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451
颗粒名称: 第十九章 水利
分类号: F303.1
页数: 11
摘要: 水利历来被视为“农政先务”,加上石城水力资源比较丰富,地方官吏亦曾督办一些小型水利设施,但历来以民办为主,以修陂圳灌溉为主。直至解放后,水利事业始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大修水利,山塘、水库、水渠水圳,星罗棋布、纵横交错,为发展石城农业较好地发挥了“水利命脉”的作用。 八十年代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水利设施的扩建和维修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所以出现了水利设施效益下降的新情况,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继续探索解决。
关键词: 水利设施 水利建设

内容

水利历来被视为“农政先务”,加上石城水力资源比较丰富,地方官吏亦曾督办一些小型水利设施,但历来以民办为主,以修陂圳灌溉为主。直至解放后,水利事业始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大修水利,山塘、水库、水渠水圳,星罗棋布、纵横交错,为发展石城农业较好地发挥了“水利命脉”的作用。
  八十年代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水利设施的扩建和维修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所以出现了水利设施效益下降的新情况,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继续探索解决。
  第一节机构民国前县署中无专门水利机构,历代水利设施多为民办工程。凡遇较大水利工程,概由知县授权地方士绅督理,并予一定官费资助。民国期间,县政府建设科兼管水利,其工程勘测设计由上级主管部门派员负责,地方设临时工程管理机构督理。民国二十九年(1940)县设水利工务所,区设水利协会。不久,工务所撤销,仍归并建设科兼管。
  苏区时期(1930—1934),水利事业由县苏维埃政府土地部兼管。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置建设科兼管水利。1950年5月建设科更名农林科。1954年11月,农林分开,水利属农业局分管。1956年5月,水利析出,成立水利局。1958年1月,农、林、水合并,成立农林水利局。3月,林业析出,称农业水利局。1959年9月,农水分开,设立水利电力局。1960年12月,与农业局合并为农业水利电力局。1963年4月,农水复分设,恢复水利电力局。1968年8月,与农业局合并成立农业服务站革命委员会,11月与林业服务站革命委员会合并,成立农林水服务站革命委员会。1970年6月农林分开,成立农业局,水电属农业局。1973年4月,水电从农业局划出,恢复水利电力局。1983年冬,将下设供电所,改称水电公司。
  1984年,全县15个乡(镇)先后成立水利电力工作站,每站配工作人员1至3名,共计21人。乡(镇)水技工作人员工资由县局拨给,受局和乡(镇)双重领导。
  1985年,局内设秘书股、农电管理站、水利技术指导站、工程管理站、水利电力勘测设计室,有职工33人。下设的水电公司有职工147人(其中干部26人)。
  石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石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立于五十年代中期,下设办公室,属县人民政府非常设机构,每年夏秋两季在县水电局办公。指挥部总指挥由县委或县政府主要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由水电局领导兼任。指挥部下设防汛抗旱指挥所和水库防汛指挥小组,在乡政府和工程所在地的村政府办公。
  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指挥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工作,在汛期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注意天气变化及洪水涨落情况,随时控制调度水库运行,保证水库大坝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遇洪水暴涨时,组织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战斗,最大限度的控制受灾面和灾害程度。在干旱的秋季组织力量进行抗旱工作,合理使用水库蓄水,充分发挥各种水利抗旱设施的作用,力求减少旱灾灾害,使之限制在最轻程度。
