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苏区地方武装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384
颗粒名称: 第七节 苏区地方武装斗争
分类号: D041
页数: 2
摘要: 1930年7月11日,国民党石城县党部书记王一夫、靖卫团长黄步周,趁红十二军调离石城之机,聚兵700人扑向县城。石城县革命委员会主席谢学明、游击队长林秋溪,为保存实力带领部属杀出西门,经小别、桐坪移驻宁都璜陂。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 政治理论

内容

1930年7月11日,国民党石城县党部书记王一夫、靖卫团长黄步周,趁红十二军调离石城之机,聚兵700人扑向县城。石城县革命委员会主席谢学明、游击队长林秋溪,为保存实力带领部属杀出西门,经小别、桐坪移驻宁都璜陂。
  1931年3月16日,杨庆荣、林秋溪率县游击队抵丰山,夜袭周寿松靖卫团,俘敌100余名,缴步枪27枝、子弹600余发。3月22日,陈友书纠集屏山、珠坑等地靖卫团丁600余人犯县城。23日,城破,县委书记黄亮明、县革命委员会主席黄学坤、游击队长林秋溪率队巷战,夺西门,突围至小别。25日,黄亮明等率队返,再战于司前一带。26日,坝口区游击队来援,陈友书部大败而逃。敌占城三日,大肆搜捕杀戮,20余名苏区党政干部和游击队员死难,14人被俘。4月14日,周寿松与陈友书驱靖卫团丁800余人犯县城,驻城党政干部及游击队员200余人转移至沙塅,16日,周、陈伙同温健中靖卫团共900余人,分三路进犯沙塅,游击队英勇反击,80余人阵亡。5月8日,县游击队于县城北郊猴子石,截击周寿松与李树三所部靖卫团,歼敌30余人,缴步枪30枝,并乘胜赴城西追击陈友书部,毙敌25人,缴步枪8枝。5月10日,县游击队再战陈友书部于马齐塘至朱家寨一线,陈败退。
  1932年3月,县独立团与珠江游击队于宁化安远司夹击大刀会,毙敌110余人,缴获步枪100多枝,梭标、大刀100余件。9月2日,坝口区模范营困周寿松靖卫团于高田瑶岭,并以政治攻势进行瓦解。翌日,果有温兰香等靖卫团丁300余人反正投诚,并携来长短枪70余枝。
  1933年6月13日,县独立团暨珠江、大由两区模范营,围剿大刀会于宁化安远司,毙敌100余人,斩其首领肖运青,俘43人,缴获大刀20把、梭标150余枝。独立团与模范营阵亡34人。
  1934年11月4日,石太游击司令部于旗杆岭(今属珠坑乡)伏击国民党军第八十八师,歼敌200余人,缴枪200余枝。23日,石太游击司令部在沿江(今属瑞金)至三坑一线追击铲共义勇大队,毙敌130余人,俘54人。
   民国二十四年(1935)一月五日,高田游击队于石田击溃陈炳兴大刀会,毙敌1人,俘2人。二月六日,高田游击队自木兰东坑至丰山上坑追击何友尧大刀会,毙敌1人,俘5人。
   二十五年七月,高田游击队与周寿松部战于福村。游击队失利,政委陈菊华被俘遇害。十一月,大由游击队70余人,与大由廖彭元民团500多人战于松山下,绝大多数游击队员战死。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