯彩剧《花灯仙子》,使石城民间灯彩在文艺舞台上发出特异的光彩,成为祖国百花丛中一朵艳丽之花。
   附:曲艺 说书
   堂班 又叫“座堂班”,俗称“打茶围”。演唱时不化装,有的甚至不用乐器伴奏,
  叫“清唱”,一般配有管弦乐及梆鼓、板尺等小打击乐。所唱内容多为各种戏文选段,曲牌有京、昆、祁、汉诸剧种。旧时多用于茶馆酒肆,用以侑酒凑趣。解放后已无堂班,然其形式为艺人搬上舞台,称作说唱,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
   吹奏 又称“吹打”或“锣鼓”。一般只有唢呐、锣鼓、胡琴、竹笛等乐器,酒席间大吹大打,为婚丧酒宴增添气氛。规模较大者亦有唱,多唱采茶剧戏文,近年亦唱革命歌曲。目前县内有不少此类专业户,多为业余文艺骨干。
   渔鼓 演唱时以渔鼓(嘭筒)伴奏,又称“打嘭筒”,是一种较简单的演唱形式。旧时皆为坐唱,上门卖艺。演唱内容有《卖水记》、《茅棚记》、《赵玉麟与梁四珍》、《栾刀记》等古文,及《寡妇歌》、《长工歌》等小调。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将其搬上舞台,创作新词新曲并插入舞蹈,成为一种新型表演艺术。“文革”后创作的《彭大将军》等,皆为艺术性较高的作品。
   快板 演说时伴以竹夹,故俗称“打竹夹”。旧时乞丐讨食时用以挨户表演,说词多为随口编凑。解放后加以提炼,填上新词,将其用于街头宣传或舞台演出。
   说书 旧时街头常有艺人说书,演说《三国演义》、《今古奇观》等前朝古文、轶事。解放后已消失。
   讲故事 为人们最普遍的娱乐之一。解放后,60年代曾大力提倡讲革命故事。县曾举办培训班,为农村培训故事员,并组织节目赴赣州地区参加故事会竞赛。
   三、宣传娱乐活动
   业余文娱活动
   长期以来,右城民间便有自发组织会社,利用新春或各种会期,举行舞灯、演戏、舞狮、划龙船、装故事、放焰火、猜灯谜等群众娱乐活动。
   苏区时期,县宣传部、文化部利用文艺形式,于石城、太雷两县,发动群众组织起数十个文艺宣传队及工农剧社,开展文艺宣传活动时多用民间流行的曲调,填上革命内容的歌词,在群众中教唱或进行集会宣传。其中《十二月革命歌》、《十骂反革命》、《十送郎》、《新十杯酒》等,直到解放后犹有传唱。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学校亦曾组织学生到民间进行文艺宣传,并自编出一些宣传抗日、教化民众的好节目。其中《贺新年》、《戒烟(鸦片)歌》等,曾受江西省《民国日报》表扬。
   解放后,群众文化娱乐更加活跃。1949年10月后各乡村纷纷建立歌咏队、秧歌队,配合建政权、搞土改,开展宣传活动。在此基础上,全县普遍组建俱乐部,举办歌咏会、故事会、报告会,开展文艺演出及各种游艺活动。至1958年,全县俱乐部达358个,歌咏队365个,演唱队347个。活动从演出歌舞发展至上演《白毛女》、《赤叶河》、《王秀鸾》等大型戏剧。随后一批俱乐部内演唱队发展为业余剧团。1960年前后,全县已有业余剧团92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文艺节目被列为“毒草”查禁,全县数十个俱乐部、业余剧团皆遭冲击。代之而起的是数以百计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学唱毛主席语录歌,演出京剧“样板戏”及一些对口词、表演唱之类小节目。1978年后一段时间,业余
  文艺活动空前活跃。县文化馆培训了数批文艺骨干,组织了多次文艺会(调)演,不少创作节目参加地、省会(调)演。
   会(调)演
   会演活动始于苏区时期,时石城、太雷两县均举行过业余文艺宣传队、工农剧社歌咏比赛。
   解放后,会(调)演成为推动业余文娱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1955年举行解放后首次农村业余剧团会演,各区乡派代表队参加,人数达400余名,演出节目112个。其间选出《蚌壳舞》、《连心菜》、《盾牌舞》、《家庭风波》(小戏)等10个优秀节目进行了公演,推选出5个节目出席赣州地区首届农村文艺会演,一些节目受到嘉奖。
   1956年举行全县民间艺术暨苏区文艺专场演出。通过会演,挖掘、整理出《倒采茶》、《卖花线》等一批民间优秀节目。翌年《倒采茶》赴地区会演,获优秀节目奖。
   1958、1959两年县组织创作节目参加地区及省会(调)演,创作出灯彩《采桑》、《跃进花灯》、《十杯酒》(后改《三杯酒》)及小戏《红花迎春》、歌舞《草坡春》、小舞剧《珠江红旗》等一批较好的节目。赖德廉、何茂隆等创作的《三杯酒》被省评为优秀节目,拍了电影纪录片。
   1965年县分别于屏山、横江两地组织了《四季花果香》、《砍竹麻》等节目,出席赣州地区文艺会演,均受到奖励。
   1976年秋,县文化馆举办文艺表演干训班,创作出渔鼓《周总理是俺大寨人》、方言表演唱《画漫画》、小戏《红卫河边》、舞蹈《莲乡新曲》等节目赴地区会演,均受到好评。其中赖盛庭、郝树华创作的《周总理是俺大寨人》由地区排练赴省调演,被评为优秀节目,编入会刊出版。同年组织的另一台节目小演唱《赶夜市》、相声《开车》等参加地区职工业余会演,《开车》被选送参加省调演。
   1979年由琴江镇、观下、屏山、横江、龙岗等公社及县商业局、石城钽铌矿等单位,联合排练的灯彩《迎春花灯》、渔鼓《朱德同志查菜钱》、小演唱《我们的好总理》及歌曲《前进,英雄的汽车兵》、《毛委员当年上井岗》、《书记参观回乡来》等,均在省、地会演中获得好评。廖颂真、赖德仁等创作的《朱德同志查菜钱》获省二等奖,《迎春花灯》获地区一等奖,《前进,英雄的汽车兵》参加赣南“音乐之春”音乐会,获创作奖。
   四、文物管理
   石城无博物馆,文物工作由县文化馆负责。1956年县文化馆向省上报了宝福塔、标峰塔及海藏寺情况,后陆续搜集了部分传世文物。“文革”中,标峰塔、海藏寺及馆藏文物俱毁。
   1982年秋,县举办文物普查骨干训练班一期,后抽调21人组成两个文物普查小组,开展全县文物普查,至年底普查完毕,对地面文物、名胜古迹及流散文物作了摸底工作。翌年春又进行了复查。在普查中,获得新石器时代石器一件,商至西周白陶、印纹陶一批,发现了丰山唐、五代古窑址,同时收集历史、革命文物一批,交付馆藏。另外,向上级申报了宝福塔
  情况,获得省及中央有关部门支持,拨款维修;申报了后稷庙、五龙岩等10处古建筑、古迹,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县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举办石城县首次文物普查成果展览,同时组织人力编成《石城县文物志》(稿)一书待印。
   第三节 戏剧
   一、戏剧活动
   石城古代便有戏剧活动,宋元间便曾有杂剧出现,明清时空前流行。明崇祯《石城县志》载:“邑中祠祀春祭之日,群集馂余必演剧。”清乾隆“王志”载:“自二月至五月初旬,每祠演剧。不论祭祖多寡,各祠以无剧为辱,各房又以有剧为荣。以至优人杂沓,多至六、七班。剧资杂费不具论,每班约三十人,总计骤增二百余口……”道光“朱志”亦载:“宴会、赛神,则惟在城八月之城庙,在乡九月之柏中里高田将军庙,演戏浃旬,为最盛。”本县风俗,只要天下稍平,每逢新年、秋后、祭祀、赛神、修谱、打醮必有盛会。其间,地方乡绅常出面集资,请来戏班演戏,以禳灾求福,士庶同乐。按旧俗,正月伴随“菩萨出神”,要唱“新年戏”。赛神活动自初二、三至月底,此起彼伏攘会不止。此间演戏,少则七八夜,多则半月20天。农历四至六月兴唱“禾苗戏”以祈丰收,此时以演木偶戏居多。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鬼节”,各地多唱大台戏(京、祁、赣剧),以驱邪祟。八月初一为真君老爷(许逊)生日,各地举行神会,要唱“真君戏”。秋后农闲,若逢五谷丰登,民间喜乐,必有大型攘会。高田、屏山、大由、横江等圩镇,会期长达两三个月。商行会馆为招徕客商必请戏班前来演戏,此时多演连台本戏,日夜连场。
   苏区时期,各地纷纷组建“工农剧社”、俱乐部。1934年建立县专业剧团,演“革命戏”,每逢“五一”、“八一”等节日,多聚会演戏,有时还开展评比活动。解放后县有专业剧团,乡村中有业余剧团,逢新春、元旦、国庆等节,多有演出活动。亦曾多次组织全县业余剧团文艺会(调)演。此外,适逢党政有喜庆之事,多演戏以增热闹,新兵入伍常以演戏欢送。甚至各地举办物资交流会,亦请剧团演戏。此类活动日久渐成习俗。
   石城流行的剧种有采茶戏、京剧、祁剧、木偶戏、大腔戏等。
   采茶戏 流行较早。据熊氏族谱载,明嘉靖间,举人熊懋官之子熊申即喜好采茶音乐,常“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清至民国,宁都采茶逐渐风靡全县,特别是下水(琴江下游)乡间,新春唱戏竟至清明、谷雨间,致使部分群众入迷债事。民国三十二年(1943)后,曾先后建过3个职业性戏班。解放后盛行赣南采茶戏。
   京剧 民国初流入石城,抗日战争期间,沙塅、长溪先后建过班社,学演京剧。京剧音乐一时颇为流行,文人士子皆以为雅趣。解放后曾建过县京剧团,小松罗溪建过一个业余剧团。目前已无正式剧团,只有艺人在世,其戏曲艺术仍留在民间。
   祁剧 俗称湖南戏,流入石城较早,清乾隆间福村即建过戏班。每逢新春,艺人结班走村串户舞马灯,有人相邀即登台演戏。民国时曾建过3个职业性戏班,现有5个业余剧团,多在琴江上游靠福建一带地方活动。
   赣剧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兰廖文武曾建过一个戏班,现仅有其曲调——南北词流行。
   木偶剧 俗称傀儡戏,清至民国时颇为流行,曾先后建过4个戏班。石城木偶皆属线班(提线操纵),多唱汉剧、祁剧腔。现尚存一批艺人及一些木偶,演出活动较少。
   大腔戏 解放后福建永安县戏曲普查中,据该县清水公社丰田南山大腔戏老艺人熊树德称:“元朝泰定间(一说明朝中叶),始祖熊明荣自江西石城将大腔戏带到丰田。”以此知元明间石城曾流行该剧种。清朝以后已不成独立剧种,仅有一些艺术成分保留在宗教艺术之中。
   二、剧团
   石城县苏维埃戏曲团
   1934年夏,中央苏维埃剧团“蓝衫团”,派石城籍演员李赛莲等4人回县组织剧团。他们在县城各列宁小学招收青少年10余名进行集训,在此基础上成立石城县苏维埃戏剧团,亦称“蓝衫团”。不久更名苏维埃戏曲团,简称“苏曲团”,属县办专业文工团。计有演职员50余名,所演节目有《农民舞》、《海军舞》、《粉碎敌人乌龟壳》等歌舞。时县委宣传部长曾亲自率团赴各地宣传演出,演出之暇,则帮助军烈属劳动。演出活动一直坚持到10月5日(小松圩宣传),翌日,被国民党军冲散后消失。
   石城京剧团
   京剧团前身为戏曲班“新金福莲”。1950年,原广昌水南赣剧班“赣闽大舞台”部分艺人,与原浙江京剧班“金福莲”蔡麟童(注)等,于石城联合组班,取名“新金福莲”,举蔡为领班,不久进驻县城。后陆续收进一些流动艺人,规模日大,1951年改名石城县群众京剧团。1955年县人委派员驻团整顿,翌年改名地方国营石城县京剧团,为自负盈亏单位。
   改为群众京剧团后,在戏剧“三改”(改戏、改人、改制)中,团内建立团委会、艺委会、共青团、工会等组织,制度日益健全。人员亦由6人增至52人,表演、演奏、后勤人员俱备,生、旦、净、丑齐全。时演职员自挑行李、服装、道具,爬山涉水深入山区、农村,为群众演戏,年均演出300场以上。演出剧目亦有“推陈出新”,曾上演《红松林》、《降龙伏虎》、《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且开展了剧本创作,编演了《为了红旗》、《武夷山下破匪案》等剧目。
   因京剧艺术与石城群众欣赏习惯不适,剧团难于生存。1960年广东韶关市筹建京剧团,石城县政府与其洽商,将其移送韶关。
   1963年部分艺人流返石城,自发组建石城县京剧团。未久,江西省及赣州地区文化部门派员前来处理,将其解散。
   注:蔡麟童(1921—1957)浙江温州人,自幼随父学艺,为沪杭嘉派帘外演员。后入福建,于龙岩参加京剧班“金福莲”。1950年至石城,与一些赣剧艺人组成京剧班“新金福莲”,任文武总管事。后改戏班为剧团,任团长。其人文武戏艺技俱精,尤长武功。以文、武小生为本行,兼通净、末、丑,且能串演旦角,艺术全面,戏路开阔,在赣南闽西一带有一定声誉。
   石城县采茶剧团
   1960年元月,县抽调27名青年业余文艺爱好者,组成石城县专业采茶剧团。5月将其中23人送赣州文艺学校,学习赣南采茶戏传统艺术,后确定为赣南采茶剧种。初为国营单位,驻县文化馆(南大街陈家祠)。1962年后为县办集体单位,实行自负盈亏,驻北门张家祠。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改名石城县红卫文工团,翌年解散。
   1969年县革委会召回部分演职员,又从农村招收一批青年,于县工会礼堂集训,翌年春成立石城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俗称文宣队),1974年改名石城县采茶剧团。重建后为国营体制,人员增至50余人,移驻西华路原县文化馆办公楼。
   原剧团在1960至1965年间,每年向全县作一、二次巡回演出,此外还到福建三明、龙岩,广东汕头、梅县等地区及本省邻县作交流演出。初以演传统戏为主,1964年后改演现代戏,曾排演《红松林》、《红珊瑚》、《江姐》等一批优秀现代戏。也开展了剧本创作,编演过《焦裕禄》、《首战平型关》等大戏。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价值2万余元的服装、道具及全部艺术资料被焚烧殆尽,艺术活动中止。
   县文宣队时,初仅在县内巡回演出,以演唱歌舞、说唱为主,皆为配合当时政治活动自编自演。后改演京剧“样板戏”,曾排演《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等。1974年重建剧团后始陆续上演其他现代戏,逐步恢复采茶音乐,实行售票演出,活动范围亦扩展到闽赣边境数地、县。自1970至1977年间,赣州地区每年举行一次创作剧目会演,石城皆出队参加。其中大型革命历史剧《罗山烈火》、小戏《好当家》、《一尾大鲤鱼》以及灯彩《喜庆公社大丰年》等,都曾获得好评。
   1977年后恢复传统、古装剧目及采茶传统艺术。迄至1985年,计排演大戏22台,中小型戏11个,演出1323场,售票收入18万余元。其中《秦香莲》、《狸猫换太子》等,在赣、闽、粤数百个剧场演出,历三四年不衰,是为全盛时期。1984年后集中力量抓《花灯仙子》剧目创作,此举引起了省地文化部门的高度关注。
   民间剧团
   解放前石城有5个剧种建过职业、半职业班社。其中建立最早者为福村祁剧串堂班,由监生刘政宜约建于清乾、嘉年间。因其所演剧目多能为封建士大夫所接受,故官府不禁,士庶欢迎。其中《万寿图》、《逼桃花》等至今犹有一定的影响。民国时期,深受中下层群众欢迎的采茶戏崛起,它虽不能登“大雅之堂”,然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其传统剧目《骆马桥》、《胡公子上青龙山》、《才郎别店》等,曾一度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采茶戏班中,尤以王富兴(注)等组建的丹阳半班声誉最著。