  第二节水利设施一、蓄水工程塘坝和水库为主要蓄水工程。至1985年,全县有蓄水工程4235座,有效蓄水量302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为4.20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2464万亩。
  塘坝古时,塘坝为主要蓄水设施。清顺治《赣石城县志》载:清初,石中里、龙上里共修塘7口,灌田108亩。此后,各地均有少量兴建。民国三十一年(1942),县政府征工挖水塘48口,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县有水塘121口。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号召以维修为主,与扩大相结合。1953年,在大由乡水南村干坑建筑了解放后全县第一座山塘,集雨面积0.2平方公里,有效蓄水量1.5万立方米,可灌田70亩。1956年,修塘筑坝遍及全县各地。1958年,土地集体所有,全县维修和新建塘坝4187座,蓄水量1088.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86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964万亩。其中,蓄水1万至10万立方米的154座,蓄水量545.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396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0748万亩;蓄水1万立方米以下的塘坝4033座,有效蓄水量542.9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468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0.8892万亩。
  水库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石城共有水库5座,受益农田744亩。
  解放后,1956年在屏山乡十八坑垄首建解放后第一座小(二)型示范水库,1957年5月竣工。水库总容量13.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2.69万立米,有效灌溉面积300亩;养鱼水面20亩,年产值300元。
  1964年冬,又在屏山乡砧棚坑兴建县内第一座小(一)型水库。1969年动工兴建县内第一座中型岩岭水库工程(今正在续建中,详见本卷《工业·电力》)。至1985年,全县共有水库48座,总库容4211.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76万亩,旱涝保收2.6914万亩。其中岩岭水库总容量1440万立方米(不灌田);小(一)型水库9座,总库容量1762.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41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409万亩;小(二)型水库39座,总库容量1029.3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341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2824万亩。各水库提供养鱼水面2068亩,年产鲜鱼21963斤。
  险病水库的处理与加固情况: 截止1985年,据全县水利总复查情况统计:9座小(一)型水库中,有4座属险病型,其中已妥善处理1座,尚有3座亟待处理(红色水库、大创水库、七里迳水库)。39座小(二)型水库中,有严重病险的5座,即珠坑九磜水库、小松坳背垄水库、高田高峰水库、琴江镇观田水库、龙岗磜下水库,近几年来均未能蓄水。此外,在小(二)型水库中,因涵管堵塞,坝体渗漏,溢洪道的宽度、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13座,占小(二)型水库总数的1/3,有待妥善处理。
  重点蓄水工程简介砧棚坑水库位于屏山乡页背村余家湾旁。因水系发源于砧棚坑故名。1964年冬始建,次年12月基本完成了大坝。坝长110米,高24米,拦截河道(砧棚坑支流)8公里,控制集雨面积16.5平方公里,总库容35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54万立方米。1968年完成渠道、涵管、溢洪道。主干渠长3公里,南干渠长8公里,北干渠长9公里,总长20公里。渠道建筑物有渡槽2座,总长140米;隧洞7条,全长450米。按工程设计,可灌溉页背、亨田、新坊、屏山等4个村的农田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00亩,养鱼水面165亩,年产鲜鱼4000斤。
