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388
颗粒名称: 第十七章 农业
分类号: F327.56
页数: 33
摘要: 石城向为农业县。但解放前由于土地封建私有制,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加之农业科技落后,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解放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得到发展。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由于“左”倾错误影响,农业生产倒退。1961年起纠正了一些“左”的做法,并开始推行科学种田。但由于人民公社中“大锅饭”的弊端,农业生产发展仍甚缓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新的农业政策,加之农业新科技的推广,农业生产又得到发展。然而由于长时期偏重粮食作物种植的影响,生产结构仍不合理。1984年开始调整农村生产结构,至翌年,初步形成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业项目

内容

石城向为农业县。但解放前由于土地封建私有制,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加之农业科技落后,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解放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得到发展。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由于“左”倾错误影响,农业生产倒退。1961年起纠正了一些“左”的做法,并开始推行科学种田。但由于人民公社中“大锅饭”的弊端,农业生产发展仍甚缓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新的农业政策,加之农业新科技的推广,农业生产又得到发展。然而由于长时期偏重粮食作物种植的影响,生产结构仍不合理。1984年开始调整农村生产结构,至翌年,初步形成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节机构民国十七年(1928),县设土地总局,管理农业,清查田亩。二十七年县政府设建设科,兼管农业。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设建设科,兼司农业。1950年5月设农林科,1954年11月,农、林分开,设农业科。1956年与林业再度合并成立农林局。1958年1月与水利合并为农林水利局。3月林业析出,改称农水局。1959年9月农水分开,设农业局。1960年12月与水电局再度合并仍称农水局。1963年4月,水电再度分出。1968年8月“文革”中,农业、水电合并成立农业服务站。11月与林业服务站合并为农林水服务站。1970年6月农业析出,成立农业局,下设农技、植保、种子、兽医、水电等工作组。1973年水电析出,1979年9月,分设农业局、畜牧水产局。并在各公社建立经营管理站。1984年3月,农业与畜牧水产合并成立农牧渔业局。局内设秘书股及农技、种子、植保、土肥、果茶、畜牧兽医、水产、经营管理等站。1985年有职工60人。局下辖:农科所、良种繁殖场、茶果场、鱼苗场、畜牧良种场、家畜改良站等机构。各乡设农技淮广站、经营管理站,人员共90人。村级均配有不脱产农民技术员。
  第二节土地一、土地制度封建私有制解放以前,土地所有制为私有制,土地可以由私人进行买卖。土地出卖者多为生活所迫的农民,买者一般为地主、富民或商人。土地买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永买永卖。卖者写立卖契,载明土地坐落、四至、面积及土地价格和见证人,签名画押后,交买主收存,买者凭契约作为产权依据。土地价格,依据土质、水利条件以及当时物价情况,由买卖双方面定。旱地、山地多按土地面积计价,水田多按实收租谷计价。民国十二年(1923)水田价格,每担租谷(合100市斤)15—20元(银洋),旱地每亩12—15元;第二种是典买典卖,其手续大致和永买永卖相同,价格略低些,出典三年后,出典人可以按原价赎回。
  石城土地有皮田、骨田之分。仅买得皮田者,每年还须向骨田权方交纳正租谷或正租钱。买得皮、骨田者,其田所有权方为完全所有。在土地封建私有制度下,县内土地多为宗祠会产和地主、富农所有。据土改资料统计,当时全县共有耕地295442亩。其中宗祠会产122427亩,占41.44%;占总人口8.14%的地主、富农据有耕地57074亩,占19.31%,人均耕地6.2亩;占总人口91.86%的贫、雇、中农和其他阶层仅有耕地115941亩,占39.25%,人均1.1亩。宗祠会产土地,多为豪绅把持或包揽经管。
  农民私有制民国二十年(1931)十月,中国工农红军进驻石城后,于1932年春,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即开展查田、查阶级运动,没收封建地主、富农的土地分给农民。红军家 [=此处为表格(表4—1 土改前后各阶层占有耕地表)=] 注一:其他:包括孤寡、宗教职业、游民、旧官吏、职员、债利生活者。
  注二:留田:系千分之一的公留田及留给转业人员的待分田,属分好田近田,逃亡地主、富农不分田,初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34年红军北上后,土地仍复归地主、富农所有。
  解放后,在进行“二五减租”查田定产的基础上,于1950年11月至1952年3月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及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全县共没收和征收耕地16156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4.68%,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23927户,93721人,占总农户的90.8%,占总人口的83.56%。人平分得耕地2.23亩(地主、富农亦按人口分得土地)。
  1952年11月至1953年1月,进行土改复查,主要复查漏划地主和纠正错划地主。土改复查后,依法确定了土地(包括田、山、塘、屋)所有权,颁发了土地证。从此,摧毁了几千年来的土地封建私有制,土地转为劳动者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1954年6月起,由互助组向初级农业合作社发展,农民将土地入股,进行集体生产,土地参加分红,初步形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957年10月开始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土地不再参加分红,土地所有权为集体所有。1958年8月,实现人民公社化,土地集体所有制得到巩固。1982年,全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仍属集体所有,至1985年,全县集体所有制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97.23%。
  全民所有制解放前,县城北外建有公办农场,占有耕地5亩,为全民所有。解放后,1952年起,先后建立农场、农科所、苗圃、林科所、良种场、水库基地等农、林、水生产单位以及机关、单位、学校的生产基地。据1984年统计,全县有全民所有制耕地69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77%。
  二、耕地面积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石城官民田地山塘共142852亩。
  清顺治十三年(1656),全县编定田地山塘共203102亩。雍正元年(1729),续垦额外田塘计426亩,共计有田地山塘203528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因内战频繁,人口下降,田地亦多荒芜,全县仅有耕地152934亩,人口106558人,人平耕地1.43亩。据三十二年五月查田统计,总耕地面积为222553亩(其中水田201979亩、旱地9976亩、荒田10598亩),总人口84000人,人平耕地2.65亩。
  解放后,据1950年统计,全县共有耕地226375亩(其中水田215155亩、旱地11220亩),人平耕地2.1亩,劳平耕地5.9亩。1952年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开荒造田,至1957年统计,全县耕地达314989亩(其中水田299364亩、旱地12625亩),人平耕地2.63亩,劳平耕地8.3亩。此后,随着水库、公路、工业建设占地增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至1985年统计,全县仅有耕地面积238672亩(其中水田219416亩、旱地19236亩),比1957年减少24.23%,人平耕地面积仅有1.05亩,农业人口平均耕地1.17亩,劳平耕地2.8亩。
