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品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403
颗粒名称: 一、水稻品种
分类号: S51
页数: 2
摘要: 解放前,很少培育良种,一个品种,种植多年。传统水稻品种:早籼有柳条早、红米早、一须早、分龙早等51个品种;早糯有红秆糯、连子糯、水珠糯、赤骨糯等13个品种;大禾有白米大禾、黄壳大禾、番大禾等5个品种;晚籼稻有八月白、麻壳粘、一张白、乌壳白、麻壳红、大叶白等39个品种;晚糯有黄糯、重阳糯、大冬糯、麻壳糯、马尾糯等13个品种;晚大禾有香芸粘、马尾大禾、红米大禾、高脚大禾、麻壳大禾等9个品种。
关键词: 水稻栽培 再生稻

内容

解放前,很少培育良种,一个品种,种植多年。传统水稻品种:早籼有柳条早、红米早、一须早、分龙早等51个品种;早糯有红秆糯、连子糯、水珠糯、赤骨糯等13个品种;大禾有白米大禾、黄壳大禾、番大禾等5个品种;晚籼稻有八月白、麻壳粘、一张白、乌壳白、麻壳红、大叶白等39个品种;晚糯有黄糯、重阳糯、大冬糯、麻壳糯、马尾糯等13个品种;晚大禾有香芸粘、马尾大禾、红米大禾、高脚大禾、麻壳大禾等9个品种。
  解放后,良种推广被列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县成立了良种推广机构,逐年从外地引进良种,有的先在县农科所试验培育繁殖而后推广,逐年淘汰劣种。作物品种由单一提选,进而发展杂交培育,其增产效益一代胜过一代。
  县内水稻更新换代,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至1963年) 推广中秆良种。1955年以前,水稻品种多系不耐肥、易倒伏、生育期长的高秆品种。1955年引进早稻有南特号、陆才号、莲塘早,晚稻有油粘、麻壳红等。
  第二阶段(1964至1975年) 推广矮秆良种。1965年引进早稻吉场二号、长粒籼、南京一号、珍珠矮等矮秆种子计136265斤,同年又引进二晚硬秆粘、赣南晚、浙长九号等。随后又逐年引进江矮一号、广选六号、广矮3784、广解607、六矮四号、广解九号、广农矮、南矮一号、华矮15号、青小金早、农垦58、广秋、秋白等。
  第三阶段(1976至1983年) 引进推广杂交水稻和“三红品种”。1976年赣州地区农科所分给石城矮优二号一季晚稻杂交种子45斤,栽培面积15亩,初露了水稻杂交品种的优势。
  1977年11月,县农业局副局长何清团率领148人前往海南岛南日农场育种400亩,1978年元月,县革委会副主任李兴长率领150人前往广西博白县龙潭公社育种903亩,两处共收获杂交水稻种籽111025斤。1978年县内种植杂交水稻8万亩,占全县二季晚稻种植面积的61%。1979年秋县内制种6180亩,收获杂交水稻种籽397662斤。次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县二季晚稻种植面积的70%。同年从福建同安县引进红四一〇、密粒红、红珍龙“三红”品种在全县推广。1979年至1983年,全县早稻基本普及“三红”品种,二季晚稻多为杂交品种。
  由于“三红”和杂交品种优势的发挥,1983年全县水稻总产达1.9亿余斤,比1976年总产增产近1倍,平均亩产增加222斤。杂交品种主要有汕优二号、汕优四号、四优一号、威优四号等。
  第四阶段(1984至1985年) 推广优质米稻。早稻有HA79317-7、核质1号、7037、科京63—1、浙幅802等;晚稻有双竹粘、溪二28、京引15号、汕优6号、威优35、威优4、汕优64等品种。此外,尚有小麦稻、早窄叶11号、湘矮早九号、科福红二号、7944、2120、红云33、光红等品种亦占有一定比重。
  解放后各个时期水稻当家品种的亩产、特点以及播种生育期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