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现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462
颗粒名称: 水土流失现状
分类号: S157.1
页数: 1
摘要: 解放初至1981年,水土流失面积迅速扩大,1981年考察表明: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75.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2%,占山地面积的40.4%。其流失强度为:轻度34.48万亩,占总流失面积的45%;中度18.82万亩,占总流失面积的25%;强度22.58万亩,占总流失面积的30%。其分布按流失面积大小依次排列为:屏山、观下、横江、小松、木兰、珠坑、高田、大由、丰山、龙岗、小别、琴江镇、小姑、洋地、……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原因

内容

解放初至1981年,水土流失面积迅速扩大,1981年考察表明: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75.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2%,占山地面积的40.4%。其流失强度为:轻度34.48万亩,占总流失面积的45%;中度18.82万亩,占总流失面积的25%;强度22.58万亩,占总流失面积的30%。其分布按流失面积大小依次排列为:屏山、观下、横江、小松、木兰、珠坑、高田、大由、丰山、龙岗、小别、琴江镇、小姑、洋地、岩岭;若按危害程度划分,其强弱大小次序为:木兰、屏山、珠坑、小松、观下、琴江镇、横江、丰山、高田、小别、龙岗、大由、小姑、洋地、岩岭,其中前12个乡为水土流失严重乡。
  土壤侵蚀的外营力主要是水力和重力,其次是冻融和风力。它们彼此互为作用,互相促进。其侵蚀类型主要有面蚀和沟蚀两类:面蚀44.18万亩,占侵蚀总面积的58%,主要有击溅面蚀、砂砾化面蚀、鳞片状面蚀等形式;沟蚀31.70万亩,占侵蚀总面积的42%,主要有浅沟、切沟、冲沟、崩岗沟等沟道侵蚀形式。
  按侵蚀程度分级为:轻度面蚀22.52万亩,中度面蚀11.81万亩,强度面蚀9.85万亩;轻度沟蚀5.34万亩,中度沟蚀7.93万亩,强度沟蚀18.43万亩。
  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沟蚀程度重,侵蚀量高,危害严重,构成本县土壤侵蚀的主要特征。
  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自1981年以来,水土流失的发展呈现下降的趋势。经考察,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已降至66.2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8%,占山地面积的35%,比1981年减少9.66万亩,下降了13%,其平均下降速率为2.3%。在流失面积减少的同时,流失程度也有所减轻,其中轻度比1981年减少0.72万亩,中度减少1.79万亩,强度减少7.11万亩。中、强度流失面积占总流失面积的比例已由1981年的54.6%降为1985年的49%。水土流失下降速度较快的有高田、木兰、观下、屏山、大由,其平均下降速率达到3%以上。其中重点治理的观下、屏山、木兰水土流失面积减少5.37万亩,占总下降量的56%,土壤年侵蚀量减少27万吨。按土壤容重r=1.35折算,则保持了20万立方土壤,相当于1500亩耕地的耕作层(一般耕作层厚20厘米)。但小姑、洋地等边缘乡的水土流失则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局部地区还有严重加重的现象。
  流失区内胶结坚实的红砂岩及红色砂砾岩出露面积约2.89万亩,这些母岩悬崖峭壁,具堡垒状及峰林状,主要分布于屏山、观下、琴江镇、珠坑等地,流失程度较轻,却难以治理。
  石城地质构造错综复杂,一方面表现在岩石互相镶嵌和产状各异,另一方面岩性特征十分明显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