  [=此处为表格(表4—2 石城县解放后几个年份耕地变化表)=] 单位:亩第三节作物一、作物种类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大豆、玉米、高粱等。水稻有粳稻和秈稻两种。
  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芝麻、棉花、甘蔗、晒烟、烤烟、白莲、西瓜、泽泻、薄荷、苎麻、黄麻、席草、荸荠、雪薯(淮山)等。
  蔬菜作物有豆类、葱蒜类、薯芋类、绿叶类、水生类、茄类、根菜类、瓜类、花菜类、食用菌类等。
  绿肥作物有肥田萝卜、红花草、红绿萍、猪屎豆等。
  茶果作物茶叶品种有2种。栽培果树有柑桔、桃、李、梨、楂、柿、板栗、枇杷、枣、樱桃、柚、猕猴桃、葡萄等13科25种。
  二、作物分布明、清时期,琴江沿岸多种一季早稻,农历四月种,六月获,山区多种一季晚稻,五月种,十月获。
  民国时期,农作物分布,大致可分为两个区域。
  上水片区(琴江上游) 包括丰山、高田、岩岭、木兰、小松、小别等乡,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主要种一季晚稻,靠近琴江河道地势较平的地段,少量种植早稻、红薯、大豆、油菜等。
  下水片区(琴江下游) 包括琴江镇、观下、屏山、珠坑、大由、龙岗、横江、小姑、洋地等乡,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平原较多,主要种植早稻,五六月割早禾后,多种豆或红薯,十月割豆后,种植油菜或绿肥。
  解放后,七十年代,根据土壤、水利、气候及耕作技术等条件,以水稻为主导作物,将全县划分4个种植区。
  北部边缘低山单季稻、薯、茶区包括岩岭乡,高田乡的遥岭、上坪、胜江、新坪,小松乡的白家、新华、胜和,小别乡的大源、下竹、桐坪,共18个行政村,是全县地势最高,热量条件最差地区,农田大部分布于山间深谷,梯田垄田多,塅田少,田块小而分散,多为冷浸性砂质低产田。耕地总面积23435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9.8%,人平耕地1.68亩,劳平耕地5.75亩,是全县人平、劳平耕地最多的种植地区。种植以水稻为主,占96%(其中48%为一季晚稻),大豆占1.3%,红薯占0.6%,油菜占1.1%,烟叶、白莲占1%。耕作制度单一,稻——闲占58%,稻——肥占24%,两熟制仅占18%。复种指数136%,为全县最低地区。全区山地多,植被较好,土壤有机层较厚,具有种植单季水稻、油菜、茶叶、落叶果树的优势。岩岭乡朱家村吉炉的米质地优良,清代曾作过贡品进京。
  北部丘陵双季稻、油菜、烟叶、白莲、茶、果区包括木兰、丰山乡、小松、高田(除划归前一地区的村),观下乡的沙塅、杉柏、汉坑、河坑、沔坊等共43个行政村,耕地总面积92169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8.6%。人平耕地1.48亩,劳平耕地4.8亩。位于县城北部琴江河上游,为高丘地形,热量资源较优,垄田、排田多,且多为浅脚砂质低产田和冷浸田,占全县低产田面积的35.8%,以种植水稻为主,红薯、大豆次之。经济作物种植比重较大,是全县烟叶、白莲的主要产地,尤以小松、木兰为最。1984年后,耕地的三分之一利植烟叶、白莲,油菜、花生,薄荷、甘蔗、泽泻、席草等亦有少量量种植。耕作制度,稻——稻——肥占54.2%,三熟制占20.5%,一熟制占27.3%。水稻、烟叶、白莲、大豆、油菜是该区种植作物的优势。
  中部低丘粮、油、蔗、柑桔区包括琴江镇的兴隆、西外村,珠坑乡,屏山乡,大由乡(除罗田村),龙岗乡(除水庙、绿水村),横江乡(除珠玑、廖三、张坑村),观下乡的东南、前江、大畲、古樟、濯坑、睦富、坝口、琴口、湖下等共56个行政村。位于县境中部偏南,琴江河中下游低丘地带。为全县地势最低,热量资源最优之区域。耕地总面积99240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1.56%。人平耕地0.96亩,劳平耕地3.6亩,为全县人平、地平耕地最少区。该区水土流失严重,自流灌溉较差,占全县旱地面积的53%%,占易旱农田面积的40%。本区作物种类较多,是全县粮油作物高产区,旱作物集中产区,大田作物和山地作物全面发展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本区耕地的96%。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占67.7%,大豆、红薯、花生等旱作物种植较多,分别占全县各该作物总面积的73.3%、79.3%、64.7%。种植面积、总产、亩产均居全县首位。屏山为柑桔、桃、李、梨、枣、枇杷等水果主产乡,珠坑、观下主产茶叶。全区复种指数176%,为全县最高区。稻田复种制以三种二熟为主,占65.6%,三种三熟制占2.83%,二种二熟制占8.73%,一种一熟制占15.6%。其中:二旱一水和一旱一水面积占23.4%,为全县水旱轮作最佳地区。但因水源不足,每年仍有15%的秋冬闲田。本区具有扩大三熟二熟制面积和发展茶果的优势。
  南部低山丘陵单双混作稻、茶、果区包括小姑、洋地全乡,横江乡的廖三、珠玑、张坑村,龙岗乡的水庙、绿水村,大由乡的罗田村,共18个行政村,耕地总面积23349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9.6%,人平耕地1.21亩,劳平耕地4.5亩。位于县境南部边缘,多为高丘低山地形。光照条件较差,种植作物单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99%。其中:水稻种植占95%,红薯1%,大豆3%;少量种植油菜、花生,为全县种植作物最单一区。水稻种植面积中,早稻占44%,中稻占20%,晚稻占32%,为单双稻混作区。作物产量低于全县平均亩产,600斤以下的低产田占全县的30.8%。复种制度以双季稻、绿肥为主,占全区42%。二种二熟制占7.2%,一熟制占39%,秋冬闲田占44.6%。本区原为用材林主产区,具有种植水稻、茶叶、落叶果树的优势。
  三、作物结构明万历以前,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又以水稻为主,大豆、薯芋次之。自万历年间从福建传入烟叶种植后,种植结构开始由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变为又有少量的经济作物种植。
  清顺治年间引进甘蔗,乾隆年间引进棉花、苎麻,宣统年间由广昌引进白莲、泽泻等,从此,经济作物比重增大,但整个作物种植结构中,粮食作物仍占90%以上。
  民国期间,农作物种植结构在各阶段亦有变化。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县种植作物中,粮食作物面积16.75万亩(其中水稻14.69万亩、大豆1.9万亩、红薯0.16万亩),占总面积的72.7%;经济作物面积2.72万亩(其中棉花0.02万亩、烟叶1.26万亩、甘蔗0.3万亩,花生0.14万亩),占11.8%;其他作物面积3.57万亩,占15.5%。
  三十三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07万亩(其中:水稻15.5万亩,大豆1.42万亩,红薯0.15万亩),占作物总面积的73.08%;经济作物占11.64%;其他作物占15.28%。
  三十八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35万亩(其中:水稻19.46万亩,大豆4.24万亩,红薯1.35万亩,麦类0.3万亩),占作物总面积的69.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72万亩(其中:花生0.45万亩、油菜0.88万亩、甘蔗0.11万亩,晒烟0.25万亩,白莲0.03万亩),占4.7%。
  解放后,1950年仍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占作物总面积的79.8%,经济作物占6.3%。1951年起,作物种植略有调整,增加经济作物种植,减少粮食作物种植比率,至1956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降为75.4%,经济作物调高为8.3%。1958年提出“以粮为纲”,片面强调发展粮食生产,此后较长时期,忽视了经济作物的种植。故在1981年以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所占的比率,长期徘徊在8%以下,其中1965、1970、1975、1976等年降至3.8%以下,1979年为4.9%。1982年起,逐步调整农作物结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率始上升为6.7%,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率占67.5%。1985年粮食种植面积311785亩,占总面积的63.8%;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6511亩,占11.6%,比1979年上升6.7%。作物种植结构逐趋合理。经济作物种类亦发生变化,解放前多种甘蔗、晒烟。解放后,特别是八十年代起,西瓜、白莲种植发展很快。西瓜种植面积由1952年的10亩,发展到1985年的3586亩;白莲种植,1950年仅77亩,以后逐年有所增加,至1957年逾千亩,后一度低落。1981年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全县种植白莲1347亩,比1979年增加8.6倍。至1985年白莲种植面积已达31289亩,白莲已成为县内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解放后历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见表4—3。