   上述班社中,丹阳半班为采茶与木偶混合班,沙塅线班为木偶、京剧混合班。良溪半班与高田福兴堂线班一直保留至解放后,其余均在解放前先后消亡。此外,长溪狮灯会有时亦演京戏,当时在地方上且小有名气。
   注:王富兴(1917—1967),又名搭子,横江齐贤人。少年从师学木偶,抗日战争期间,宁都采茶盛行,改学采茶戏,改原木偶戏班“从福堂”为丹阳半班,自任旦角。其从艺严谨好学,不为社会流言易志,手眼身法步皆有研究,尤以扇子花、手帕功为精。其戏班巡回于石城、瑞金、宁都、宁化一带,颇有声誉。
   [=此处为表格(表5—9 解放前民间戏剧班社情况简表)=]
   解放后五十年代,农村普遍建立俱乐部,不久,一些俱乐部演唱队演变为业余剧团。“文革”中,业余剧团全部解散,重建一批文艺宣传队。“文革”后部分文宣队改为业余剧团。
   业余剧团除了上演古装传统戏外,还大量上演现代戏,开展自编自演活动,曾挖掘出一批地方传统戏,创作出大量小节目,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曾多次组队参加县、地、省文艺会(调)演。业余剧团多无常年活动,且时起时落,断断续续,其中以福村剧团活动最为经常,20余年几无中断。
   [=此处为表格(表5—10 1984年业余剧团情况简表)=]
   三、演出场所
   据1984年普查,解放前夕有古戏台40座,分布在全县各地。其中砖木结构10座,土木结构15座,木结构11座,不明结构者4座。今尚存14座(其中2座尚完好),改建礼堂者4
  座,废坏、拆除者29座。尚好的戏台中,以小松塘塍岭武圣庙戏台(注)保存最为完好。
   解放后各地修葺、改建了一批戏台,各乡村建起了一批开放性礼堂,亦作演戏之用。迄至1985年,全县有影剧兼营剧场14座,开放性会场33座,露天剧场1座,共计48座。
   [=此处为表格(1985年各类剧场统计表)=]
   第四节 电影
   一、业务机构
   石城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51年石城成立电影队。1965年4月在电影队基础上成立石城县电影管理站,驻县城熊家祠(今检察院址),下辖两个电影队。1973年迁城隍庙(今县政协址)建新楼办公。1977年站内增设放映管理、发行、宣传、财务、器材供应5组。1981年改电影管理站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内设秘书、业务2股,负责全县放映管理及影片发行工作。公司下辖电影院、电影队及电视录相放映组。1982年于西华路今址新建办公楼,翌年迁入办公。1985年有职工16名,有办公楼、试映厅及职工宿舍等,共1200平方米。
   石城县电影院
   电影院座落县城西华路,原清源庙前。1980年冬肇建,1983年落成开放,占地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7平方米,映厅座位1054座。放映室装置“松花江5501型”座机2台,“WLC—2型”整流器3台,“603型”扩音机2台,湿润箱1只,16毫米、35毫米提包机
   注:塘塍岭古为高田、岩岭、木兰及广昌驿前、塘坊等地前往宁都的必经之地,昔日商旅往来不绝,多宿于此。武圣(关羽)庙位于塘塍岭胜和村口,为一直三栋建筑,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同治七年(1868)增建戏台。台位于前栋,面朝神龛,为土木结构。口宽5米,高4米,下铺横、直两层木板。侧、后有内台,供化妆及存放道具、服装之用。台前两侧建有包厢,直伸至中栋,为绅士、富商饮酒看戏之所。据传解放前此地农历四至六月常演“禾苗戏”,七月三十日起必演12日“真君戏”,平时亦常有戏班于此转站演出。
  各1套,以及其他配套设备,能放映普、宽两种银幕影片。1983年改进后,能放映遮幅式影片,1985年由炭棒光源改用氙灯光源,增添了自动换片设备。院内设有宣传栏3处,县城街头显目处设大幅宣传栏2处,广告牌6块。
   院内设业务、机务、场务、票务、宣传等组,1985年有职工17人,年放映1300场以上。并有一个由社会人员组成的业余影评组,常年进行活动,定期出刊《石城影评》。1984年创作的宣传画《蝙蝠》获全国三等奖。1985年宣传组被评为省电影系统先进单位。
   电影队
   1951年春,江西省电影局派省直电影十三队,归赣西南行署管理,驻石城巡回放映,后改为石城县第一电影队。该队携捷克放映机、美国发动机及日本发电机各1台来石城,由江西省第一位女放映员李莲英掌机放映,首映《翠岗红旗》。1959年增建石城县第二电影队。1963年又增建县城35毫米电影队。后县办巡回放映队陆续增加,至1970年增至5队。此后农村集市电影队兴起,1974年撤销县办巡回队,仅留县城35毫米队。1980年县电影院成立后,电影公司保留一个放映队于县城附近巡回放映,未久亦撤销。
   1971年县电影站先后举办两期放映人员培训班,培训放映员30余人,发展了木兰、高田、丰山、岩岭、洋地等5个社办电影队。以后逐年培训,共培训9期,100余人。1974年县林业局建立企业电影队,翌年长乐汽车保养场、共大石城分校亦先后建立电影队。至1975年全县有各类电影队12个。“文革”结束后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各公社、甚至一些大队也陆续建立电影队,一些公社开放礼堂为电影放映场,建立集镇电影院,开展常年定点售票
   [=此处为表格(表5—11 1985年全县电影队统计表)=]
   单位:队、人、部
  放映。1980年后,一些乡村电影队承包给私人,出现了一批电影放映专业户。至1985年,全县有乡办电影院6座,乡办电影队8个,村办电影队16个,电影放映专业户19户,有的队还配有8.75毫米、16毫米两种放映机。
   二、发行放映
   1950年赣州地质电影队,首次来石城放映苏联影片。1951至1957年,全县仅一个电影队巡回放映,每年放映百余场。1958年后两队巡回放映,放映场次及影片发行收入倍增。1963年县35毫米队成立后,将县人民会场改成放映场,实行定点售票放映。发行年平均收入22537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所有影片全部封存上交,代之而起的仅是几部京剧“样板戏”戏曲片与一些新闻简报。发行收入锐减,电影站借钱发工资。“文革”结束后,一大批封存的优秀影片恢复上映。1979年后大批优秀影片问世,影片发行量剧增,《白蛇传》、《红楼梦》等片创造了日夜连场、数日满座盛况。几年内发行年平均收入猛增至948049元。1984年后,电视机逐渐增多,影片发行收入呈下降趋势。1985年全县共放映6549场,发行收入67916.21元。
   第五节 图书 档案
   一、图书发行
   私人书店
   解放前图书皆由私人经销。苏区以前石城无资料可查,抗日战争爆发后,较有名的书店有两家。
   1983年后,全县出现一批个体图书推销户,推销各类图书与报刊杂志。
   力群书店 民国二十九年(1940),瑞金县力群书店派出5名职工来石城开办图书分店,租赁县城南门街一店房开业,经销商务、中华、开明、世界、明星等书局(馆)所出古典文学、日常应用文、课本、门符对联、手抄应用文等书籍、字画。该店为集股经营,四年后解体。其中温振伟一股留石城继续营业,改名“文化服务部”,群众仍称它为力群书店。后实行信誉征订:顾客向书店订购,书店直接向出版商函购,转销后得一定的经销费。该店一直营业到解放后1950年,所剩书画转交县新华书店处理。
   许宝兴号 抗日战争期间,县城银匠许原明所办许宝兴号银铺亦兼营书籍、文具。该号图书经营量较少,但一直经营到解放后。县新华书店成立后,仍为其代销图书,直至1953年才停业。
   石城县新华书店
   创办于1950年,初名江西省新华书店石城支店,由县政府拨县城八一路72号“太和祥”店房(今琴江路111号)营业。1977年新建东华路61号店房。初,人事、业务由省书店统一
  管理,后几经变易,至1979年确定业务、财务仍由省管,并接受赣州地区新华书店领导、监督,人事权交县掌管。1980年1月更名江西省石城县新华书店。书店经销各类图书(包括中小学课本),最初每年仅销数千册,至1985年发行量达1307320册,营业额达449265元。迄至1985年,有职工11名,固定资产9.1万元,有门市部、书库、职工宿舍等,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1983年书店门市部被省评为先进单位。
   推销网店
   1951年始建立乡村图书发行网店,初仅各地供销社开设图书专柜,后几个公社文化中心亦经销图书。1979年后出现集体、个体图书店、书摊。1983年后,全县发行图书网点计有:供销系统20个,商业系统1个,乡镇文化中心4个,集体、个体45个。
   二、图书阅览
   国民党石城县党部图书馆
   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党石城县党部开办图书馆,设县党部署内。配职员2名,每年县政府拨给经费200元作购置图书之用。三十一年县成立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并入为图书阅览室。
   民众阅报处
   据民国二十四年度《江西教育统计》载:是年石城有民众阅报处6个,配职员6人,每年经费205元,上报平均每日参加阅读人数105人。
   石城县图书馆
   县图书馆前身为县文化馆图书室。1951年石城县文化馆成立,馆内即辟有图书阅览室,指派专人管理。此后随着文化馆的发展,又增设藏书室、展览橱窗等设施。后藏书日多、读者日众,馆内以中小型图书分类法对藏书进行分类编目整理,发放图书借阅证,进行外借阅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馆遭到“冲击”,上万册图书散失几尽。1976年“文革”结束后,重整图书室,逐年购置新书,藏书增至3万余册。1983年5月30日发生水灾,当晚洪水猝然入城,淹没图书2万余册。
   1983年11月,图书室由县文化馆析出,成立石城县图书馆,仍在文化馆内办公。现馆内设采编、外借、报刊阅览、少儿阅览等室,有职工6人。现有藏书万余册,订期刊195种,报纸21种,近年年平均接待读者2万余人。
   1985年县拨原人民会场供图书馆建业务大楼,现正筹备建造新馆舍。
   农村图书阅览由乡镇文化站负责,各乡镇文化站均设有图书阅览室。1977年县文化馆图书室制备流动图书箱15个,每箱配备一批书籍,发给各文化站,定期轮流借阅。现有乡镇图书室15个,藏书4500余册;有工矿企业图书资料室28个,藏书3万余册。
   三、档案
   档案工作,封建王朝时期由知县指派专人负责;民国时期,县政府秘书室设有档案室,由秘书兼管;解放后,县委、县政府各设有档案室,派专(兼)职人员负责。1959年8月,成立石城县档案馆,配专职干部2名。1981年3月成立县档案局,1984年撤销,翌年恢复至今。现为局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建制,至1985年有专职干部4名。
   1949年石城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仓皇逃遁,周寿松将大部重要档案转移至丰山,企图带走。解放初,这批档案毁于丰山,留在县城的档案亦被烧毁,两处共销毁档案80余担,至使旧档案所剩无几。剩余部分由县公安局接管。
   解放后的档案先由县委、县政府档案室分别保管。县档案馆建立后,将党、政档案汇集于一馆,凡县委、县政府及其所属部、委、办、局的永久性档案(含政策、法令、计划、总结、人事以及历史资料)与长期性档案(上级比较重要的文件),实行统一管理。1982年又接管公安局旧档案一批。现馆藏民国(抗日战争以后)档案343卷,解放后档案9221卷,资料531本(册)。
   1977年于县政府院内建两层楼房一栋,建筑面积481平方米,作库房、办公之用。
   第三十五章 新闻 广播 电视
   石城地处武夷山腹地,解放前信息不灵,一些深山居民,甚至未曾涉足城市。解放后人民政府积极发展新闻、广播、电视事业,时至今日,新闻网络遍及城乡。据1985年统计,全县订有报纸213万余份,有广播喇叭17000余只,有电视机2000余台,收录机14724架,收音机相当普及,“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可明知天下事了。
   第一节 新闻
   一、新闻队伍
   民国二十七(1938)至三十六年,石城出版《琴声报》,三十五年出版《四维报》,时有一二人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1950年后县收音站(后改广播收音站)出刊《广播新闻》。1959年县创办《石城简报》,配有编采人员1至3名,县委宣传部配兼职新闻干部1至2名,开始形成新闻队伍。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设报道组,配新闻干部6名,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配专职编采1人,当时全县有业余通讯员150名。1975年县委宣传部恢复后,配专职新闻干事2名,县、公社广播站共有编辑和编采人员5名,业余通讯员50名。
   1984年4月12日成立石城县新闻学会,有会员33名。至此,一支专业与业余相结合
  的、较稳定的新闻队伍形成。
   二、地方报纸
   《琴声报》
   初名《琴声简报》,创办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元月,由国民党县党部主办。县党部书记长赖步云兼任报社社长,另设有编辑、书记员等职。但因经费不足,时断时续,出版份数不多,报纸发至县直属机关、区、乡及中心小学。初为四开单面油印,后改双面石印,少则几十份,多至一两百份。内容主要是转载《民国日报》等外报文章,以宣传抗日及政府政策、法令为主,亦载少量本县新闻。至三十六年停刊。
   《四维报》
   民国三十四年(1945)开始筹办,翌年元月正式出报。石城初中校长何逢春兼任报社董事,曾彦升具体负责,另有编辑、缮写、印刷工、勤杂工各1人。报纸为四开单面石印,5天一期,每期300余份,内容以转载外地报社新闻为主,也刊登一些当地新闻。是年3月,因刊登了一篇披露国立十九中学学生生活作风问题的文章,引起校方不满,学生围攻报社,工具、材料被毁,因而被迫停刊,仅出版报纸10余期。
   《石城简报》
   创刊于1959年1月11日,初由中共石城县委中心办公室主编。5月15日起改由农业总指挥部主编。报纸用四开毛边纸单面油印,报头为戳印,8月5日第34期起改用铅印。送发对象为县、社领导及有关单位,不收报费。至12月,共出报41期。
