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土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46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水土治理
分类号: S157.1
页数: 4
摘要: 水土治理,自古有之。清道光《石城县志》载:道光四年(1824),为根治城南仙源坊琴江河岸崩塌,当地村民不惜重金“购巨石数百万,当冲建石坝两座,长七丈,高一寻有奇,后轩前轾,横亘中流,如石鲸之屹立,东流直下之水于此回澜,巨浪浮空,帆随相转,北岸之沙屿潜消”。又载:“邑之患,莫大于城河,欲治此河,必先于城北清源庙建石坝,以御大河,使不得倒灌,然后堵缺口,去积沙”。可见当时水土治理已有相当水平,然而当时皆以水利为目的。民国年间,仅有一些陂、坝、库、塘等治标工程,又因流失加剧,毁坏甚重。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防治

内容

水土治理,自古有之。清道光《石城县志》载:道光四年(1824),为根治城南仙源坊琴江河岸崩塌,当地村民不惜重金“购巨石数百万,当冲建石坝两座,长七丈,高一寻有奇,后轩前轾,横亘中流,如石鲸之屹立,东流直下之水于此回澜,巨浪浮空,帆随相转,北岸之沙屿潜消”。又载:“邑之患,莫大于城河,欲治此河,必先于城北清源庙建石坝,以御大河,使不得倒灌,然后堵缺口,去积沙”。可见当时水土治理已有相当水平,然而当时皆以水利为目的。民国年间,仅有一些陂、坝、库、塘等治标工程,又因流失加剧,毁坏甚重。
  解放后,1956年石城开始水土保持工程治理工作。近30年来,国家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在水土治理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治理措施林草措施五十年代的林草措施分农牧措施和林业措施,包括造林、种草、封山育林、建果园等方法。六、七十年代林草措施曾提倡大面积纯林,单一种植。如珠坑的万亩茶山,高田的千亩油桐林,结果多以失败而告终。而且仅强调山地的林草措施,忽视了河堤、库区、宅旁、路边固土护岸的林草措施。林业部门大面积种植用材纯林,多为原植被茂密之地炼山开垦所植。虽成林迅速,但已出现土壤恶化,病虫害严重等现象。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吸取已往经验教训,坚持“适生速长”的原则,提倡乔、灌、草齐上,灌草先行。对强度流失区,在经过工程治理后,因地制宜,适当密植适生植物以求快速覆盖。
  封山育林是一项有效的林草措施,投资少,见效快。石城自古以来有封山育林传统,多为村间组织,范围仅限于村前村后或水口边。1979年以来,狠抓了封山育林育草工作,层层建立了护林组织,制订了护林公约,配备了专职护林员,落实了护林岗位责任制。
  工程措施水保工程措施分治坡工程、治沟工程、护岸工程三种,要求达到抗御十年一遇的24小时暴雨而不冲毁的标准。
  治坡工程包括营造梯田、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向天池等。
  治沟工程包括谷坊、拦沙坝、拦沙档、沙湖、偏圳等中小型工程及陂塘(蓄水池)、小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
  护岸工程包括土圩堤、浆砌石河堤以及路基、山岸护坡等工程。护岸工程作用大,主建单位有水利、水保、城建等部门。
  耕作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是改变微地形的耕作措施,包括顺坡耕作改为横坡耕作,条植、穴植、免耕;二是改变地表覆盖物的措施,包括套种、留茬或桔秆还田、轮作等。
  各种措施讲究因山就势,因害设防,综合应用。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以户包或联户承包,或集体经营流失山场等形式的出现,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其他协调配套措施 1982年以来,开展“一推四代”(推广节柴灶;以煤代柴、以沼气代柴、以电代柴、以钢筋混凝土代木材)节能工作,平均每年减少1/3的烧柴量,相当于每年节省木材消耗折活立木蓄积5万立方米。林业部门自1985年起实行限额采伐,每年减少采伐木材4万立方米。化工部门每年提取一定资金用于松脂林基地建设。这些措施有效地加速了植被恢复。
  二、治理成果解放前,仅有一些陂坝水利设施,无明显的水土保持效益。
  解放后,治理成果有所提高,尤以点上成绩较好,但经济效益不甚明显。
  治理面积截至1985年,水保部门历年累计治理面积为22.57万亩,治理覆盖面积约10万亩,为现有水上流失面积的13%。其中达到基本治理的面积3.64万亩,占现有流失面积的5%。1979至1985年,是水上保持恢复发展时期,共初步治理12.93万亩,达到基本治理的面积为0.67万亩。由于有效治理面积的增加,1982年以来,水土流失面积呈下降的趋势,其平均下降速率达到2.3%。
