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石城縣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720020210001415 |
颗粒名称: | 第九节 畜牧 |
分类号: | S8-1 |
页数: | 6 |
摘要: | 石城有天然草地面积133.28万亩,占全县总地面积的55.31%,其中可用草地面积116.75万亩,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条件。高田乡尽食下草场与大由草场,已形成畜牧业发展基地。 尽食下草场尽食下草场位于城北80华里八卦脑。东为牙梳山,北接广昌县唐坊之李庄、棋田,西界木兰乡东坑村,南为高田乡之新坪、胜江、上坪村。从金华山雪峰崠起至新坪尽食下水库止,绵延30余里,平均海拔1000余米,最低800米,盛夏气候凉爽。整个牧场包括揭断垄、猫咪磜、牛牯栋、葛岭脑、雪峰山、茶科崠、下山崠等多处,均为高山台地。整个地势坐北朝南,有效放牧面积万余亩。牧草有野枯草、金茅、鹧鸪草、高脚冬茅、山楂树、短竹丛、映山红、胡枝子等,1985年在老寮坑人工种植黑麦草。草场内混生多种草药,牲畜吃后可预防病疫。山间清泉流水,终年不断。老寮坑崠、茶科窝、朝角湖、南寮崠、食竹塘等处,地势背风向阳,傍有山泉,不仅绿草如茵,且无兽害,为畜群自然露宿最佳之处,无需栏圈之设。除冬季和早春之外,牛群均可流放养畜。农民家牛,多以农闲放出,秋后赶回。 |
关键词: | 畜牧业 发展 |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