  四、作物产量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县粮食总产为44.17万担,至三十三年为49.6万担,增长8.9%。自次年起,总产下降,至三十八年粮食总产下降为33.6万担。经济作物,民国二十六年,花生总产0.42万担,油菜0.28万担,白莲8担,晒烟756担,甘蔗4.8万担,棉花48担,泽泻、革荠、雪薯(淮山)、芝麻等少量栽种,产量未计。
  解放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作物的产量,有过几次起伏。
  [=此处为表格页(表4—3 农作物结构)=] 【按】1955年以前的二晚为桠禾,非近年所种的二季晚稻(下同)。
  [=此处为表格页((播种面积)表)=] 单位:亩 [=此处为表格页(表4—4 农作物历)=] [=此处为表格页(年产量表)=] 单位:担 1950年至1957年期间,农业生产发展,作物产量上升,1958年粮食作物总产92.08万担(其中:水稻82.56万担),亩产240斤,比解放前夕的1949年总产增加58.48万担,平均亩产提高106斤。
  1959至1962年,由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左”倾错误,种植业连续几年倒退,1962年仅粮食总产一项就比1958年下降21.23万斤,平均亩产降低72斤。
  1964至1978年,种植业在徘徊中前进,其中有10年增产,4年(1966、1968、1972、1976)间断性的减产。其间推行多项农业技术改革,使水稻复种面积比1963年扩大7万余亩,粮食产量年均增加11万余斤,但因只抓“以粮为纲”,造成其他作物的种植量和总产下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油、烟、莲、茶果等作物产量均大幅度增加,水稻亩产突破500斤,粮食总产年平均递增7.5%单产递增7.7%,1983年粮食总产达到20044万斤,首次突破2亿关,为1949年的6倍,比1978年增长30%。平均亩产937斤,为1949年的5.4倍,比1978年增长37.8%。1984年起,发展多种经济,扩大经济作物种植,缩小粮食作物面积,至1985年粮食作物总产量仍达1.57亿斤。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1950至1985年的36年间,花生总产由44.41万,斤,增加到52.65万斤;油菜总产由31.32万斤,增加到109.17万斤;晒烟总产由39.83万斤,增加到65.25万斤;1963年起始种烤烟,总产由3.67万斤,增加到83.44万斤;白莲总产由1950年的0.12万斤,1985年增到314.46万斤。
  第四节农技一、石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2年,因地处珠坑乡芙蓉塅,故称石城芙蓉农场。有耕地25亩,职工5人。1959年迁琴江镇兴隆大队镇武楼右侧,改名为石城农场。1960年更名为石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65年3月13日迁丰山福村棺材坪,接管赣南交通系统农场场址。至1985年,该所有耕地面积410亩(其中水田280亩、旱地130亩),山地428亩(其中茶山40.38亩、柑桔41亩、毛竹12亩)、房舍5424平方米,汽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各1部,粉碎机、碾米机、制茶机、发电机、电影机各1台,水轮泵4台。所内分设生产队、财务组。生产队下又分西瓜、科研、茶叶、畜牧、大田五个队,有行政人员11人(其中干部6人,以工代干5人)、工人72人。该所成立后,为全县夺取双季稻高产作了示范,所内1976年比1964年粮食增长3.18倍,七十年代繁育良种为大田生产服务,每年可为全县各地供应经提纯繁殖的常规稻良种20余万斤,杂交水稻三系种子近5万斤。1980年早稻单本繁殖“红四一〇”40亩,“51810”、铁大糯各40亩,晚稻繁殖桂朝二号、九云晚、柳晚三号等良种60亩,提供“三红”系纯种5.3万斤,不育系种子0.9万斤。对“红四一〇”“51810”、温矮选六号等早稻中熟当家品种,建立了“三圃”提纯复壮。对威20不育系、国际26和珍汕97不育系、保持系、国际24的三系进行了配套提纯等。1982年试制三十烷醇和电烤烟等技术成功。
  二、耕作制度县内水、热资源较为丰富,大田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解放前,土地利用率较低。1949年,全县总播种面积36.45万亩,复种指数为172%。种植方式是:早稻——闲或肥;早稻——豆或薯——闲或肥或油菜;中稻——绿肥;一季晚稻——闲或油菜。
  解放后,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1950年,全县复种指数147%,至1956年试种二季稻成功推广后,复种指数不断扩大,至1978年已达227%,1983年达232%。1985年总播种面积488292亩,复种指数为204%。海拔250米以下的低山丘地区,实行稻——稻——油菜或蚕豆、稻——豆或薯——油菜或蚕豆,海拔250米以上400米以下的中丘地区,实行稻——稻——肥、稻——豆或薯——肥。热量条件不足的低山区,实行稻——油菜、烟——稻、稻——肥。亦有旱地两熟制,即大豆间种玉米,红薯间种大豆,茶园间种花生、大豆、芝麻等。
  三、秧苗培育解放前,水稻育秧以大田水播、水育法为主,亩播种量100市斤以上,秧苗多成松毛秧。
  解放后,六十年代起,进行育秧改革,初推行湿润育秧法:秧田开沟做畦、畦面不留水层,仅保持湿润,可减少烂秧。随后推行稀播,既可培育壮秧又可节约稻种。七十年代杂交水稻亩仅播25斤,成功地培育带蘖壮秧。后在湿润育秧基础上又推行通气育秧、地膜覆盖与温室蒸气快速育秧法,既可防止烂秧又可提早莳田。地膜覆盖育秧优于其他育秧法,低温山区的岩岭等地,迄今仍普遍采用。地膜育秧用于播种花生效果更为显著,用于瓜果、烟苗、蔬菜等育秧,一般可提早5至7天出苗。
  四、栽插规格水稻解放前,种植高秆品种,规格偏稀,有“七寸禾行八寸芋”之说,有的宽达一尺见方。县东北边缘地区,如高田、岩岭等地,种得更稀,每亩只有4100余蔸5万苗。解放后,为充分利用光能,在更新品种和改进栽插技术的同时,推行小株密植,插秧规格有6×4、6×5、5×4(寸)等种。五十年代每亩插1万蔸10万苗左右,八十年代亩插2万至2.5万蔸16万至18万苗。光能的利用,由0.4%以下,提高到1%以上,最高利用率达2.3%。
  大豆六十年代以前,多在早稻收割后种大豆,行距8—10寸,穴距4—5寸,每穴播豆种四五粒,一般每亩1.5至4.5万株,六十年代起,大量种植二晚,田豆种植减少,多数利用田塍种豆,田塍豆单行株距4至5寸。
  花生行株距以不同品种而异,过去一般12×8寸,70年代起,行株距以3×5寸居多。
  烟叶晒烟行株距多为1.4×1.8尺,每亩约2380株,烤烟行株距1.4×1.6尺,每亩约2670株。
  红薯、油菜在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的条件下,七十年代起,种植密度亦相应增加。
  五、田间管理水稻田间管理解放前,禾苗栽种以后,长期采取深灌浸灌,只有一耘一复。耘禾时很少下追肥,复禾时有的下些石灰。解放后,1952年起提倡垄田开沟排水,塅田改串灌为沟灌,此后,随着矮秆品种大面积种植,逐步改为“寸水还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活水孕穗和干干湿湿壮籽”的合理灌溉方法,并由一耘一复改为一耘二复,每次耘复均下追肥。
  烟叶田间管理首先注意查苗补蔸保全苗,再中耕除草追肥三次。第一次在移栽后10天进行,做到轻锄、浅锄、不翻表土、不伤根、不盖苗;第二次在移栽后20天进行深锄追肥;第三次在30天进行提沟培土(又名上行)追肥,培土时不掩心叶、不埋脚叶,最后打顶抹权。烤烟抹权在晴天进行,要掌握长不过寸,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六、农具农机农具耕耙农具有曲辕犁、丁齿铁耙、辘轴等。作畦、锄草、耘田有锄头、禾耙等,收割有禾镰、禾桶配以禾板、谷围,晒藏有角箩、谷笪、撮斗、风车等,灌溉有水车、筒车、扫桶等。50年代引进牛拉水车和双轮双铧犁,因不适用,不久即被淘汰。
  农机拖拉机 1958年始引进2台,作示范耕地20亩。同年于庵子前建立拖拉机站。1960年有拖拉机5台,机耕面积0.39万亩。1966年有拖拉机9台,耕地面积0.71万亩。1970年始引进手扶拖拉机2台,大、中型拖拉机增至26台,机耕面积0.48万亩。以后,由于集体生产,土地连片,部分生产队购置手扶拖拉机耕地,大队购置大中型拖拉机,至1978年全县已有大中型拖拉机87台,手扶拖拉机174台,机耕面积占水田总面积的25%。1982年起,因土地承包到户,插花地多不便机耕,加之拖拉机承包到户,多转向运输,机耕面积逐年减少,至1985年机耕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17.2%。