  建库投入劳动日90万个,总投资1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0万元。
  1969年,坝下兴建水轮泵厂房一座,安装AT30-6型水轮泵1台,装机容量12千瓦,引用流量0.5秒立米,以解决附近村庄照明和碾米用电。
  1973年10月,国家扶助1万元,在主干渠末端龙塘里,新建渠道式电站1座,装机容量40千瓦,架设木杆高压输电线路3公里。常年发电量2万度左右,解决了页背、亨田两村部分群众照明和碾米用电。1985年养鱼、发电产值0.7万元。
  七里迳水库位于横江乡友联村的七里迳。1973年12月动工,1975年4月竣工,水库主坝长72米、坝高27.5米,蓄水总库容102万立方米。主干渠有南干渠5.5公里,北干渠3.2公里,每边过水流量0.15秒立米。渠道建筑物有拱涵洞1条,长80米、高8米;隧洞7条,总长597米;渡槽2座,全长232米,最大高度24.1米。1978年两渠全面受益,灌 [=此处为表格(表4—15 水库工程一览表)=] (库容20万立方米以上者)田2430亩。
  [=此处为表格(表4—16 有效灌溉面积200亩以上的塘坝工程一览表)=] 水库投工25万个劳动日,工程总投资3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1万元。
  该库是赣州地区最早实行用水收费制度的单位,曾在1980年受到地区奖励,被评为先进单位。
  大塘水库位于大由乡高背村。1975年10月动工,1977年4月基本完成大坝。1981年4月全面完成大坝、涵管、渠道工程。坝长85米,坝高25米,顶宽5米,为土石结构。蓄水量368万立方米,自流灌溉面积1200亩,养鱼水面150亩。主干渠长2.2公里,东西支渠总长3公里。渠道建筑物有渡槽3座,全长513米,隧洞3条,共长180米。
  1981年8月建成电站1座,装机容量100千瓦,1982年9月正式投产。架设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长15公里,供高背、蓝田、龙岗三村照明用电。1984年1月与濯龙电站并网发电后,供大由、水南、王沙、濯龙等村照明和农副产品加工用电。并网后,两站统一经营管理。
  1985年,发电26.878万度(其中濯龙站16万度),产值2.95万元,利润0.5万元,固定资金16万元,年末有职工18人。
  二、引水工程筑陂开渠自古有之,清顺治《赣石城县志》载:时邑境已筑水陂67座。乾隆四十六年(1781)《石城县志》载:时水陂增至130座,其中规模较大者64座,共可灌田10008亩。该志又载:“石城山陬源浅,为陂塘者多就大小溪流稍聚处,用石鳞起,水可高五尺。或木桩,用藤蔓紧织,内磊小石,水高起亦可至五尺不等。以所向凿圳通之。逢绝断处外筑一桩,或接以木视,直可远至一、二里外。”清道光年间,龙上里中陂可灌田2000亩,河陂可灌田600亩,沔坊食水陂与小松耸岗陂均可灌田500亩。可灌田100至500亩者全县还有22座。其水渠较长者有小别桐坪村的上圳坑,于清康熙初开渠,长约2500米,底宽0.7米,可灌田300亩左右。这些简易陂渠遇山洪暴涨,毁坏者甚多。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县引水自流灌溉面积只有1.9万亩。
  观下乡古樟村的湖陂,建于清末,两次被洪水冲毁,最后一次修复于民国初年,是石城解放前第一座较大型的干砌块石陂。陂长42米,高5米,干渠长2000米,灌溉面积340亩。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采取以修复为主新建为辅的方针,在恢复扩大灌溉面积的基础上,新建一批较大型的水陂和干渠。1950年秋动工的观下乡东南陂,干渠长10公里,次年春受益。1959年接通琴口水陂,干渠长17公里,居全县之冠,灌溉琴口、坝口、睦富、梅福、仙源、温坊等村农田2000余亩。此外,丰山乡建村干渠亦能灌溉农田1350亩。1956年建成高田乡狮口陂,干渠长10公里,能灌高田、田心、湖坑三村农田2500亩,灌溉面积居全县之首。
  至1985年,全县共维修和兴建引水工程2448座,有效灌溉面积9.26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7.43万亩。其中灌田千亩以上者4座,百亩以上千亩以下者97座,百亩以下者2351座。
  重点引水工程简介琴口陂位于琴江上游观下乡的琴口村,渠道经黄坊与东南陂圳连接而成。主渠道长17公里。1978年接通石罗滩水库,流量加大,使沿途5个村2000亩农田受益,保证率提高。
  狮口陂因位于高田乡田心村排上狮形口,故名。该陂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是一座柴石结构的简易陂坝。干渠狭小,长约2公里。解放后,于1957年改建成浆砌石陂坝,坝长6米、高3米,加宽和延伸干渠8公里,有支渠5条,共长13公里。1960年完成拱式渡槽4座,全长50米,又沿渠设置木板闸门3座,有效灌溉面积2500亩,旱涝保收2400亩,三个村受益。1981年再加固,为石城引水自流灌溉面积最大的一座水陂。