   翌年2月11日,县委决定改办《石城报》,3月成立《石城报》编辑委员会,同时抽调3人组成编辑室。6月聘请特约通讯员79人,后因条件所限,仍办成简报。
   2月18日续出第42期,仍为四开油印版。4月,简报编辑室、县邮电局及县印刷厂三家签订印刷、发行合同,报费实行一、二、七比例分成。(11月,县印刷厂改为《石城简报》印刷厂。)从5月1日(第66期)起,为中共石城县委机关报,改八开双面铅印版。此后每三日一期,公开发行。后因纸张困难,于1961年3月1日停刊。自1950年5月1日(第66期)至1961年2月28日(第171期),10个月共出版105期(增刊5期),发行最少的第66期为1585份,最多的第145期为3270份,共发行27万份。
   第二节 广播 电视
   解放前夕,石城仅有数部收音机,有线广播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1957年广播站建立后,较长时间直属县委宣传部领导,1980年始成立政府职能机构——石城县广播事业局。广播事业局与县广播站合一,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建制。1981年始有电视。1984年成立文化广播电视局,次年文化析出,改广播电视局。内设人秘、宣传、事业三股,辖县广播站、西华山电视差传台、广播电视服务公司及各乡(镇)广播站。
   一、广播
   (一)业务机构
   石城县人民广播站
   1950年县政府建立收音站,1955年改为广播收音站,配职工3名。1958年5月于县委内建石城县有线广播站,1月14日正式开播。1962年与县文化馆合并,广播时仍保留“石城县有线广播站”呼号。1964年恢复广播站建制,次年人员增至7名,工作场所迁原城关区驻地(今文化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8至1970年,曾更名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不久改毛泽东思想广播站,迁今址(东华路原县政协办公楼)。1970年更名石城县人民广播站。
   1980年县广播事业局成立后,实行局站合一,其编播、宣传及指导乡村广播工作,纳入局宣传股,设备、农村网路规划管理及机线人员的指导培训工作,纳入局事业股,广播站仅保留呼号。至1985年局、站人员增至21名。
   乡(镇)广播站
   1958年起,各人民公社陆续建立广播放大站,各站儿办儿停,至1982年后公社(乡)广播站始稳定未变,现全县15个乡(镇)均有广播站。
   [=此处为表格(表5—12 公社(乡)广播站变化情况简表)=]
   (二)宣传
   解放初,县收音站主要从事收音记录,编发油印小报《广播新闻》。1958年广播站成立后,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江西省广播电台节目为主,也自办一些本地节目。自办节目初有《本县新闻》、《文艺节目》及不定期举办《广播讲座》、《广播大会》、《广播杂
  谈》、《科技知识》、《为听众服务》、《公社生活》等临时性专题节目。不久开办《石城新闻》专题,每天安排约20分钟,报道本县新闻。1960年实行稿酬制以后,自办节目生动活泼,深受群众欢迎。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广播被当作阶级斗争的主要工具。1976年后逐渐恢复正常工作,翌年恢复稿酬制。自办节目有《新闻与摘报》、《石城新闻》、《空中讲坛》、《为听众服务》、《生活顾问》、《农业科技》、《琴江风物》等新闻性、知识性栏目,还有《法制讲座》、《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计划生育》、《人口普查》等临时性节目。
   除音响报道外,1966年办过《石城广播》,1979年办过《广播简报》等刊物。
   1983至1985年,省、地广播电视部门每年举行优秀广播(稿件)评比,石城送评节目连年获奖。各乡镇广播站,初仅转播县站节目,后亦设自办节目。
   (三)设施
   解放初收音站仅有收音机1台,1958年创建石城广播站,添置100瓦、500瓦扩音机各1台,录音机1部,安装广播嗽叭250只。1958年后,先后于横江、屏山、丰山、洋地4个公社建立放大站,翌年,喇叭发展至500余只,至1962年底增至715只。1963年后县广播站与文化馆合并,公社站仅保留横江1处,全县喇叭下降至455只。1964年县站恢复后,公社站亦逐年增设,是年全县有扩音机6台,输出功率为1700瓦。随后着手架设专线,至1968年,专线长80公里,喇叭增至1700余只,100%的大队通广播。同时培训业余维修人员15名。1971年着手改善机房设备,是年购进一批扩大器,增加输出功率3330瓦。1977年装备自动开启高低压故障自动报警装置。至1980年,全县广播扩音机发展至33台,输出功率达9.1千瓦;建广播专线175杆公里(255对线公里),其中水泥杆专线95杆公里,建成独立传输系统;全县安装喇叭2.9万只,93%的生产队通广播。
   1981年后,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因缺乏维修广播网路经费,广播设备建设呈下降趋势。1985年全县广播扩音机24台,输出功率8.75千瓦。广播专线1238.7杆公里,线路总长1851.5公里,其中246公里为对线公里。有喇叭17098只,其中农村16819只,入户率为37%,有响率为41%。全县138个行政村中,仅75个通广播。
   [=此处为表格(全县广播扩音机配备统计表)=]
   1976年开展科研活动,至1977年试制成50周稳频器,自动开启高低压故降报警装置等机房设备。1979年至1981年研制“YSY—1”型遥控遥测自动化装置,使石城广播设备达到当时赣州地区第一流水平。
   二、电视
   差转台、点
   西华山电视差转台1980年县集资10.4万元,在西华山顶(海拔573米)兴建石城县第一座电视差转台。由云南705研究所设计、施工,1981年7月1日竣工转播电视。配职工3人,装50瓦、10瓦彩色电视差转机各1部,建接收、发射铁塔各1座,覆盖11个乡。差转台初接收宜春电视台信号,后转接赣州峰山七〇七台信号。1982年征收附近山地4.5亩,封山育林美化环境。
   横江湖南寨电视差转点1983年10月横江乡投资2万余元,于横江湖南寨(海拔407米)建差转点一处。装10瓦彩色电视差转机1台,建简易接收、发射天线各1架,覆盖横江、龙岗、屏山、珠坑部分地域。现有乡办值机员1名,日常经费由横江乡负担。
   岩岭电视差转点1983年底岩岭水电站投资0.6万元,于岩前岭(海拔530米)建差转点一处。装10瓦彩色全自动差转机1台,建简易接收、发射天线各1架,覆盖丰山、高田、岩岭部分地域。
   录相放映
   1984年8月,县文化广播电视局组建石城第一家录相放映队。不久,县城、乡村先后建起录相放映队,至次年底,放映队发展至12个,其中国营4个,集体5个,个体户3个。1985年5月,成立石城县音像管理小组,对各队进行整顿,发给营业执照,开展正常指导、管理。
   附:广播电视服务公司
   1965年6月,县广播站内增设广播服务部,以维修广播设备及收、录音机。1984年改名广播电视服务公司,为局直属单位。公司开展广播、电视设备、音像器材经销及维修业务。现有职工12人。
   第三十六章 体育
   清末以前,石城民间体育活跃,形式多样,而官府除组织武生参加科举考试外,不过问其他活动。清末小学堂始开展学校体育,抗日战争期间始开展比赛活动。民国二十四年(1935)始建县体育场,并配专职工作人员2名,负责全县体育工作。
   1949年石城解放不久,县委、县人民政府即责成县工会与教育科领导体育工作。1953
  年成立江西省体育分会石城分会。1958年9月22日成立石城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63年7月起,县体委配备专职领导和教练员。1984年成立石城县老年人体育协会,1985年又成立石城县钓鱼协会。县体委成立之初,附设于县文教局内,1972年析出,在县政府内设署办公,1980年迁今址。1984年机构改革中,体委合入县教育局,但仍保留机构。至1985年有专职人员5名,其中有国家三级教练1名。
   第一节 群众体育
   一、学校体育
   清末废科举办学堂,石城小学堂始开展课间操等体育活动,民国二十四年(1935)后,体育课走上正轨。时中、小学每周开设体育课2节。初时体育教师多为兼职,抗日战争后始有部分专职人员,活动也逐渐由体育课、课间操扩大到经常性的集训与组队参加各种运动会。学生中亦出现了一些体育运动爱好者,创造了一些较好的成绩。
   解放后全县各级学校均开设体育课,一般每周2节,课外有早操、课间操及课外活动。规模较大的学校有体育代表队,配有专职体育教师。至1985年,全县有专职体育教师17名,其中大专毕业生10名。学校体育课按部颁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
   1955年,石城中学推广国家体委颁布的“劳卫制暂行条例”,参加突击性锻炼的学生计450名,及格者51名,获良好成绩者4名。1960年要求初中生达到劳卫制一级标准,高中生达到二级标准,争取等级运动员,后因要求与实际差距较大而停训。1979年颁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至1985年,“达标”者2789名。学校除平时锻炼外,还不定期举行体育运动会。1956年石城中学举行7次单项比赛。城镇小学到1985年止,已举行6届田径运动会。此外,石城中学与城镇小学还办有田径运动训练点,省、县体委曾拨专款资助。1967至1978年间,石城中学、高田中学与古樟中学设立射击训练点,另有9所学校亦曾开展射击训练,共培训射手近千名。至1985年,学校培训出国家一级运动员1名,二级3名,三级82名,少年级57名。
   二、职工体育
   抗日战争时期,县政府曾在党政军警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民国三十年十月举行的体育运动会,就曾有公务员组、军警组参加比赛。解放以后,县人民政府曾以“县人民委员会”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等名义,多次发文组建县篮球队、排球队和田径队。基层体协或工会组织,也经常开展职工体育活动。1953年县城组织职工篮球队13个,1954年组建男子篮球队14个,女子篮球队4个,男女排球队8个。1983年县人民银行组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及射击队。有个别职工还组建了家庭体育队。职工运动内容广泛,有球类、田径、体操、射击、棋类、武术、气功、跳绳、拔河、登山、骑自行车等项,常于元旦、春节、“三八”、“五一”、“八一”、“十一”等节假日举行篮球友谊赛或锦标赛。石城职工体育队除在本地锻炼、比赛外,还多次到邻近的广昌、宁都、宁化、瑞金、
  长汀等县进行友谊赛。职工队曾多次出席地区、省运动会或单项比赛。1973年县男、女排球代表队,在赣州地区排球运动会上,分别获第四名。1974年石城队参加地区田径运动会,曾获男子跳远第一名。1976年石城商业队获地区商业系统篮球赛女子组第一名。1981年县女子篮球代表队,在赣州地区职工篮球运动会上,获女子组第三名。1983年获地区职工长跑中年组1500米第一名。1984年获地区及省老年人运动会3000米第一名。
   三、农村体育
   历史上农村体育有武术、划龙船、游泳、跳绳、踢毽子、荡秋千、放风筝、下象棋等。除武术外,划船、游泳较为普遍,居住在河边的青少年多精于此术。踢毽子、放风筝者多为少年儿童,跳绳、荡秋迁者又多为女孩子。封建王朝时期,很少进行此类运动的团体比赛,多为个人间竞技。
   解放后,农村体育活动逐渐活跃,平时多在晒场或附近学校、机关体育场进行活动。1958年后公社始修建运动场,其活动项目多为武术、拔河、爬山、篮球、投掷手榴弹、游泳、顶扁担等。1954年全县运动会,农村以乡为单位组队参加比赛。1960年举行了全县首届农民运动会。是年12月13至15日,在屏山召开各公社体育活动现场会。1972年举行了首届农民篮球赛,屏山公社下埠生产队单独出队参加。1975、1977年分别举行了农民篮球运动会和登山运动会,县城附近还多次举行龙舟竞渡。
   武术运动在石城可谓源远流长。南宋陈皓“勇力绝伦”,其子陈敏、陈球尤“精骑射”。元明以后多战事,民间习兵练武之风日盛,至清朝许多武士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康熙八年(1669)石中里陈坊人陈彝参加乡试武科,中第十九名举人。此后陈范、邓松先后中第六名、第二名武举。清朝两百多年间,石城中武举者23名。小松新坊人廖国用弓马娴熟,53岁时还在京为康熙皇帝作骑射表演。武术可强身、入仕、保家卫国,故青少年人人喜爱,乡里间处处设坛教练武术。
   过去传授武艺乃群众自发组织,延师设坛,闭门教练,偶尔也到附近集镇表演技艺。武术表演同舞狮结合,俗称“打桌狮”。晚清以后所习之功,多为水金少林六合拳,江西字门拳和木金峨嵋教门拳。使用器械主要有钩镰、阴刀、辽刀、剑、铜及棍、凳之类。各坛中武德教育颇严,生徒在外须言行谨肃,不轻动拳脚,更不得妄伤无辜。教门间异常保守,无所谓切磋,故难于吸收外来营养,技艺每况愈下。解放后经过整理和发掘,武术运动有了进一步发展,屏山乡长溪、蟠龙、亨田、大由下埠等地尤为活跃。武术教学仍以拳师授徒方式进行。1984年起,县体委对拳师进行考核审定,合格者发给“教拳凭证”,至1985年有拳师13名。
   1959年石城武术队参加赣州地区武术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五名,个人对打第五名。
   第二节 业余体校
   1958年石城体委在县城创办业余体校,校长由一名副县长兼任,聘请体育爱好者担任教员。培训对象有机关干部、教师及其他体育积极分子。训练项目设田径、体操、球类、射击等。“文化大革命”中体校停办。1970年县体委于城镇小学重办体校,教师由该校体育老
  师担任,开设乒乓球、篮球2个班,培训学生30名。1976年于高田中学开设射击班,培训学生12名,随后石城中学、古樟中学等11所学校相继开展射击训练,共培训学生600余人。1978年元月成立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在石中、城小开设田径班,培训40人;在石中、高田、古樟三所中学开射击班,培训30人。1979年县体委开办射击普通班,招生15名集中培训。几年内先后向省体工大队输送1人、省体校输送2人、地区重点班8人、部队13人;石城连续四届夺得地区射击团体冠军,有35人次代表赣州地区参加全省比赛;培养国家一级运动员1人,二级1人,三级12人。