  插秧机 1973年引进,试用3年,每年插秧约200亩。因机质和机手技术问题,插秧浮蔸多,1976年停用。
  打谷机 1955年由县农场引进人力打谷机,六十年代,农村开始使用。1976年引进电动打谷机,但因供电不便,未予推广。人力打谷机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工效较高,七十年代已普及全县,至1985年全县有人力打谷机10940台,但少数山区仍有用禾桶脱粒者。
  排灌机械 1954年引进10马力柴油机1台,安装在东南老塔下抽水灌田。1959年增至6台,机灌面积500亩,此后,装机逐年增多,机灌面积逐年扩大,至1966年有柴油机51台,机灌面积1.36万亩。1985年装机增至412台。
  农用汽车 1973年引进4辆,1978年增至23辆,1985年已达53辆。
  农药机械 1955年引进喷雾器1架,翌年引进喷粉器8架。以后,随着防治病虫害的需要,使用量日增,至1978年,全县有喷雾器954架,喷粉器248架,1984年引进机动喷雾器10台16马力。1985年有喷雾器9176架,机动喷雾器28台。
  第五节种子一、水稻品种解放前,很少培育良种,一个品种,种植多年。传统水稻品种:早籼有柳条早、红米早、一须早、分龙早等51个品种;早糯有红秆糯、连子糯、水珠糯、赤骨糯等13个品种;大禾有白米大禾、黄壳大禾、番大禾等5个品种;晚籼稻有八月白、麻壳粘、一张白、乌壳白、麻壳红、大叶白等39个品种;晚糯有黄糯、重阳糯、大冬糯、麻壳糯、马尾糯等13个品种;晚大禾有香芸粘、马尾大禾、红米大禾、高脚大禾、麻壳大禾等9个品种。
  解放后,良种推广被列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县成立了良种推广机构,逐年从外地引进良种,有的先在县农科所试验培育繁殖而后推广,逐年淘汰劣种。作物品种由单一提选,进而发展杂交培育,其增产效益一代胜过一代。
  县内水稻更新换代,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至1963年) 推广中秆良种。1955年以前,水稻品种多系不耐肥、易倒伏、生育期长的高秆品种。1955年引进早稻有南特号、陆才号、莲塘早,晚稻有油粘、麻壳红等。
  第二阶段(1964至1975年) 推广矮秆良种。1965年引进早稻吉场二号、长粒籼、南京一号、珍珠矮等矮秆种子计136265斤,同年又引进二晚硬秆粘、赣南晚、浙长九号等。随后又逐年引进江矮一号、广选六号、广矮3784、广解607、六矮四号、广解九号、广农矮、南矮一号、华矮15号、青小金早、农垦58、广秋、秋白等。
  第三阶段(1976至1983年) 引进推广杂交水稻和“三红品种”。1976年赣州地区农科所分给石城矮优二号一季晚稻杂交种子45斤,栽培面积15亩,初露了水稻杂交品种的优势。
  1977年11月,县农业局副局长何清团率领148人前往海南岛南日农场育种400亩,1978年元月,县革委会副主任李兴长率领150人前往广西博白县龙潭公社育种903亩,两处共收获杂交水稻种籽111025斤。1978年县内种植杂交水稻8万亩,占全县二季晚稻种植面积的61%。1979年秋县内制种6180亩,收获杂交水稻种籽397662斤。次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县二季晚稻种植面积的70%。同年从福建同安县引进红四一〇、密粒红、红珍龙“三红”品种在全县推广。1979年至1983年,全县早稻基本普及“三红”品种,二季晚稻多为杂交品种。
  由于“三红”和杂交品种优势的发挥,1983年全县水稻总产达1.9亿余斤,比1976年总产增产近1倍,平均亩产增加222斤。杂交品种主要有汕优二号、汕优四号、四优一号、威优四号等。
  第四阶段(1984至1985年) 推广优质米稻。早稻有HA79317-7、核质1号、7037、科京63—1、浙幅802等;晚稻有双竹粘、溪二28、京引15号、汕优6号、威优35、威优64、汕优64等品种。此外,尚有小麦稻、早窄叶11号、湘矮早九号、科福红二号、7944、2120、红云33、光红等品种亦占有一定比重。
  解放后各个时期水稻当家品种的亩产、特点以及播种生育期详见表4—5。
  [=此处为表格(表4—5 解放后各个时期水稻当家品种)=] [=此处为表格(续表)=] 二、其他作物品种红薯俗称番薯,解放前有棉花番薯、铁线番薯、红番薯等3个品种,产量低,亩产仅1200至1500斤。解放后,1952年引进华东51—94、胜利百号;1957年引进赣南六十天、南京234;1962年引进华东51—93等高产品种。亩产可达3000至5000斤。
  大豆解放前有大毛青豆、茶壳豆、蚁黄豆、白花豆、小毛青豆、花罗豆、大青皮豆、大乌豆、八月黄豆等品种,产量不高,亩产仅80至120斤。解放后先后从长汀引进汀州豆,从信丰引进早乌豆、黄豆,从进贤引进泥赤豆、青皮豆、矮脚青豆。1979年从会昌引进蚁公包豆,1981年从瑞金引进小黄豆等高产品种,亩产200至300斤。其中瑞金小黄豆亩产可达330斤,并可春秋两季种植。
  麦类解放前有迟麦(大禾麦)、早麦。解放后,1955年引进金大2975麦、南大2914麦。
  粟类解放前有拳头粟、高粱粟、玉米、米仁等品种。解放后,引进苏玉一号,1975年引进矮秆高粱,1983年从中国科学院引进玉米中单二号。
  花生解放前有铁条子(直丝子)、麻荚子(横丝子)、爬蔸子、西河子等品种,亩产150至200斤。解放后,1951年从于都引进于都花生,1964年从赣州引进六月饱,1976年从广东湛江引进早熟品种湛江一号、越南红,1977年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粤油551,1980年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粤油58、粤油551—116等新品种。最高亩产可达四五百斤。
  油菜解放前,多系白菜型品种,如黄菜籽、乌菜籽,产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差,亩产仅50斤左右。解放后,1959年从省农业厅引进胜利油菜,1963年从中国农科院引进泸州一号,1971年从中国农科院引进甘油3号,1978年从四川农业科学院引进西南302、从江西农学院引进赣油一号,1979年从杭州农科所引进东莞油菜、从赣县引进花县早油菜,1981年从四川引进四川2015油菜等甘蓝型优良品种。尤以四川2015最优,亩产油菜籽300斤左右。
  白莲解放前,有高脚莲、白花莲2种。粒小产量低,亩产仅14斤左右。解放后,由广昌引进矮脚莲、由福建建宁引进建莲等良种,籽多粒大,亩产可达百余斤。
  烟叶明万历年间,从海外吕宋国(菲律宾)传入闽省,再传入石城。清至民国期间,烟叶品种有柳叶烟、蒲构烟2种。摘收后晾晒而成,俗称“晒烟”。大由乡黄沙村沿岭背等地所种的晒烟,称“黄沙烟”,味香适口,畅销各地,名闻遐迩。1960年引进荞庄多叶等烤烟品种,1981年引进红花大金元、金星607,1983年引进斯佩特28等烤烟品种,亩产200斤左右,高的可达300斤。
  甘蔗解放前多种竹蔗,秆茎细小,含糖量高,但亩产低,平均亩产仅2000余斤。多以土法制成红沙糖、块糖、漏水糖等。解放后,1950年引进印度甘蔗,茎秆粗,亩产可达7000余斤。1958年引进台糖134和290甘蔗品种,产量较高。1969年从瑞金引进果蔗,茎粗甜脆。1985年春从瑞金调进赣蔗8号蔗种8万余芽,在屏山、大由、观下3乡试种。
  第六节肥料一、农家肥猪牛栏粪县内农家养猪牛,习惯圈养,以杂草垫栏,沤作基肥施用。
  人粪尿是含氨素较多的有机肥,多作基肥或追肥用。
  草木灰有灶堂灰和火土灰两种,含钾多,种油菜、播秧苗,多先施草木灰。
  禽粪主要是农家所养的鸡、鸭、鹅粪,含肥量高,多用在种蔬菜时作基肥或追肥用。
  稻草六十年代开始推广稻草还田,早稻收割后,将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稻草返田、翻沤作二季稻基肥。
  二、绿肥五十年代以前,多种肥田萝卜,年种植约6万亩。1951年种植面积5.5万亩,占水田面积的20.5%;1959年种植10.49万亩,占水田面积的36.1%。1960年引进红花草,在小松、观下、屏山、横江、大由等地试种,寒露前播在二季稻田里,翌年春翻耕沤作基肥,肥效高。至1964年全县红花草播种面积已达8.5万亩。此后,绿肥以红花草为主。1971年为全县红花草播种最高年分,播种面积达15.9万亩,占水田的81%。直至1981年每年均在10万亩以上。1982年起,因自留种籽少,调进种子不纯、出苗稀少,播种面积逐减。1985年仅播种红花草9.16万亩、肥田萝卜4.18万亩。此外,六十年代引进猪屎豆、木豆,1979年引进细绿萍,八十年代引进箭舌豆等作绿肥,但均因气候不适,产量不高,未推广。
  三、化肥解放后1953年起开始使用化肥。当年始用氮肥,1959年始用磷肥,1976年增加引进钾肥,1980年开始引进多种微量元素商品化学肥料。
  化肥种类氮素化肥有碳酸氢氨、尿素、石灰氮、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等;磷素化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等;钾素化肥有氯化钾、硫酸钾等;复合化肥有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有硼、钼、硫等;植物激素有九二〇、三十烷醇、矮壮素、乙稀利等。
