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商品收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56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商品收购
分类号: F713.2
页数: 2
摘要: 解放前,农副产品收购,由私商经营。解放后,由供销合作社土产公司经营,收购产品主要有生猪、家禽、鲜蛋、蔗糖、晒烟、烤烟、干椒、黄麻、野生淀粉、皮木油、蓖麻油、香料油、桐油等。土产公司在各基层供销社设收购门市部进行收购。六十年代实行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10%的政策,七十年代实行奖售,对交售产品者,除按价付款外,并给予一定数量的布票或粮食指标奖励,八十年代初还优先供应一些紧俏商品指标。
关键词: 商品 收购

内容

解放前,农副产品收购,由私商经营。解放后,由供销合作社土产公司经营,收购产品主要有生猪、家禽、鲜蛋、蔗糖、晒烟、烤烟、干椒、黄麻、野生淀粉、皮木油、蓖麻油、香料油、桐油等。土产公司在各基层供销社设收购门市部进行收购。六十年代实行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10%的政策,七十年代实行奖售,对交售产品者,除按价付款外,并给予一定数量的布票或粮食指标奖励,八十年代初还优先供应一些紧俏商品指标。每年冬季还开展“小秋收”活动,大量收购野生药材和造纸原料等。
  收购量:民国二十五年收购烟叶约2万担,蔗糖0.2万担。解放后收购量各年有升有降,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1953年收购金额为149.3万元,1965年为376.7万元,1978年为209万元,至1985年已达1632.5万元。
  [=此处为表格(表4—41 几个年度主要土特产品收购表)=] 二、工业产品收购解放前,主要工业产品有横江重纸,其次为夏布。重纸收购量,民国七年(1918)高达 [=此处为表格(表4—42 几个年份主要工业产品收购表)=]4万担,此后,因竹源减少,产量逐年下降,至三十八年收购量降至1.5万担。夏布常年收购2万余匹。
  解放后,产品种类有增加。六十年代起,新工业产品有松香、农机具、木螺钉、白酒、喜炮、文化用品、陶瓷品等。
  工业品收购量,1953年为1.5万元,1965年为139.3万元,1978年为251万元,1985年为1035.6万元。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