   业余体校除开班设点培训外,还开办各种短期训练班,培训体育教师和利用假期培训学生体育骨干。自1954年起,先后培训体育教师和领操员近百名;培训体操、田径、射击及各种球类爱好者近千名。通过短训,先后向省体工队、省体校各输送2人、输送大中专体育系科20人。1985年体校组队参加赣州地区少年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四名。
   第三节 体育设施
   民国二十四年(1935),石城县长陈炳德利用驻军八十八师修建停车场之机,于县城西门外修建石城第一个体育运动场。自此石城始有体育运动的比赛场所。至1949年,又建起学校、机关球场7处。解放后,1955年县人民政府发动石城中学师生及各机关单位职工,对西门体育场进行了扩建,1960年后又经几次修建,成为有400米跑道的简易田径场。1959年县体委于城内党校门口修建第一座灯光球场,至1972年建成可容纳1200人的篮、排球比赛场所。1969年县人民武装部院内建起灯光球场,随后石城钽铌矿等单位亦先后建起灯光球场,各学校也陆续建成一批简易球场和运动场。到1985年,全县有200米跑道小运动场2处,有篮球场7处(有的篮、排球兼用,其中4处设有看台和灯光设备),有专用排球场1处。1980年在西门体育场修建有12个靶位的简易靶场1座。
   1958年后各公社曾掀起建篮球场热潮,公社、大队,甚至有的生产队也修建篮球场,如屏山公社的屏山、蟠龙大队,米坪角生产队都建有篮球场。后由于年久失修,多数已消失。
   1973年县体委曾于灯光球场北侧建平房一栋,供办公和存放体育器材。1979年在西门体育场西侧建楼房一幢,翌年迁入办公,成为全县体育工作的指导中心。
   第四节 竞赛活动
   石城组织全县性体育运动会始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前共举行运动会6次,其中第三、四、五届资料失缺,其他几次亦记载不详。
   民国三十年(1941)十月十日至十四日,宁都专署举行“江西省第八行政区第一届运动会”,石城出队参加。比赛中,小学组获跳高、跳远两项第一名和50米短跑第四名;中学组获100米短跑第三名、200米第四名:民众组获800米跑第一名、第二名。
   民国三十七年,石城县出队参加十一月一日至三日在宁都举行的“江西省第八行政区体育运动会”。比赛中,中学组获男子组跳高第一名;小学组获男子组铅球第一名,跳远第二名,跳高第二名、第三名,50米、100米短跑第三名。同时还获得400米接力第二名。
   [=此处为表格(表5—13 民国时期石城县历届体育运动会概况表)=]
   1949至1985年,共举行县级运动会及单项比赛69次,各系统、各单位举行的竞赛活动更多。
   [=此处为表格(表5—14 解放后石城县县级运动会概况表)=]
   系统运动会计有:
   1951年 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1960年 职工运动会、中小学学生运动会
   1971年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1972年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1974年 职工篮球、田径运动会,中学生篮球、排球运动会
   1975年 农民篮球运动会
   1976年 县属职工运动会、中学生首届射击运动会
   1977年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农民登山运动会
   1978年 中、小学生乒乓球运动会,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1980年 第一届小学生“星星杯”足球赛
   1981年 第二届小学生“星星杯”足球赛
   1982年 第三届小学生“星星杯”足球赛、全县职工田径运动会、第一届幼儿运动会
   1983年 第二届幼儿运动会,中、小学生“雏鹰起飞”田径通讯赛
   1984年 第三届幼儿运动会、首届少儿运动会、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雏鹰起飞”田径通讯赛
   1985年 中学生篮球赛、“雏鹰起飞”田径通讯赛
   [=此处为表格(表5—15 石城县田径运动纪录)=]
   解放以来,石城组队参加赣州地区运动会或单项比赛计34次,39项获第一名,45项获第二名,42项获第三名,43项获第四名,43项获第五名。参加江西省运动会或单项比赛多次,其间5项获第一名,2项获第二名,5项获第三名,5项获第四名,4项获第五名,
  6项获第六名,一次获精神文明队奖誉。
   1959年10月陈甘霖(女)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运动会(手榴弹),开石城运动员赴京竞赛之先河。
   1983至1985年,廖翠红(女)、方燕(女)、毛卫成、陈明等,先后参加全国射击田径赛,均载誉而归。1983年6月,在长沙举行的全国第五届运动会上廖翠红(女)参加汽步枪40发立射获金牌,所在队获团体第一名。翌年她又参加在山东举行的华东区步枪赛,在标准小口径步枪3×20比赛中获第一名,破华东区纪录。同年方燕参加在景德镇举行的全国少年射击赛,获自选汽枪40发立射第七名。
   [=此处为表格(表5—16 石城县青少年射击纪录)=]
   第三十七章 卫生
   石城卫生医疗事业起源久远,早在宋代即研制出“三黄丸”用以治病。在封建王朝时期,不少文人士子立志行医,故民间医师代不乏人。明清时陈在镗、赖裕光、李乔与,都是一时颇有名气者;民国时廖鼎新,不仅医技较高,且有丰富的医学著述传世。然因石城经济向来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过于劳累,温饱不敷,居住条件简陋,人们体质差,常见病发病率高,疫病时有流行。解放前官府极少过问民间卫生医疗,仅靠个别民间医人,杯水车薪,难疗民瘼,整个卫生事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直至解放以后,卫生医疗始得到政府应有的重视,得以长足发展。
   第一节 机构
   据史载,明时石城县曾设医学司,但其建制详情失考。清顺治五年《赣石城县志》即谓“阴阳学、医学、僧会司俱废”,道光“朱志”也有相同记载。据传晚清于学宫内设官医局,兼司行政管理与培训医师二职。民国时引进西洋医学,县城及一些区治所在地曾开办卫生所,然县府仍无卫生管理行政机构。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5月设卫生科,1958年改卫生局。1959年卫生与文教两局
  合并,称文教卫生局。1960年两局分设,恢复卫生局建制。1970年卫生局从县革命委员会院内搬出,迁至西华路桃源洞今址。1985年县卫生局内设人事秘书、财务、医药政等股,共有职工16人。局下辖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皮肤病防治所、药品检验所等5个单位及14所乡(镇)卫生院,132个村医疗站。
   为指导全县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归口卫生局领导。
   【按】晚清官医局未见文字记载,但民间确传木兰白土人邓跃池,于光绪二十八年后在县主持官医局工作,历时10余年。该局招收学生教授医学,廖鼎新、黄佐周、黄自珍、黄日宣、黄兆丹、黄介繁等一代医人皆出于此。官医局之称谓有待考证,也许即医学司为群众习惯称谓所误。石城县卫生局编纂《石城县卫生志》时,确认其存在。
   第二节 卫生医疗队伍
   一、人员构成
   民国二十四年(1935)以后始有公职医务人员,初仅七八人,三十二年后增至十五六人。另有私人开业行医者80余人。其中只有部分毕业于高等医科院校,部分为杏林传人,多数为地方略懂医术者。
   解放后医疗队伍不断扩大,1981至1985年间,每年递增2.5%,迄至1985年底,全县计有各类公职医务医政人员495名。其中县人民医院169名,各乡镇卫生院、县中医院259名,卫生系统各站、所46名,厂、校、场卫生室21名。技术构成有:中医师10名(其中主治医师1名),西医师47名(其中主管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中药师6名,西药师3名,检验师1名;中医士45名,西医士42名,护士58名,助产士29名,中药剂士18名,西药剂士15名,检验士16名,技士3名;其他初级人员中,有医务人员102名;管理人员72名;工勤人员28名。近年通过招工、顶编、复员进入,未经正规培训或仅经短期培训者,占公职人员的40%。农村医疗站有集体所有制医生142名。私营诊所有个体医生71名。
   石城钽铌矿职工医院有医务人员21名,其中西医师3名,中医师2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1名),西医士2名,中医士1名,西药剂士1名。
   二、业务培训
   民国三十三年(1944)县开办中医训练班1期,时间6个月,培训学员10余人。三十六年办助产员训练班1期,时间1个月,学员10余人,因学员俱系富家女子,结业后未从医。
   解放后,1958年于庵子前开办农林牧卫综合技校,1960年于县城开办卫生学校,1975年开办赣州卫生学校石城分校。(详见《教育·中等教育》)
   1965年9月,开办半农半医培训班1期,学员由各公社报送,社来社去,定员50人。原定学制3年,后因“文化大革命”,提前于1967年结业,学员结业后只有少数人从事农村
  医疗工作。
   五十年代以来,县开办短期培训班多期,其中有中医训练班、西医学中医学习班、在职中医学徒培训班、保健员培训班、接生员训练班、保育员训练班、“赤脚医生”训练班等。中医训练班共办5期,培训学员130余人;保健员训练班2期,培训300余人;其余训练班期数不等。共培训初级医疗人员千人以上。
   七十年代起,石城县曾多次选送人员带职进修。选送者高、中、初级均有,亦有因招工、顶编从医而无专业知识者。高级医务人员进修,曾送至南昌、广州、上海、沈阳、南京等地医院或医、药院校。中级一般送赣州培训,初级则就地培训。1981年曾选送39人,1982年98人,1983年23人,1984年17人,1985年21人。进修后,大都成为骨干。
   此外各医疗单位还积极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各类函授、刊授学习。
   三、人事管理
   石城解放之日,县人民政府即接管原石城县卫生院,吸收原医务人员参加“石城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工作,组成国营医疗队伍。此后国家医务人员或由各级医科院校、卫生学校分配,或由社会行医人中考核吸收,或由县政府招工补充。国家医务人员由政府部门统一调配。
   对个体行医人员,经有关部门考核后发给执照,按国家有关规章开业。1951年由省卫生厅主持,对个体行医的西医生进行开业考试。石城有4人参考,因医疗需要,未及格者亦照常开业。
   自1952年始,政府动员民间医生,联合组成集体所有制的联合诊所。至1955年全县共组建联合诊所8所,绝大部分医生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1959年各联合诊所分别归并当地卫生院,各地医生进入国家医疗队伍。至1956年尚有少部分个体医生,亦在工商业归口改造中联合起来。县城两名个体牙科医生组成联合镶牙所,不久归并县人民医院。其余3名个体医生分别调岩岭、珠坑、龙岗开业,后亦加入当地卫生院或联合诊所。
   1978年后,政府允许个体行医卖药,先后又有部分人经考核后领证开业。迄至1985年底,全县有私营医、药个体户71户,71人。
   第三节 经费
   一、卫生经费
   民国时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由政府拨给,另给少量事业经费。由于资金紧缺,县卫生院开办13年无块砖片瓦建筑,连病床也未置一张,设备亦少得可怜。
   解放以后公职医务人员工资由人民政府拨给,建筑、设备亦由政府拨款解决。1956年后实行差额补贴,设备添置由政府拨款。1982年后每年拨给事业费23万元,实行财政包干。1985年卫生事业经费占全县当年国民总产值的1.4%(全国为3.5%);全县人均占有卫生事业费1.35元(全国为3.9元)。至年底,全县尚缺病床100余张,设备亦亟待添置。
   二、公费医疗管理
   民国时国家公务人员看病发药不收费用,唯所缺药品须患者上市购买。民国三十二年(1943)始实行代办药品办法,公职人员药费列入政府预算,由政府向卫生院拨付。
   解放后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由医院、卫生院代办。享受公费医疗者发给诊疗证,凭证到指定医疗单位就诊。1979年后实行财政包干,县级单位公费医疗由县人民医院包干,各乡镇(公社)单位由所在卫生院包干。
   解放初额定每人每月医疗费1.5元,以后曾有所增加,至1983年每人每年增至30元。医院包干后,超支部分由承包单位负担20%,其余由县财政拨款补贴。企业部门职工看病实行计账,单位结算。
   第四节 医疗
   一、医疗单位
   (一)国营医院、卫生院
   石城县红色医院
   1932年由石城县苏维埃政府创建,为石城县开办医院之始。《石城人民革命史》载:“一九三二年春,县设立了医药中心合作社和县红色医院。”其具体情况失考。
   附:红军医院
   苏区时,1930至1934年间,中国工农红军曾在县城、横江、屏山、沙塅等多处驻扎红军后方医院,据1932年统计,先后驻扎30多所。红军医院除治疗红军伤员外,亦为当地群众免费治病,帮助就近群众搞卫生防疫,为儿童接种牛痘。医院皆随军流动,驻扎时间不长。
   石城县卫生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创建,四月九日开诊。初为县临时诊所,设县城许家祠堂(今县委后院),首任所长田振元。所内配有主任医师、助理护士各1名。年底改诊疗所,旋即又改为石城县卫生院。二十七年迁熊家祠(今检察院址),直至1949年解放。
   改卫生院后,有工作人员八九名,其中有中医师兼院长1名,医师、助产士、护士、调剂员、环卫员、事务员、工人各1名。有时也设有医务主任、助理员、书记员等职。院方无专门建筑,无病床,连血压计之类简单设备亦无。
   建院之初,就诊者多系政府公职人员,免费看病、发药、打防疫针和种牛痘。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经费短缺,物价上涨,几至无法开诊。民国三十二年后实行代办医疗。三十四
  年购置县城西外和岭上农田2亩,作卫生基金。抗战胜利后,上级拨来一批救济药品,卫生院稍现复苏,外科恢复免费。
   开办之初,卫生院人员待遇较丰,后由于物价飞涨,至解放前夕,连起码的医疗费用都难以保障,医生只好挂公家招牌卖私药为生,卫生院濒临倒闭。
   石城县人民医院
