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畜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415
颗粒名称: 第九节 畜牧
分类号: S8-1
页数: 6
摘要: 石城有天然草地面积133.28万亩,占全县总地面积的55.31%,其中可用草地面积116.75万亩,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条件。高田乡尽食下草场与大由草场,已形成畜牧业发展基地。 尽食下草场尽食下草场位于城北80华里八卦脑。东为牙梳山,北接广昌县唐坊之李庄、棋田,西界木兰乡东坑村,南为高田乡之新坪、胜江、上坪村。从金华山雪峰崠起至新坪尽食下水库止,绵延30余里,平均海拔1000余米,最低800米,盛夏气候凉爽。整个牧场包括揭断垄、猫咪磜、牛牯栋、葛岭脑、雪峰山、茶科崠、下山崠等多处,均为高山台地。整个地势坐北朝南,有效放牧面积万余亩。牧草有野枯草、金茅、鹧鸪草、高脚冬茅、山楂树、短竹丛、映山红、胡枝子等,1985年在老寮坑人工种植黑麦草。草场内混生多种草药,牲畜吃后可预防病疫。山间清泉流水,终年不断。老寮坑崠、茶科窝、朝角湖、南寮崠、食竹塘等处,地势背风向阳,傍有山泉,不仅绿草如茵,且无兽害,为畜群自然露宿最佳之处,无需栏圈之设。除冬季和早春之外,牛群均可流放养畜。农民家牛,多以农闲放出,秋后赶回。
关键词: 畜牧业 发展

内容

石城有天然草地面积133.28万亩,占全县总地面积的55.31%,其中可用草地面积116.75万亩,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条件。高田乡尽食下草场与大由草场,已形成畜牧业发展基地。
  尽食下草场尽食下草场位于城北80华里八卦脑。东为牙梳山,北接广昌县唐坊之李庄、棋田,西界木兰乡东坑村,南为高田乡之新坪、胜江、上坪村。从金华山雪峰崠起至新坪尽食下水库止,绵延30余里,平均海拔1000余米,最低800米,盛夏气候凉爽。整个牧场包括揭断垄、猫咪磜、牛牯栋、葛岭脑、雪峰山、茶科崠、下山崠等多处,均为高山台地。整个地势坐北朝南,有效放牧面积万余亩。牧草有野枯草、金茅、鹧鸪草、高脚冬茅、山楂树、短竹丛、映山红、胡枝子等,1985年在老寮坑人工种植黑麦草。草场内混生多种草药,牲畜吃后可预防病疫。山间清泉流水,终年不断。老寮坑崠、茶科窝、朝角湖、南寮崠、食竹塘等处,地势背风向阳,傍有山泉,不仅绿草如茵,且无兽害,为畜群自然露宿最佳之处,无需栏圈之设。除冬季和早春之外,牛群均可流放养畜。农民家牛,多以农闲放出,秋后赶回。
  每年五月初春耕结束后,各户齐将役牛赶往草场,公推一人照看,每到黄昏,牛群齐集转角窝或茶科窝或老寮坑等处露宿。牛群本能地睡成一圆圈,留一进出口,弱小牛睡内圈,壮健牛睡外圈,一头高大有力的牛曰“牛王”守伏进出口处,不需人驯,形成自然露宿习惯。牛群头头膘肥体壮,毛色光润,在野外,母牛自孕自产,常常带子归来。第一次上山放养的牛,都有些“高山”反应,多数表现为咳嗽、浑身长毛蜱虫等,用“敌百虫”调水洗刷牛身,毛蜱虫自灭;服以中草药,咳嗽即止。次年再行上山则安然无恙。
  1968年始,高田公社(乡),在尽食下办牛场。1981年县拨出老区建设经费1万元,开发尽食下牧场。从外地引进役肉兼用型母牛31头,实行承包到户,联户放养,专人管理,4年后获利2万余元。1983年继拨老建经费0.7万元,扶助附近的曲马寮、梨树背等3个村民小组发展养牛事业,一年获利0.4万元。1985年县又拨出三年低息贷款15.5万元,扶助与尽食下相连的新坪、胜江、上坪3个村21个村民小组217户农民,买回耕牛315头,建立起“新江坪”养牛基地,仍实行以户承包,联户放养,专人管理责任制。县农业局为基地培训畜牧兽医员15名。1985年底,基地已有役肉兼用牛907头,其中母牛525头。