  化肥施用量逐年大幅度增长。1953至1958年共施化肥484吨(氮素类),年平均施用86吨。1959至1975年共施化肥40236吨,年平均施用236吨(其中:氮素肥占47.37%,磷素肥占52.63%)。1976至1985年共施化肥107498吨,年平均施用10749吨(其中:氮素肥占71.98%,磷素肥占27.09%、钾素肥占0.93%),亩平均施用182.07斤。
  化肥施用方法30多年来,经过四次改进,一是改迟施为早施,促苗早发;二是改浅施为深施,防止流失;三是改单一施为三要素混合施,以提高肥效;四是改单一根施为根叶兼施,用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
  1981至1983年,县内土壤普查,全县土壤严重缺钾,普遍缺磷,有机物含量少,历年施用化肥,氮、磷、钾三要素比例失调,故应重施钾肥,增施磷肥,适施氮肥,多施有机肥,协调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
  四、石灰石灰作肥,向来为农民所用。五十年代以前,仅作耘禾和复禾追肥,引种红花草后,多在翻沤红花草时适量施用,以加速腐烂分解,中和土壤酸性,消除酸性土壤中活性铝、铁等有毒物,增加肥效。
  石灰用量,1968年以前,全县年平均0.3万吨,1969至1974年,年平均0.5万吨,1975年至1979年,年平均1.1万吨。1980年起,施用量下降,至1985年全县施用石灰量仅936吨。
  五、其他肥料牛骨猪骨农田栽禾时,多用猪牛骨烧至炭状后磨粉沾秧根。
  硫磺冷水田多用拌豆腐渣沾秧根。
  第七节植保一、病虫害水稻病虫害水稻虫害:稻螟虫,二化螟为一季晚稻主害,分布最广,三化螟为二季晚稻主害,多分布在平地塅区;稻纵卷叶螟,多戕害青嫩稻苗,二代分布较广,三代于山区较严重;稻飞虱,各地均有发生,二季稻区发生较重,晚稻次之,早稻区较轻;稻叶蝉、粘虫、蜒虫、稻蓟马、食根金花虫、稻苞虫等,各地亦有发生。水稻病害:纹枯病,县境东南中部发生较重,西北山区较轻。稻瘟病在1983年以前,只边远山区一季稻田发生,县城附近一、二季稻混作区间断性发生。白叶枯病、矮缩病、叶梢腐败病、稻小球菌核病、赤枯病、晚稻稻粬病等,各年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红薯病虫害病害有黑斑病。虫害有小象皮虫、卷叶蛾等。
  大豆病虫害病害有紫斑病、炭疽病、锈病等。虫害有造桥虫、豆蚜、豆荚螟、豆杆蝇、豆青虫等。
  油菜病虫害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等。虫害有蚜虫等。
  烟叶病虫害病害有黑胫病、花叶腐、青枯病等。虫害有烟青虫、烟蚜、小地老虎等。
  蔬菜病虫害病害有死蔸病等。虫害有卷叶虫、瓜守、蚜虫、黄筋飞、粉白蝶等。
  二、病虫害的消长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因时、因地、因品种、因生态等条件变化而变异。五十年代的水稻害虫,仅二化螟、稻蝽象、稻苞虫、食根金花虫为害较烈。六十年代则三化螟、负泥虫为害最烈。七十年代虫害以稻纵卷叶螟为主。病害以纹枯病为主害。白叶枯病只在沿琴江河畔发生,稻飞虱仅在局部丘陵高产区为害,至八十年代,稻飞虱则在丘陵、山区等地到处为害。稻纵卷叶螟,往往一年两代三代甚至四代大量发生。白叶枯病,则广泛发生。稻瘟病,已在全县早稻中大面积发生。
  三、病虫害防治解放前,县无植保机构设置,农民缺乏防病、灭虫的科学知识。常迷信“打禾苗醮”以防病虫害,及用手工拔病苗、去病蔸,防止病害蔓延,用竹扫把,扫豆虫或人工捕捉害虫。
  解放初期,农民对防治病虫害,仍采取捉虫、拔枯心苗的办法。1951年县内发生虫害,政府发动农民捉虫、拔枯心苗。1955年始用有机氯杀虫剂,1956年始用六六六及滴滴涕等农药灭虫,1958年始用农药机械喷雾农药灭虫,1960年始用杀菌剂,1964年始用有机磷杀虫剂。70年代,县成立植保站,乡村配专职植保员,专司防病灭虫工作。1975年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预测预报病虫害发生时间,适时施药,防治效果显著。同年自行配制705、707、混合农药施用,对残效长污染重的西力生、1059等农药控制使用。并开始用104杆菌防治稻苞虫、大豆造桥虫、菜蛾,始用井岗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八十年代,推广高效低毒的杀虫双、冲小威、叶蝉散、速灭威等新农药,推广东方红一18型机动喷雾机,施放农药。
  第八节园艺一、园艺场 1968年于东风虎山里南边的黄泥岗上,辟地创建以种植茶果为主的石城园艺场。以后几易其名:1969年易名“五七养猪场”,1971年为国营第三养猪场,1972年为红卫园艺场,1976年为红卫茶果场,1983年改为石城园艺场迄今。
  园艺场原有职工多人,茶果园地、机械、房舍一应具备,固定资产6万余元。1985年职工另调他用,由前江农民承包。
  二、茶叶县内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群众就有利用山地、田塍、地角零星种植的习惯。如大畲通天寨、高田乡的上坪、遥岭,木兰乡的东坑、杨坊,横江乡的珠玑、张坑等地至今还保留有大量的茶树。上坪、遥岭家家种茶。海拔1149米的金华山亦有茶树分布。通天寨岩茶久负盛名,旧志载“县南15里通天岩茶品质优异”。解放前由于管理差,树势衰老,产量下降,且长期沿用土法制茶,品质不佳。解放后,茶叶生产纳入多种经营轨道,国家从资金、技术、肥料等方面给予扶助,茶叶生产逐步发展。1971年从福建引进“太白”茶苗,在前江虎山里黄泥岗上种植。1975年起,先后在珠坑、塘台、罗家、小姑、开坑、和平、高田、迳里、屏山、罗陂等处建立茶园。至1985年全县种茶面积达2803亩,总产116担。1976年从福建引进制茶机械设备,制茶由手工改为半机械化,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茶叶质量。
  三、果树县内果树种类较多,据初步调查,全县栽培及野生果树计13科25种。其中栽培的果树主要品种有柑桔、梨、花红、李、柿、枣、柚、枇杷、樱桃、葡萄、板栗等。除柿子多集中在汉坑外,其余果树以屏山为多,观下、珠坑、大由、丰山次之。屏山乡坳头建坑的香水梨,木兰乡田江的板栗,观下乡汉坑的牛心柿等,均以果形大、产量高著称。然而在解放前,栽培多呈老、散、粗的状况。除屏山沿琴江两岸有连片种植外,其他地方多栽种于房前屋后,管理粗放,产量很低。解放后六十年代初,政府开始重视水果生产,1966年从上海引进水蜜桃,次年从贵州引进太平梨、博多青梨等良种,水果生产出现兴旺趋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屏山等地竟出现大片毁林造田现象,果园经济一度低落。1975年起,政府号召发展柑桔生产,从浙江引进温州蜜桔良种,推广大穴、大肥、大苗、深挖扩穴改土、套种绿肥等先进技术,至1978年种植柑桔1436亩,总产6756担。随后,政府从老区建设经费中拨出49万元,扶植柑桔生产,建立以屏山为中心的柑桔生产基地。
  1981年后,果林分给农民承包管理,新植果树为私人所有,农民种植果树积极性大大提高,至1985年全县果树面积达5298万亩,总产达8241担。其中:柑桔4297亩,产量2475担。
  弥猴桃,俗称藤梨,果实营养丰富,且有药用价值,有“果中之王”之誉。我县边沿山区有野生,以岩岭、横江、洋地、高田生长最多,木兰、丰山、小姑次之。1984年,县农科所及洋地乡泮别村,首次人工种植中华猕猴桃共4亩,1985年开始结果。
  三、蔬菜蔬菜主要品种有: 豆类传统品种有豇豆(早豆角、寒露豆角、粉豆角)、豌豆(雪豆)、绿豆、扁豆(香菇豆、画眉豆)、蚕豆、刀豆、虎爪豆等。解放后引进洋豆角。
  绿叶类传统品种有芥(葑)菜、麦菜、莙荙、苋菜、蕻菜(水、旱)、芹菜、茼蒿等,解放后,引进菠菜及多种白菜、甘蓝。
  瓜类传统品种有黄瓜(垒瓜、荔瓜)、南瓜、冬瓜、瓠瓜(蒲子)、丝瓜、笋瓜、苦瓜、合掌瓜等。解放后,引进早熟瓠瓜新品种。
  茄类传统品种有茄子、辣椒,解放后引进西红柿。
  薯芋类传统品种有大薯(红、白)、雪薯(淮山)、凉薯、芋(水、旱)、魔芋、观音芋、姜等。解放后,引进马铃薯。
  根茎类陆生传统品种有萝卜,解放后引进胡萝卜、芜青(球茎甘蓝),水生根茎有莲藕、茭笋。
  葱蒜类传统品种有韭菜、大蒜、葱(木葱、四季葱)、藠等。解放后,引进洋葱。
  花菜类传统品种有黄花菜、鹿葱花、面花。解放后,引进花芽菜。
  食用菌类传统品种有香菇、木耳等,解放后始有白木耳、磨菇、草菇、凤尾菇种植。
  解放前,石城鲜有专业菜农,但广大群众喜种蔬菜,家家户户均种菜自给。历来以观下东风、琴江兴隆种的韭菜、芹菜,屏山的萝卜,小松大源的大蒜,岩岭的辣椒见长。古人善种苦瓜,旧志载:“石城苦瓜独甲于别地,圈大至七八寸,长一尺七八寸,最肥者肉皮俱白”。
  解放后,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县城附近农村扩大了蔬菜种植面积,且建起一批蔬菜种植基地,先后引进不少新品种,蔬菜种类更加多样。六十年代,琴江镇曾建蔬菜合作社,县南门坝、东风坝内建有蔬菜基地,县城内开设有蔬菜门市部。“文化大革命”中,蔬菜社解散。1978年后兴隆、东风等地农民扩大蔬菜种植,蔬菜产量日增。
  四、花卉解放前,主要花卉有: 兰花:有米兰、珠兰、白兰,立春前后开花,故又名报春花。其香清远。
  菊花:有微黄佛手、白佛手、大士衣、御袍黄、金带围、旧朝衣、粉孩儿等。