   石城解放之日,即派员接管原石城县卫生院,并吸收原6名医务人员参加工作,成立石城县人民政府卫生院,院址仍设熊家祠。1951年7月迁西门花坪里(今党校),院内设医疗预防、防疫、总务3股。1952年中央拨给老革命根据地补助款1.5万元(折新币),开设住院部,置病床20张,购置医药、器材一批,建手术室、化验室,开展外科手术与临床检查。1953年增设中医科。1958年于城西桃源洞兴建门诊楼、住院部、职工宿舍等。翌年9月20日迁入新址,同年改名石城县人民医院。1962年防疫股析出,另建防疫保健站。此后人员、设备不断增加,院舍日益扩大,科室迭次增加,分工更趋合理。
   职工1949年接管旧卫生院时,职工仅6名,迄至1985年增至169名,其中西医师26名(主管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中医师5名(主治医师1名),西药剂师3名,中药师3名,检验师1名;西医士5名,中医士7名,护士39名,助产士6名,西药剂士9名,中药士3名,检验士5名,技士2名;各类助理员、学员15名;管理人员19名;工勤人员21名。初步建起一支能胜任医疗工作的职工队伍。
   设备 现有400毫安、30毫安X光机各1架,心电图设备2套,超声波检查仪、超短波治疗机、红外治疗灯、光电比色计各1套,恒温箱1只,干燥箱3只,万能手术台1台,救护车2辆,病床157张,以及其他配套设备。医院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
   医疗技术 西医:内科拥有血液病、肿瘤、儿科、心血系统、消化与呼吸系统专门人才,能正规进行心肌梗塞的诊断与治疗,掌握正规液体疗法与心电监护,能做心包穿刺与肝穿刺治疗。外科拥有普外、泌外、妇产科、眼科、五官科、牙科、皮肤科专门人才。在普外中,除门脉高压分流、肝切除外,其余手术均能胜任。脑外能做开窗引流、探查。泌外能做肾切开取石,前列腺切除。骨外能做关节开放整复,椎板减压术及关节骨折手术。妇科能做子宫切除、尿瘘修补、宫外孕处理、肿瘤摘除、子宫下段切开、男女绝育手术及输卵管吻合等手术。眼科能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及做白内障手术。五官科能做上颔骨窦根治疗手术。麻醉方面,能做密闭式全麻与硬膜外麻醉。胸外能做肺叶切除。化验能做生化检验与细菌培养。放射能做断层摄影。中医理论水平有所提高,逐步恢复中国传统治疗方法。
   石城县中医院
   1985年县人民政府决定于县城南门创建中医院,目前正在建造房舍。在房舍竣工前,先于琴江镇卫生院开辟门诊。
   乡(镇)卫生院(所)
   抗日战争期间,县曾于横江、高田两地开办卫生所。解放以后,全县15个乡(镇)均先后建起卫生院。其中小松、高田、屏山、横江、木兰、岩岭、洋地7所为国营单位,观下、小别、丰山、大由、龙岗、小姑、珠坑7所为集体所有制性质。
   横江卫生所 创办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二月十五日,所设横江圩,有主任、卫生助理员、护产助理员、工役各1名。开办时由横江区募捐4000元(法币),以作开办费和购置药品器材之用。开办初实行免费医疗,上级每月拨药品费80元,但只能买些药棉、纱布之类,尔后药品实行代办。当时只有药品、敷料13种。当年为61人接种牛痘。停办时间缺记。
   高田卫生所 民国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开办,所设高田中街熊家祠。配主任1名,卫生助理员2名,工役1名。其他情况与横江卫生所略同。
   琴江卫生院 1971年1月建。
   木兰卫生院 1959年7月建卫生所,1975年改为卫生院。
   高田卫生院 1952年7月重建卫生所,1959年改卫生院,1969年改中心卫生院。
   小松卫生院 1959年9月建卫生所,后改卫生院,1969年改中心卫生院。
   岩岭卫生院 1959年4月建卫生所,1972年改卫生院。
   丰山卫生院 1953年建卫生所,1969年改卫生院。
   小别卫生院 1972年建。
   观下卫生院 1958年冬建卫生所,1962年改卫生院。另于坝口、东风各建医疗站1所,为卫生院分所。
   屏山卫生院1953年9月建卫生所,1959年改卫生院,1969年改中心卫生院。
   [=此处为表格(表5—17 1985年乡镇卫生院人员统计表)=]
   [=此处为表格(表5—18 1985年乡镇卫生院主要设备统计表)=]
   珠坑卫生院 1975年建。
   大由卫生院 1953年5月建卫生所,1969年改卫生院。
   横江卫生院 1952年7月重建卫生所,后改卫生院,1969年改中心卫生院。
   小姑卫生院 1972年2月建。
   龙岗卫生院 1972年12月建。
   洋地卫生院 1952年9月建卫生所,1969年改卫生院。
   乡镇医院因经费不足,大部分为五六十年代所建的土墙房屋,设备亦较简陋;医务人员专业结构不能配套,技术力量不足,难以满足群众看病需要。4所中心卫生院中,屏山卫生院发挥了较大的中心医院作用。
   附:石城钽铌矿职工医院
   1969年建立,分门诊、住院2部,设内、外、中医3科,有医务人员21名,有病床15张、200毫安X光机1台、救护车1辆、房屋建筑面积280余平方米。
   (二)合作医疗站诊所
   医药合作社
   1932年春,石城县各级苏维埃政府普遍建立医药合作社,县设医药中心合作社,区设医药合作社,有的乡也建有合作社。合作社免费为群众看病,并每年为小孩接种牛痘。
   联合诊所
   解放初期,医务人员除小部分被吸收参加国营医疗队伍外,多数独自开业行医。1952年后大多数组成联合诊所。1959年各联合诊所分别并入当地卫生所,1962年又分出,1969年大部分医务人员下放,剩下部分人员归入国营医疗单位。只有琴江镇民康联合诊所改为中草药门诊部,“文化大革命”中亦解散。
   联合诊所受当地党政领导,并接受县卫生局指导、监督。诊所医生深入农村,设立医疗站与巡回医疗,方便群众防疫治病。
   [=此处为表格(表5—19 联合诊所概况简表)=]
   卫生保健站
   农村卫生保健站,原名医疗站,于1955年初级农业合作社时组建,每社1所。当时或称保健室,或称卫生室,称呼不一。每室1至3人,为社员治疗小伤小病,兼管病疫预防及环境卫生工作。1958年大部分撤销。
   至1956年全县共训练医疗、保健人员172人。
   1968年兴办合作医疗,各生产大队均办起合作医疗站,站内配1至3人。医务人员多从当地农民中选送,经短期培训的“赤脚医生”,其报酬由大队公益金中开支。合作医疗基金按每人每年交纳1至2元不等,由三级分摊负担:个人负担50%,大队负担30%,小队负担20%。少数为二级负担。参加合作医疗者免费治病,严重患者经医疗站同意外出求医,可报销医疗费30—50%不等,有的可全报。
   至1979年,全县共有医疗站134所。
   1981年后,医疗站实行承包责任制。
   1985年改为卫生保健站,时有各类保健站125所,有医生142名。
   (三)私营医院、诊所
   私立医院
   慈济保安医院 民国十四年(1925)由“万民慈济会”创办,设于城外琴江东岸宝福院内玉皇坛。院内仅设中医。资金集股而成,每户投资银币五毫。院方发给股东证明,凭证施医,减半收取药费。非股东求医,按市价发药。民国二十年歇业。
   私立琴江医院 民国三十五年,由石城高田人温世灿、温瑞兄弟创办。院设琴江镇今金华路四、六号店房。院内仅设西医,有工作人员3人。三十七年秋歇业。
   私人诊所
   私家行医,源远流长。封建王朝时期石城未见官办医院的记载,官民病伤全由民间医生治疗。史载名医有陈在镗、赖裕光、李乔与等。
   陈在镗 明代屏山新坊人,生卒时间不详。据清乾隆十年《石城县志》载:其人“医妙针法,家富,好行其德,效不取钱”。
   赖裕光 字素园,清雍、乾时小弼村人,邑生员,有医名。知县孙绪煌赞其“拈来是道,触手皆春”,并赠以“春贮太和”匾额。
   李乔与 清嘉、道年间石中里汉坑人,素有医名,著述有《一中辑略》,可惜失散。
   民国时期,县城及乡间集市,乃至农村亦有私人诊所开业行医。至解放前夕,全县计有各类医务人员94人,私人开业者89人。其中市镇65人,农村24人。
   解放后,初期有少数私人开业行医,后陆续加入政府卫生院或合作医疗队伍。1982年后政府再度允许私人开业行医。此后有一些曾从事过医疗工作,或学过医者,先后申请私人开业,经卫生部门考核、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审查,发给营业执照。他们或于集市坐店行医,或在农村流动出诊,成为当前国家医疗队伍辅助力量。迄至1985年底,全县有私营医、药个体户71户,执照行医者71人。其中琴江镇11人,木兰2人,高田2人,小松13人,丰山5人,小别1人,观下6人,屏山8人,珠坑3人,大由3人,横江9人,小姑2人,龙岗1人,洋地5人。上述人员多为游医,部分建诊所未挂牌,挂牌诊所仅琴江镇两家。
   (四)医疗队
   医疗队为临时医疗组织,到基层巡回医疗一段时间,即撤回解散,其队员各归建制。
   石城县医疗队 1965年5月首次组建。当时石城县人民委员会根据毛泽东主席“六·二六”指示精神,抽调县人民医院医师5名组成“六·二六”医疗队,至岩岭公社与当地卫生院医务人员合作,为山区人民医治疾病。该队于岩岭巡回医疗,为不少群众治愈病痛,并成功地抢救一例昏迷7天的重型乙型脑炎病人。当年9月结束返县。
   是年10月又组建两支医疗队下到屏山公社,一队从事麻风病调查,另一队至征鹏坑水库,为工地民工治病。翌年4月结束返县。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队 1968年3月,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六·二六”
  医疗队来石城。该队有麻醉科、脑外科、内科、泌尿外科、五官科、胸外科主治医师,普外、神经、眼科、皮肤科、牙科、妇科医师,以及药剂师、检验师、护士长、血库技师等40余名高、中级医务人员。来县后至小松、高田、横江、洋地等地巡回医疗。他们爬山涉水为山区人民送医送药,热心辅导当地医务人员,为石城培养出一批医务人才,后队员陆续调回,末批至1974年才离开石城。
   庐山疗养院“六·二六”医疗队 由庐山疗养院10名医师组成,于1968年7月来石城,分赴岩岭、高田两公社,同年10月撤回。
   赣州地区“六·二六”医疗队 由赣州地区调集驻赣州市医院10余名医师组成,于1968年8月来石城,分驻屏山、洋地两公社,同年10月撤回。
   二、疾病治疗
   疾病诊治
   解放以前医药收费标准不一,可随意要价,有的医生出诊要轿马迎送,除吃喝外犹要鸦片款待。广大贫苦人民有病治不起,呻吟床第。
   解放后各医院、诊所实行全日门诊,患者随到随诊,对于重患危急者,不分昼夜,不分远近,不分晴雨寒暑,随时出诊。县医院备有救护汽车,随时可出动抢救病人。有的乡村还曾实行定点、定线、挂牌、送医送药上门。定点,即医生定时到某一区域巡回医疗;定线,即医生确定日期走某一路线;挂牌,即在医生定点线上注目之处写上病人姓名、住址,医生见后可上门诊治。岩岭乡曾采用划片包干,定点、定时巡回。医生下乡巡回时带有各种常用药品,遇有危难病症,医生有时亲送患者至高一级医疗单位治疗。
   1954年起,县人民医院制订医疗、护理常规,随后各卫生院亦参照执行。1957年实行三级护理制,加强对重病号的护理。1960年建立各科岗位责任制,规定门诊病人凡三次仍诊断不明者,须会诊讨论,并建立抢救医护小组,死亡病例必须讨论。“文化大革命”中推行“医护一条龙”,卫生人员亦坐堂看病,弊病极多。1979年后恢复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1982年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恢复医、护常规,加强了病历管理。同时加强抢救小组,制订出抢救常规。1983年实行技术经济岗位责任制,开展医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和诊疗水平。
   解放后一代医人中,中医陈嘉谋擅长伤寒,李小春、陈歧明擅长杂病;西医主治医师吴正明对骨外、普外有较高的造诣,廖建贤对心血管内科诊疗技术较高,在群众中享有声誉。
   36年来,石城出现医疗事故15起,处分16人,其中开除公职者3人,判刑者7人,最长刑期达10年。
   抢救危急患者
   医院、卫生院均有抢救小组组织,指定技术高、责任心强者参加。对于抢救危急患者,抢救小组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3年9月15日下午3时,石城开往福建宁化班车,在返县途中于宁化境内起火,车上39人全部严重烧伤。石城县委、县政府闻讯后立即命令县人民医院组织抢救队出动抢救。
  县委、县政府办公室及县卫生局负责人,亲临医院指挥,并立即电告宁化县医院共同营救。县人民医院指派副院长杨和济(外科主治医师)率领抢救人员驱车前往营救。医院组成大型抢救组,分4个小组参战。伤员接至后,内科由赖观鑫(主治医师)指挥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并负责填写病历;外科由杨和济、吴正明、廖建贤等迅速进行清创包扎;总护士长吴玉珍领导三个特护小组作器械、敷料供给;后勤组组织血源、药品供应。通过16个小时通宵达旦的紧张抢救,收治的17名伤员均清创包扎完毕,妥善安排进入病房。
   17例病人中,烧伤面积90%者1例,80%以上者4例,70%以上者5例。经过三天三夜抢救,除烧伤90%者1例死亡外,都度过体克关。14例较重伤员,分别安全转送省、地医院继续医治,送走前创面新鲜,无一感染。
   第五节 防疫 保健
   一、卫生运动
   政府组织群众开展卫生防疫运动,始于苏区时期。当时苏区政府组织军队与地方卫生人员,发动群众挖水井、开窗户、建厕所,开展卫生运动日、卫生运动周等活动。提出消灭疟疾、痢疾、下腿溃疡等病。具体规定了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检疫、隔离与消毒措施,并普遍为儿童接种牛痘。
   民国时期,政府亦下令搞好环境卫生,消除各种疫病。在“新生活运动”中亦有卫生内容。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成立右城县防疫委员会,下设总务、宣传、医务等组,于县政府设立办公室,选定餐霞寺为隔离病院,亦拟开展捕鼠灭蝇等活动。实际上,除有偿种牛痘外,未认真开展他种防疫活动。民间遇疫病流行,群众照样请道士打醮驱“鬼”消灾,政府则束手无策。
   1951年美国在侵朝战争中,对中朝边境投放细菌武器,对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为此,全国开展全民性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石城县成立防疫委员会,区、乡相应成立防疫站、组,指导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翌年改防疫委员会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区、乡改为分会、小组。运动中涌现出洋地七岭、高田上坪等一批“卫生村”。七岭村曾多次派代表出席江西省表彰大会。
