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驻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37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驻军
分类号: E289.56
页数: 2
摘要: 清顺治九年(1652),宁都营发兵200驻石城,后数月一换防。乾隆元年(1736),石城始设汛兵,分驻县城80名,河家湾20名,分水坳10名,大由坪10名,共120名。各由千总、把总、外委把总1员带领。 道光四年(1824),宁都营派驻石城汛兵75名,分驻县城35名,河家湾25名,大由坪15名,各由千总、把总、外委把总1员带领。 民国八年(1919),省防陆军封玉臣领兵1个排驻县城。
关键词: 驻军 地方兵事组织

内容

清顺治九年(1652),宁都营发兵200驻石城,后数月一换防。乾隆元年(1736),石城始设汛兵,分驻县城80名,河家湾20名,分水坳10名,大由坪10名,共120名。各由千总、把总、外委把总1员带领。
  道光四年(1824),宁都营派驻石城汛兵75名,分驻县城35名,河家湾25名,大由坪15名,各由千总、把总、外委把总1员带领。
  民国八年(1919),省防陆军封玉臣领兵1个排驻县城。
  十一年,南军驻石城。
  十三年冬,赣军独立军二十七团驻石城,十五年秋,奉命北伐,离石城。
  十七年,陆军第七师第二团赖世琮部驻石城。
  二十七年,江西保安第十九团以1个大队驻防石城。
  二十八年,保安第十团(团长李弥)第二大队驻石城。
  三十三年,保安第五总队第二中队驻县城。宪兵第十五团(团长张慕陶)驻屏山、亨田一带,团部驻蟠龙岗。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一四四师四三二团之第三营,进军石城县城,石城解放;10月中旬,该团第二营续至,营长邓启云、教导员高守基、副教导员葛祥各带1连兵力,分驻屏山、横江、丰山。1950年3月,四三二团调离石城,由一四四师之四三〇团接防,团部驻县城。11月11日,该团调离石城。
  1949年11月,成立县公安队。以后,隶属关系及名称数次更易。1983年1月,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石城县内卫中队,隶属县公安局,为连级建制。人员一般三四十人,官兵为现役军人,部队驻县城。
  1978年11月,组建石城县消防中队,编额19人,驻县城隶属县公安局,官兵为现役军人。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