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508
颗粒名称: 缝纫
分类号: TS94
页数: 2
摘要: 解放以前,服装主要为手工缝制,个体经营。民国八年县内第一部缝纫机由黄纯清引进,从事衣服缝制。1933年夏,县苏维埃政府于县城河背玉皇坛楼上办起简易缝衣社,时有师傅、工人30多名,后发展至100余人。缝衣社以制作红军服装、装备为主,同时还为县苏维埃直属单位职工缝制衣服。同年秋,奉令派35人往宁化办分社。未两月,返石城。不久,缝衣社迁至县城东门黄氏子陵公祠,后又迁至北门温氏才进公祠,并改名被服厂,专门生产红军被服。1934年夏,迁往宁都黄石贯,转为生产棉袄。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后,被服厂遭到国民党部队的严重破坏,职工皆各自隐蔽,被服厂解体。民国三十八年,全县从事缝纫业者134人。
关键词: 服装工业 机具

内容

解放以前,服装主要为手工缝制,个体经营。民国八年(1919)县内第一部缝纫机由黄纯清引进,从事衣服缝制。1933年夏,县苏维埃政府于县城河背玉皇坛(今县木螺钉厂址)楼上办起简易缝衣社,时有师傅、工人30多名,后发展至100余人。缝衣社以制作红军服装、装备为主,同时还为县苏维埃直属单位职工缝制衣服。同年秋,奉令派35人往宁化办分社。未两月,返石城。不久,缝衣社迁至县城东门黄氏子陵公祠,后又迁至北门温氏才进公祠,并改名被服厂,专门生产红军被服。1934年夏,迁往宁都黄石贯,转为生产棉袄。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后,被服厂遭到国民党部队的严重破坏,职工皆各自隐蔽,被服厂解体。
  民国三十八年(1949),全县从事缝纫业者134人。县城有缝衣店铺15家,从业者27人,计有缝纫机12部。
  解放后,1952年全县有个体缝纫工人152人。1953年起,各乡镇先后成立服装生产合作小组(社),据县手联社统计,1958年县内有78部缝纫机投入集体合作生产。
  1956年2月,琴江缝衣生产小组改为琴江服务生产合作社,隶属县手联社。1964年与皮革社合并为琴江服装皮革社。1966年皮革业析出,更名石城县服装社。1968年下放城郊公社,改名石城县手工业服装厂。1970年与文化用品厂合并,改称琴江镇手工业服装厂。1974年8月划归县手联社,属县办集体企业。1982年改名石城县服装厂,厂址设于琴江路52号。该厂为生产合作社时,主要从事来料加工业务及单位劳保用品加工。由社转厂后,主要生产或加工各式男女服装和塑料制品。厂内职工分为裁剪、车工两大类。生产设备(缝纫机、锁边机等)原则上是自带、自用、自修。1982年起,厂内增设成品展销门市部,兼营外地购进的成衣。厂内主要生产设备有:中速平板缝纫机58台、锁边机等其他缝纫机7台’以及服装、鞋帽、皮革、毛皮等制品专用设备。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固定资产5.8万元。
  1985年县服装厂有职工40人,年产值48.12万元,其中产品销售收入12.57万元,上缴利税0.63万元。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