   1958年设立除害灭病办公室,翌年与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一同撤销,改设中共石城县委除害灭病指挥部。1959年冬起,开展除“七害”(即蚊子、苍蝇、老鼠、麻雀、臭虫、跳蚤、嶂螂),灭“十病”(即丝虫病、疟疾、性病、头癣、麻风、痢疾、伤寒、乙型脑炎、蛔虫病、白喉)运动,效果良好。但将麻雀亦当作害鸟大量捕杀,实属不该。1960至1961年开展防治水肿及妇女闭经、子宫下垂三病。
   1980年5月22日恢复石城县爱国卫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归口卫生局)。同年开展集镇环境卫生与农村“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良环境卫生、改水井、改牧畜圈、改厕所、改无烟窗灶为有烟窗灶)活动。1981年冬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82至1984年,连续3年的3月份,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治理“脏、乱、差”,创建优美环境。1984年后,此项工作推向经常化、制度化,使城乡面貌得以进一步改善,涌现出
  一批文明村。
   1984年起,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与县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共同出刊《石城卫生》小报,指导开展经常性的卫生运动。
   二、卫生防疫
   石城县卫生防疫站
   1962年4月县人民医院析出防疫股,成立防疫保健站,设在卫生局院内,直属县卫生局领导。“文化大革命”中重与医院合并,1972年再度分出成立卫生防疫站,仍与卫生局合院办公。内设卫生、防疫、检验、宣传4组,至1985年有医师3名、医士9名、学徒3名、检验士4名、放射科学员1名、后勤人员4名,计25人;有防疫、检验设备1套,防疫车辆。乡、镇设防疫保健组织,附设在卫生院内。
   (一)公共卫生
   环境卫生
   县城环境卫生工作向由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琴江镇共管。1980年以前雇人清扫大街,小街小巷由居民分片清扫,各单位门前院内各自清扫。1980年成立琴江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干部3名,大集体卫生工22名。有小型机动卫生车1辆,大板车5部。街道上设垃圾箱33个、公共厕所6座。县爱委会制订颁布了卫生管理规章,对车站、电影院、旅店、理发厅等进行卫生监督,并开展了卫生调查。城市垃圾远送郊外。一些易污染空气、水域的企业单位进行了搬迁或加强了“三废”管理。如县酒厂因废水无法处理,1983年迁至观下;县食品厂、印刷厂等进行了“三废”控制。城市环境卫生逐步改观。
   乡村环境卫生工作,由乡(镇)“爱卫”干部负责。政府组织各单位集资,雇人定时清扫街道;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结合积肥及时清理厕所、猪牛栏。对易污染环境的工厂进行了处理,如横江造纸厂废水流入横江污染河水,1983年令其停止生产。乡村环境卫生有所好转。
   食品卫生
   自1955年起,县卫生科即按国家制定的食品卫生标准,着手对上市食品进行监督管理,不准坏变食品出售。1982年国家食品卫生法颁布后,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此后逐年对食品生产和经销单位进行检验,对从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检验合格者发给营业许可证或健康证书,对不合格者给予取缔,严把食品卫生关。至1985年底,发出营业许可证554份,健康证书1492份。对于各种变质食品,一经发现即行销毁,对违章营业者给予罚款,令其停业整顿,后果严重者绳之以法。1983年5月大水,县城浸坏大量食品,销毁食品价值达60余万元。1985年销毁各种坏变食品计8624.9斤,香烟1200包,啤酒7752瓶,汽水、冰块若干,价值13213元,并把3594斤变质食油,转作工业用油。
   学校卫生
   解放初期,入学中学生须进行体格检查。1952年石城中学设立医务室。1953年培训一批区中心小学保健老师。1979年后,收集整理全县考生体检资料,为中学及中心小学培训保健老师,组织师生观看卫生防疫影片,不定期进行体格检查,适时为学生作预防注射,以及建立学生保健档案等工作,使学校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至1985年全县已配校医4名,兼职保健教师58名。多数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健康调查测试,编制了发育调查卡片,加强了学生的视力监测。据1983年统计,全县学生砂眼患病率为54.9%,近视眼患病率为21.29%。
   劳动卫生
   农业卫生 随着农药的普遍使用,农药中毒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全县建立农药中毒报告制度,各乡镇卫生院逐月向县呈报情况。1985年对全县农村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登记。
   工业卫生 石城现有工厂20余家,其中百人以上者7家,5家设有医务室,规模较大的钽铌矿设有职工医院。1979年对全县职工进行身体检查,查出铅中毒12例,矽肺病7例,都进行对症治疗。1985年还开展环境辐射剂量作业调查。
   放射卫生 1984年起对全县X线防护进行了摸底,全县计有X光设备单位9所,从事放射技术工作者14人。县医院采用隔室摄影透视,其余采用铅裙、铅椅、铅手套等器材防护。
   (二)疫病防治
   调查监测
   解放前未做过全县性疫病普查防治工作。解放后为摸清地方病、多发病,曾多次进行疫病调查,现已基本摸清疫病情况,并建立了三级情报网,进行监测防治。
   1955年开始进行疟疾调查,并对中、高度发病区开展全民性预防服药,以后每年组织几次大规模查治。
   1958至1962年,在全县开展大规模的性病、麻风、头癣、疟疾、钩虫等6病普查工作。
   1972年于高田公社郑里大队,进行全面性丝虫病调查。
   1977年于全县范围内开展肿瘤死亡回顾性调查。
   1979年进行工业职业病调查。
   1982年全县开展地方甲状腺肿普查。
   1984年对丝虫病进行普查防治,翌年进行考核验收。
   此外还进行过乙型肝炎、妇女病、学生病等调查工作。至1985年已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网,县、乡两级旬报率达100%。县站每月进行一次疫情动态分析,为及时做好各种疫病防治提供科学信息。
   解放以来,每年都开展各种防疫注射,注射接种生物制品种类逐年增加。在接种同时,编制疫苗登记卡册,以便调查监测。
   附:血吸虫病疑点
   解放后,在屏山新坊的河麓至上坑一带,连续发现血吸虫病例,而且确非外地感染。1956年5月赣南行署卫生处副处长张德华医师来县,亲自询问和给病人作了体检,孵化了病人粪便,看到了血吸虫尾蚴,确认此病。但经县、地、省检查,未发现钉螺。这是防疫工作上一大疑点,志此以备查考。
   急性传染病防治
   天花 俗名大娘娘、大婆太,解放前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影响人们的仪容,苏区与民国时均开展过接种疫苗,然病例时有发生。解放后自1951年冬开展全面接种疫苗以来,再无病例发生。
   麻疹 解放前,麻疹三年一小流行,六年一大流行。解放后接种疫苗后,打乱了这一规律,疫情逐步减轻。1966年全县发生6089例,1976年132例,1982年仅11例,1985年未发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俗称铁板症,解放前时有发生。民国三十二年(1943)大暴发,县卫生院将县城及附近患者集中救治,结果仍死亡200例。解放后积极进行防治,1966年冬至次年春季,全县共发生1644例,死亡82例;1982年发生101例,死亡2例,至1985年仅发生19例,此病已基本得到控制。
   其他急性传染病 1985年发病情况:百日咳20例,流行性感冒66例,痢疾443例,肝炎87例,伤寒1例,钩体2例,乙型脑炎42例,白喉、脊灰炎等未发生。
   地方病防治
   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解放前石城普遍发生,大流行时几乎使生产陷于停顿。解放后积极进行防治,至1956年调查,全县脾肿率仍在70%以上,仍属高疟区。同年夏秋于丰山福村搞抗疟试点,采取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蚊虫孽生与现场治疗,给患者服奎宁、阿的平、白乐君、扑疟母星等药,及使用针灸与中药。1964年开展普查,抓现病治疗、抗复发治疗与休止期根治。医务人员采取送药上门、看服到肚、全程足量、一个不漏的办法。1977年开展闽赣两省三区十县抗疟联防。至次年发病率降至万分之一以下,仅发病3例,1983年仅发1例,1984年后未见发生。1985年对“四热”病人血检8095例,乡、村两级采血覆盖率100%,对流动人口血检110人,均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
   丝虫病 丝虫病俗称冬瓜腿、梧桐脚。石城属亚热带山区,为丝虫病中度流行区,发病率较高,尤其以高田乡郑里村、小别乡丘坊村为甚。1957年在郑里进行调查,血检1214人,检出微丝蚴阳性225例,有病史、体征患者129人。1958年全县普查,验血93068人,检出微丝蚴阳性者4697例,证明流行遍及全县。调查发现中华按蚊为丝虫病媒介,病源以马来丝虫为主,班氏丝虫与混合感染同时存在。对此,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卫生运动,消灭蚊虫,铲除其孽生场所;用海群生3克3天与4.2克14天疗法,加以中草药治疗,该病逐年减少,至1984年被扑灭,翌年经省检验,证实基本消灭丝虫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大俗称瘿。解放前石城人民生活艰苦,食物单调,发病比较普遍。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饮食的改善,发病率下降。为根治此病,1982年县抽调
  医务人员44人组成调查队,对全县45个村进行了为期35天的普查,在应查的60225人中实查55372人,普查率达91.9%,查出地方性甲状腺肿477例,其中小别乡群众患病率最高,达3.5%,属病区。调查队给所有患者施行碘油胶丸治疗,给小别群众进行食盐加碘预防,效果显著,三年后小别乡地甲病患病率下降至0.47%。至1985年,全县仅有少量患者,达到基本消灭此病标准。
   麻风病防治
   解放前石城麻风病流行面广,发病人多,经解放初普查统计,全县15个乡镇均有发生,病人多达210名。旧社会政府无力防治,采取火烧、枪杀、活埋病人等残忍手段进行消极控制。解放后1958年于观下公社沔坊大队紫竹坪(苦竹坑)设立皮肤病防治所,翌年又于皮防所南万福庵(芭蕉尾)开设一康复村——麻风病人疗养所,专门收治麻风病患者。
   至1985年,皮肤病防治所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西)医士、护士、检验员、中医士、(西)药剂士、中药士、后勤各1人。所内设有病床60张及医疗设备1套。
   康复村有房舍16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患者入村后,一切费用由国家供给,生活费由民政部门拨给,医疗费由卫生部门负担。有劳动能力的患者,安排一定活计,所得归己。对患者实行治病、休息、劳动三结合,生活舒适,心情愉快,有益恢复健康。
   自1959年2月收治第一批病人以来,先后医治181人,已愈113人,尚有40余人在接受疗养。
   三、妇幼保健
   民国时期,政府公文中有妇幼保健之议,且有一定款项,然除了办过一期接生员训练班外,未见有其他活动。真正的妇幼保健工作,始于解放以后。
   石城县妇幼保健站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内,配有专职人员负责妇幼保健工作。1962年4月成立防疫保健站,1978年4月成立县妇幼保健站,并于西华路原清源庙址建舍办公。站内分设儿保、妇保、后勤等组,有医师、医士、妇幼医士、检验士、药剂士各1名,助产士4名,行政人员2名,计11人。站内有产床1张,显微镜1台,有保健设备1套,房屋建筑面积430平方米。
   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140个村医疗站均配有妇幼保健人员。其中乡妇幼保健人员26名;全县各村均有接生员,共计205人,乡村中有女医生25人,其中19人兼接生员,形成三级妇幼保健网。
   妇女保健
   普及新法接生 解放前接生技术落后,孕产妇女及新生儿死亡率极高。解放初期即大量培训新法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1952年全县共培训接生员243名,至1959年增至350名,另配妇幼保健员5名。全县建立81所农村产院,设产床109张。后经整顿,到1981年农村产院停办,助产工作由经培训的接生员及各乡镇卫生院负责,新法接生率达97%,孕产
  妇女死亡率为万分之一点五。迄至1985年,新法接生率达99.42%,无孕产妇死亡现象。近年城镇正开展科学接生。
   围产期保健 城镇实行围产期保健,由县妇幼保健站、县人民医院与琴江镇卫生院三家组成技术协作组,建立孕产妇女登记卡,定期上门访视检查,城镇住院分娩率达100%,科学接生率达100%。农村正开展围产期保健试点。
   妇女病查治 解放后曾多次开展妇女病查治。1983年对23100名已婚妇女检查,查出有子宫脱垂、尿瘘等疾病多种;对育龄妇女560人进行检查,查出患妇科病者122人。1985年查治6882人,查出患妇科病者2319人,患病率达33.69%。同年还对公费医疗已婚妇女进行了宫颈防癌普查。
   劳动保护 全县城乡各单位,对劳动妇女都订有劳动保护制度。农村妇女在集体劳动中,实行“三调三不调”。女工订有休假制度。1985年在县印刷厂开展女工劳动保护试点工作,实行疾病查治与减轻劳动强度。