  大由草场 1979年11月开始筹建,1980年2月县请农业部畜牧总局技师黄文慧来实地考察,根据大由草种、草山、草坡实情,确定投资3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万元,县、社投资11万元),建县社合办草场基地。1980年春起,在高背乌墩坑垦复山地,东至濯口河,南至蓝田村公路,西至大由拱桥,北至濯龙琴江边,跨大由、高背两村,面积达2020亩。引进澳大利亚、新西兰黑麦草、苏丹草、大翼豆、也三叶等32种草种试种。1981年草籽丰收。1982年外调草籽种2.38万余斤,年产值2万余元,盈利0.6万余元。同年基地建场屋、办公室20间,晒场1块,抽水机房3幢,畜水池3口,水塔1座(20吨),牛舍3间,灌水渠道8600米,渡槽73米,机耕道5500米,置抽水配套设备3套,喷灌设备11套,汽车、手扶拖拉机各1辆,500伏变压器2台,有职工30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
  二、畜牧品种猪石城黑猪,皮毛淡黑色,毛稀短,头小额多皱纹,俗称虎面猪,属赣南黑猪型。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广、性温成熟早、肉质鲜嫩等特点。1969年起,先后从东乡红星农场引进约克夏公猪,从省畜牧场引进苏白、长白、巴克夏种公猪,与本地黑猪杂交、繁殖成杂交猪。1985年从江西蚕桑场引进瘦肉型杜洛克、长白猪(丹麦系)、大克约(英系)猪,以培育种猪。引进的良种与本地杂交繁殖的后一代,有色白毛粗、体型高大、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生长快、出肉率高等特点,一般精养6个月便可出肉200斤以上。80年代起,全县普遍饲养杂交猪。
  牛本地黄牛,属赣南地方黄牛品种,体型较小,但较灵活,适应山区耕作。本地水牛,属赣南山区水牛型,较滨湖水牛小,役力强于黄牛1倍,平坦地区饲养较多。1978年,从海南岛引进辛地红种牛,与本地黄牛杂交配种。杂交牛体大力强,役用能力比本地黄牛强。1985年7月,从福建蒲田引进杂交黑白花奶牛6头,并于当年9月配种分娩母牛犊。
  羊历史上有菜山羊饲养,解放后60年代,一些学校有少量饲养。1979年从九江、庐山引进绵羊100头,同年10月,从陕西高平县引进奶山羊275头。11月又从福建霞浦县引进菜山羊453头。1980年从浙江引进湖羊200头,从四川成都引进麻羊一批。后因气候不适逐年减少,至1985年只剩25头。
  兔农村原有少量肉兔饲养。1959年从浙江平湖引进长毛兔。
  猫家养普遍,七十年代末期起,因滥用毒鼠药物,多被毒死,数量大减。
  狗家养普遍,因易传染狂犬病,七十年代后,开始禁养,至八十年代县城养狗极少,乡村仍有少量家养。
  鸡家养普遍,本地鸡种属蛋、肉兼用型,肉质细嫩。母鸡年产蛋120个左右。母鸡、子鸡体重2—3斤,阉鸡公可达5斤,其中乌肉鸡是本地珍禽。七十年代从外地引进来杭鸡、三黄鸡等新品种。
  鸭本地原有泥鸭、番鸭、胡鸭(菜鸭)3种。泥鸭属卵用种鸭,具有耐粗饲料、抗疫力强、生长快、产蛋高的特点,一周年开始生蛋,年产蛋180—240只,蛋重约60克。母番鸭生蛋,公番鸭既交配番鸭又交配泥鸭。胡鸭又叫菜鸭,仅供肉食,无繁殖能力。七十年代后引进北京鸭。
  鹅有灰白鹅、狮头鹅两种,鹅蛋重约120克。
  鸽古今有少量饲养。
  蜂原有中蜂,解放后引进意大利蜂,在福村农场养殖,因气候不适,意蜂养殖失败,现多养中蜂。