  山茶花:多为地植,树高数丈,腊尽春初开放。色有红、白、绿或红白相间,或五色兼全。
  桂花: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桂等。花色黄白,馨香四溢。
  杜鹃花:俗称映山红,漫山生长。色有殷红和白色两种。
  还有腊梅、月季、石榴、鸡冠花、木芙蓉等。
  解放后,从外地引进茉莉、白玉兰、腊梅、月季、玫瑰、含笑、花石榴、文竹、仙人球、夹竹桃、万年青、水竹、雪松、大叶英杨、凤仙花、水仙、太阳花等品种。
  花卉种植,解放前仅有少数人家庭院种植。解放后,特别是1978年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为美化环境,花卉种植渐多。
  第九节畜牧一、草地石城有天然草地面积133.28万亩,占全县总地面积的55.31%,其中可用草地面积116.75万亩,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条件。高田乡尽食下草场与大由草场,已形成畜牧业发展基地。
  尽食下草场尽食下草场位于城北80华里八卦脑。东为牙梳山,北接广昌县唐坊之李庄、棋田,西界木兰乡东坑村,南为高田乡之新坪、胜江、上坪村。从金华山雪峰崠起至新坪尽食下水库止,绵延30余里,平均海拔1000余米,最低800米,盛夏气候凉爽。整个牧场包括揭断垄、猫咪磜、牛牯栋、葛岭脑、雪峰山、茶科崠、下山崠等多处,均为高山台地。整个地势坐北朝南,有效放牧面积万余亩。牧草有野枯草、金茅、鹧鸪草、高脚冬茅、山楂树、短竹丛、映山红、胡枝子等,1985年在老寮坑人工种植黑麦草。草场内混生多种草药,牲畜吃后可预防病疫。山间清泉流水,终年不断。
  老寮坑崠、茶科窝、朝角湖、南寮崠、食竹塘等处,地势背风向阳,傍有山泉,不仅绿草如茵,且无兽害,为畜群自然露宿最佳之处,无需栏圈之设。除冬季和早春之外,牛群均可流放养畜。农民家牛,多以农闲放出,秋后赶回。
  每年五月初春耕结束后,各户齐将役牛赶往草场,公推一人照看,每到黄昏,牛群齐集转角窝或茶科窝或老寮坑等处露宿。牛群本能地睡成一圆圈,留一进出口,弱小牛睡内圈,壮健牛睡外圈,一头高大有力的牛曰“牛王”守伏进出口处,不需人驯,形成自然露宿习惯。牛群头头膘肥体壮,毛色光润,在野外,母牛自孕自产,常常带子归来。第一次上山放养的牛,都有些“高山”反应,多数表现为咳嗽、浑身长毛蜱虫等,用“敌百虫”调水洗刷牛身,毛蜱虫自灭;服以中草药,咳嗽即止。次年再行上山则安然无恙。
  1968年始,高田公社(乡),在尽食下办牛场。1981年县拨出老区建设经费1万元,开发尽食下牧场。从外地引进役肉兼用型母牛31头,实行承包到户,联户放养,专人管理,4年后获利2万余元。1983年继拨老建经费0.7万元,扶助附近的曲马寮、梨树背等3个村民小组发展养牛事业,一年获利0.4万元。1985年县又拨出三年低息贷款15.5万元,扶助与尽食下相连的新坪、胜江、上坪3个村21个村民小组217户农民,买回耕牛315头,建立起“新江坪”养牛基地,仍实行以户承包,联户放养,专人管理责任制。县农业局为基地培训畜牧兽医员15名。1985年底,基地已有役肉兼用牛907头,其中母牛525头。
  大由草场 1979年11月开始筹建,1980年2月县请农业部畜牧总局技师黄文慧来实地考察,根据大由草种、草山、草坡实情,确定投资3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万元,县、社投资11万元),建县社合办草场基地。1980年春起,在高背乌墩坑垦复山地,东至濯口河,南至蓝田村公路,西至大由拱桥,北至濯龙琴江边,跨大由、高背两村,面积达2020亩。引进澳大利亚、新西兰黑麦草、苏丹草、大翼豆、也三叶等32种草种试种。1981年草籽丰收。1982年外调草籽种2.38万余斤,年产值2万余元,盈利0.6万余元。同年基地建场屋、办公室20间,晒场1块,抽水机房3幢,畜水池3口,水塔1座(20吨),牛舍3间,灌水渠道8600米,渡槽73米,机耕道5500米,置抽水配套设备3套,喷灌设备11套,汽车、手扶拖拉机各1辆,500伏变压器2台,有职工30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
  二、畜牧品种猪石城黑猪,皮毛淡黑色,毛稀短,头小额多皱纹,俗称虎面猪,属赣南黑猪型。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广、性温成熟早、肉质鲜嫩等特点。1969年起,先后从东乡红星农场引进约克夏公猪,从省畜牧场引进苏白、长白、巴克夏种公猪,与本地黑猪杂交、繁殖成杂交猪。1985年从江西蚕桑场引进瘦肉型杜洛克、长白猪(丹麦系)、大克约(英系)猪,以培育种猪。引进的良种与本地杂交繁殖的后一代,有色白毛粗、体型高大、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生长快、出肉率高等特点,一般精养6个月便可出肉200斤以上。80年代起,全县普遍饲养杂交猪。
  牛本地黄牛,属赣南地方黄牛品种,体型较小,但较灵活,适应山区耕作。本地水牛,属赣南山区水牛型,较滨湖水牛小,役力强于黄牛1倍,平坦地区饲养较多。1978年,从海南岛引进辛地红种牛,与本地黄牛杂交配种。杂交牛体大力强,役用能力比本地黄牛强。1985年7月,从福建蒲田引进杂交黑白花奶牛6头,并于当年9月配种分娩母牛犊。
  羊历史上有菜山羊饲养,解放后60年代,一些学校有少量饲养。1979年从九江、庐山引进绵羊100头,同年10月,从陕西高平县引进奶山羊275头。11月又从福建霞浦县引进菜山羊453头。1980年从浙江引进湖羊200头,从四川成都引进麻羊一批。后因气候不适逐年减少,至1985年只剩25头。
  兔农村原有少量肉兔饲养。1959年从浙江平湖引进长毛兔。
  猫家养普遍,七十年代末期起,因滥用毒鼠药物,多被毒死,数量大减。
  狗家养普遍,因易传染狂犬病,七十年代后,开始禁养,至八十年代县城养狗极少,乡村仍有少量家养。
  鸡家养普遍,本地鸡种属蛋、肉兼用型,肉质细嫩。母鸡年产蛋120个左右。母鸡、子鸡体重2—3斤,阉鸡公可达5斤,其中乌肉鸡是本地珍禽。七十年代从外地引进来杭鸡、三黄鸡等新品种。
  鸭本地原有泥鸭、番鸭、胡鸭(菜鸭)3种。泥鸭属卵用种鸭,具有耐粗饲料、抗疫力强、生长快、产蛋高的特点,一周年开始生蛋,年产蛋180—240只,蛋重约60克。母番鸭生蛋,公番鸭既交配番鸭又交配泥鸭。胡鸭又叫菜鸭,仅供肉食,无繁殖能力。七十年代后引进北京鸭。
  鹅有灰白鹅、狮头鹅两种,鹅蛋重约120克。
  鸽古今有少量饲养。
  蜂原有中蜂,解放后引进意大利蜂,在福村农场养殖,因气候不适,意蜂养殖失败,现多养中蜂。
  三、良种繁殖畜牧良种场位于丰山乡下湘村,1960年原由财贸系统在此开设财贸农场,1981年始由农业局改办为石城畜牧良种场,有职工12人。1985年有电孵化器、电磨机、粉碎机、碾米机、刷粉机、柴油机、抽水机、粉干机各1台,柑桔园24亩。有管理职工5人,多数工种由私人承包。
  猪牛改良站 1979年猪牛良种由石城园艺场饲养管理,1980年春,在长乐村庙背窝接管石城建筑公司砖瓦厂房基地,建立石城猪牛改良站。现有土地4亩,房栏2幢,宿舍1幢,饲料加工厂房一幢,饲料加工机械一套,猪牛人工输精器械各1套;有种公猪12头,种公牛1头,奶牛7头。1985年开始生产鲜牛奶,有职工9人。该站是全县猪牛改良的唯一基地,列为赣州地区重点站。
  猪牛杂交猪杂交:1969年起,先后引进约克夏、苏白、长白、巴克夏等种公猪,进行10余种杂交组合试验。经技术鉴定,约克夏公猪与石城黑母猪杂交配的第一代猪,具有体型高大,抗疫力强,长膘快,出肉率高,适合本县饲养。1975年推广人工受精配种技术,乡畜牧兽医站设有专职配种员。1979年配种率达73%,受胎率达95%,年产杂育小猪达42161头。1984年受配母猪30912头,产小猪240713头。
  牛杂交:1978年县成立耕牛配种站,从海南岛引进辛地红公牛种2头,与本地黄牛杂交配种后优势明显。所生牛犊生长快,体格壮,抗疫力强。1979年起,广泛推广牛杂交配种,到1984年全县配种母牛3320头,产小牛1182头。1984年6月至11月,县农牧渔业局与江西农大合作,于小松等地选择不同类型母牛425头,进行“三合激素”注射促使耕牛同步发情试验。每头牛肌注“三合激素”1.5毫升,96小时后发情率达89%以上。然后对发情母牛进行人工受精,上下午各一次,每次输颗粒冷精液两粒,两个月后结合直肠检查,确定是否受精。试验结果,受胎率为67.5%。
  四、饲养清至民国期间,县内畜禽饲养以猪、牛、鸡、鸭为主,马、骡、驴仅少量饲养,且多为私人养殖。民国二十四年(1935),全县饲养耕牛18007头,猪22646头,家禽115760羽。
  解放后,畜禽饲养仍以群众私养为主,其间有过几次起伏。
  1950—1952年,生猪存栏每年递增2.1万头,增耕牛0.08万头、家禽2.8万羽。1953一1958年生猪存栏每年递增0.1万头,增耕牛101头、家禽0.86万羽。1958年生猪存栏比上年增加66.8%,耕牛增加3.3%,但役牛下降10.6%,家禽下降38.5%。
  1959年人民公社禁止私养牲畜,只办集体养猪场,由于条件差,致使生猪存栏每年下降。1962年比1958年下降37.4%。
