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农业产品比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632
颗粒名称: 四、工农业产品比价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摘要: 石城县工农业产品比价情况统计。
关键词: 工业产品 农业产品 比价

内容

解放前,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很大,农产品价格低,工业产品价格昂贵。以民国二十六年(1937)为例,白米一市斗,仅能换取白棉布2.1尺、食盐10斤、毛巾1.5条、牙膏2支、火柴5.6盒。
   解放后,1953年起,国家几次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使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
   [=此处为表格(表4—83 解放后几个年份的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表)=]
   单位:元缩小,主要农副产品的稻谷与10种工业产品的比价不断缩小。
   1950年每百市斤稻谷,仅能换白细布10.1市尺、解放鞋0.65双、肥皂7.71条、火柴19.53盒、食盐7.33市斤、煤油4.58市斤、铁锅0.37口、红糖9.77市斤、重纸0.81刀、清凉油19.53盒。
   至1985年,用同样1百市斤稻谷则可换白细布51.97市尺、解放鞋3.56双、肥皂35.43连、火柴62.36盒、食盐103.93市斤、煤油38.98市斤、铁锅2.64口、红糖23.98市斤、重纸1.20刀、清凉油119.92盒,
   一百市斤稻谷,1985年比1950年可多换2.6倍的日用工业品。由于交换差价的缩小,农民从中得到很大的经济利益,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解放后几个主要年份稻谷与工业品比价见表4—84。
   [=此处为表格(表4—84 解放后几个年份稻谷与工业产品比价表)=]
   单位:元
   第三十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清中叶以前,县内商品经济落后,无专门工商业行政管理机构。
   清末起,县内民族工商业逐渐兴起,经济有所发展,行业增多。为便于征收各种课税,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