  [=此处为表格(表4—17 灌溉100亩以上的水陂工程情况表)=] [=此处为表格(表4—18 灌溉200亩以上的水陂工程情况表)=] [=此处为表格(续表)=] 三、提水工程解放前,农民多用“扫桶”、“龙骨车”(有手摇、脚踏等)及轻式筒车提水灌田,功效较低。
  解放后,1953年始用机械(水泵)提水。至1964年,全县有机灌站37座,装机1108马力,有效灌溉面积4690亩。1965年开始,使用水轮泵提水兼发电,并取代大部分水泵提水灌田。1985年有机电灌站111座,灌田11571亩。
  机灌站 1953年,于观下乡东南宝福塔下,兴建全县首座机房,安装10马力卧式煤气机1台,架设木质渡槽150米,引琴江水,可灌田150亩。1958年8月,于黄坊建造临时提水工程1座,安装20马力立式柴油机1台,可灌田200亩。至60年代,普遍使用机械提水。
  至1972年,大部分机灌站被水轮泵站和电灌站所代替。时全县有机灌站44座(其中综合利用的24座),装机44台;有水泵43台,灌溉面积4895亩。
  至1985年,全县有固定机灌站45座,装机45台,功率872.1马力,灌田5686亩。其中,电力排灌37处,装机337台,功率587千瓦,折785.9马力,排灌面积5141亩;机械排灌8处,装机8台,功率138马力,排灌面积545亩。1985年排灌机械保存量:有电动机41台,功率610.7千瓦,折830.4马力,灌田5190亩。
  水轮泵站 1965年6月试建,至8月建成水轮泵站30座。9月以后,从点到面,逐步推广。到翌年4月,全县建站96座,装机102台,5月以后,开展建设水轮泵站的群众运动。10月中旬,全省水轮泵站建设现场会议在石城召开。至年底,全县在琴江干、支流上共建水轮泵站138座。其中灌田千亩以上者7座,5000亩以上者2座,共安装水轮泵194台,可灌田3.55万亩,灌山地1.5万亩;21个站装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5台,安装发电机21台,容量226千瓦。建水轮泵站共完成土石72万立米,投入劳动日120万个。
  至1972年9月,全县有水轮泵站135座,其中综合利用104座,发电77座;装水轮泵209台,综合利用113台,发电35台,装机容量926千瓦。计划灌田3.63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并配带加工机械157台。但由于当时抢时间、赶任务,对工程设计欠全面考虑,加上安装、机型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致使部分工程先后报废,部分为电灌站所代替。至1985年,水轮泵工程尚存81处,113台,有效灌溉面积7990亩,装机容量235千瓦,配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52台。
  重点水轮泵站简介红卫水轮泵站位于观下乡温坊村之新塔下。1966年6月动工修建,控制流域面积806平方公里,正常情况下,河水枯水量7至9秒立米。9月29日起,西厂房水轮泵抽水灌田。整个工程由大坝、交通桥、东西进水渠、船筏道、东西厂房、灌溉渠道、输电线路和电灌站等7个部分组成。大坝长159.76米,固定坝高3米,顶宽2米,底宽8.2米。坝顶设有1米高的自动翻板式钢丝网活动闸门48扇。坝顶闸墩为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闸墩上设有总长175米、宽2米的木质交通桥。东西进水渠,通过流量10秒立米,利用筑坝所取得的落差2.7米,净扬程15米。西厂房立装60-6型水轮泵3台,其中2台串联提水灌溉,1台发电,设闸阀控制。由3个支管并联接到东厂房卧装60-6型水轮泵5台,其中4台串联提水灌溉,1台发电。
  东西各建厂房1栋,总建筑面积90.5平方米,船筏道总长62米,宽4.5米,采用5%纵坡。船筏道用水平板门控制,载重2吨的木船上行时,设有卷扬机1台。整个工程系统有花园、东南、古樟、前江等4条灌溉渠道,总长19.6公里。大小附属建筑物64座,渠道联通水塘43口,用以调节灌溉期间水量。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15公里,装变压器8台,合300千伏安。沿途还装电动抽水机7台,容量59.7千瓦,水锤泵2台,10型水轮泵3台,共灌溉高排田1500亩。
  整个工程,投工13.33万个劳动日,其中技工0.83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7.5775万立方米,石方0.52万立方米。国家投资50.77万元(发电部分13万元),自筹解决20万元。
  红卫水轮泵站以灌溉为主,综合利用。灌溉农田8500亩,旱涝保收6500亩。此外,开荒1500亩,每年可增产粮食60—80万斤,发电120千瓦,年发电量38.6万度。
  1984年洪水冲毁闸门4座,宽30余米,现建有4座电灌站取代提水灌溉,电力由岩岭电站解决。