  1963—1965年,贯彻“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的方针。分给社员饲料地、鼓励社员养母猪,每头母猪定量供应平价粮,实行定养派购制。因此,生猪每年递增7160头,增耕牛579头,畜禽生产复苏。1965年末存栏生猪48587头、耕牛12148头、家禽167374羽。同期间,石城中学、高田农中开始群养山羊。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集体大办猪场,县办养猪总场,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均办养猪场,下达“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任务。大量向外地购进小猪崽,1971年全县生猪存栏剧增至13.08万头,但由于饲养粗放,管理不善,疫病死亡率高,至1973年,仅存栏58623头。生猪存栏比1971年减少7.22万头,减少率达60%,翌年春多数猪场解散。
  1975年,赣州地区拨给石城饲料粉碎机106台,发展饲料加工业。1976年9月,重提“公私并举”的方针,号召群众养猪,重新分给社员饲料地,1976年畜牧业回升,生猪存栏66764头,耕牛13147头,家禽149475羽,羊69只。
  1979年屏山陈坊寨下办羊场一所,饲养绵羊100余只,后因管理不善,亏损过大而停办。1980年引进麻羊、湖羊饲养,除畜牧良种场饲养部分外,其余交给社员饲养。后因条件不适而逐年减少,至今所剩无几。1982年起,随着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饲养开始呈现新的气象,出现养猪、养牛、养鸡鸭专业户,至1985年统计,全县养猪达7.5万头,养牛1.7万头,家禽57.85万羽,养羊25只,养蜂0.1万群。同年长乐开办奶牛场,饲养奶牛6头,当年开始供应鲜奶。
  饲料,解放前多以青菜、红薯藤、红薯渣、米糠为主。解放后五十年代引进水浮莲、水葫芦,七十年代推广过糖化饲料,八十年代始生产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
  [=此处为表格(表4—6 解放后几个年份畜牧饲养情况表)=] 五、疫病防治疫病传染病猪病有猪丹毒、猪肺疫、喘气病、仔猪白痢、仔猪副伤寒、链球菌病、猪水泡病、猪口蹄疫、李氏杆菌病、猪破伤风、猪流感、肠胃炎。牛病有牛破伤风、牛流感、牛出败。禽病有鸡瘟、鸭瘟。其中猪链球病、鸡瘟、鸭瘟为最甚,染病死亡率71.72%。
  普通病猪病有亚硝酸盐中毒、猪肠胃病。牛病有牛胃膨胀等18种。饲料中毒危害最大,占普通病死亡的67.4%。
  寄生虫病猪有猪蛔虫、姜片虫、结节虫、胃线虫、毛苗线虫、猪胃虫、猪肺丝虫、猪疥癣、猪虱等。牛有前后盘吸虫、牛新蛔虫、牛片吸虫、脱节虫、捻转胃虫、牛蜱、疥癣、牛虱等。禽类有蛔虫、毛细线虫、盲肠虫、前殖吸虫、虱等。其中猪蛔虫、牛前后盘吸虫与禽类蛔虫引发病率最高,分别为55%、22.1%、62.5%。
  防治解放前,民间只有少数兽医,多以草药或针灸治猪牛疫病,每年春秋两季,请民间兽医给牛放“穴位”,防治耕牛风湿病。
  解放后,县农业科配有兽医专职干部,1954年成立石城兽医协会。配有技术干部2人,1957年成立琴江、小松、高田、屏山、横江5个中心兽医站。1976年,全县15个社(镇)建立兽医站,训练“赤脚兽医”员45人。1984农牧渔业局设兽医站,至1985年有干部11人,下辖14个基层兽医所。全县有兽医人员104人,其中兽医师1人。
  1974年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对耕牛、生猪等主要牲畜,实行“四包一补助”(包医、包药、包防、包阉),死了猪适当补助。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每年防疫注射密度达20%以上,牲畜死亡率大大下降,连续7年消灭了猪癌、牛出败,有效地控制了猪丹毒、猪肺病等传染病的蔓延。1976年,兽医人员自采草药2万余斤,制成多种成药,使用效果明显,猪的死亡率由上年的5.9%降到0.95%。
  严格控制外来传染疾病,是对畜禽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1964年县食品公司由南昌购进一批生猪,经琴江镇兽医人员检查,发现其中有病猪3头,该公司不作隔离处理,宰杀上市,致使城郊附近猪病蔓延,死猪600多头。1965年该公司又由杭州调进生猪一批,检验后发现有传染病猪,及时隔离,猪库消毒,并对疫病区及时封锁,关闭自由市场,有效地控制了疫病扩散。1980年“生猪五号病”由宁都固村传入琴江镇、屏山两地,疫情严重,死猪很多。1981年又在城郊发现五号病,即采取深埋死猪、猪栏消毒、肉不上市、禁止生猪上市流通等果断措施,杜绝了疫病的蔓延。
  第十节水产一、水域解放前,养鱼水域主要是池塘和少量的稻田。1949年全县放养水域面积仅2647亩。解放后,放养水域面积逐年增加,1953年为3145亩,自60年代开辟水库放养后,至1965年已达8014亩。1966年起放养水域面积又逐年下降,1970年降至3257亩,比1965年下降一倍多。1981年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发展多种经营,养鱼水域才又逐年扩大,至1985年已达17649亩(其中:池塘5325亩,水库3000亩,农田9374亩)。
  二、鱼类品种本地鱼种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鱼等,青、草、鲢、鳙为“四大家鱼”。
  1984年引进武昌鱼、尼罗罗非鱼、日本白鲫、埃及塘虱等新品种。
  三、鱼苗繁殖解放前,除鲤鱼本地有部分繁殖外,青、草、鲢、鳙鱼苗多从九江引进。解放后随着水产业的发展,鱼苗需求量大增。1963年县建立鱼苗场,辟培育池28亩,亲鱼水面4亩。翌年繁殖青、草、鲢、鳙鱼苗成功。1966至1974年,每年能繁殖鱼苗600万尾供应本县。1975—1984年,每年可繁殖鱼苗1100余万尾,除满足本县放养外,尚可外调福建等地400余万尾。
  四、放养池塘放养石城养鱼素以池塘放养为主。鱼塘遍布各乡,尤以观下、屏山、横江、大由等地为多。民国时,池塘养鱼占养殖总产93.1%。解放后八十年代提倡挖塘养鱼,1985年统计,全县有鱼塘4952口,放养水域面积5325亩。
  水库放养解放后,全县先后修建大小水库48座,总计水域面积6770余亩。六十年代起开始利用水库养鱼,至1985年,放养水域面积达3000亩。
  农田放养解放前,各地均有稻田养鱼习惯。高田、丰山、岩岭、小松、木兰等地,多于夏季放养鲤鱼,秋收时放水捕捞。屏山、大由、龙岗、横江、石田等地,多在早稻收割后,以农田蓄水放养。解放后,六十年代起,因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稻田养鱼减少。八十年代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稻田养鱼又得到恢复和发展。1985年放养面积达9374亩,占水稻总面积的2.3%。近年来,随着白莲栽种面积的扩大,莲田养鱼日益发展。1984年,县农牧渔业局与县科协于小松推广莲田养鱼,当年放养2290亩,翌年突破万亩。
  五、鱼病防治鱼病细菌性烂腮病主害草鱼,流行时间多在5至9月。主要症状:头部乌黑,鳃丝腐烂并带有污泥,游行迟钝。
  细菌性肠炎病主害青、草鱼,流行于5至9月,主要症状是头部乌黑、腹部膨胀,肛门红肿突出。
  赤皮病主害青、草鱼,挫伤或冻伤之鱼多发此病。主要症状是外表充白发炎,鳞片脱落,鳍基充血,鳍条腐烂,有的肠道亦充血。
  真菌性水霉病主害鲢、鳙,从鱼卵到成鱼,特别是伤鱼易受水霉寄生虫感染而发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主要症状是体表有棉絮状细菌生,俗称“生毛桃”。
  锚头蚤病由寄生虫引起,各种鱼均可感染。流行于4至10月,蚤寄生于鱼,使鱼急跳不安,寄生部位出现红斑。
  鱼虱病由寄生虫引起,各种鱼均可感染,流行于6至8月,虱寄鱼表鱼鳃,吸鱼血液。患鱼急剧狂游跳跃。
  泛池因水中严重缺氧,使鱼死亡。
  防治解放前,鱼病防治多采取换水清塘办法,对防治泛池尤为有效。烂腮与锚头蚤病,以乌桕叶、桃叶捣水浇泼。真菌性水霉病与鱼虱,则用石灰水清池消毒。
  解放后,农民防治鱼病除沿用旧法外,逐渐学会使用药物。如用漂白粉防治烂腮、肠炎,用红霉素治烂腮,用磺胺噻唑拌饵捉喂治疗赤皮病,用90%敌百虫晶体洒池杀鱼虱、锚头蚤等。
  六、捕捞池塘、农田养鱼,多以放水捕捞,开辟水库放养后,多用增、网捕捞。捕捞量:1950至1970年间徘徊在0.3万担左右,1973至1980年0.4万担左右,1978年后逐年上升,至1985年捕捞量达1.14万担。
  第十一节经营管理一、经营个体经营解放前,石城农业皆为个体经营。据民国二十八年(1939)统计,全县有农民22004户。其中:有自耕农4095户,占总农户的18.61%。自耕农多为中农、富裕中农,以耕作自己的土地为生;部分为地主、富农,多靠雇工经营;有半自耕农5791户,占26.32%。半自耕农多为贫苦农民,自己的土地不够,需租佃部分土地耕种;有佃农12118户,占52.07%。佃农为最贫困者,自己无土地,全靠租佃土地经营。佃租颇重,上等田每亩3石,中等田2石,下等田0.5石,不管丰、歉年成,都要依议照纳。
  解放初经土地改革,土地归农民所有,由农民个体自主经营,不再有租佃和雇长工经营的方式。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经营管理自主,生产成果为农民所有,农民除交土地税(公粮)和留足口粮外,尚有大量余粮交售国家或上市销售。
  互助合作经营 1952年开始,全县建立不同形式的耕作互助组。当年夏组织常年互助组97个,参加农户583户;季节性互助组769个,参加农户3592户。至1954冬发展到常年互助组424个,季节性互助组1219个。互助组实行劳力、耕牛、农具互通有无的合作,生产成果分户核算,自负盈亏。除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外,收入归己,自由支配。