   儿童保健
   1956年培训农村保育员350名,成立大批幼托组织。此后培训保育员多批。1985年举办幼儿保医师学习班,邀请江西省儿保所、赣州地区妇幼保健院医师讲课,参加学习者45人。
   全县幼儿园对入园幼儿每年进行定期检查,预防接种。对7岁以下儿童逐年体检30—40%,对查出疾病者,发出体检通知书,或带药下乡,查治结合。对查出的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1985年于琴江镇兴隆村开展农村儿童保健试点工作,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全面体检,3岁以下儿童检后建卡管理,体弱儿专案管理。
   妇幼保健门诊
   1982年起,县妇幼保健站开设妇产科、儿科保健门诊。
   婚前检查
   解放初,配合婚姻法的宣传贯彻,曾开展婚前检查工作,后中断多年。1985年7月起,在全县恢复婚前检查,对患有生理缺陷或疾病,按婚姻法规定不可结婚者,给予劝阻并指导其治疗之法。
   第六节 药政
   一、药政管理
   政府对药物实行行政管理,始于解放以后。1964年县卫生局配专职干部管理药政,1972年后各乡镇卫生院先后配专(兼)职药政干部1名,至1985年全县有药政干部19名,有专(兼)职质量检查员36人,负责全县药品检查监督工作。对于伪劣或变质药品,给予取缔。
   石城县药品检验所
   药检所于1978年2月成立,直属县卫生局领导,在卫生局大院内设署办公。1985年有药剂师1名、中医师1名、药剂士2名、药剂员1名、饲养员1名。所内有自动旋光仪1台、显微镜2台、万分之一分析天平1台、霉菌培养箱1只及其他检验设备1套,有房屋建筑面积242平方米。
   1978年4月起接受检品,签发检验报告。所内开展卫生学检验(细菌总数、霉杂菌、无菌、热源等),一般化学检验(容量、重量分析、折光、旋光、重量差异、PH值、重金属、限度检查、硫酸盐、氯化物、水分、重量法、甲苯法、崩解度等),中药鉴定(理化鉴别、显微鉴定、经验检定)等20余个项目。迄至1985年底,共做检品1383批,其中抽检641批。
   县卫生局医疗器械修理组,附设药检所内。该组组建于1980年,现有工人2名,负责全县医疗器械的调整、安装、修理、发放工作。
   二、传统秘方
   三黄丸 兴隆街熊氏祖传秘方。据旧志载:“其方自熊念五得之太极观徐(继先)、王(齐祥)二仙(道士),遂传其业。以三黄(黄芩、黄柏、黄连)为主,合他药,取县城北木井塘(泉)水,制成小丸或条子。治诸热病,多效。”其方已失传40余年。木井塘座落在县城北门外兴隆街小溪背温姓祠堂后空地,早已填平。传取水须端午时,待水中冒起五个水泡后方可取水。该井平时不冒水泡,其水经年不腐。
   消积散 高田乡田心排上温玉珍祖传五代验方,由人参、枯矾等多种药物制成,主治小儿疳积。服药时以动物肝为引,尤以老鼠肝为好。试用于临床,有效。
   三、石城白药
   1970年冬,石城制药厂开始进行研制石城白药。由曾传芳、连忠恕、周启肇、胡周纯等组成科研小组,在收集民间验方和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拟出处方,通过临床验证试制而成。1971年完成临床观察,1972年经省批准试销。1976年6月26日,江西省药政局[76]赣药规字第017号文件,批准正式生产。产量逐年增加,最高年产达120余万瓶,销往全国各地。本品已载入《江西省药品标准》(1982年版)一书中。
   石城白药用白芨、人参、田七等多种药物制成,适用于刀枪创伤、跌打损伤、内脏出血、妇女经痛、闭经、月经流血不止、血崩、瘀血及溃疡、慢性胃炎等症。外敷创伤出血有显著止血效果。鉴定时,将同一只狗的左右腹股沟动脉切开放血,用石城白药与云南白药作止血对比试验,结果石城白药两次都在45秒钟内止血,均快于云南白药。
   四、主要地产药材
   石城出产药材500余种,有药用价值者200余种。
   全年药材收购量约6万公斤,价值12.2万元左右。
   品种详见《地理·资源》。
   第三十八章 文物 胜迹
   据史籍,石城人类活动自秦以后始有记载。1982年新石器时期磨制石〓的发现,证明石城在原始部落制社会时期就有人类活动。从唐五代古窑址及北宋古塔建造,可见石城早期文化发达之一斑。大量的古战场存迹及丰富的苏区革命文物,展现出石城昔时硝烟滚滚的历史和石城人民为翻身求解放而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精神风貌。
   可惜的是标峰塔、学宫及大量古寺院、坊表被拆毁,使许多珍贵的古建筑消失。由于森林被毁、山秃水竭,许多名胜亦已名存实亡。
   第一节 历史文物
   一、古物
   石器
   石〓1件,1982年石城中学院内出土。长7.8厘米,最宽处3.6厘米,最厚处1.厘米,长方形,中厚沿薄,刃口锋利,背面有人工磨制痕迹,属新石器时代器物。现藏在县文化馆。
   陶器
   陶盂 1件,高11.5厘米,扁圆、鼓腹、平底、沿口微敛,胎质,淡施灰釉,为半瓷质。器形、制作类似三国至隋朝间制品。1980年长溪出土,现藏在县文化馆。
   陶壶 1件,高11.7厘米,黄色泥胎,素面无釉,束颈溜肩,弧腹平底,单鋬短流。从造型及制作工艺看当属唐五代制品。1983年丰山窑里出土,现藏在县文化馆。
   陶罐 4种6件,单耳短流壶式罐2件,双系单耳短流罐1件,罂式罐1件,肩鋬带流瓮式罐2件。均黄或淡黄泥胎,素面无釉,形制类唐五代制品。1983年丰山窑里出土,现藏在县文化馆。
   陶杯、陶碟 陶杯2件,陶碟1件,均胎质青黑,釉黄褐,属晚唐制品。1980年长溪出土,藏县文化馆。
   陶楼 1件,二层宫殿式,外施古铜釉,高95厘米,各层长宽不等,下大上小。有门联:“山青水□□万年之香火;神灵圣显庇九里之人民”、碑刻“祖师行台”及“大明天启六年五月一日立”等字。1982年丰山石龙嶂仙坛出土,现藏在县文化馆。
   陶缸 1件,色丹赤,高87厘米,口径75.5厘米,上有盖,盖顶呈葫芦状(盖毁),
  系清雍正间道士余本来坐化缸。1981年如日山普照寺出土,现存该寺中。
   铜器
   宣德炉 鼎式,青铜铸造。平滑鼓腹,底中有正楷阴刻“大明宣德年制”数字。原藏丰山兴善堂佛寺,1982年征收,藏在县文化馆。
   古籍
   康熙版《赣州府志》 清康熙十二年(1673)写刻本,黄汝铨、张尚瑗编纂,全书78卷。现仅存29卷及凡例16页、辨正8页。书长22.5厘米,宽17.5厘米,用苦竹纸印成,折缝处有“赣州府志”字样。现藏在县文化馆。
   石雕
   石塔 1座,高110厘米,七级八面,实心,由两截组成。经省文物工作队鉴定为宋代制品。原藏丰山兴善堂佛寺,1982年征收,现藏在县文化馆。
   二、古迹
   古窑址
   丰山窑里古陶窑遗址 位于丰山乡丰山村窑里,距县城约20公里,相传有东边岭36窑,西边岭36窑之说,经1982、1983年先后两次发掘,发现此处几座低矮岭上遍布陶片、窑具、烧渣等物,并拾得陶片或较完整器皿多件。此陶器多黄、青、灰、褐色泥胎,素面无釉(亦有少量酱色釉片),造型古朴,制作粗放。据有关部门考证,属晚唐至宋元(亦有延迄明朝之说)间窑群遗址。
   摩崖石刻
   五龙岩摩崖石刻 五龙岩位于县城西约4公里,西华山南麓。长150米,最宽处约3米。岩中石刻多处,兹择其要者志此。
   宋陈孝荣题刻:行书阴刻“清胜五龙岩”五字,繁体。“清胜”二字在上,长120厘米,宽57厘米。“五龙岩”三字在下,长180厘米,宽57厘米。左下阴刻竖行楷书“嘉定己卯结夏日邑人陈孝荣书”数繁体字。陈孝荣系陈敏第七子,官武经大夫,殿前司催锋军统制。旧志载“岩镌宋少师陈孝家(敏四子)‘清胜五龙岩’数字”属误。
   宋赵东之七律《停骑》诗刻:诗(见《艺文》卷)后有文曰:“嘉熙戊戌上已,邑令三山赵东之来访灵迹,偶得句,因笔于石。”因被泥沙掩盖,旧志未载。
   淳祐庚戌无名氏诗刻:诗云“六丁金山骨,疑□□□擘,九天泻□□,万丈落□壁,我□□餔糟,举瓢饮云渡,修□立壑□,有此泉石癖。灵山在何许?恍若来我侧。会当起五髯,大地遍霖泽。”诗有引言,仅存“淳祐庚戌”数字。旧志失记。
   元李克家诗刻:诗共两首,即五言诗《昔人题诗》,七律《一枝绿竹》。诗前有引言曰:“天历二年己巳冬十月,朝观五龙岩。昔贤留题,追和二首,丰城李克家。”旧志载
  “不知何人所题”,今补正。
   岩中另有石刻一方,仅存“岁次”两字。
   1983年4月11日,石城县人民政府将五龙岩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海藏寺石刻 海藏寺位于县城西约5公里处,寺后山峦环抱,春夏水涨,多悬泉瀑布。寺傍一瀑,气势浩大,终年不绝。瀑下石壁平整,清高僧智犁刻“琴水奇观”四字于其上。右有“印道修”,左有“智犁立”数小字。石刻面长440厘米,宽117厘米。字为阴刻,行书,笔力雄健,苍劲洒脱,经350余年水流冲刷,未见侵蚀。1983年4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碑刻
   重修海藏寺碑记 碑高190厘米,宽82厘米,全碑共665字,现存455字,额曰“重修海藏寺碑记”,清康熙三十六年知县万丹诏撰文,邑贡生黄新书丹,邑廪生刘珠篆额。
   通天寨碑刻 一为“通天岩”题刻,高148厘米,宽64厘米,正楷阴刻,明嘉靖十二年赣州通判陈琦书。另一块为残碑,明万历间石城知县唐继颜诗刻,仅存“翠微丹壁半空蒙,巧凿灵宵一窦通,疏影浪圆刀镜月”三句。
   古战场
   石马寨 又名天马寨,位于县城南5公里,琴江东岸。山寨临江矗立,拔地面起。寨上峰峦高峻,怪石嶙峋,如奔马,如断墙,观之怵目。寨东侧地较平旷。清顺治四年吴万乾率众筑城堡于其上为大本营。后为清军攻破,至今断壁残墙历历可见。寨西门内有一厅堂遗址,系当时田兵首领议事厅之所在。
   通天寨 (见后《通天寨风景区》)
   红石寨 (见《军事·山寨》)
   幼天王蒙难囚室
   囚室位于县城东南路与桂花巷交接处西侧桂花屋内。桂花屋为黄姓于清咸丰元年(1851)所建。屋深三进,两大门,高墙深院,颇具规模,因院内原有金桂、银桂各一株得名。
   清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行军途中,遭清军夜袭,十月二十三日在石城被捕,随即被囚禁于桂花屋花厅内。十一月初五日,幼天王被押解抵省,二十八日被巡抚沈葆祯杀害于南昌。
   花厅靠屋南大门,与一侧室有门相通。时侧室为幼天王卧室,花厅为讯供与写自述之所。据传幼天王曾题诗于南墙粉壁之上,字迹一直保留到解放初期。今花厅门窗楼板虽有破损,然昔时风貌犹存,1983年4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古建筑
   宝塔
   宝福塔 位于县城东南200余米处宝福院后,与县城隔江相望,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元年
  (1102),落成于大观四年(1110)。塔身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高50余米,底层对边直径10米,对角直径12米,内空直径2.6米,墙厚3.7米,墙外边长5.6米;自下而上逐级微收,高而不危。每级有门六扇,三开三闭。塔顶原有铁刹,高约10米,被风吹落。各层原有楼槛,上覆飞檐,雕刻绘画,壮观华丽。檐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动,铁马叮咚,声播江城。可惜元末毁其楼槛,后又屡遭兵燹,容颜尽失。塔墙北较直而南较斜,重心自然向北移成15度夹角,结构严谨,工艺精巧,虽经八百余年风雨雷震,仍挺立江边,纹丝不动。旧志载:“宋大观四年,僧应可募建。塔中叠级层楼,外绕栏槛,后经寇毁,楼槛一空。其砖旁识‘崇宁壬午’四字”。近查塔砖,多处有“崇宁壬午”、“僧道符立”字样。底层亦有“应可”砖记。“应可”、“道符”事有待查考。此塔于1957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保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
   标峰塔 位于城南3公里,琴江东岸牛形山上。明天启元年(1621)知县陈良谏倡建,崇祯二年(1629)知县徐九行落成,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作过修缮。塔身由青砖砌成,7级6面,高30余米。墙中有夹洞,叠阶盘旋而上,层层有门,可登临远眺江城风物。北与宝福塔遥相呼应,故有“婆媳塔”之称;与苍劲古朴的宝福塔相比,更显其年轻绰约风姿。可惜在1971年“文革”中被拆毁。今浮图荡然,土坑犹在,基础轮廓,依稀可辨。其砖运往一公里外茶果山建养猪场一所,该场墙砖多有铭“天启元年造”者为征。
   塔毁后,于塔基石板下掘得文物一批,计有铁铸水牛1头,铁盆1只,盆中放置铁元宝7颗,金、银、铜、锡锭各1块,铁刀1把,督塔杰士,建塔劝首银牌各1块。上述文物除铁刀散失外,余皆收藏在县文化馆。
   城郭
   城墙 县城墙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初为土墙,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改建砖墙。后经洪水兵燹毁坏,屡圮屡修,直至解放仍保存完好。近年因城区扩大,拆除西、南二城门及大部分城墙,建房于城墙上,仅保留东、北二城门及临江一段约600米城墙。此段城墙及二城门已于1983年4月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见《军事》卷)
   镇武楼 位于城北兴隆街北端,东连后稷庙,西靠琴阁寺,上建楼阁,下跨孔道,阁中原祀玄天上帝神像,故又名元帝阁。镇武楼为城垣外郭,系县城防卫前哨。门上嵌有“闽粤通衢”题额。1983年4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庙宇
   后稷庙 又名配天庙,位于兴隆街镇武楼东侧,背北面南,砖木结构,庙内原祀后稷神像。庙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以后迭次重修,1983年兴隆居民重新整修。当年4月11日石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盂寺 位于通天寨东北,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修。寺座东向西,两进一殿,土木结构,门额勒“玉盂禅林”四字。1984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开放寺院。
   桥亭
   永宁桥 位于岩岭乡上柏昌水口,为阁式瓦桥。桥身用麻石砌成,单孔,横跨溪流,长
