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455
颗粒名称: 引水工程
分类号: TV67
页数: 3
摘要: 筑陂开渠自古有之,清顺治《赣石城县志》载:时邑境已筑水陂67座。乾隆四十六年(1781)《石城县志》载:时水陂增至130座,其中规模较大者64座,共可灌田10008亩。该志又载:“石城山陬源浅,为陂塘者多就大小溪流稍聚处,用石鳞起,水可高五尺。或木桩,用藤蔓紧织,内磊小石,水高起亦可至五尺不等。以所向凿圳通之。逢绝断处外筑一桩,或接以木视,直可远至一、二里外。”清道光年间,龙上里中陂可灌田2000……
关键词: 取水 水利工程

内容

筑陂开渠自古有之,清顺治《赣石城县志》载:时邑境已筑水陂67座。乾隆四十六年(1781)《石城县志》载:时水陂增至130座,其中规模较大者64座,共可灌田10008亩。该志又载:“石城山陬源浅,为陂塘者多就大小溪流稍聚处,用石鳞起,水可高五尺。或木桩,用藤蔓紧织,内磊小石,水高起亦可至五尺不等。以所向凿圳通之。逢绝断处外筑一桩,或接以木视,直可远至一、二里外。”清道光年间,龙上里中陂可灌田2000亩,河陂可灌田600亩,沔坊食水陂与小松耸岗陂均可灌田500亩。可灌田100至500亩者全县还有22座。其水渠较长者有小别桐坪村的上圳坑,于清康熙初开渠,长约2500米,底宽0.7米,可灌田300亩左右。这些简易陂渠遇山洪暴涨,毁坏者甚多。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县引水自流灌溉面积只有1.9万亩。
   观下乡古樟村的湖陂,建于清末,两次被洪水冲毁,最后一次修复于民国初年,是石城解放前第一座较大型的干砌块石陂。陂长42米,高5米,干渠长2000米,灌溉面积340亩。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采取以修复为主新建为辅的方针,在恢复扩大灌溉面积的基础上,新建一批较大型的水陂和干渠。1950年秋动工的观下乡东南陂,干渠长10公里,次年春受益。1959年接通琴口水陂,干渠长17公里,居全县之冠,灌溉琴口、坝口、睦富、梅福、仙源、温坊等村农田2000余亩。此外,丰山乡建村干渠亦能灌溉农田1350亩。1956年建成高田乡狮口陂,干渠长10公里,能灌高田、田心、湖坑三村农田2500亩,灌溉面积居全县之首。
   至1985年,全县共维修和兴建引水工程2448座,有效灌溉面积9.26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7.43万亩。其中灌田千亩以上者4座,百亩以上千亩以下者97座,百亩以下者2351座。
   重点引水工程简介
   琴口陂 位于琴江上游观下乡的琴口村,渠道经黄坊与东南陂圳连接而成。主渠道长17公里。1978年接通石罗滩水库,流量加大,使沿途5个村2000亩农田受益,保证率提高。
   狮口陂 因位于高田乡田心村排上狮形口,故名。该陂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是一座柴石结构的简易陂坝。干渠狭小,长约2公里。解放后,于1957年改建成浆砌石陂坝,坝长6米、高3米,加宽和延伸干渠8公里,有支渠5条,共长13公里。1960年完成拱式渡槽4座,全长50米,又沿渠设置木板闸门3座,有效灌溉面积2500亩,旱涝保收2400亩,三个村受益。1981年再加固,为石城引水自流灌溉面积最大的一座水陂。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