  1954年6月,有兴隆、星光(东南村)、新兴(屏山)三地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至1955年8月全县有初级农业合作社180个、入社农户4078户,占总农户的14.8%。初级农业社实行土地入股,耕牛和农具作价入社,年终报酬,劳动评工记分,产品按土地、耕牛、农具、劳力比例进行分配。
  1957年10月,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29个,入社农户达97.23%,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生产、统一核算的经营体制。取消土地报酬(分红),耕牛和农具作价入社,以抵消劳动力入社的股分基金。
  人民公社经营 1958年8月公社化后,全县建立16个公社(镇、场),以高级社为基础编为151个生产大队(居委会),以自然村或联村为基础编为1373个生产队(小队),入社农户百分之百。管理区领导生产,生产队组织生产,劳动力由公社统一调配。初时实行军事化组织,分连、排、班,生产搞“大兵团”作战,以公社为单位统一核算,土地、耕牛、农具统归公社所有,社员无个人生产资料,废除私人厨灶,推行公共食堂,生产收入上缴公社,支出下拨,粮食由公社统一供给,劳动力评定工资加奖励。生产计划自上而下逐级布置,由于下达指标高,出现虚报产量,假报成绩的浮夸风和无偿调配劳力和物资、一拉平的“共产风”。
  1959年2月,中央郑州会议后,实行大队包干,生产队包工、包产、包成本,劳动力统一出勤,评工记分的经营办法。
  1962年进行公社调整,解散公共食堂,分给社员自留地,落实平调退赔,准许私养家禽家畜。生产方式,或生产队派(分)工,统一出勤,按劳力强弱评定底分记工分;或由生产队划分固定或临时作业组,实行小段、季节或常年包工;或由生产队包工到劳动力。亦实行过定额管理,评工记分,底分活评与定额计酬等多样化的经营方法。1964年6月,开始“农业学大寨”。1965、1966年又调整公社。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公开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宝”,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社员私养家禽家畜、从事小型工艺副业、甚至私人种菜、砍柴都被禁止。1968年收回农民自留地,限制农户私养家禽家畜和工余经营家庭副业,栽种实行“一刀切”的早稻化。一些山高水冷、不宜种早稻的地方,也种早稻,造成减产减收。1974年对劳力实行政治评分,降低按劳分配比值。1980年公社最后调整为15个,下辖134个生产大队,1777个生产队。
  自1958年公社化起,每年春生产开始时,公社干部分派下驻大队,大队干部分片包干生产队,生产队长具体领导生产,组织分工。经营管理全由干部安排,劳动力只按分工出勤。
  生产承包责任制经营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土地仍为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从1982年起,全县实行包产到户,耕地按人口分到户,耕牛、农具亦固定到户管理使用,全县有37121户、201669人实行联产承包制,人平承包耕地1.18亩。承包后,实行各户自主经营,农民除完成纳税和与国家签订的征购合同任务及交付集体提留(一般5—8元)外,其余全部归己。
  二、管理劳动生产管理解放前,农业为个体经营,概为自行管理。
  解放后,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自主安排,互助组时仍由农户自主管理。
  初级农业合作社时期,生产由合作社管理。实行劳动定额,以一个中等劳动力一天所能完成的农活指标,制定劳动定额,再按各种农活的强度、技术程度等订出评分标准。评分有个人或集体计件、死分活评等种。
  高级农业合作社实行“三包一奖”制。一包工分:按种植面积,全年所需工量包工到组。二包成本:参照上年实绩,逐项包本,分期拨付,节余部分社、组各半分成。三包产量:参照历年产量,划片制订包产指标。一奖,即超产奖:超产部分的30%归组作积累,10%奖给干部,60%奖给社员。生产由社统一安排,以耕作组为单位进行生产。
  人民公社初期,生产由公社安排,生产计划自上而下逐级布置,实行军事化(劳动力分连、排、班),生产劳动搞“大兵团作战”。1961年起,实行“基本劳动日制”,规定劳动力每月出勤天数(男26天、女22天)。社员外出搞副业,须按定工天数回队交款评记工分。1962年起,实行“三包四固定”责任制,即包产、包成本、包工分,固定土地、劳力、耕牛、农具的使用。当时由于劳力与生产成果脱钩,个别生产队瞒产私分。1966年起,县社两级派工作组到农村“抓革命、促生产”,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大量平调劳动力。当时生产计划由公社安排,劳动评分推行“大寨式”政治评分模式,社员只记出勤天数,每月评记一次工分,造成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挫伤了集体劳动积极性。1974年起,实行政治评分,生产由大队安排。1975年起,实行劳动力有偿调配,生产计划开始逐步下放,由生产队安排。
  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管理由承包者自主,政府每年只下达指导性计划。1984年起,农村劳动力多的农户允许其开展家庭副业和兼营工商、运输诸业。农民劳动与生产效益直接挂钩,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收益分配管理现金分配解放前,为个体经济,各户自行核算。解放后1954年起,以农业合作社为分配核算单位。1958年起,以公社为核算单位,生产队收入上交,支出由公社下拨,生产成果由公社统一分配。1961年起,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生产队收入上交,大队统一分配。1962年起,以生产队或联队为核算单位。1966年取消联队核算制,均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
  分配方式:公社以全年总收入,扣除上交税金、各项开支(生产费用、管理费用等)、集体提留(公积金、公益金)后,再按劳动工分分配给社员。大队、联队及生产队分配亦照此办理。
  分配比率:1957年税金占6.99%,各项开支占22.34%,集体提留占5.32%,社员分配占65.35%。1958年后,各年分配率不尽相同,一般为国家税金占9%,各项费用占24%,集体提留占9%,社员分配占58%。1962年进行调整,集体提留下降为3.93%,各项费用提高为25.03%,社员分配为65.76%。1966年起,集体提留又上升为8.39%,社员分配下降为60.98%。
  分配效益:1958年起,长期贯彻“以粮为纲”的方针,注重粮食生产,忽视经济作物生产,集体总收益增长缓慢。1958至1980年的22年中,全县农业总收入仅增长30.89%,而人口增长55.51%。加之历年外调劳力、干部职务补贴增多,每年有30%以上的非包工工分参加分配,劳动日分值降低,社员收入减少。因此,超支欠款户连年增加,至1980年达18403户,占总农户50.33%,欠款总金额达403万元,户平217.97元,致使每年分配时,有百分之二三十不能兑现。1982年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活提高,收入比1980年增长30.7%。是年欠款户下降为9835户,欠款总金额下降至192万元。此后农民收入逐年有所提高。
  粮食分配解放前,佃农要以70%以上的收成(粮食)缴纳田租,所剩无几。田主除交田赋外,所得仍然较多。解放初,农民除交公粮外,收成全部归己,粮食自给有余。1957年集体化后,所获粮食,先交公粮,留足集体提留粮(种子、储备粮、饲料),剩余作口粮分配。
  口粮分配:1958年“大跃进”期间,实行半供给制,社员在公共食堂用膳。当年由于出现“浮夸风”,虚报产量,上级进行高指标、高征购,翌年全年人平口粮仅有稻谷293市斤。1960年春,农村发生严重饥荒,政府号召“瓜菜代”。1961年起,按人定量供应粮食。定量标准:16至59岁者,按体力强弱分全、中、半劳力3等,15岁以下、60岁以上老小 [=此处为表格页(表4—7 石城县集体收入分配情况表)=]另分8等,60岁以上老人按最高等付给口粮。后出现食者众、劳动出勤者寡的现象,为鼓励多出勤,实行工分带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取消工分带粮,实行全队人平口粮一拉平。1975年起,恢复工分带粮。后工分带粮比率逐年增大,由30%增至60%。因此,又出现劳动力少的农户口粮大大低于基本口粮标准之弊。
  口粮发放:1958年食堂制时,口粮统归食堂掌管支用。1961年起由生产大队保管、发放,按月发给社员。1966年起改由生产队保管、发放,按月付给社员。1975年起,新谷登场后,全年口粮由队一次发给农户。1982年土地承包经营后,农民所获粮食除交公粮外,全部自由支配。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