  工程治理 1956年,水利局组织兴隆乡(即今琴江镇兴隆村)农民上山,连续搞工程治理21天,完成治理面积640余亩,挖谷坊812座,整修水坝3座,这是全县首次开展水上治理工作。1963年10月至1964年9月,一年治理2.28万亩,完成拦沙坝1座,土石谷坊5631座,这一时期是县水土保持工作蓬勃发展时期。经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后,一些控制面积复又产生流失。至1978年全县累计治理面积9.63万亩,达到基本治理的面积2.97万亩,仅占流失面积的4%,为1964年以来净增流失面积的10%。1979年至1985年,水保部门共治理1.01万亩,建谷坊2座,拦沙坝1座。
  植物治理 1950年至1965年,流失区造林面积达到23.5万亩,但成林甚少。七十年代开始,由林业部门主办,先后在水土流失区飞播造林35.64万亩,但成林面积仅存0.78万亩,占飞播总面积的2%。1979年以来,注重植物措施、工程措施、管护措施相结合,除工程治理面积都已种上植物外,其他流失区穴垦补植用去苗木110余亩。
  封山育林六十年代曾有封山育林36万亩的记录,但因管理不力,效果甚微。1979至1985年水保部门累计封山育林面积11.93万亩,其覆盖面积约9.4万亩,占现有流失面积的12%。凡工程及植物治理区均在封山之内。据林业部门统计,至1985年封山达到40.47万亩(含水保封山11.93万亩及飞播区、荒山、疏林地),其植被覆盖率正逐年增加。
  堤岸治理堤岸(又称护岸)工程自古以来保留较多,作用较大,如仙源坊一、二、三摆。自解放至1985年止,护岸工程总长已达30.71公里,保护耕地0.372万亩。县主要堤岸工程有小西门圩堤、仙源坊中心坝圩堤、兴隆中心坝圩堤、南门护城河堤,修复东南丁字坝、木兰河沿河防洪堤。
  治理效益截至1985年,全县达到基本治理的面积约4.5万亩。以此面积作为效益计算面积,可保土29万吨/年,相当于1600亩耕地的耕作层;保水490万吨/年,等于建造了一个蓄水490万立方米的水库。如果把因此促进的农作物增产、保肥量以及各项社会效益折算经济价值量,可达354万元/年。
  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杨坊村民委员会杨坊村位于木兰乡北2.5公里。总面积2.34万亩,山地面积1.96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44万亩,占山地面积的74%(其中强度57%,中度25%,轻度18%),沟蚀面积占侵蚀总面积的91%。
  1979年5月,杨坊被列为“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试点,进行了全面规划。经过7年治理,累计工程治理0.06万亩,封山育林0.69万亩,构筑河岸防洪堤350米,20%的面积达到基本治理,50%的面积达到初步治理,植被覆盖率普遍增加30—50%,河床下降30—35厘米,群众短缺的“四料”(燃料、木料、油料、肥料)得到缓和或部分解决。
  水土流失的控制,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多年干涸的泉眼又冒出了清泉。1985年比1979年相对增加了水田面积184亩,1979年以来,粮食连年增产。1985年人平收入为1979年的3倍。自1979年以来,多次被评为地、县水土保持先进单位。
  屏山村民委员会屏山村位于屏山乡中部,靠琴江西岸,地势较为平坦,是全乡人口密度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村之一。全村25个村民小组3900余人,土地总面积8640亩,山地面积5235亩。在山地面积中,流失面积4150亩,坡耕地约500亩,原流失地开垦种植经济林200亩。1972年飞播松籽2580亩。当时的大队领导班子,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飞播区封山育林,坚持不懈13年,现在2000多亩马尾松郁闭成林,平均树高4.5米,多层次植被群落已经形成。飞播前,近播区的800亩农田受旱,现在基本旱涝保收,粮食亩产由700余斤提高到1000余斤。从1982年开始间伐利用,缓解了群众烧柴、用材矛盾,达到了基本治理的目的。
  在坚持封山育林的同时,屏山村人民利用红色砂砾岩区强度流失山场,大搞工程治理,1976年整造高标准水平梯田200亩,种柑桔1万株,1985年生产柑桔9万公斤,纯收入5万余元。屏山人民把治山、用山、养山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红色岩系中水土流失地带开创了一条“治理水土流失,充分利用水土资源”的经验。
  县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还有联上、联下村民小组和珠坑村民委员会、高玑村民委员会。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