  濯龙水轮泵站位于琴江下游大由乡濯龙村。1966年6月动工,年终竣工并受益。控制流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最大洪水量3900秒立米,最低枯流量12秒立米。安装60型水轮泵9台,100型水轮机2台,扬程24米,设计灌田1.35万亩。主要工程项目有溢流坝(长126米,高5米,利用水头2.5米~3米)、船筏道(宽7米,全长28米)和东、西厂房、交通桥、进水闸和引水渠。灌溉渠道14公里长,附属建筑物8座。该站以灌溉为主,综合利用。1977年改建水电站,安装100千瓦水轮机1台,丰水季节灌溉、发电两用,枯水季节以灌田为主。灌溉面积2374亩,1985年发电16万度。
  文峰水轮泵站位于屏山乡屏山村与山下村之间的红岭脑。1966年6月动工,翌年1月完成大坝、船筏道和东西灌溉工程。截琴江水流,坝长140米,高3.5米。控制流域面积890平方公里,河流枯水流量6—8秒立米。1967年4月建成东、西机房,安装水轮泵8台,其中2台发电,总容量76千瓦。东、西干渠共4条(东、西均有高低干渠),长11公里。渠道建筑物有:东干渠渡槽1座,长45米,隧洞3条,共长290米;西干渠隧洞2条,全长150米。有效灌溉面积3100亩,实际灌田2000亩。架10千伏安输电线路2公里,年发电2万度,供屏山街各机关单位和居民照明用电。
  1979年改建水电站。从1966年至该年度,总投资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0万元。保留水轮泵3台,灌田2000亩;安装100型水轮发电机2台,容量200千瓦,增架输电线路6公里,改木杆为水泥杆,变压器增至14台,共735千伏安。供屏山乡各机关单位及屏山、新坊、山下、长溪4村大部分居民照明和农副产品加工用电。
  1983年,新建办公楼房和宿舍11间,其中水利、水电工作站400平方米。
  电灌站 1972年,全县共有电灌站25座,电动机25台,容量374千瓦,水泵26台,灌溉面积5373亩,其中综合利用17座,加工机械27台。
  琴江镇观背电灌站 1962年7月建成,安装20千瓦电动机1台,6K-12型水泵1台,灌溉面积250亩,配带加工机械2台。同年8月和10月,分别在观下乡坝口村的张家山和 [=此处为表格(表4—19 灌溉200亩以上的提水工程一览表)=]石咀坑兴建电灌站,各装机1台,总容量34千瓦。各装水泵1台,均带加工机械,灌溉面积共310亩。
  瑶上电灌站位于小松乡瑶上村。1974年动工兴建,1980年4月竣工。工程设计提水净扬程30米,配用电动机1台,容量100千伏安。新挖干渠2公里,设计有效灌溉面积700亩,实际未灌溉农田。
  四、圩堤工程宋建炎四年(1130),县城北门至西门环绕土城凿壕,名曰护城河。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于清源庙(已废)前,砌石为坝埽,以遏大小溪流,沿北门外溪均作圩堤。道光三年(1823),筑堤疏浚城河。以城北清源庙前建一道石堤,长30米,高2.7米,以防大河水内浸(现已为园地)。次年,城南仙源坊建石坝2座(俗称一、二摆),每座长23.7米,高8米。
  民国初年,从县城北门口至南门口,以红条石砌护城河堤,长约600米。高1.5米。又于南岸仙源坊加砌石坝1座(即三摆),规模与前2座大体相同。
  解放后60年代起,于县城附近琴江沿岸修筑圩堤多处,至1985年,全县有圩堤工程总长30.17公里,保护耕地面积0.372万亩。
  重点圩堤工程简介小西门圩堤 1965年9至12月,城西小河两岸,用片石垒砌,加固河堤,居民和机关干部轮流参加义务劳动,填造土石方1.27万立米,现小河西岸已新建7座机关单位的办公楼、商店和宿舍。
  仙源坊中心坝圩堤 1970年9月,城县东南3个村组织群众在南们外仙源坊中心坝,建造泥土圩堤1条,长800米,宽9米,高5米,1975年完成。1983年5月,被洪水冲毁近60%,于1985年9月修复和加固,堤端用940方片石,垒砌140米长,5米高的圩堤。塍堤下面为土堤,土方1.3万立米,投工13508个劳动日,投资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万元,复垦农田60余亩,保护粮田400亩。
  兴隆中心坝圩堤 1972年冬至1974年,琴江镇兴隆村组织群众在兴隆村的中心坝(从观背上坝至下坝尾)建筑泥土圩堤1条,全长1500米、宽5米,高3米。堤内开垦园地200亩,于1981年种植温州蜜桔1万株,现已受益。
  南门圩堤1983年11月至1984年6月,在县城南门外,从大桥头至石公滩(赤江滩),计划填造河堤总长770米,实际填造300米,并沿河堤建有水泥栏杆,填造面积1.5万平方米。至1985年在圩堤上已建住宅3幢,共36套房间。
  修复东南两石坝(二、三摆) 东南二、三摆,年久失修,塌损严重%1984年10月动工,至次年1月修复,投资3.3万元。二摆按原规模延伸八字墙长15米,高5米,厚1.5米;三摆由22米延伸到26米,其余均按原规格修复。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