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统计项目及内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355
颗粒名称: 二、统计项目及内容
分类号: C81
页数: 1
摘要: 解放前,主要进行赋税、教育、人口、土地等方面的统计。
关键词: 统计方法 统计核算

内容

解放前,主要进行赋税、教育、人口、土地等方面的统计。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统计项目增多,内容更为完善。
  农业统计始于1952年。主要统计人口、劳力、土地、农作物面积及产量、畜牧、水产、茶果等基本指标及农业总产值。八十年代起,增加农业净产值、商品产值的统计。同时,不断向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过渡,统计范围扩大到乡村工业、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建筑业、林业、农机、水利、金融、财政、文教卫生等方面。
  工业交通统计始于1952年,主要统计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和主要工业产品产值。70年代增加机电设备统计。八十年代增加交通运输、工业净产值、商品产值、成本及经济效益方面的统计。1985年统计范围由原来的乡延伸至村以下。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始于五十年代。主要统计计划内投资完成情况。八十年代初增加技术改造措施项目以及计划外投资2万元(后改5万元)以上项目的统计。
  商业统计始于五十年代。主要统计社会商品零售额、农副产品购进额和购销存数量。60年代曾统计过社会商品购买力,中途停止。八十年代增加商业机构、人员、经济效益等统计。1985年恢复社会商品购买力统计。
  劳动工资统计始于1957年。主要统计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七十年代增加职工增减变动情况、劳保福利费用构成情况的统计。
  农产量调查统计始于五十年代。对主要粮食作物进行产量调查。八十年代以前搞典型调查。八十年代起搞随机抽样、实割实测调查,以验证全面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农村住户调查统计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曾进行过农民家庭收支调查。1984年5月起,按随机抽样原则,在全县抽取60户农民住户调查。1985年1月增至70户。主要调查农民的生产收入,生产生活费用支出,纯收入,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消费、出售量,主要商品的购买量。以了解农民收益分配情况。
  物资统计始于六十年代。主要统计工业生产企业、基建单位及物资供应机构的主要原材料的消费与库存,年报增加新机电设备使用与库存情况,物资消费与库存总值,产品销售与库存总值,以及电力、各种燃料、黑色与有色金属材料、木材、汽车轮胎、烧碱等。
  综合统计始于八十年代。主要内容是以各专业统计资料为依据,计算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及生产、消费、积累。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