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县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547
颗粒名称: 历史上的县城
分类号: TU98
页数: 1
摘要: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石城升场为县,治所置竹子坝(又名中心坝,即今琴江镇),历代沿置未变。至宋高宗建炎初年,计170余年未建城垣。建炎四年(1130)始筑土城,建五门。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为防兵乱多循旧址改筑砖城,拆南门卧虹桥之石以立基,仍立五门:北迎恩、南南薰、东望仙、西瑞宁、小西安仁,续建城楼。城围504丈、高1.3丈、宽1丈。城区面积约0.2平方公里。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

内容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石城升场为县,治所置竹子坝(又名中心坝,即今琴江镇),历代沿置未变。至宋高宗建炎初年,计170余年未建城垣。建炎四年(1130)始筑土城,建五门。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为防兵乱多循旧址改筑砖城,拆南门卧虹桥之石以立基,仍立五门:北迎恩、南南薰、东望仙、西瑞宁、小西安仁,续建城楼。城围504丈、高1.3丈、宽1丈。城区面积约0.2平方公里。
  清顺治六至八年(1649—1651),城先破于兵燹,继圮于洪水。复修城墙,建四门城楼,北拱辰(后改北门)、南迎薰(后改迎喜)、东升曦(后改旭华)、西巩金、填塞小西门,自此四门定制。清及民国,大水记城十余次,其中咸丰三年(1853)尤甚,只是“屡修屡圮,然幸不为泽国”。至解放初几年,城貌未变。
  建城后,乡民陆续迁居城厢,建房开店,渐成街巷。清顺治至道光年间,城内街巷7条,有南杂、布店数十家,清末民初方具城镇规模。
  解放前夕,城区有工匠铺、商店数十家,大街小巷19条。大街宽约3米,最长不满百米;小巷尤窄,皆以圆石铺砌,坎坷不平。民房、店铺多为木架板壁或篾编泥涂,两沿几乎屋檐相接,仅现一线天光,每逢农历三、八圩日拥挤不堪。
  城内建筑,东南一隅稠密,西北稀疏,且池塘、废基连片,约占城厢总面积30%;祠堂、庙宇约占30%;民房、店铺仅占40%。民国时期,机关、学校、医院等均占用祠堂、庙宇。公共设施仅有两条下水道,城镇脏乱、破败,圩日之外一片萧寂。
  附:1949年石城县城平面图(见290页后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