  三、良种繁殖畜牧良种场位于丰山乡下湘村,1960年原由财贸系统在此开设财贸农场,1981年始由农业局改办为石城畜牧良种场,有职工12人。1985年有电孵化器、电磨机、粉碎机、碾米机、刷粉机、柴油机、抽水机、粉干机各1台,柑桔园24亩。有管理职工5人,多数工种由私人承包。
  猪牛改良站 1979年猪牛良种由石城园艺场饲养管理,1980年春,在长乐村庙背窝接管石城建筑公司砖瓦厂房基地,建立石城猪牛改良站。现有土地4亩,房栏2幢,宿舍1幢,饲料加工厂房一幢,饲料加工机械一套,猪牛人工输精器械各1套;有种公猪12头,种公牛1头,奶牛7头。1985年开始生产鲜牛奶,有职工9人。该站是全县猪牛改良的唯一基地,列为赣州地区重点站。
  猪牛杂交猪杂交:1969年起,先后引进约克夏、苏白、长白、巴克夏等种公猪,进行10余种杂交组合试验。经技术鉴定,约克夏公猪与石城黑母猪杂交配的第一代猪,具有体型高大,抗疫力强,长膘快,出肉率高,适合本县饲养。1975年推广人工受精配种技术,乡畜牧兽医站设有专职配种员。1979年配种率达73%,受胎率达95%,年产杂育小猪达42161头。1984年受配母猪30912头,产小猪240713头。
  牛杂交:1978年县成立耕牛配种站,从海南岛引进辛地红公牛种2头,与本地黄牛杂交配种后优势明显。所生牛犊生长快,体格壮,抗疫力强。1979年起,广泛推广牛杂交配种,到1984年全县配种母牛3320头,产小牛1182头。1984年6月至11月,县农牧渔业局与江西农大合作,于小松等地选择不同类型母牛425头,进行“三合激素”注射促使耕牛同步发情试验。每头牛肌注“三合激素”1.5毫升,96小时后发情率达89%以上。然后对发情母牛进行人工受精,上下午各一次,每次输颗粒冷精液两粒,两个月后结合直肠检查,确定是否受精。试验结果,受胎率为67.5%。
  四、饲养清至民国期间,县内畜禽饲养以猪、牛、鸡、鸭为主,马、骡、驴仅少量饲养,且多为私人养殖。民国二十四年(1935),全县饲养耕牛18007头,猪22646头,家禽115760羽。
  解放后,畜禽饲养仍以群众私养为主,其间有过几次起伏。
  1950—1952年,生猪存栏每年递增2.1万头,增耕牛0.08万头、家禽2.8万羽。1953一1958年生猪存栏每年递增0.1万头,增耕牛101头、家禽0.86万羽。1958年生猪存栏比上年增加66.8%,耕牛增加3.3%,但役牛下降10.6%,家禽下降38.5%。
  1959年人民公社禁止私养牲畜,只办集体养猪场,由于条件差,致使生猪存栏每年下降。1962年比1958年下降37.4%。
  1963—1965年,贯彻“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的方针。分给社员饲料地、鼓励社员养母猪,每头母猪定量供应平价粮,实行定养派购制。因此,生猪每年递增7160头,增耕牛579头,畜禽生产复苏。1965年末存栏生猪48587头、耕牛12148头、家禽167374羽。同期间,石城中学、高田农中开始群养山羊。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集体大办猪场,县办养猪总场,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均办养猪场,下达“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任务。大量向外地购进小猪崽,1971年全县生猪存栏剧增至13.08万头,但由于饲养粗放,管理不善,疫病死亡率高,至1973年,仅存栏58623头。生猪存栏比1971年减少7.22万头,减少率达60%,翌年春多数猪场解散。
  1975年,赣州地区拨给石城饲料粉碎机106台,发展饲料加工业。1976年9月,重提“公私并举”的方针,号召群众养猪,重新分给社员饲料地,1976年畜牧业回升,生猪存栏66764头,耕牛13147头,家禽149475羽,羊69只。