  30米,宽5.3米,跨度10.6米。桥身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同治五年(1866)于桥上增建亭阁,祀关羽像。阁分五段,中段最高,两边逐级降低,中段建庙,两边设靠栏木凳,供人憩息。桥身坚实,格局古朴,为南方山区特有的建筑。1983年4月石城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村亭 实为亭式牌坊。位于县城北17.5公里,小松村燕交坪,跨石城至广昌当衢要冲,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两头为“节孝”牌坊,为“旌表太学生许清涟之妻”李氏所立。两坊间下连以墙,上覆梁椽砖瓦,即为亭。牌坊上雕刻甚多,工艺精巧。1983年4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
   许十五郎妻杜氏墓 位于小松乡丹溪村西北龙子窝,条石结构。墓碑载:“夫人杜氏,乃唐故祖十五郎之正配也。生男有四,僖宗乾符二年乙未岁,因避黄巢乱带男而来,帷幼男住舍人中途早逝。始居许坊乌堆坨,是为三子分居之所地。原葬许坊(胡祥源),后光化三年庚申岁同九舍人之妻三妣改迁龙子窝,仙人按剑形,又名蟠龙形,辛山乙向,仙师杨松筠(注)扦……”。清雍正三年(1725)曾重修墓面。
   王邦墓 位于木兰乡田江村冷水井,仙人脱靴形。旧志载石上里王坊,即指此处。王邦(897—965)官两淮节度使,洪都人,晚年随子孙寓居宁化、石城间,卒后原葬于宁化淮土,明成化元年(1465)分金迁葬于此,墓顶石勒有“龙光”二字。
   赖滔墓 位于屏山乡长溪村屋后。赖滔(见《人物》卷)卒后即葬于此,清乾隆间曾重修过,碑文中“五世祖御前都指挥使赖翁讳滔老先生,梁氏太夫人”及“南唐保大三年,即后晋开运二年,官拜御前都指挥使、大将军”等文字,清晰可见。
   温革墓 位于高田乡湖坑村后,原为条石结构,颇具规模。“文化大革命”中墓面被毁,1981年以青砖条石修复。墓碑系清康熙间重修时所刻,字迹清晰。(温革事见《人物》卷)
   陈敏墓 位于县城南约5公里,观下乡花园村陂子脑。旧志载浮桴坝,即指此处。原墓颇宏大,有地下墓室,墓面高大,结构精致。1966年“文革”中毁坏,1980年其后裔于墓西南重建青砖小墓,立石勒“颖川祖封南康郡侯官御前大尉陈公敏字元功老大人之坟墓”。南宋乾道九年陈敏卒于楚州,宋孝宗闻后曰:“朕惜其忠义勇敢,亟还故乡,遣使赙钱五百缗,绢五百匹,钦命男孝忠护柩溯大江归葬。”当时即葬于此。
   巫双瑞夫妇合葬墓 位于大由乡大由村黄泥塘小猪婆嵊。嵊当时墓面高大,可惜于五十年代为大由小学建校舍时所拆,今仅存龟背条石数块。当地群众确指为驸马、公主合葬墓,言墓石镌有“国宾”二字。
   附:赖世璜墓
   赖世璜墓位于屏山乡页背村仓背岭。墓面一穴三拱,由红条石砌成。墓额勒“韬铃永閟”四字,中拱碑勒有“中华民国陆军第十四军军长(旌表十六字略)赖公讳世瑛字肇周之墓”等字。坟墓完好,碑文详载其生平,字迹清浙可辨。(赖世瑛事见《人物》卷)
   注:杨松筠,世称救贫先生,唐僖宗时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地舆家祖师,因避黄巢兵迁居虔化。石城曾建杨公庙于骑马岭下。
   第二节 革命文物
   一、苏区革命活动旧址
   红家垄红四军军部旧址 红家垄位于横江乡秋溪村。屋为土木结构,一直两进,背东南面西北,保存完好。
   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四军军长林彪、政委罗荣桓,于1931年10月8日至次年元月驻此。10月22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曾在此召开军事会议。
   虎尾坑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虎尾坑位于秋溪村中。1931年12月17日,原国民党二十六路军起义后来到秋溪,整编为红五军团。其中十三军军部及军长董振堂驻虎尾坑赖氏美会公祠。至今屋宇保存完整,红军宣传标语,字迹犹甚清晰。
   中共石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中共石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32年10月5日,在县城学宫举行。今学宫仅存泮池,余均改建。
   石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2年石城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县城黄氏于明公祠召开,县政府机关即驻于此。于明公祠在今县人民政府院内,保存完好。
   中共太雷县委员会旧址 中共太雷县委驻横江书院,即今横江小学所在地。正厅保存完好,横屋已改建教室。
   太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位于横江车寮脑上,原为刘姓住屋,现为横江粮管所仓库,大致仍存原貌。二、革命领袖旧居
   毛泽东、朱德观下旧居 位于观下乡古樟村上观下,原为熊姓住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一直两进,左右厢房,翼连横屋。
   1929年3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军长朱德率部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来到石城时,居住于此。
   1983年4月,石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石城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经重新修缮后,开辟为观下革命实践存列室。
   三、革命纪念设施
   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位于县城南部,1958年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宫殿式建筑。正厅前立红军战士与持刀农民塑像。门前柱上勒对联一幅,曰:“革命勋功今犹在烈士英名万古存”。正厅屏风复制毛泽东题词:“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上光荣。”厅内居中为纪念碑,文曰“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大厅左右各辟两间陈列室,陈列着第二次革命战争以来4203名烈士名册及大批革命文物。
   四、馆藏革命文物
   印信
   “石城古樟区苏维埃政府”(繁体字,下同)木质条印1颗。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江西省石城县古樟区执行委员会”木质圆印1颗。
   “太雷珠江区苏维埃裁判部”木质条印1颗。
   “江西省石城县城关区苏维埃政府验讫”木质椭圆印1颗。
   “石城新村区大原乡苏维埃政府”木质条印1颗。
   “石城县坝口区三吾乡苏维埃政府”木质条印1颗。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江西省石城县古樟区新庙乡苏维埃政府”木质圆印1颗。
   “江西省第四区第一村南山崠贫农团”印1颗。
   文件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集装袖珍本)1件。
   《苏联工农红军的步兵战斗条令》1件,已残缺。
   《苏区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训令》1件,仅存封面及正文5张10印面。
   《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1件,内附《政治常识讲授提要》、《团员教育纲要》、《政治教育讲授提纲》等件,集装本。
   《江西省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件。
   《查田运动的第一步——组织上的大规模动员》1件。署名作者毛泽东,但未见于《毛泽东选集》,末后署“1933年10月16日翻印”。
   证件
   《中华苏区革命互济会会员证》2件,内附“中国店员手艺工人工会会员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结婚登记证》1件,内署“临时中央政府内务部制定”。
   《红军家属优待证》1件,布质,内署“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颁布”。
   袖章
   石城大由区各业总工会袖章1只。
   珠江苏维埃政府赤卫队袖章1只。
   江西瑞金瑞东壬市理发分会袖章1只。
   奖章
   五星奖章1枚,背面红漆书“地方武装总检阅全奖,第一等”。
   货币
   一元纸币4张。
   五角纸币6张(3张是残币)。
   二角纸币2张。
   一角纸币4张。
   五分纸币2张。
   一分铜币21枚。
   证券
   经济建设公债五角券2张,一元券5张,二元券1张,三元券1张。(一元券4张,已于解放后由小松营业所付还本息。)
   革命战争公债券五角券1张。
   联合消费合作总社第二期股票2份。
   红军给养借谷票一百斤票1份。正面印有“干谷壹百斤”及“此票专为1934年向群众借谷充足红军给养之用。粮食人民委员陈潭秋印”。背面分两栏,印有“凭票于1935年9月向苏维埃仓库取还干谷伍拾斤正”,“凭票于1936年9月向苏维埃仓库取还干谷伍拾斤正”等文字。
   米票,有八两、九两(作八两用)、十两、十一两、一斤、一斤二两、一斤六两,五斤十两(五斤用)多种面额票(旧制十六两为一斤)。
   宣传品
   《干部政治问答提纲》1份。
   《苏区歌词》内有《国际歌》(不全)、《少年先锋歌》、《红军歌》、《工农联合歌》、《十二月革命歌》、《反国民党四川调》、《反国民党四川调(再续)》、《唱十骂反革命》(仿送郎调)、《十送郎调》、《年关穷人苦债歌》(新十杯酒)、《十送郎歌》、《十二月革命歌·其二》(不全)、《一九二九年斗争歌》、《白军兵变歌》(不全,计有17首,16页,无封面,无曲谱)。
   课本
   《共产儿童读本》,第一册1本,第三册1本。
   《初级国语课本》第二册1本。
   兵器
   上炮(九节龙)1尊。1930年古樟区古樟乡农民革命暴动时所用。
   双管铳1把,苏区时中共石城县委副书记温学有所用。
   中式马刀1把,大由范告尾用。
   以上革命文物均藏在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第三节 名胜
   一、古时琴江八景
   贵峦拱翠
   县城南约2.5公里贵人峰。旧志载:“耸秀离位,如端人正笏而立,唐杨筠松(注)过此,爱而名之。又传刘仙姑飞升时痊镜于此。”优美的风景加之美丽的传说,遂成一景。
   石笋干霄
   县城东南7公里,大畲村后石笋,拔地而起,高数十丈,四壁如削,成为天然奇景。至今游人不绝。
   塔影江心
   县城北太极观前聂家潭。旧志载:“潭水潆濛洄澄碧,与南郊之宝福塔远隔五里,塔影宛在潭底。”昔时江潭阔大,波光浩渺,天光水色,地上风物,融于一潭,确成佳景。今江潭淤塞,景致无存。
   乌嶂松云
   县城西2.5公里西华山,又名乌石嶂。壁立城西,峰高573米。昔时古松参天,雾霭沉沉。山顶原有道观,曰“天中天”。旧志载:“登眺时,佳气盈城,众山若螺,大江之流,净如匹练。每遇云起,由麓及巅,笼照万象。”今古树不存,然壮丽犹在。如今山顶建起电视差转台,又添景致。
   姑岭桂月
   县城东2.5公里仙姑岭,原名琉璃山、刘离山。旧志载:“琉璃山,城东五里,旧传秦末刘华家其上,有女瑶英啖异果仙去,故曰刘离。”其岭列嶂如屏,正东两峰相对,中成一坳,中秋黄昏后,一轮明月由此坳出,恰如明镜在架,前后夜俱左右偏离。
   龙岩瀑布
   县城西2.5公里,西华山南麓五龙岩。岩上一瀑布高数丈,终年不渴,下接以潭,潭小而深邃。旧志载:“潭底有窍,潜通城西赤江滩。”又载:“唐贞观中,土人见庞眉五老,笑语岩中,迹之乌有,惟五龙交戏潭中。土人惊怖走,疾风急雨随之,遂以得名。”
   琴泉雅奏
   县城北约13公里丰山琴溪村。池家坳水流经此处,昔时水击石滩有声如琴。清乾隆“王
   注:杨筠松当属杨松筠误书。
  志”载:“池家坳水,城北七十里,石上里广昌分界水,出山涧,流东坑至联坊,历大琴,溪流湍急,滩石崚嶒,绕上坑至琴溪,淙淙琴声,为邑八景之一,曰‘琴泉雅奏’注琴口小江。”道光“朱志”按曰:“此溪原深潭澄澈,近被沙壅,此声不复作矣。”此景消失已久,近代鲜为人知。
   楼盖丹砂
   即今小松乡丈夫嶂仙桃岩。旧志载:“楼盖山,城北三十里,即丈夫嶂。旧传陈邦光家其下。巅簇五石,高丈余,俗呼五雷出洞。顶有岩,曰仙桃岩。石大小不一,类桃者颇多,方平磊磊。中一石肖狮张口而笑,矫其舌。狮之顶一巨人履迹,痕深数寸。(岩)内有石几石镛。《广舆(图)》载:‘杨真人(文逸)炼丹处’。又传宋进士许褒下第,读书于此,亦名读书岩。登顶可见南丰军峰山,又名望军山。”至今山岩犹在,1983年4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通天寨风景区
   通天寨位于县城东南约7公里观下大畲村,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其寨石山高耸,峰峦崔巍。寨上多红岩,仰望如丹霞横空,山水奇特,风光秀丽。主要风景点有:通天岩、净土岩、船舷崖、试剑石、万人坑、仙人犁田、石笋干霄、黄蜂吊薮等。
   通天岩外如两指相箝,内若二掌半合,仰视穹窿通天,可见曦月,人入岩中,凉气沁心。船舷崖下临绝壁,人在崖头如在天际,不敢俯视。崖下石笋冲天而起,与崖相距仅数十丈,可望而不可即。仙人犁田,倾斜石壁数十方丈,如犁耕地,沟垄块垒,形状毕肖。旧志载:“虽雕绘不是过也”。净土岩岩内宽阔,障以窗棂,数道悬泉飞泻而下,人在其间,有出尘入画之感。其他山石亦各逞特异,争奇斗险。
   寨上泉水丰富,水味清甜,取以沏茶,酽冽甘香;取以兑酒,倍加醇馥。
   遍寨多绿树,有参天古松,婆裟翠竹,日间凉风嗖嗖夜来松涛阵阵。寨上产茶叶,名通天茶,名噪远近,历数百年不衰,若冲以寨上泉水,尤觉其味纯正。
   有关通天寨的掌故甚多。旧志载元至正末年,陈友谅所部到此,至今民间尚有“将军桥斩将”等传说。元末战乱,刘元杰曾将石城图书档案藏于净土岩内,得以保全。自宋至近代,多次在此发生战事,至今残墙废垒处处可见。猴子城、万人坑、主簿寨等,都留下了当年战争的古迹。
   寨东北玉盂寺,明万历年间建筑,今列为江西省开放的重点禅院。
   寨上古碑、石刻甚多,尤增风雅。
   通天寨是石城一天然佳境,正如旧志所言:“一泉一石,无不旖奇”。多少年来,游人不绝。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