  1979年屏山陈坊寨下办羊场一所,饲养绵羊100余只,后因管理不善,亏损过大而停办。1980年引进麻羊、湖羊饲养,除畜牧良种场饲养部分外,其余交给社员饲养。后因条件不适而逐年减少,至今所剩无几。1982年起,随着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饲养开始呈现新的气象,出现养猪、养牛、养鸡鸭专业户,至1985年统计,全县养猪达7.5万头,养牛1.7万头,家禽57.85万羽,养羊25只,养蜂0.1万群。同年长乐开办奶牛场,饲养奶牛6头,当年开始供应鲜奶。 饲料,解放前多以青菜、红薯藤、红薯渣、米糠为主。解放后五十年代引进水浮莲、水葫芦,七十年代推广过糖化饲料,八十年代始生产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
  [=此处为表格(表4—6 解放后几个年份畜牧饲养情况表)=] 五、疫病防治疫病传染病猪病有猪丹毒、猪肺疫、喘气病、仔猪白痢、仔猪副伤寒、链球菌病、猪水泡病、猪口蹄疫、李氏杆菌病、猪破伤风、猪流感、肠胃炎。牛病有牛破伤风、牛流感、牛出败。禽病有鸡瘟、鸭瘟。其中猪链球病、鸡瘟、鸭瘟为最甚,染病死亡率71.72%。
  普通病猪病有亚硝酸盐中毒、猪肠胃病。牛病有牛胃膨胀等18种。饲料中毒危害最大,占普通病死亡的67.4%。
  寄生虫病猪有猪蛔虫、姜片虫、结节虫、胃线虫、毛苗线虫、猪胃虫、猪肺丝虫、猪疥癣、猪虱等。牛有前后盘吸虫、牛新蛔虫、牛片吸虫、脱节虫、捻转胃虫、牛蜱、疥癣、牛虱等。禽类有蛔虫、毛细线虫、盲肠虫、前殖吸虫、虱等。其中猪蛔虫、牛前后盘吸虫与禽类蛔虫引发病率最高,分别为55%、22.1%、62.5%。
  防治解放前,民间只有少数兽医,多以草药或针灸治猪牛疫病,每年春秋两季,请民间兽医给牛放“穴位”,防治耕牛风湿病。
  解放后,县农业科配有兽医专职干部,1954年成立石城兽医协会。配有技术干部2人,1957年成立琴江、小松、高田、屏山、横江5个中心兽医站。1976年,全县15个社(镇)建立兽医站,训练“赤脚兽医”员45人。1984农牧渔业局设兽医站,至1985年有干部11人,下辖14个基层兽医所。全县有兽医人员104人,其中兽医师1人。
  1974年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对耕牛、生猪等主要牲畜,实行“四包一补助”(包医、包药、包防、包阉),死了猪适当补助。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每年防疫注射密度达20%以上,牲畜死亡率大大下降,连续7年消灭了猪癌、牛出败,有效地控制了猪丹毒、猪肺病等传染病的蔓延。1976年,兽医人员自采草药2万余斤,制成多种成药,使用效果明显,猪的死亡率由上年的5.9%降到0.95%。严格控制外来传染疾病,是对畜禽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1964年县食品公司由南昌购进一批生猪,经琴江镇兽医人员检查,发现其中有病猪3头,该公司不作隔离处理,宰杀上市,致使城郊附近猪病蔓延,死猪600多头。1965年该公司又由杭州调进生猪一批,检验后发现有传染病猪,及时隔离,猪库消毒,并对疫病区及时封锁,关闭自由市场,有效地控制了疫病扩散。1980年“生猪五号病”由宁都固村传入琴江镇、屏山两地,疫情严重,死猪很多。1981年又在城郊发现五号病,即采取深埋死猪、猪栏消毒、肉不上市、禁止生猪上市流通等果断措施,杜绝了疫病的蔓延。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